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简析(9篇)

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简析(9篇)

第一篇: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思考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高中各门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发生理论相应的变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日益转变,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推崇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展开探讨,旨在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思考

新课标对教育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也呈现较大的转变.处于这样一个转型时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应具有创造性、主动性、问题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数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数学具有较强的严谨性,教师应尝试探寻更好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较易产生迷茫感,鉴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教学方式,以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进行教学,改变学生对数学乏味、抽象的印象[1].可采取的方式有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构建知识体系等.其中,情境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具有较大的作用,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问题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促使其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师生互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的效果.同时能够加强师生间的相互理解.此外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加牢固,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来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课程主题.如:“杜丽在雅典奥运会的射击决赛中,第九枪仍落后于加尔金娜0.4环,杜丽能否获得冠军呢?”由此引出随机事件的定义,使学生认识到随机事件的特点,即不确定性.通过案例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使其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课,准确把握重点与难点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将创新性的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在探索与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创造力与观察力.而合作学习能够充分使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合作与探究的结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数学教师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也应强调数学研究方式的教授,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研究能力.在学习与圆锥曲线相关的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圆锥曲线与方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探究实践,主要步骤如下.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并在上面画一个圆,在圆中任意选择一点A(非圆心),折起纸片,且保证圆周经过A,展开纸片后便可得到折痕l,按照此方法折出若干条折痕,让学生观察其轮廓并描述该曲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更直接地体验数学的魅力,认识圆锥曲线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圆锥曲线的生动与趣味,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心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数学的创新思维与逻辑性较强,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数学原理进行理解,也会使学生产生认知错误.高中数学的教学应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观察能力,教师应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应倡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将不同的解题方式进行比较,进而做到触类旁通,由此实现对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而非单纯地解答某个问题.例如在进行函数相关知识的学习时,教师除了通过图像来展示函数及其知识点之外,还可通过数轴、向量等角度对函数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函数,并使其意识到函数不仅与图像相关,而且与向量、数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实现一题多解,提高学生观察与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在解答函数问题时也不再出现因一种解法未掌握而无法解题的现象.

四、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教育观念应与时俱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也应与时展紧密联系起来.数学理论应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让数学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2].高中数学教学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使学生将数学原理应用到实践当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也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指导.例如在学习导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实际例子,分析哪些问题可以使用导数来解决.如某位同学发现的例子是关于广告设计方面的.某矩形广告分为两个栏目,且面积之和为18000平方厘米,四周有宽度为10厘米的空白,两栏中缝宽5厘米,为保证广告面积最小,应怎样设计高与宽.学生在自主解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强化对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课堂之余,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思考教育理念以及方式的变革,并将其付诸行动.教师应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实现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理念的发展.

作者:魏亭亭 单位:山东省阳信二中

【参考文献】

[1]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才智,2015(05):142.

[2]冯稀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129-130

第二篇:高中数学教学情境教学研究

【摘要】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的过程中,对于怎样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每位教师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尤其是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因此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高中数学不仅要求学生的逻辑性要强,同时在难度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在教学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才能更好地让高中数学得到更大的发展.笔者就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进行研究,希望全面提升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情境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积极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本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更应该向学生传授更多好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进而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作为一门贯穿于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基础性学科,在不断地教育改革和创新中,也将得到新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为我国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解析

情境教学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或是利用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利用相关的问题或是语言和动作,制订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或是比较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慢慢地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角色的影响下,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开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会让学生的分析和解决数学知识和问题的能力得到十分有效的提升,对高中数学的开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对教学的情境进行创造

根据我们对高中生的实际调查发现,在高中的学科教育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数学是最难的学科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在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单纯地认为数学知识太难了,学不会.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知识越来越理解不上去,所以数学成绩也随之下降,最终就会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那么高中的数学教师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就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联系生活的实际,和生活贴得近,学生就会对数学有更亲切的感觉,那么进行数学学习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对学生数学兴趣的提升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创造教学情境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失去对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数学概念难以理解,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的教学进行开展,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一个让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数学概念通过电子技术和相关的软件的应用,做成更易于学生理解的数学模型和情境,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好地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更好地加深数学知识对学生的印象.

