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动员理论数学教育启发

资源动员理论数学教育启发

[摘要]

资源动员理论本身是对于大规模社会运动的解读范式,乍看之下似乎与教育并无关系;但仔细关照理论中的“社会动员”就会发现,这种动员模式在目的上与课堂教育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十分类似——他们都是试图借由某种工具(资源),调动起客体(群体)的积极性,以互动的形式完成某项任务。

[关键词]

资源动员理论;教育;启发

资源动员理论,本是对集体社会行动的范式,“社会资源动员理论”是对资源动员理论进行修正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运动中逐渐萌芽,70年代开始发展,到80年代逐渐被接受。这种理论假设集体行动是理性的,针对非革命性的社会运动,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资源动员,指对广泛意义上集体行动可以利用的资源的研究,二是社会运动的动员背景。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视角将学生组成的班级视作一个次级群体,这样,这一群体就成为了有组织、模式的研究对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活动,无疑是一种集体行动(学习)的构建,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将教育视作一种社会的集体行动;这样,集体行动自然就可以经由我们上面提到的“资源动员理论”对教育行为进行思考,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解析数学教育——对于从小学一直延伸至高等教育的、经常被视为“难学”的数学学科来说,如何完成这一动员,意义更为明显。上面提到,资源动员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因此,我在此将分两个部分进行讨论。

一、资源动员:善于利用有助于促成学习行为的资源

在资源动员方面,其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解就是理性地考虑成本——收益来达成社会动员。这一经济地思考路径对我们的数学教育似乎有一些启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有限的教育手段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里笔者有两个想法。首先,注重工具资源的合理使用。在今天,电化教育工具已经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物,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两种工具资源同样重要的地位:板书的线性叙述模式和书写速度,相较展示迅速的电脑幻灯片,更为人脑的思维所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如果一直以过幻灯片的形式结束,很可能超出接受知识的极限,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注重工具资源的合理使用,要求注重传统与现代教学工具的交叉使用,匹配学习群体的实际能力,达到“最优解”。其次,关注教师自身“修辞术”的培养。修辞术(Rhetoric)最早是由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套阐释体系,重要作用在于提高“说服”的可能性。在本文讨论的问题中,知识被接受也是演讲者(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修辞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演讲基本是由三个角度组成的——逻辑的成分、道德的成分以及情感的成分。这暗示着作为“演讲者”,教师应该学会在教育传播中“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动人”。成功的说服是让学生在理性和感性的角度上理解知识——对于数学教育来说,就是既要理解数学知识的理论依据,也要理解这些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这样才可能让学生在更高的数学学习中有更好的学习基础。

二、成员动员:善于调动学生情绪,合作完成“集体学习”

一项成功的集体活动,除了良好的资源基础,还要有积极的成员参与。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目标在于所有学生掌握了应该学习的知识。数学本身与生活关联相当密切,尤其对于基础的数学知识来说,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因素的过程;因此,学习者本人的主动涉入对于学习的效果有很强的作用。对于教师,“动员”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将数学知识置入一个“现实”的语境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现实性。在引入新学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注意搜集、引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例子,避免使基础数学变成抽离实在的“空壳模型”,这样,数学课程本身才不致变得更枯燥。此外,“动员”成员学习,不只是老师对学生的“动员”,还有成员间的“动员”。班级的同学们在一个共同的学习环境之中,彼此之间都会有所关联,善于记住同学间的关系作为动力,以合作的路径鼓励成员的学习,达成预订的学习目标,加强教学的互动,让课堂变成一个不只是单向传播的环境。

综上,“社会资源动员”理论虽然是一个针对社会集体行动进行分析的一套理论,但是其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微观的社会群体,仍有一定的借鉴之处;对于本文所讨论的数学基础教育问题,从这一理论框架出发,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结论。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拙见,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点。

作者:董祥宇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雅尔根楚学校

参考文献:

[1][法国]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2]乔世东.社会资源动员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5):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