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简述(10篇)

高中生物教学简述(10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导课艺术

[摘要]

在我的认知里,高中生物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所以生物教学一定要和实际紧密相连,比如利用故事、图片、视频和实践考察帮助学生们对生物常识的学习。我尤其重视导课这一环节,因为好的导课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我对导课素材的积累也越来越多。

一、故事导课

学生往往对听故事特别感兴趣,为此我在淘宝上淘了三本书《青少年科普故事》、《课本中的故事——生物的故事》和《生物故事》。这三本书上的故事使我的故事导课游刃有余。比如在讲免疫调节时就从03年的非典,09年的禽流感,研究这些学生身边的话题;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时,以学生们家乡的生态环境故事为例,研究学生们家乡的生态系统,看到自己的家乡,异地求学的学生内心会产生很多的共鸣,这一节课也就会十分成功;在讲中间关系的时候,就以米利鸟被称为孝鸟的故事为例,即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讲生态工程的时候,就以犹太人利用自由女神的废料做生意的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讲群落的结构的时候,用北京地下通道里卖假冬虫夏草的照片导课,既能通过冬虫夏草引发群落的结构,又能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在讲育种的时候,就可以用人类育种的历史的图片进行导课,首先时古人类种菜的图片——选择育种,而后时杂交花玉米的照片——杂交育种,当能进入太空时又有了太空黄瓜、南瓜的照片——诱变育种,现在有了转基因大豆、黄鼻子小猪的照片——基因工程,让学生直观的明白育种的过程。

二、图片导课

随着故事导课的逐步推进,我发现同学们对故事导入的兴趣渐渐降低。于是我开始利用多媒体,在讲故事时穿插图片。比如在讲“赤潮”、“水华”、“入侵物种”的原因等就出示赤潮和水华的;在讲食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转基因食品”等指的什么等;在讲“克隆的时候”就出示克隆羊多利、克隆牛康康的图片。另外在讲生态系统的时候我用周边旗县的图片导课,学生们看到后很兴奋,纷纷说这是我家,在成功的导入课的同时也教育了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而自豪。

三、视频导课

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很多抽象的知识用故事和图片并不能让同学们理解透彻,于是我开始探索怎样把多媒体与生物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使导入更加生动和深刻,我开始在导入时加入视频短片、flash。比如在讲免疫调节时,用flash动画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晰的展现出来,这要比讲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要明了得多;在讲生长素的发现的时候,可以用植物生长的向光性的视频,看到一个植物的生长,学生也会感到生命的力量;在讲共同进化的时候,可以用达尔文发现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具有细长口器的昆虫可以从花矩中吸到花蜜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在讲基因工程的时候,可以用崔永元和方舟子叫板的视频进行导课,让学生明白研究学术需要讨论;在讲“信息传递”时我运用了韩国最新技术动物语言翻译器的新闻视频,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生态工程的原理”时用人代会的新闻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四、实践考察导课

实践考察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用来导课,还对学生的生物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帮助。这种方式是我一直想应用的,但是因为学生一直是填鸭式教学法学习,所以我比较慎重不敢轻易付诸于行动。直到一天和学生闲聊时学生说,唉,每天我抱着一本“死物”,怎么能学好“生物”呢。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的需求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啊。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和赵校长、张主任谈了谈,获得了领导的大力支持。于是我着手安排学生按照喜好分组,分为“草本植物组”、“乔灌木组”、“昆虫组”和“兽组”,从校园生物着手开始调查。学生们的兴趣前所未有的浓烈。很快调查了苦菊、枫树、蝴蝶、蜘蛛、蜜蜂等生物。在这期间有太多的知识被发现比如蜜蜂的“孤雌生殖”、苦菊的药用功效等。最后发现导课是实践考察这种教学方式的其中一个作用了。比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学生总结了他们的调查结果,而后在课堂上研究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结构中充当哪些成分,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才智进行调查研究。就连平时生物基础不怎么好的学生也争相发言,课堂效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综上所述,这四种导课充分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视、听、看等感官功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和谐有趣、张弛有度的课堂学习氛围,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演,老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培养出有思想、有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生物人才。