三、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帮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看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相对比较难,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更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么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情境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就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将不断提升,当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才能开展得更加顺利,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排斥心理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转变.

(二)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

在教育改革提出以来,我们就提倡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因此,在这个背景要求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正确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课堂上对学生发挥帮助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不断感受到高中数学的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这样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营造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数学也将起到十分有效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情境教学相关理念的研究和分析,相信对高中数学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转变和教学理念的完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更应该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寻找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现阶段我们对情境教学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希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作者:杨丽丽 单位:高邮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胡爱君.浅论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才智,2011,15(8):118-119.

[2]张雯红.浅论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才智,2012,27(7):143.

[3]古春琴.浅谈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成功(教育版),2013,16(1):39.

第三篇: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影响

摘要: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因其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了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老师积极革新教学思路,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具体分析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找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教学效率

所谓情景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需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对教学的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积极自主探究知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高中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较难,常常“谈数学而色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拉近学生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排列组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结合学生的课余活动设计教学情境,如:学校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本班有10名同学报名,教师将10名学生的名字写在事先准备好的小卡片上,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篮球场。按照篮球比赛规则,每场比赛的上场人数最多5人,问:我们班出场队员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此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组展开讨论,最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回答。通过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幅度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二)利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抗拒性的心理。因此,老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利用实物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其中,老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辅助工具日趋多元化。使用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有利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但能够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解析时,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教师便可借助教学工具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从而增加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知识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知几何图形,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其中,部分与函数区间有关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直接观察标准的区间图例,再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将更加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积极影响

在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老师将情境教学法引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其次,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打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

(一)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老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教学目标。高中数学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知识时,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水库管理人员为了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便采取定期防水清库的方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通常水库的水位为18m,而自然放水要求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到5m,那么请问从开始放水起,水库每天的水位是多少?”通过创设这个问题情境,大幅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数学学习,这样的学习心态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全身心投入到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知识点时,老师便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让三位学生成立一个小组,其中一位学生抛掷两枚硬币,另两位学生计算抛掷到正面的概率为多少,通过创设实践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投身课堂教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三)促进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碍于教师的威严,只得静静聆听,无形中拉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课堂很容易让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有问不敢提,而那些敢于挑战教师“权威”的学生往往被认定为叛逆。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平等化,不但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跃数学课堂氛围,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的教学体制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师应意识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积极革新教学思路,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全面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作者:蒋丽艳 刘杰 单位: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晓东.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课堂的生命力回归[J].江苏教育研究,2009,(5).

[2]赵锐斌.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摘要: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探究性学习模式逐渐兴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发展方向,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有着促进作用。由于新课改的兴起,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面对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成为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基本因素

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有就是学生对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的获取,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探索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与科学探究方式差不多,但是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毕竟学生的认知范围与科学家相比有着很大差距,探究性学习不是科学研究。在教育工作中运用探究性学习不是为了寻找没有被发现的知识,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各种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等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却不能忽略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技能培养,保证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探究性学习的科学方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二、对数学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现阶段,我国出台了许多规定,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围绕某一中心论题,要求学生观察数学事实,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并自主的通过猜测或者推导的方式探求数学规律,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作为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理念,需要学生在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时提出问题,通过教师模拟情境,学生合作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询课程信息,然后分析并处理问题,在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要改变以往课堂中老师为主体的状况,推动学生加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研究。

(三)开放性

在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使学生得到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理论依据

(一)建构理论

建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求知者在得到经验的前提下,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是主动建构。其中包含了两种含义:第一种是主体得到的学习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求知者的学习活动效果;另一种是求知者个体在学习的知识方面,以及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在高中数学学习的主动建构中,不只是观察数学事实以及操作数学模型,也包含了向同学学习和依靠教师指导形式的主动建构。数学学习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记忆或者模仿,应该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主体理论

