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CBE的优势,从入学教育、入学水平评估,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评与教师审查相结合,实践教学四大联动,校校协作、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将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转化为体育教学技能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职前系统、综合、高效的实践,能加快师范生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执教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结合当下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新模式,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课程设置有待优化,术课的排课需要调整

根据问卷调查,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不满意率高达80.65%,主要问题包括: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缺乏灵活性,课程以体育学科为核心,内容过于具体且重复较多;术课的排课相对靠后,许多项目的术课安排在第五学期,而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学生到第五学期已开始申请工学结合,准备实习,所以这个学期的课程完成率非常低,甚至存在形同虚设的现象;术课的课时普遍偏少,实践锻炼少,致使学生体育项目不全面,综合能力差.不开设专选课,致使学生专项能力薄弱,因此,学生成了不宏不专的弱势群体.

1.2实践环节比例基本合理,但课时分配尚需细化和完善

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占总课时量的57%,比例基本合理,也能够保证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但是术课的课时分配有待完善.当下,随着体育教育专业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学生的体育基本功越来越薄弱,教学课渐渐成为补差课,术课也基本成为训练课,强调更多的是技术教学,也更偏向于技(战)术的传授和提高,而忽视了其师范技能的培养.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特别是教学过程就没有突出对学生师范技能训练的重视,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更多地强调教方法、教设计.比如篮球这门课,课时是80学时,纯理论3学时,占3.75%,各项技术动作54学时,占67.5%,战术11学时,占13.75%,裁判法10学时,占12.5%.因此,几乎没有课时用来强调“讲解、示范、纠错、教学设计、教法运用、组织教学”等师范技能.更好地细化和完善术课的课时分配,提高示范、讲解等教学能力的培养,淡化竞技和达标意识,是改善现有状况的关键.

1.3加大重点课程的实践课时比例

学校体育学和小学教学教法分析是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两门课程.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各级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学校体育学72学时,其中涉及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体育评价仅仅26学时.小学教学教法分析要求掌握小学生的具体特性及小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掌握适合小学不同年龄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总学时80学时,大量学时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校体育学和小学教学教法分析这两门课是将所有的理论课和术课的有机整合,是学生在完成大量的术课学习和理论学习后,进入到了知识整合阶段,并推向又一个高度的助推器.因此,对这两门课应更多地从实践部分着手,加大实践比例,让学生有平台将以往的知识有一个消化、再生功能.

1.4校内实践须进一步系统化、正规化

目前,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践有如下两种方式.一是每年一届校田径运动会、校教职工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裁判工作;二是校内各协会社团的体育活动指导工作.这些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锻炼.

1.5校外实践方向单一且不稳定

自2008年以来,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陆续受邀参加了苏州市技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田径运动会裁判工作.学生在裁判能力方面着实老练、成长了许多.但是这个方向较单一,且时有时无不稳定.校外实践除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裁判业务能力,还应加强其他如组织、管理各类竞赛活动和群体健身活动的能力、运动训练的组织指导能力等.

1.6教育实习课时仍不足,缺乏多角度的实习评价体系

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仅11课时,课时相对少,且并不能真正了解小学教育的真实教学工作状况.实习的内容多而杂,已远远超出体育课的教学范畴,更深入到教练员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学督学工作等,而评价体系较单一,并不能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力的优势与不足.

2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价值取向: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仅仅包括教学能力,还包括组织、管理各类竞赛活动和群体健身活动的能力;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社会交流与交往能力等.所以,高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各种能力的全面锻炼.

3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之创新

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是指能力本位教育.“能力”指的是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与本职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价、评估的领域).

3.1CBE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模式以课本为教材,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在课堂中根据群体掌握进度,以大纲规定为标准以期达到共性的目标,最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反馈;而CBE模式以模块、多媒体、材料为教材,以培养能力为基础,在实训课堂或者现场,根据学生个人掌握的进度,通过师生共同的客观评价,以期达到具体的目标,最终以学生掌握的能力进行反馈.相比而言,CBE模式更加科学、可操作性更强、反馈更及时.

3.2CBE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3.2.1做好入学教育及入学水平评估

新生入学时,每人发放一张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开发(DACUM)大表,使学生在学习前清楚地知道他应掌握的能力及考核标准,并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形成总体的概念.教师在向学生明确地阐述每一项能力之后,会和学生一起用评价标准测量入学基础,考核达标的专项能力.

3.2.2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

采用融汇整合、削枝强干的办法,贯彻“宏、专、实、强”的原则.课程设置应紧扣培养目标,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联系,压缩课内理论课学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科学合理地安排专业课程,安排术课学习时间,保证校内实践课程的比例,添加实践教学模块,形成独立的、集中的、便于有效管理的、保持教学内统一的实践教学系统,以“社会需求定教学、学生需求定课程”的思路,努力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3.2.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起点及各自设计的最终目标,为学生逐一确定教学计划.其次,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卖艺式”的授课方式,多采用诱导式、启发式、对话式等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要向学员做出知识、能力、态度的直接示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多与学校体育实际相结合,有意设置情景、实例、问题供学生思考、解决,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学校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学校体育出现的热点问题和新状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信息反馈并在课堂上予以体现,如增加讨论课、分析课、讲评课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且能举一反三,达到创新的目的.

3.2.4学生自评与教师审查相结合

当学生确信自己已掌握了某专项能力后,可进行自我评估.自评合格后,请指导教师进行审查.如教师认可,即载入DACUM表的成绩栏中,一式两份,分别由学生和教师保存.日积月累,当教学计划所列各模块均合格后,教师那份即作为成绩存档,学员那份便是求职谋业证书[1].

3.2.5实现随堂实践、课外指导、顶岗实习、毕业实践四大联动

随堂实践处处可见,如准备活动时的口令指挥,放松小结环节的组织演练,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口令示范、互相纠错、团队展示、模拟对抗、说课微课等环节都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专业专项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教学教法、组织与管理、提高实践技术技能[2-3].课外指导作为最好的催化剂,能迅速地帮助学生成长.主要表现在承担学校各类体育类社团的指导、培训、赛事组织、执裁工作;各类校级或各院部田径、篮球、羽毛球、趣味运动会等赛事的队员选拔、赛前训练、组织运行、裁判、志愿者工作;各类外企、公司、社区和其他院校体育类活动的教练、裁判、志愿者工作.若这些工作能够系统化、周期化、常态化,将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自我.顶岗实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挑战性.通过幼儿园、小学的顶岗实践,健身俱乐部、体育公司的顶岗操作,切实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待人接物与外界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独当一面,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职责的能力.毕业实习是师范生职前锻炼的最后一站,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毕业实习时间,加强对体育师范生的科学化管理,创建驻地与巡回“双向”实习指导团队,推行“网络化”教研模式,通过QQ群、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关于实践教学的文件、大纲、要求及一系列关于实践教学的案例、范文、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借鉴美国“档案袋”评价模式,对实习生进行多元化、周期化的组合评价,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3.2.6校校协作、校企合作、创新理念、携手共建、互惠共赢

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协作,大学与公司企业的合作,形成大学与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互补、教育理念的互促;大学与公司企业体育理念的互融,基地建设的互助、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体育理论和实践更加具体、直接、有效.

[参考文献]

[1]潘玉昆.借鉴加拿大CBE教学模式以深化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24).

[2]王吉林.借鉴CBE模式改革专业实践教学[J].职教论坛,2002(6).

[3]范才清,黄超文.社会体育专业台阶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师,2011(9).

作者:顾莉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