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浅析

大学语文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浅析

1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就是说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累积,更是为人处世能力的训练。199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巴黎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文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学知(learningtoknow)”,“学做(learningto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学会发展(learningtobe)”,并强调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才的全面发展中智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都是精神向度的存在,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通过人文教育。这种教育应该以各种人文学科的具体人文知识为基础,运用人文方法,获得人文精神,最终形成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做人做事的“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关怀,在这个过程中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看重人的想象力和生活的多样化。人文素质形成是当代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当代高职教育以毕业生的就业率为衡量标准,为在高职院校竞争中占据市场,单维度、单向度的强调学生的职业培训,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由此当代高职教育沦为扁平单一的应就业教育,如同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一样,单纯以就业率为评判标准。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所谓人才,不论是什么层次什么专长的人才,都不仅仅是有用途的“器”,而应该是“执器之人”,必须掌握用器之“道”。这个“道”要顺应自然,人性也是自然之一种,以此谋求人的自由发展和个性解放。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把大学学习归纳为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从风气上教化为新人、达到完美的学习境界,所强调的就是学习的精神价值。不具备这种精神价值,培养出来的人最多只能达到“器”的状态,远非“才”的境界。“科学”提供的是“器”,是工具理性,重在实用;“人文”提供的是“道”,是价值理性,重在理想,二者缺一不可。素质教育要达到人的素质和谐与均衡发展的目标,必须强调人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并努力使二者真正融合。

2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2004年2月9日在《文汇报》上撰文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能扩展一个人的视域,丰富人生经历,提高个人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感官直觉能力。而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成为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民族,必须要借助阅读提高全民族的精神境界,形成积极向上尊重生命尊重自由的人文氛围。

2.1大学语文的首要作用,是工具性写作用途和人文知识的累积

在大学里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延续中学的写作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在中学学习基础上,更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积累。原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1980年上海教学研究会上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正是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提供了学习者更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才能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触类旁通。人文知识的积累也是形成人文素质的第一步,没有知识的承载,精神和素质就只能沦为空谈。

2.2多读文学作品,可以开阔视域、丰富阅历

龙应台在《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谈到:“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文学,使你‘看见’。”“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开阔视域、丰富阅历如果仅依靠个人经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通过五官感受来经历,当然也包括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而五官感受中最重要的是“看”,但很多人却视而不见,于是我们需要的是真真正正“看见”。看见不仅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看;不仅看表面,还要看本质;不仅看一方面,还要看全面。但很多人都被自己的偏见束缚,只见一斑不能见全貌,而且还就认为自己得到的就是真相。如何去除偏见,兼容并蓄,成就一个有智慧的人,就需要在或睿智或锋利或警醒或达观的优秀作品中去体悟、认知、反省。

2.3文学使你获得美的享受

在事物的价值量表中,有一种价值叫“美”,这是和工具价值、市场价值相区别的一种价值。它没有实在的用处,人类基本生存有它没它一个样。但一个人精神发育的高度是由它决定的,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否积极向上也是由它起作用的。“美”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空,就是一瞬间的静心宁神,就是把自己变为一个虚空的容器,被观赏的对方迅速充满,从而在一片恍惚迷离中摇动心旌。这是在实用主义的科学之外的,必不可少的对于人类生存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2.4多读多看,才能做出全面的、多层次的、接近事物原貌的价值判断,也就是健康全面的价值观养成

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思维方法会决定我们思考的深度、广度以及力度。思维方法的训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文学欣赏中进行。作家通常都有不同于常人的视角、感受、理解,通过阅读,欣赏者可以以不同身份来领略作品中的存在。龙应台在《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说:“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我们思考的目的是要进行价值判断,如果判断过于武断、片面、单一,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误导。要从正确的方向上引导我们行为,就必须要有全面的、多层次的、接近事物原貌的价值判断。

3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培养作用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大学里的母语教育定性为“通识教育”,美国是“通识教育”的开创者与成功实施者。关于什么是通识教育,帕卡德认为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而在国内,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还在各种讨论中没有最终结论,甚至还有人提出大学不需要专门的语文教学。但正如前文所说,高职学校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器”,人文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而培养人文素质的大学语文课更是应该重视。王步高先生说:“大学语文应当如何确定其学科地位?我的回答是应当定位在‘高等学校人文基础主干课程’的位置上。四年前,我为《大学语文》作序,就提出大学应开三类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人文素质课,大学语文属第三种课。”那么,怎样最大限度发挥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培养作用呢?

3.1确立“大语文”概念,并从教育实践环节进行丰富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大语文”的说法,说文史哲不分家。要想学好语文,仅是工具性的写字读书,是完全不够格的,在现代社会里没有一定的人文和科普知识也是属于文盲的范畴。然而这个“大语文”的概念从来没有提到学术讨论的高度,在教育实践环节就更是处于忽视缺乏的地步。其实我国所说“大语文”和国外所说“通识教育”在概念上有很大程度的相似。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的能力、能做适切判断的能力、甄别各种价值的能力”。同样“大语文”在综合文史哲等人文知识的同时,也是以培养学生的上述四种能力为目标的。我国把大学语文定性为“大语文”教育,就能从理论上对教学实践进行引导,从各方面来丰富完善跨越学科和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从而让大学语文脱离高中语文后续的尴尬地位,给大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更丰富的内容。

3.2整合网络、多媒体、课外活动等多元教学模式

“大语文”之所以大,一方面是内容上的广博;另一方面,是所站高度不同,从人类存在的哲学高度来容纳解析;还有教学手段上的多样化。我们知道在文学修辞手法中有“通感”的手法,就是将五官的感受综合运用起来,在五种感受中进行转借替代。这种手法让作品更加的立体化和丰富化,积极调动欣赏者的所有感官进行文本构建。借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在课堂教育环节,打破五官壁垒,充分运用眼耳口鼻触的敏锐性进行大语文的教学,是能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并深化和扩展对文本理解的手法。同时,还要注意语文教学空间壁垒的打破,要大力发展课外活动的补充和实践功能。不管是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宣传都是“大语文”教学的扩展。也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能自由创作自由发挥的校园环境,“大语文”教学才真正见诸时效。

3.3人文知识是载体,人文精神是灵魂,人文素质养成是效果评价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人文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文化载体;通过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和领悟后,重要的是塑造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正是由于这种人文精神的存在,人类才能经历艰险,不断向前发展。如何对这种人文精神做评价呢?就是通过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这种外在表现,不是单一只是通过学生的专业技能来评价,更重要的是品行、价值观、理想与追求这种精神向度的评价体系。这样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市场经济发展而带来的高职院校“应就业教育”的偏颇。

作者:赵蜀玉 马丁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