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素质教育谈论(3篇)

音乐素质教育谈论(3篇)

第一篇:音乐审美及欣赏素质教育

【摘要】

音乐审美和欣赏的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品质。音乐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人们通过音乐对感情进行表达,本文介绍了音乐审美欣赏的特征以及音乐审美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提升审美素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音乐欣赏;审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后逐渐被推广,音乐审美及欣赏的素质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品质和性格。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综合艺术修养,通过音乐的欣赏来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目的。

一、音乐在审美素质教育中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是最擅长以情动人的艺术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家们通过将不同旋律进行组合,来表现不一样的情感。当我们在欣赏二胡曲目《二泉映月》时,尽管没有一句言语,仅凭旋律我们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凄凉和悲伤,被旋律深深的打动,而《欢乐颂》又能凭借着简单的曲调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因此,音乐是最擅长以情动人的艺术。[1]

(二)音乐以严格的数字结构为形式基石

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在音乐的表达中密不可分,旋律是表达情感的基本元素,人们通过不同的旋律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元素。不同旋律的组合是有其必然规律的,优美婉转的旋律和高亢节奏感强烈的旋律表达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说严格的数字结构是音乐的形式基石。

(三)音乐是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统一

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感情,作曲家通过将不同音符进行组合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感情因素,然而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不同的人从同一段乐曲中体会到的感情却是不相同的。人们将听到的音乐旋律与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结合,产生不同的共鸣,因此,音乐具有确定性的同时也具有不确定性。[2]

(四)音乐是最富于国际性的一种艺术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人们在欣赏不同时代的音乐时,体会的感情都是一样的,例如我们也一样从贝多芬的《月光曲》中体会到宁静和美好,从《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力量。尽管我们与贝多芬生活环境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但是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却是相同的,这就是音乐的国际性。

二、要掌握音乐在审美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一)音乐欣赏在审美素质教育中具有愉悦功能

音乐的欣赏是一个带给人快乐的过程,人们通过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从而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自身也充满了活力。学生的情绪会被音乐调动起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获得享受,感受到属于音乐的独特魅力。教师应该多让学生欣赏积极向上的音乐,学生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得开朗起来,收获属于自己的愉悦。

(二)音乐欣赏在审美素质教育中具有和谐功能

音乐可以抚平人的内心,平定人的情绪,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烦躁的心情可以渐渐归于平静,内心慢慢和谐。例如学生在欣赏《深林狂想曲》时,可以听出森林的宁静、鸟的愉悦,以及溪水的哗哗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自己内心也收获一份平静,消除自己焦躁不安的情绪。[3]

三、如何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掌握对高音、节奏、力度、音色的听辨能力

音乐的欣赏不单单是简单的听音乐,专业的音乐欣赏要对其中的音高、节奏等进行辨识,学生在辨识的过程中会更加认真地欣赏音乐的表达,甚至去区分一段音乐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乐器。学生在辨识的过程中对节拍和节奏进行把握,渐渐与音乐的节奏感产生共鸣,形成音乐欣赏的基础能力。

(二)掌握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力

在一部音乐作品中,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力进行把握。音乐的几大要素,在音乐的组合中互相配合,综合表达音乐的情感和色调,各声部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和声和声调,单独的感受一项并不能完全体会音乐的美,将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良好的把握,才能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三)掌握对音乐音响的记忆力

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中的声音在结束的那一刻会马上消失。因此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要对音乐进行记忆,如果只是过眼云烟般地欣赏,很难细细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进行记忆,最好是听完能自己进行哼唱,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完一段曲目后,让学生回忆其中最动人的旋律是哪一段,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能加深对音乐的记忆,学生在辨识的过程中也能增强自己对音乐的品味。

四、总结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品味,学生能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平复自己的内心,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欣赏水平,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作者:欧阳宗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秦玲.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05).

[2]钟智娟.音乐欣赏教育的德育功能的探讨[J].文理导航(中旬),2013(06).

[3]张青.论音乐欣赏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与方法[J].科学导报,2013(08).