在主体理论的观念中,在一个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中,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一个人的主体性。一个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价值主体性、本体主体性以及实践主体性。在教育工作中,主体性主要重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发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社会性。

四、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式问题提出

情境式问题提出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基于数学思想创建一个情境,设计数学情境,不仅对学生发现问题有着指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究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二)发现式的探究学习

有关数据表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比证明更重要。我们在探究性学习时发现与证明是密切联系的,没有发现就没有证明。探究性学习的好处有很多,其中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迫接受。

(三)“开放性”问题教学

通过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针对某个问题,而是针对一类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重视,因为在高中数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雷晓敏 单位: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钱朝晖.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曹志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丰富课堂学习形式,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拓展教与学的信息来源,提高每个学生的被认可程度,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下面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点体会.

一、为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考验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闻不问,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目标,为后续的知识教学带来积极的辅助作用.学习目标的设定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可以对小组成员设定一个总目标,让学生自由分配组内成员的任务,争取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当学生对学习目标不明确时,教师可以和小组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然后帮助学生明确分工,细化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才能明确,使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时,空间几何体包括棱柱、棱锥、锥台、圆柱、圆台、球,等等.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这些定义、概念教授给学生,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在课上能听“明白”这些概念,一到应用时便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理解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自主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和探究思考,使学生善于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当学生稍作了解之后,教师再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使学生掌握知识.

二、在问题讨论中开展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或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难以预测的问题,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高姿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将合作学习渗透到各方面.教师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可能比学生好一些,但是一些创新性的思维却不一定比学生强.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可能较强,但是教师的思维有时具有一定的惯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更加有想法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与相互探究.学生的想法也是很多的,有时学生可能在其他同学的想法与见解中受到启发,懂得展开不一样的角度与层面来理解与思考问题.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证明.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想法很多,思维比较活跃,很多小组都能想出几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并能进行证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的只是一个监督、引导作用,学生尽情地对知识进行交流、探索,并且就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发表意见,使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于知识能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三、在习题练习中深化合作学习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很多习题的综合程度都比较高,特别是高考中后边的大题,思维量是相当大的,学生很难快速地做出解答.但如果换种角度考虑,这种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解决疑难,从问题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一个学生的能力可能有限,很难将所有的知识点都运用得淋漓尽致.这时,小组合作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可能会想出很多种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这样,学生不仅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也能在解决综合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解题规律,还能学习到他人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时,遇到这样一道题: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a,棱长为3a,点D在棱A1C1上.求证:(1)是否存在点D,使平面AB1D与ABB1A1垂直,若存在,请确定点D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请指出点D的位置,使二面角A1—AB1—D平面角的正切值的大小为2,并证明你的结论.这道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单靠学生自己解决可能浪费较多时间.有的学生空间几何能力较差,在解决这道题时毫无思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知识欠缺的学生可以向几何知识学得好的同学请教,总结出解这类题的方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周冠华 单位:江苏省东台中学

第六篇: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现代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通过具体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学优化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高中数学各知识点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因此要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以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

一、在教学设计上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思考。所谓问题情境,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一定难度的疑难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因此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不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性,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难,逐步提升问题难度,以便让学生保持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频率”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题目:春运期间,某车站为了解乘客的购票情况,在售票窗口随机挑选了100名乘客作为抽样对象,根据乘客从排队到购得所需车票的总计用时,将调查结果分别制成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之后,教师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该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多少?(2)补全上表与图中缺失的数据。(3)乘客购票所需的平均时间与哪组最为接近?(4)若增加一个购票窗口,会减少多少平均购票时间?(5)若将平均购票用时控制在10分钟以内,至少需要添加多少个售票窗口?此题中,第一与第二个问题比较表面,答案非常明显,学生稍加思索便能很快答出。余下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余下的问题中给出的乃是一种假设问题情境,面对这类题型学生要开动自身思维,即首先假设出一个乘客的购票平均时间未知量,之后才能继续下一步解题。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问题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强调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即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学“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教学前为学生准备好纸板、细绳、图钉等道具,然后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其中,具体操作流程是让学生用图钉将细绳固定在两端,然后拉动细绳观察其移动轨迹。此过程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椭圆的定义,加深学生理解记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问

