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选课建设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选课建设

摘要:公选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通识教育的主要平台。目前高校公选课在课程规划设计、师生参与度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借助开拓开课渠道,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完善管理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使高校公选课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选课;问题;改革思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的教育不应以职业教育为目的,而应以自由学科为内容进行自由教育。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由教育又有别于专业教育,被定为通识教育[1]。1945年,哈佛发表被誉为二战后通识教育圣经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即哈佛红皮书),将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目前在我国,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在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下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从而丰富本专业的学习思路,扩大专业思维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专业学习的一种促进,而不是负担。通识教育顺应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不能割裂地看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使二者在一个体系中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识教育需要通过通识课程来实现,公选课作为通识课程的选修部分,一般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等诸多领域,科学设置高校公选课课程对于通识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例如,笔者所在高校公选课就设置了“数理基础与科学探索”、“中外文化与人文素养”、“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体育艺术与审美体验”、“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模块”等模块,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覆盖面广,以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的功能。

一、目前高校公选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缺少规划

目前,多数高校公选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任课教师直接向学校申请开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选课建设脱离了学科背景,缺少统一规划。由于许多公选课无法做到基于学科平台深入开展,不能很好地进行教研活动,课程建设和发展都存在诸多限制。

(二)课程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教师在课程内容安排设计上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些课程直接对专业课进行移植,作简单删减,未在内容上针对无专业基础的学生作专门的改造。而部分课程又走了另一个极端,为迎合学生兴趣,而将内容设计得过于表面、肤浅,无法体现学科内涵和方法,使自身难成体系,甚至缺乏一门课程的应有之义。

(三)教师普通重视不够

因为存在时间安排上经常占用周末和晚上时间、课酬不高、与科研关系不大等问题使得教师不愿开课。同时,由于公选课专业性相对不强,对学科发展作用不明显,学院也重视不够,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

(四)学生盲目选课

多数学生选课存在追求潮流,盲目跟风的现象,没有事先对课程作充分的了解,也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盲目选课后,发现所选的不是自己喜欢的课程,又出现选而不修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五)管理机制有待提高

多数公选课管理上存在制度不够全面、不够细化,而且执行不够到位的问题。具体地说,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致使课程考核不够细致,考勤制度也未彻底执行。缺乏有力的开课鼓励机制,致使开课量小,学科覆盖面窄。

二、改革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多渠道开课机制,保证充足的课程资源

高校应结合实际,拓宽开课思路,充分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在现有的课程存量中充分挖掘公选课资源是比较常见的做法。首先,要勇于打破专业课限制,在现有的专业课中选择对修读学生专业基础要求不高、非专业学生易于接受的课程作为全校性公选课对学生开放。其次,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主动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学生喜好,根据社会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课,满足学生多元的发展需要。再次,建立学生点课模式,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生希望开的课,希望哪位老师开课,做到因需设课。完善开课激励机制,将开设公选课与教改立项相结合是比较好的尝试。年轻教师资历浅、获得教改资助的机会相对较小,对于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新开一门公选课可对其进行教改立项资助,结题时通过同行评议和学生评议等指标进行考核。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和成熟的教学团队则可考虑在其申报教学成果奖或是优秀教学团队时,将开设公选课作为成果辐射的一个硬性要求。这样就能将本校名师资源、优秀课程资源辐射到全校学生。对于已开设多年的公选课,可择优评为校优秀公选课。对校优秀公选课学校应该加大建设力度重点建设。通过教改立项的方式就能很好地协调矛盾,不仅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提升了公选课授课质量。

(二)调整管理归属,保证课程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公选课建设,学校要统一规划,合理划分其管理归属。目前多数高校将公选课的管理放在职能部门是一个错误,无法做到有效规划、合理统筹,难有深度和成效。公选课的管理不应脱离学科和专业,而应让学院真正成为公选课管理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各学院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公选课的建设,才能促进全校的通识体系全面发展,保证各学科门类课程齐全,满足学生全方位的需求。学院管理可以做到在正常的本科教学框架下探讨公选课建设问题。例如,如何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开设哪些课程,师资如何安排,课程团队如何建设等。以学院为建设主体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也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学院可以课程团队的形式建设公选课师资队伍,这样既保证了课程的连续性又有助于稳定授课教师队伍。课程团队通过定期交流对课程内容、授课进度、大纲、考核方式、授课形式等做充分地研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培养模式,从而有效保障教学设计及实施,调整与更新。

(三)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MOOCs迅速发展,带来了对传统教学的强烈冲击。MOOCs为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缩写,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具有大规模、在线和开放的特点[3],能很好地弥补传统的公选课模块存在的不足,使得学习可以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老师。互联网使全球学习资源极大共享,所有学习者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在这种冲击下,只有结合MOOC和传统教学的各自优势,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才能创造出新的教学、学习模式。MOOCs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师、学生都需要调整心态、积极适应。从学校的角度,应引进大量的MOOCs课程资源,为学生在线学习搭建好平台,同时也要主动融入,积极开发建设本校的MOOCs课程。从教师的角度,要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课程,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学习掌握基本的MOOCs课程制作技术,主动开发MOOCs课程。而对学生而言,这无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遇,只有积极适应新的环境,改变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四)完善管理,加强公选课制度化建设

公选课在管理上与常规课程有所区别,在做到制度设计无盲区的同时,要兼顾灵活性和规范性。在执行过程中主要要落实好选课制度和质量监控两个制度抓手。选课制度强调灵活性,不能有太多的限制。学校要为学生自由选课创造条件。例如,热门课程可放宽选课人数限制;灵活设置开课时间,不必拘泥于几个固定的时间段;对于热门课程可由多位教师同时开课,也可一位教师分多个时间段开课。当然,完善的补退选机制,也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对于公选课质量监控体系的制度化建设,要做到监督到位、反馈顺畅、整改及时。利用期初、期中、期末三段式质量监控模式实现监督到位。利用学生信息员队伍完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渠道,通过搭建信息化反馈平台建立信息反馈链,实现教学督导信息反馈顺畅。做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团建设,以保障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评价、指导。

三、总结

通识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高校在此背景下建设公选课模块,不能忽视其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结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惟其如此,才能在不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中实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姚桂玲.高校公选课文化功能再辨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23):146-147.

[2]潘军.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公选课运行的症结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1-3.

[3]吕庆华,郭智勇.MOOC时代应用型本科人文公选课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5,(2):13-16.

[4]邵洪强,王以功,卢军.加强公选课建设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179-180.

[5]王玉玺,李智.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在高校公选课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4):83-87.

[6]龙瀛.地方综合应用型高校公选课教学过程探析[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5,17(02):46-48.

作者:王娟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