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改革(3篇)

小学数学教育改革(3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

[摘要]

尝试创新课堂教学,将知识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与多学科融合,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学业质量评价和学科检测方式,结合学科风采展示,以“设计之星”“计算小能手”等多元评价方式呈现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成果。本文的研究对小学数学教育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小学数学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从一味地追求情境创设、热闹的活动慢慢地返璞归真。如何让课堂更和谐、高效,如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如何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1-3]。我校结合日常工作,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综合评价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1数学课堂的改革创新

在新课改精神下,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的大课程观理念。语文、数学、英语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也是课程。有些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堂中,而更多知识的获得则是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尝试创新课堂教学,将知识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并与多学科融合。

1.1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课堂教学为实施评价改革的落脚点,应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性、及时性评价的运用。目前,“班班通”教学设备已基本普及,它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强,更能实现新课改下的有效课堂。老师们合理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深入融合信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的呈现方式让学习变得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教师改变以前单一的评价语言,如:很好;你真棒。采用多样的方式,如:发放“智慧星星”,利用多媒体设备的部分功能现场演示、评价,鼓励学生的精彩发言。而对于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观察,则通过同年级组观摩研讨、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及时了解教师们运用评价手段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借助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学习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

1.2兴趣课程拓展数学学习领域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提升。在二、三年级尝试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纳入学校的课程建设,到目前已经开设十四门兴趣课程。每周五下午一、二两节课以“走班”的形式开展活动。数学教育则开设了数读课程:在这个课堂上,老师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画让学生了解与数学相关的趣事。师生在这个课堂里一起游戏,一起听故事,一起动手操作,快乐学习着。孩子们带着好奇和探究,在一样的课堂上,享受着不一样的成功。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还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1.3心理教育带来的健康学习

随着社会发展,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从2014年9月开始,学校对骨干老师开设了一个全新的培训学习———心理健康团辅。培训老师通过各种活动,系统地指导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还有如何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专注力的训练等[4]。这样的培训,不仅使老师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调节,而且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案例]每周五下午二年级的数学兴趣课程,都是两节课连上。每到第二节课时,学生注意力就不太集中。于是我尝试将心理老师教的提高学生听觉、视觉的小游戏穿插在两节课之间。有一次在讲《有趣的算理》这节课时,我将“先听数字,不能动笔,等老师说完再写出来”的游戏穿插其中。游戏的难度逐步加大,从四个数字到八个数字,从单纯数字到数字和汉字的混合,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积极互动。在游戏结束时,我还让学生分享一下游戏的感受,记得有学生这样说,“老师,我当时很认真地听,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样我就能都听清楚、记住。”心理游戏的介入,很快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到了课堂上来,对他们的听觉、视觉的深度与广度也是很好的培养、训练,对后续深入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1.4校本课程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我校是省级绿色学校,结合学校特色,学校校本课程为环境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环保意识,同时不断完善校本教材是我们常做的事。例如:在四年级学习“简单统计”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统计自家一周丢的塑料袋,并思考:①谁家丢的塑料袋最多?谁家丢的塑料袋最少?②估计平均每家一月丢塑料袋的只数。③根据以上数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了统计表的知识,还考察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环保问题,对校本教材内容《可怕的白色污染》进一步补充。

2学习成果的多元化评价

自我市成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部级实验区以来,学校主动学习,结合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5]。

2.1作业规范的制定和落实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作业,更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校基于课标制定了语数英作业设计和批改规范,切实减轻学生的机械书写负担,对学生的作业多角度评价。注重探究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运用。如,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如下:①数学作业类型必做作业: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老师可以借助班级群,公布每天所学内容及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让孩子口算或动手做一做。中高年级:根据当天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平时布置还可以有每日一题或计算训练。拓展作业:如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巧手做一做等。竞赛作业:年级统一组织定期开展,如四年级特色作业展览、五年级手抄报竞赛、六年级方程与简算小能手等。②学生家庭作业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练习,自主复习。

2.2学科质量检测方式的改变

为积极探索学生多元评价方式的改革,数学打破一张试卷定天下的局面,在学科质量的检测内容和方式上作出了有效的尝试。以一二年级数学期末学业质量考查为突破口,尝试课堂随机抽查与阶段性基础知识考查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口头表达、动手操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达到综合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如:二年级下学期测试内容分为操作实践部分和笔试检测两部分.⑴动手操作测试目的:加深学生对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知道研究图形特征的方法是多样的。测试内容:①拼一拼。用七巧板拼出以下图形:直角、钝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②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出以下图形:直角、锐角、钝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⑵笔试部分测试目的: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认识万以内数及三位数加减、有余数的除法、方向与位置、测量、认识图形、时分秒、统计与概率等这几个方面,所以笔试内容主要是对本学期基础知识的检测。测试内容:①我会算。②我会填。③我会解决问题。④我会调查统计。