作者:刘可嘉 单位:内蒙古集宁一中

第二篇:高中启发式生物教学方法应用

摘要: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深入,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重视了学生学习启发的重要性,倡导在启发性教学模式下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创造力。启发式学习是以思维的开发为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创新与合作探究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本文就此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实践应用

在当前素质教育推广、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大背景下,启发式教学得到了很多教育者与家长的认可,这种教学方法提倡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发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课堂教学效率。

1当前高中生物启发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评估误差

启发性教学的实施需要建立在教师完全掌握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但当前我国很多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育者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无法制定准确的教学计划,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限制了启发式教学的价值发挥,导致这种方法的开展与实施阻力重重。

1.2实验教学设施条件受限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强化探索能力,这也要求生物课程设置中具备充分的实验课。但当前我国很多高中学校生物实验课程的开设不够多,更倾向于以一种文科式的方法进行生物教学,在器材、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也不够,这对生物课堂上启发式教学的开展有较大的影响。

1.3教师难以长时间维持高效的教学氛围

在启发式教学实施的场景下,师生之间的探究与引导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对氛围的控制要把握适度原则,一旦氛围过于轻松,学生将难以安静投入地接受启发进行探究。因此,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难题。

2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模式应用原则

2.1自主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形式完全摆脱了过去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接收灌输知识转化为主动吸收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从自身地教学满足学习要求。

2.2独立思考原则

启发式教学实施的重要目标就包括了促进学生独立思维习惯学习模式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举一反三原则

由于生物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更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接收新知识与信息的同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二次消化。

3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实践

3.1目标启发式实践运用

启发式教学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而目标则需建立在生物课程本身的任务、性质及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掌握生物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环节的内容及每一堂课的教学具体要求,并为学生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才能进行目标式启发教学。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开展目标启发的引导则可通过以下内容推进: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以及需要的条件(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进行的实质与意义)——通过举例的形式探讨学生接触的光合作用在人们生产中的应用(目标要求为学生引入实际生活促进生物知识学习)——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要点,通过收集资料与整理信息等,进入课堂后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在启发引导作用下得出结论。

3.2层层递进的启发式运用

生物内容尽管蕴含了非常广的范围,难以承接各内容间的联系,但教学的开展还需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合理编排,以问题的方法进行导入与启发,才能让学生保持专注。比如在学习孟德尔做过的实验时,教师可以由此提出问题,很多生物研究者都在孟德尔以前进行过关于动物或植物杂交的实验,但都没有总结出有关遗传问题的规律,那么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进入生物遗传知识的预习中,并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找到重点,归纳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即生物实验验证理论的学习原因:如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杂交试验的进行由一对相对性状发展到两对、善于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与总结、在结果确定后敢于提出假设性的解释、通过假设性解释再一次验证试验进行初衷的理论。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每一个环节均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也就能促进启发式教学的开展。

3.3情境模拟启发式运用

教师要善于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独立的研究与探讨,从而更进一步了解知识。另外,与生物知识相关的各种电影记录片,都能揭秘大自然的奥秘,且其独特的表述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能力。比如很多有关细胞分裂知识的视频,各种动态化的模拟形式演示细胞详细全面的动态分裂过程,这往往能让学生更清晰地进行观察与了解,提高生物学习效率。

3.4启发式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幽默感与教学魅力

由于启发式教学的开展较为依赖教师自身的水平与能力,因此教师自带表情、动作和艺术语言等均能发挥“意会”的效果,与学生之间形成知识的交流与情感的互动。很多学生在思维开启前主要依赖感官上的激发来促进外来反应的接收,那么感官所得到的激发则更多的来源于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魅力以及不可或缺的语言幽默感。比如在学习“肽键”的相关内容时,很多学生对这个词不理解,甚至写了错别字,那么教师就可以用带有个人魅力的话语引起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重视,如“肽键与牛腱的区别,就是键字金属与牛肉价钱的区别”等等,采用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表述来展开启发式教学,更能让学生投入其中,短时间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深化记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应该成为当前教育大背景下先进而重要的教学方式,它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进行课堂科学民主教育的目的。在启发式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兴趣的引导与激发,思维活动的开启,因此,启发式教学形式在当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元平 单位:宁夏固原市回民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燕.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学术研究,2015,19(161):60-61.