古语有云:“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教学亦是如此,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远比掌握知识来得重要。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应在培养学生敢问、想问精神的基础上注重方法指导,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高中数学各大知识点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关联,而这些关联正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时尤其教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公式的推导过程时,要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以体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与逻辑性。此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与问题条件提问,并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例如:高中数学教材对等差数列概念介绍如下:某一数列由第二项开始,之后的每一项均与前一项相差同一常数,那么该数列即为等差数列。要理解该概念,关键便在于“第二项起”与“同一常数”,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就如上两项条件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若只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是否仍能形成等差数列,之后让学生举例说明。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提问方法。还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进而实现灵活应用的目标。

总之,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紧密围绕数学学科的实际特点,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以便成为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勇 单位: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宋雪莲.小议高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方略[J].教师,2012(22):40.

[2]许俊.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途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18

第七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

数学是应用广泛的学科,大到航天器材的研发,小到日常生活数量的计算,而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就是在高中阶段.对于高中数学知识来说,不能只靠单纯地死记硬背,其中隐藏着非常多的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点透学生,教给学生简单易懂的学习技巧,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意义

1.高中数学知识范围.高中数学的知识范围很大,有些是小学和初中就接触过的简单易懂的概念.如,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整数、自然数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等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学习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如,三角函数;加权平均数;概率;等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所谓的数学,并不单单是课本上的计算公式,还有生活中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在生活中,我们自然而然地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比如,坐板凳时,即使有“三条腿”也不会害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买东西时,利用数学计算进行结算;等等.由此,学习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诱”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有些课堂似乎没有接受到新课改春风的洗礼,既没有师生其乐融融的氛围,也没有学生踊跃发言的现象,更没有教师运用现代科技的开放.课堂上看到的只是一个三尺讲台,有教师,有学生,教师不断地讲述课本内容,学生或紧张地记录笔记,或闲来无聊地“小憩”一下,没有生机,没有活力.例如,在讲“多边形对角线条数”时,有的教师就是一笔带过,写下公式让学生记住就草草了事.这样根本没有作用.记忆是有限的,若是没有用心地牢记巩固便是徒劳无功.试想,又有谁能够死记硬背如此多的公式呢?

2.知识衔接不恰当.将学过的数学知识衔接起来,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但是,能不能把握好高中数学知识,能不能使高中与初中知识紧密衔接,能不能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有的教师没有适当地为学生引导其他的知识,导致学生的知识构架不系统,间接地降低了课堂效率.

3.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动手能力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在的高中教育,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一味地自讲自演,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正多边形”时,要作出正多边形,就要用到直尺、量角尺等器材,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去想办法,自己动手去完成,然而有的教师完全担当了学生的责任,不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三、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1.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交流,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结果.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教师不要直接把规律讲出来,可以让学生画出一样的图形,然后思考是依靠什么条件判定图形一样的,是一条边长?一个角?还是两条边一个角?让学生动手动脑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2.优化教学方法.古老死板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让学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教师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紧随科学潮流,优化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将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数学知识,大多都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和图形,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制作成视频采用多媒体形式播放出来,充分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制定个人评价制度.谁都有一颗想要获得奖励的心,高中学生也不例外.高中数学的学习并不复杂,只要肯用心,铁杵磨成针.要想学生用心学习,教师就要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制定个人评价制度.比如,组织数学知识竞赛等,表现优异者记录到档案中;也可以记录课堂听课表现,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付小东 单位:四川简阳市石桥中学

第八篇: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效果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学生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高考改革正在稳步推进,“3+3”的模式更是把数学摆在前面,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式是有效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很多课堂仍采取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只是单纯地讲授知识,而不去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组织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松懈状态,大脑不活跃,思维迟钝,从而导致学生接受知识难度大,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沉默寡言,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教”“学”严重失调.对于数学这门需要理性思维的学科来说,教师要促使学生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掌握数学知识.