2.3学科风采展示活动的多样化

每年的迎春杯学科风采展示活动是呈现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成果的平台。各个学科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多彩的活动形式。英语学科的“英语演讲秀”;音乐学科的“校园好声音”;美术学科的“我是小画家”……数学学科则是改变以往一张考卷的形式,低年级组开展“口算之星”风采展;中年级举行数学实践———设计方案活动,推选“设计之星”;高年级组举行数学知识抢答赛。在班级训练、选拔的基础上,组成班级5人参赛队。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阶段。不一样的评价平台,带给学生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在活动中团结互助,更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2.4以课题为依托推动改革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校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数学组2014年成功申报关于评价改革实验的市级课题《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我组以“课题为载体”组建科研团队,以点带面,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助力。如在四、五年级尝试设计表现性任务:以学校操场为场地,以班级为单位,搭建“义卖活动”的买卖平台。学生在活动前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活动后自我评价,见表1。在具体活动时,老师和学生准备充分,精心制作的活动背景,丰富多样的商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而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场景之中,这个活动实际上就为学生设置了问题情境。在此项活动中,表现性评价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各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探索,找出答案,并且展示自己是怎样做的。活动后,引导学生评选“最佳义卖之星”,评价“推销员”的推销水平,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建立信心。而学生在活动中兴趣高涨,老师很容易看出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给学生较准确评价。

3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的综合评价改革工作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循序推进。尝试与多学科融合并创新课堂教学,将知识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结合教改实验,开展学业质量评价、学科质量检测等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改革,从而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教育无小事,处处都是教育;评价亦然,处处都有评价的契机和载体。小学数学教育评价改革,要让教育工作者从看“冷冰冰的分”转变为看“活生生的人”。今后,我们将在夯实数学教育的基础上,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大胆创新促进小学数学的综合评价,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作者:王娟 单位:安庆市公园小学

[参考文献]

[1]辛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基础和专业支撑[J].师资建设,2013(8):29-30.

[2]王娟.新课改下的有效课堂[J].安徽教育论坛,2012(2):30.

[3]王珊珊.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着力点[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7):20.

[4]劳特,施洛特克.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J].基础教育参考,2013(13):72-75.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育思考能力培养

从小学开始,就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小学课程中的数学科目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使自身的智力得到不断的发展。独自思考能力作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给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去思考的主动性,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良好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独自思考能力的重要前提,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教学氛围的创设离不开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良好的教学氛围离不开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生动形象的描述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将该课堂中的数学知识重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对重点知识充分掌握。比如,在讲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章节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提问:“同学们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吧?今天老师给你们讲续集,大灰狼从河里出来为了报复小红帽,就提前到了小红帽家,想假扮小红帽并吃了小红帽的妈妈和小红帽,大灰狼到小红帽家门前敲了敲门,这时候屋内传来小红帽妈妈的声音:‘你用下今天出门前教你的乘法来计算下3×11是多少?’大灰狼没学过数学,只好空着肚子灰溜溜地走了。没过多久,小红帽到家门前回答对了这个问题,就顺利进到了屋内。有同学知道小红帽回答的答案吗?”学生在下面算出答案后,都争先恐后地问答问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得到一些答案,大多数答案都是正确的,只有少数学生由于粗心而计算错误。通过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学生独自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科目是数与数之间联系的一门自然科学,与语文等科目相比,数学科目更具有抽象性。数学都是来自于生活中,并在生活中具有真正内涵。为了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上的数字赋予具体含义,这样方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内容,并在接受的基础上对数学进行独自思考。从实际中选取数学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十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买一些香蕉或者苹果并在教课的时候带过去,在讲加减法内容之前可以拿不同数量的苹果或香蕉,让学生说出有其数量,通过学生积极回答,达到复习之前内容的目的。在对十以内加减法引入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说:“现在桌子上有5根香蕉,忽然外面来了一只猴子,猴子在经过桌子的时候就顺手拿走了2根香蕉,那么同学们知道桌子上还剩下几根香蕉吗?”通过引入一些现实中的一些实物,让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同时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十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在课后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水果发给学生,作为在本节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独自思考的奖励。通过小小的奖励,学生就会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自身独自思考的能力。