[2]陈珊珊.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4,11(03):57.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就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我国各中学学校都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众所周知,每一位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都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在教育过程中,一切要以学生为核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认真落实渗透情感教育。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概念。高中生物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水平,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莫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呢?

一、深入挖掘课程知识,让同学们在课本中体会到情感

高中生物课本里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胞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基因的分离定律,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生物科学与工业等等都是与我们自身相关的知识。学习生物,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加强学生对生命体的认知和了解。情感教育,字面理解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以情感教育,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正确的情感。课本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可以贯穿情感教育的,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课程知识,并将知识和情感教育相结合,打造出综合的生物课堂。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研究,就可以发现,生物课本中,贯穿着许多的感情。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繁殖过程时,我们可以发现植物界的爱,一颗种子经过发育,长成一颗健全的果实,母本的珠发育成了种皮,子房壁发育成了苹果的果皮,卵细胞经过与精子的相结合,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并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在通过母体的营养培育发育成胚,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深思的过程啊。这个过程就好像母亲生下我们并加我们拉扯大一样,母亲也因此付出了很多,她的青春、她的精力、她的时间以及她所带给我们的营养。在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母子之情,对同学们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既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又深刻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二、创设情感教育情境,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感悟到人生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离不开相对应的教学情境,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是进行高中生物情感教育的基础根基。《三字经》中讲到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好好学习,不惜三次搬家,为孟子改善学习环境,付出了许多,最后,孟子成为了一代儒学名家。其实在高中生生物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坚持建立适合学生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情境,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情感教育。创设情感教育的学习情境很简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创设。多媒体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媒体,它包括了许多的学习资源,并且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载体。图像、音频、视频、课件等都是同学们受教育的资源和方式。在讲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动物世界》中竞争主题的视频,在课前或课后给同学们进行播放观赏。狮子与羚羊、秃鹰与鬣狗等不同的生物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生物链。在人生中也是如此,每个班里的学生就像是一个种群,在这个种群中,只有努力上进,好好学习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并从这个种群中脱颖而出,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成功的果实。这就像被狮子追逐的羚羊群一样,只有坚持奔跑,才能够避免被狮子吃掉。同理,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不掉队,不落班级的后腿,跟得上整体的学习水平。而那些松懈且不努力的学生,就好像掉了队的羚羊,最终被埋没在狮子的口中。除了竞争,合作方面也可以进行情感的教育。蚂蚁种群和蜜蜂种群都是种内互助的典型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向同学们渗透团结互助的意识。

三、结合高中生物素材,善于向同学们表达情感认知

在进行高中生物情感教育渗透时,有一个最主要的环节——表达。通过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最难的一点在于教师的引导和表达。只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情感的领悟,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和效果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向同学们表达课本中多包涵的情感,善于进行情感渗透的教育,善于对同学们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直接影响了高中生物情感教育进行的顺利与否。如果教师的表达能力不强,那么情感教育的渗透是很难开展的。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情感联系起来,告诫同学们:虚怀若谷,就可以保全自我;自我膨胀,往往会走向毁灭。我们要向植物细胞学习,为自己制造压力,在压力中变得更加强大。虽然看起来,跨膜运输与情感的联系并不大,但是只要我们善于研究,并善于向同学们进行表达,那么,任何一节课都是可以渗透情感教育的。值得提到的是,这里所提到的“表达”并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以科学知识作为基础保障,拓展学生的情感思维,将传道和授业相结合,打造更加完善的情感教育的课堂。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还可以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因此,我们要加强高中生物的情感渗透!