第二篇:音乐美学学生素质教育影响

因为应试教育的关系,我们国家的教育长期是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兴趣跟不上,学习效率也较低,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我国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题,提倡个性化发展,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新的学习体系中,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的,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成绩。音乐作为一门科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它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音乐美学及其教育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音乐美学教育的认识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其是歌曲的学习,这也是我国音乐教育不景气的原因。其实不然,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音乐美学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提升审美能力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美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对音乐作品进行背景主题人物的概括,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于音乐作品的意境分析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音乐美学的教育都是通过对于历史上人类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和审美并进行理论上的概括,然后在通过这些概括进一步提升审美意识和形态,促进音乐美学的发展,它不仅仅对音乐艺术进行总结和发展,同事也是对社会形态的反映和研究。在我国的教育中音乐美学教育普遍存在,但还是以艺术教学中居多,普通学校仅仅是将其当作一门放松的课程。但其实音乐美学教育真正发挥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它更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能力、思维等,一方面它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来进一步对音乐所表现的风俗文化、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念等进行认识,充实学生的内心和学识,从而在思想和情感、价值观念方面进行转变。作为一门审美科学或者是乐趣,音乐美学的认知是一个从上至下、从感知到理解接受的过程。但是音乐美学的审美意识养成还受人的主观意识约束,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社会经验、所受教育等因素而在对于音乐美学审美意识的养成过程中对音乐进行不断的再创造,即赋予音乐自己的理解,从而衍生出更多类型的音乐美学。

2音乐美学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2.1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音乐美学本身即具四大原则:协调、整体、情感和超越。这是音乐美学教学的基础,合理运用这四项原则,能够在素质教育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当前教育的方向是素质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作为基础的学习,在激发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素质的提升。但目前的音乐美学教学陷入了误区,仅仅是向学生传授音乐作品的背景、内涵等理论知识,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来说收效甚微。要知道只有在学生对音乐美学有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样的教育才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否则音乐美学教育也将沦为形式教育。在以学生作为教学主题的今天,更加强调学生本身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光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教学,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对音乐美学知识的学习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身素质的提升上,这才是音乐美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2.2对人文教育的影响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之前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教学,加强其在教育中的地位,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反而是人文教育的概念被提了出来,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想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人文和科教两方面都必不可少,但是这两类教育所提倡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在接受这两种教育时所得到的和思考的也不相同,在当前主流思想的影响下,人文教育被重新提上日程,成为新课改的重要课题。具体表现在道德、诚信等素质意识方面,因为之前教学策略的失误导致这些素质意识教育出现较大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加大了人文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主要发展人文教育,科教也要有相应的比例,两者齐头并进才是硬道理,从而在素质和能力上综合提升。音乐美学作为一门意识形态学科,在行为意识上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促进人文教育的进行,如有些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包括爱国、诚信、友善等,学生在学习音乐美学时可以在素质、审美、思维等方面获得巨大的提升,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2.3对价值观的影响

上述说道音乐美学对于学生的意识形态上有巨大的影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人生价值观。对于艺术来说,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等都包括在音乐作品中,人们只有通过对于文化作品的解毒才能从中获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音乐美学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在人们对于音乐作品的学习中,总会因为个人社会经验、教育程度、思想认识等原因而对作品的认识出现偏差,而在音乐美学教育中这种个体差异体现的更为彻底,学生之间有感性与理性之分、有传统与先进之分,因而也会在获得的感知、审美等能力方面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会随着对作品的鉴赏而慢慢提升,区别只是快慢而已。

作者:杨紫阳 单位:辽宁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

第三篇:质教育音乐素作用

【摘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节奏感强、旋律优美的视听艺术形式,来描绘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逐渐发现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的欣赏水平。

【关键词】

音乐;素质教育;作用

培养综合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能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节奏感强、旋律优美的视听艺术形式,来描绘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逐渐发现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的欣赏水平。

一、音乐对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那么音乐的作用是什么?或许是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情商,使人们变得感性。虽然理性也很重要,但是一个只有理性没有感性的人不免有点麻木。而音乐的作用就是使人感性。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达到很高的道德标准,有人说“一个人再坏,只要他喜欢莫扎特的音乐就坏不到哪去。”因此,音乐对人思想道德的影响无处不在,思想道德不仅可以陶冶人的道德情操,还可以修身养性。日本教育家铃木曾经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方面的少数天才,而是把每个孩子提高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的优秀程度。”音乐能“教化”人的思想和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听一些欢快轻松的音乐,能使我们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对改善记忆和促进积极的情绪有着显著的效果。诚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音乐教育中蕴含的政治思想、道德内涵,使学生在学习音乐审美、提高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也得以升华,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以上事实足以体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任何思想教育必须立足情感教育,不能光靠空洞的说教或呆板的灌输,那样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音乐教育借助有组织、有合作、有表演的活动,潜移默化的对人的身心进行洗涤,达到了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的教育效果。