2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停留在“一个讲台,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致使数学教学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教师积极探索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对知识的重难点突出略显不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恰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一些在课堂教学环境下不能展示的数学问题,并将重难点问题用鲜明的色彩或者是其他突出的格式标识出来,还可以插入动画视频等,变抽象为具体,突出数学教学的重点,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一起抓住课堂学习的主阵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加大,需要学生透彻地理解重难点问题,并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助互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知识分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同龄人之间的讲解可能更接近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小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给出答案.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也有学者将这句话解释为:学习并且时常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也很快乐吗?无疑,第二种解释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给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对于一些经典题目,教师可以请学生进行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要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教师就要创新数学教学方式,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胡芳 单位:湖北恩施高中

第九篇: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创新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而且是在为大学阶段的数学应用和步入社会之后的实践能力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把握数学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一、基于课标精髓的创新思考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学生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此期间学生所掌握的探究技能、解题方法和思考方式,促使其在面对高中数学时,亟需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深化数学思想.鉴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日趋增速以及大学时代不同学科的专业性分化,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可能成为对接社会的最后的学科学习阶段.要保证数学学习效果的前沿性,就要以创新的视角解读教学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是基于课本、练习题以及高考题而展开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再适应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以课本为基础,积极探索课本以外的数学知识,并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引申,使其回归到现实生活、社会大环境之中,结合数学知识的诞生情境,探知其最初的来源,实现知识和实践的高度联系,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体味到科学来源于现实、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使学生在不断探索、追求和分析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的.

二、协调学科关系的创新方向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强烈的工具属性,其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之间具有潜移默化的关联性,而且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都会对其他学科产生重要影响.在新时期教学改革背景下,数学课程的内涵以及涉及内容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趋势,借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而呈现出趣味性、实用性的特征.它促使学生在进行数学感知和理解的过程中脱离传统枯燥乏味而孤立的学习状态.首先,从自然学科的角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本质都在于对现象的探究以及其背后现象生成原因的分析,其中所富含的大量的有关实验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对数学学科产生一定影响.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方向的创新时,教师可以充分汲取物理教学中有关探究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其次,一切知识的生成与实现,都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媒介作用.错误的语言使用,不仅无法达成知识传播的效果,而且会造成学生理解的误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切理论知识和数学现象中,语言组织是否严谨、词语表达是否准确都关系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从语文视角加强对数学文字的解读.纵观高中学生所要面对的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和教学内容,短时高效的解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数学素养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要基于调节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借助彼此教学策略中的有益元素,提高教学效果.

三、以资源建构为基础的创新方式

现阶段,诸多高中采取封闭式管理,学校在成为高中数学教学重要场所的同时,也在无形间隔断了学生自身与社会及自然的关联性.而这种人为造成的关联性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切断了学生获取知识资源的渠道,学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局限在课堂所构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数学.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固步自封”的行为.资源是构成一切学科教学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固然重要,但是充沛的教育资源显然并不局限于此.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创新,可以从资源构建的角度,安排各种与数学学科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测量、数据采集、概率统计类等.当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接触到多样化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更加丰富的资源渠道时,数学真实的价值与实用性将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创新,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这种“创新”可以从思维、学科关联性以及资源建设三个角度展开,但是任何创新行为的选择、策略的实施,其结果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和改变的.由于高考在中国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现阶段很多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获取高分”上,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的创新倒在其次.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应试教育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如何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应试效果的提高,实现分数和能力的高度统一和有效平衡,亦是当下创新教育过程中不得不慎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邓世万 单位:重庆市凤鸣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