作者:吕正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中学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积极性激发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新课改之下更多的是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潜力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分析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潜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激发学生积极性与潜力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积极性;潜力;激发

引言

在高中基础教育当中,生物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高中生物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非常贴近,对学生来说,学习好生物课程不仅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还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学效果。

一、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性与潜力的必要性

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学到对自身发展有所帮助的知识。当然,生物教学也不例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好生物学不仅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生活以及进入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对高中生来说,学好生物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通过相关的实际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高中生物课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生物课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是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以高考为目的而制定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教授学生尽量多的生物知识,教师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内容,使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潜力得不到很好的展现,导致他们学习的效果不明显,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没有得到提高[1]。假如一直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越来越低,将会失去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对现在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性与潜力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力。科学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同时,学生为了实现目标,肯定会积极散发思维,努力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实现目标后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给学生解答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予评价,说得正确的给予表扬,不正确的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能明确课程的重难点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一些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状态?为什么现在的气候越来越暖了?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生物课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就是为了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生物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一方面可以利用实验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生物课是一门注重研究性的学科,在课堂上,生物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启发式语言,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师可以亲自示范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用启发式语言进行讲解,让学生们知道实验的原理,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大的启发,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分子与细胞》的学习时,所做的实验是利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师做实验时,除了向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之外,还要向学生讲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启发学生,然后指导学生让他们亲自进行操作。

3.采取探究性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生物是一门研究性学科,所以学习生物知识时必须要具有强烈的探究和求知欲望。探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提高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开展类似于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获取科学知识的学习方式[3]。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科学的思维模式,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最终形成科学的观点,发扬科学的精神。这个学习模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力。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究活动方式很多,没有特定的形式,不过可以根据活动情况分为三大形式,即发现式探究、推理式探究和实验式探究。把探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很好的展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为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课程《酶的研究与应用》时,有对“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先不要告诉学生具体的设计和操作方法,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究,从问题的提出、探究方案的设计、探究过程的开展、探究结论的得出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提供一些协调、引导、点拨和答疑。最后,在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教师再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要跟随改革的步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力,使得他们从真正意义上喜欢生物课,有效地学习生物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采取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总之,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陈英杰 朱颖雅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吴榕灼.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6,06(18):46.

[2]陆小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性和潜力激发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5,06(11):96-97.

[3]吴佳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5,05(58):147-148.

第五篇: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途径

摘要: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教育当中,教育的有效性是人们广为关注的问题。一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是为增强教学有效性服务的。为了增强新时期教学的有效性,我国开始在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推行新课程标准改革,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将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分析我国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缺陷,提出一些增强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生物课是高中阶段占据重要地位的理科课程,主要研究自然界中生物的机体构造、生活规律、生长状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生物能够加深他们对自然界的认知,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过程中,课时稀少和教学内容繁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得到明显增强。所以,我国的高中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增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

(一)问题性

高中生物课程具有极强的问题性,问题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所以,想要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利用好高中生物课程的问题性。生物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要设置合适的课堂情境,利用设问的方式导入课程主题,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在课堂上,要带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二)探究性

探究性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另一大特性。生物学科研究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生命体,高中生物课程讲述的只是其中很浅显的一部分内容,具有极其广阔的扩展空间。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去进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三)实验性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一种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实验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学科魅力,也是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良好手段。无论是教师为学生演示的示范性实验,还是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实践性实验,都能够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要善于利用实验手段来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缺陷

(一)缺乏现代意识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推行之后,我国一些地区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况明显得到了改善,但是,教学有效性增强的程度有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严重,难以短时间内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缺乏现代意识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原因。一部分教师本身教学能力不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对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阻碍了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法单一

在推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过程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被当做改革推行的重点。但是,很多地区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只重视教学内容上的调整,忽视了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教学手段的完善。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导致教学内容缺乏载体,教学方法的单一,导致生物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三)教学形式化

新课程标准改革强调教师要营造良好、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于是,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教学氛围,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采取各种手段,却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高中生物教学,仍然要围绕着教育目标来进行服务,在此基础上促进课堂氛围的热烈与和谐。