三、课下文化,培养独思能力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通过课外时间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知识的一种文化。除了课堂上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以外,校园内也应当加强对课下数学文化的建设,让学生的独自思考能力在数学文化中不断提升。课下数学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确保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春天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郊游,当在大巴车上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以本次郊游为背景,给学生提问一个问题:“郊游能够使同学们的心情变得舒畅,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咱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如果咱们这次郊游每个人需要拿出50块的费用,每个人坐车来的时候需要10块钱的车费,去动物园的门票一个人是15块钱,我们中午的时候吃盒饭,每个盒饭5块钱,同学们玩累了都需要喝点水,一瓶水1块钱,那么每个人拿的钱够吗?能多出来多少钱呢?”顿时车里的氛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学生伸出手指在算,有的开始进行心算。过了一会,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问学生们都得到了什么样的答案。同学们一致都认为钱够用,但是在能多出来多少钱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得出来的答案是19块钱,有的学生认为还剩下9块钱。教师听到两种答案后,笑了笑说,答案是19块钱的学生忘记算回去时坐车的费用了。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使得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不断提升。

总之,独自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独自思考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吴友民 单位:江西赣州市经开区科技城太和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学生开始。

关键词:

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能力

一、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1.从教师教学方面来看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我国很多小学里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单一,大多采用“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地位,很多数学解题思路都是教师直接教给学生,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束缚,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从学生学习方面来看

据调查,很多学生都表示对学习数学没有太大的信心,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上大都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走,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做题解题方式单一,有时学生虽然明白了这道题用什么方式解答,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解答,他们的思维局限在教师给的范围内,因此碰到新类型的数学题,便只能束手无策。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受到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因此做题时一心只求现成的“规则”,而不是积极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思路,久而久之学生的惰性思维越来越严重,在数学教学中无法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基本上就是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一碰到难一点的数学题就直接帮学生解答了,学生在教师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大多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不愿开动自己的大脑,没有主动学习的概念,创新能力自然无法提升。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要马上将答案和盘托出,可以在学生做题的时候留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大脑思维,对数学进行探究、探讨,在学生实在无法做出来的情况下,教师再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深入到数学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讨,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牢固。如,在学习“绿色行动———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有一道题是20+25=?在这个过程里,教师不能一下子就告诉学生答案,可以引导学生慢慢地自己动手运算,比如有的学生会借用在自己的手指和同桌的手指来计算,有的学生会借助铅笔、尺子、橡皮擦等各种工具计算,而有的学生知道可以将25分为20和5,因为20加20等于40,40再加上5就等于45了。无论学生用何种方式计算,在这个过程都可以看到学生是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才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不再依赖教师,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很多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发展得更好,尤其在学习上,教师只有将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让学生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中,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我跟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时,教师可以先问一下学生,“生活中你都见到过哪些平行与相交的物体?”学生就会各抒己见进行抢答,学生不论回答得对与错,教师可以先不用纠正他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物体来告诉学生,比如拿两支笔将其交错放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图纸上画出其样子,然后又将两支笔平行地在黑板上固定住,让学生画下其样子,画画都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一定会努力地画出自己所看的,等学生画好以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前面那两根线交叉于一起的是相交,而后面两根没有交叉在一起且无限延长还是不能交叉在一起的是平行,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自己刚刚在抢答的过程中哪些是回答错的。然后教师再问一遍,“生活中你都见到过哪些平行与相交的物体?”因为有了了解,学生的热情就会高涨,不断地开动大脑思维去寻找生活中相交和平行的物体。最后当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相交和平行的物体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一起总结相交和平行的含义了,即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通过学生所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诱导,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勤思考、爱练习,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可能凭空而来,它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个一定的基础与生活实际有密切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生活实际,离不开对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询问一下爸爸妈妈家里的面积或是自己也可以测量一下自己的小房间计算一下面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着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者教师也可以就学生面前的桌椅、书本等,让学生自己去测量、计算其面积。教师也可以出一道数学题,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所接触的事物都是自己身边的,学生就会踊跃地投入其中,同时学生在计算面积时还会自己去测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更上升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鼓励式教育,让学生学会创新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都倡导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利用这种方法教学。在幼儿园的时候,教师基本上都是用鼓励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引导,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后还是极度地需要别人的鼓励、赞赏来获得内心的满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鼓励式教学不仅是衔接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对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十分重要。如,在学习“绿色行动———100以内的加减法”时,里面有一道题是75-7=?在计算这道题时,可能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学生会将75分为60和15,用15减去7等于8,然后用60加上8等于68;有的学生会选择将7分为5和2,75减去5等于70,再用70减去2等于68;而有的学生也会将75分为65加上10,先用10减去7等于3,再用65加上3等于68;还有的学生可能不用这么细分一下子就可以算出来,或是有的学生算错了,但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学习中,教师就应该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不必局限在教师教学的思维里,而是尝试去采用多种方法学习数学,这样学生在得到鼓励后就会更加干劲十足,努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去研究数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已成为各个国家竞争的核心因素,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在教育中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相互配合,需要不断探讨研究,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这条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作者:张敏 单位:山东青岛河西小学

参考文献:

[1]吴慧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二卷)[C],2007.

[2]史光厚.浅谈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J].同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