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1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设计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教学多是由各教学系部和专业教研室安排的,公共基础课基本处于“被安排”的状态,课时量、内容安排上仍然呈现出比较被动的状态。在基础课授课应服务于专业课、贴近专业需求的前提要求下,人才培养方向仍偏重于以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为核心的专业素质。无形中,公共基础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囿于学科范围,出现了不同课程间的内容重复、内容割裂、质量不高、难成体系等诸多问题。开展素质教育所面对的另一个严峻考验便是素质教育的弥散性特征,其决定了大学生素质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复合过程,需要各课程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素质教育全方位意识、全过程意识,这样才能完成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任务。人才培养的任务,最终要通过课程完成,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有课程设置内容综合化,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作用。

2途径的多元化及空间的拓展

在立体、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发挥着主力作用,笔者及教学团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中融入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在素质教育的途径及空间拓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1创新思路,开发多种教育渠道,加强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合作

为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语文的写作课程与我院的基础课程实施联合授课的形式。具体做法是:在实践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辅助作用,辅导学生分析案例文本,进行PPT制作以及相应的演讲训练。从实验效果来看,不仅实现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更重要的是,从人文素质教育层面来看,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就业基础竞争力,增加了就业岗位选择性。据对我院食品工程系2010级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据用人单位反映,我校毕业生不仅能够熟练运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知识技能处理问题,而且在企业质量控制及认证管理方面也能够提供建设性意见。工作思路明晰,方法得当,且体现了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优于其他求职者,很多的学生从单一的生产岗位就业提升至管理岗位就业。此种实践模式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我们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高职课程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完美统一,设计多元化课程结构,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密切联系高职院校的实际,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才的总体目标。

2.2丰富教育手段,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空间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除了课堂教学主阵地之外,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重要的载体。为突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特色,笔者与教学团队大胆创新,将教学实训平台和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也纳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空间,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的实践做法是组织人文素质教育专题的暑期实践考察活动,在这个队伍中融入思政教师、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等基础课教学团队成员,师生同行,集教学与社会实践为一体。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质疑和思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同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环节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第一,学习人文知识,如民风、民俗体验、在历史古迹中追寻和思考历史与文化。第二,锻炼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组织、策划阶段便由学生参与赴外地考察的吃、住、行及与考察单位的接洽联系等事宜,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增强,信息整合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交际沟通的能力都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第三,培养人文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通过具体的社会体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个人体验”与“责任使命”的有机统一。

3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创新观念,拓宽视野,全方位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方能帮助学生形成最根本、最主要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受社会欢迎的有用人才。

作者:金艳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