三、增强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树立现代意识

为了增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让高中生物教师树立现代意识。现代意识包括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对各种教学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和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与更新。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标准改革推行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并且努力去进行适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丰富能够为增强生物教学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撑。教学资源的丰富需要从学校角度入手。各大高中要妥善利用政府拨款,购置各种教学设备,同时从互联网当中搜集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的丰富则需要教师对自身进行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亲切、和蔼地态度去面对学生,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生物学原理,而不是生硬地进行灌输。

(三)优化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行,导致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产生,比如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新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能够让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显著增强。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任务,然后将学生划分为平均水平差不多的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合理分工、团结协作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探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四、结论

生物学科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具有一定的问题性、探究性和实验性。如何利用生物教学的这些特性,是增强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高中生物教师树立现代意识,不断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进行丰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的总体水平。

作者:罗坚 单位: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江孜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宁世才.论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81.

[2]滕喜全.论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J].才智,2015(07):160.

[3]王旭.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J].亚太教育,2016(24):51.

第六篇: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摘要: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科学探究,教师在活动中如何引导与激发学生探究思维,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观念的转变,认识到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性,并以4个教学案例探讨教师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和提高,利用探究思维推动探究过程和促进学习效果,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学生;探究思维;生物教学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调查表明,虽然学生的科学素养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时代召唤新的课程改革,新标准的设计面向学生个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生物教学的思考

传统的高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灌输多于启发,复制多于创新。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找寻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弊端。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励学生像科学工作者一样,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思维,不仅仅是得出什么结论,找出什么规律。在新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是学习目标,同时也是学习方式。教师应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对高中生物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新课程改革目标、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现有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生物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解决方法。教师立足实际,选择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力。

二、新时代背景下诱思促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以满足各学校条件不均衡和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的差异,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新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着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创建情景,诱发思考。案例1:在进行生物3必修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疑问进行课外拓展实验:其他植物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是否也具有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探究实验中,有学生发现植物的“芽”在往下生长。他们根据自己的“常识”,认为芽应该往上长,一些学生担心实验结果会和预期不同使实验实效,就动手把“芽”的方向进行调整,几天后却发现“芽”又往下生长了,最后这颗种子长成螺旋状。学生带着疑问找到了笔者。在教师鼓励下,同学们经过查阅资料进行再探究,发现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实验中的所谓“芽”是植物的根,而根是向下生长的。生物科学从微观到宏观去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物社会行为等,其知识体系组成的许多生物现实都可以继续探究。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了解世界,这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实探究活动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很多教师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缺乏好奇心,缺乏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其实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就不难发现身边值得探究的问题。案例2:在进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时,学生很难肉眼观察到微生物个体繁殖的过程,笔者在课前2天买了几块豆腐,切成3cm*3cm左右小方块放置于透明方盒中,盖上盖子,每天打开一次,并每6个小时进行拍照记录,到上课时将放置48小时的豆腐块带进教室,让同学们进行细致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在多数豆腐的表面长出了白色或淡黄色的毛———霉菌(丝状真菌的俗称)的菌丝。该丝状真菌的菌丝可以伸长并且形成许多分支,这些分支的菌丝会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菌丝体,且肉眼可见。通过简易教具解决了学生对微生物难以直接观察的难题。该教具的应用到这就结束是很可惜的,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在潮湿温暖的地方,许多物品上长出了一些肉眼可以看见的绒毛状、絮状或像蜘蛛网样的菌落就是霉菌,明白这一道理对我们的生活而言有什么用?教师不给出明确答案,由学生思考讨论会发现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许多指导意义。可能是与卫生有关的,可能是与食品制造有关的,也可能有些同学学会了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单单使用简易教具我们可以使很多的生物学知识或技能变得简单易懂,但如果结合教师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思维,还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从而发挥其更深层次的作用。创建情景的方法很多,如采用实物或实验或视频等多媒体创造情景,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也可以联系实际将生活运用于课堂,再将课堂学到的知识、技能等应用于生活。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科学归纳因果关系,探究能力在活动的思维训练中有效地得到提升,并形成良好、健康的情感态度。