二、音乐在培养记忆力方面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旋律感和节奏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容易感受和体验的是跌宕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尤其是在音乐的旋律节奏中,如打击乐或摇滚乐中。这时,教师应注意教授学生从身体的协调动作、肌肉反应上去感受、体验节奏,并与乐理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旋律感和节奏意识。在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歌曲的演唱、乐器的演奏、随歌随舞等欢快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的各个器官都能充分苏醒,完全活跃起来,在培养兴趣和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如果是在器乐或者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则需要准确、全面的背熟乐谱或者是舞蹈动作,这一行为会大大开发和促进了大脑和肌肉的记忆功能,提高记忆能力。当学生音乐记忆力提升,其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等多项综合能力也会在记忆力带动下得到提升。

三、音乐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及审美能力的作用

创新能力是人们利用现有知识的能力,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创新能力是一种新的、独特的高层次思维活动。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将我国教育的目标严重扭曲,使得学生由学习主体变成被动接受,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恢复学生这种主体地位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试教育下的音乐教育学习方式更为扭曲,为了改变应试教育下音乐教学被全方位包办的现状,就要从一些细微之处培养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能力,进而将音乐的艺术本质提升到艺术美。音乐教育能开拓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到目前为止,智力开发的重点在左半球,即收敛思维、分析思维为主要智力发展,而对右半球的创造性功能开发不够重视。而音乐教育则对人右脑功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可以增强空间推理的能力,将各种脑神经联系起来,并建立神经桥;音乐有着特殊的记忆要求,需要把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逻辑记忆四种记忆方式集于一体,对记忆力的综合训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音乐的认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活跃,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多种角度去体味不同人生的感悟,这是音乐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最有力的支持。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绩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实践证明,音乐可以启迪智慧、开发智力。音乐是一个多功能的学科,它是一种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功能是它的本质和核心。没有审美功能,普通教育中的音乐审美教育就无法进行。音乐教育之所以重要,正是它的审美功能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音乐教育的本质是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它不仅仅是知识、文本教育,更是智慧教育,人生教育。

四、音乐在民族素质提高方面的作用

音乐不单是一种声音,也是来自内心的一种呼唤。它代表的是演唱者或者演奏者的情感世界,如果有人不能感受到某一首音乐的内在情感,没法走入音乐,也并不丢脸。相反,如果只把音乐作为一种声音或时尚,无论是起点还是结果,都会让人陷入更深一层的堕落或自我情绪的混乱中。因此,音乐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潮流趋势会使更多的人接触音乐,所以“必要性”也很重要。基础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形成与完善过程中的重要枢纽。否则,发达国家也不会为了音乐教育投资这么多的金钱和时间,也不会有这么多惊人的音乐成就。所以,我国教育应当从整体出发,否则就如“木桶理论”一样,音乐这个短板,会以它仅占的20%空间来主导80%的结果,它所引起的结果也许可以理解为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寻找教育方向,改正教育思维迫在眉睫,它几乎影响到每一个人并且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总之,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其地位在素质教育中是无可取代的,是有效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牢记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勇于创新,更好地使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得到发展,智力得到开发,情操得到陶冶,审美素质得到提高。重视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关键。积极从事音乐教育,实现音乐教育独特的功能,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真正成为一名音乐美的传播者。

作者:苏彦慧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兴国班

参考文献:

[1]修金堂.音乐美学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4).

[2]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3]陆桂芝.教育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6).

[4]张克学.音乐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探索,2004(7).

[5]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6]刘建刚,廖善维.大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7,(2):69.

[7]邹娟.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与音乐欣赏教学[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3).

[8]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22).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11).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725.

[11]徐晓溪.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J].艺术教育,2011(2).

[12]那宇.音乐教学中音乐文化传承价值的实现[J].北方音乐,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