2.积极思考,展开探索。案例3: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的教学难点之一就是关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计算,可以说这一知识点是整个必修一的难点。曾经有位教师,在上完这部分内容时请了一组同学上讲台做了一个游戏:每位同学代表一个氨基酸分子,在形成肽链时,同学伸出右手搭住了右侧同学的胳膊,通过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如果每位同学代表一个氨基酸分子,伸出的右手就代表肽键,那么若只形成一条链,最右边的同学是不用伸出右手的,也就是说最右侧的氨基酸分子是不与其右侧形成肽键的。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计算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时,肽键数=氨基酸数-1。教师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设探究平台,引导学生走向更深更广的科学领域。课堂中,如果有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学习困难或障碍,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我们想登上一个10米的峭壁,若没有特殊的工具,没有专业培训的人是很难爬上峭壁的。虽然泰山有1524米高,但一般人都能爬上去,那是因为从山脚开始就有台阶通向山顶。由此可见循序渐进的重要性。教学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探究教学模式,能给学生寻求知识积极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使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产生更多的智慧和灵感。

3.及时反思,巩固成果。案例4: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教学活动前,笔者让班级中的学生自愿组成探究小组,进行水分子跨膜运输的实验,并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实验及成果。其中的一个小组完成实验后录制的一段视频,该视频主要介绍了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本组成员对该实验的反思,在课上展示时受到其他学生的一致好评。这是一件学生参与制作的视频,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有部分听课老师提出为什么不直接让该组同学上讲台表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当时的确也可以采用让该同学上讲台表述的方式来呈现该实验,并且可以节约视频录制的时间。但进行视频录制也有很多的优点:视频录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演示效果明显,还可多次演示使用,同时参与视频录制的同学掌握了一种新的实验交流的方式,并掌握了视频录制的技巧,还解决了实验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在征得该组同学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将该视频应用于其他班的教学,其他班的同学在看到这段视频后给予很多的正面评价,进一步增加视频录制同学的荣誉感。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及时进行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的指导,学生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或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正确认识和发展自己。

三、教师对诱思促学的反思

教学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统一起来,其本质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的过程。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有差异,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不尽一致。科学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舞台,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周素芬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第七篇:高中生物教学信息技术实践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知识—学生”的三维空间模式转向“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学生”的四维空间模式。信息技术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从工具角度来讲,信息技术是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即我们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工具,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的构建工具,同时为课程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充分应用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问题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点,难于掌握的技能和难于培养的能力。对于高中生物学科,其难点主要在弄清各种细胞的特点,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这些的理解,从而知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统一,实现了解生物的运行规律的目标。学习生物强调要“先记忆,后理解”,所以有些抽象概念和不易观察清楚的现象,以及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实验,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就很难讲得清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展示,比如用清晰的图片来展示细胞的构成,用精美的动画来演示细胞分裂等,把所讲述的内容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内容,使其通俗易懂。我们应当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出直观形象的课件,来解决因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思维比较形象的矛盾而产生的难点。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过程”时,这些平时都是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其相关的过程,让学生进行直观的了解,同时,有丝分裂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出来,最后来归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这正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解决了用语言无法完全解释清楚的那些抽象问题。制作生物课件进行模拟性实验,设计模拟性课件来解决常规方法不易完成,不易观察的问题,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实验等。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来演示这种实验,可以变静为动,使微观问题宏观化、宏观问题模型化,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率。

二、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是让教师的教学更轻松,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好。但本人认为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习的重点,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价值观,进一步在内心形成强烈的学习动力,促使它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根据生物学科的概念多、原理多特点,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的学习。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及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高,人们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当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产生兴趣,或者对某一个知识难点不是很明白时,完全可以利用家里的电脑到互联网上去查找相关的资源,来拓展自己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得关于豌豆杂交的很多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到网络上查找各种植物杂交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探索研究。作为教师,当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时,当学生遇到困惑和问题时,应该及时在网上和学生共同研讨。另外,网络上的资源量太大,学生有时在查找资源时很盲目,方法可能也不对,容易迷失方向,这时教师应该作为一位引导者,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更加具有优势。网络环境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探索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例如图片、视频,甚至可以给相关课题的专家、学者发邮件或在线进行咨询,获取百家之言,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来解决自己研究的问题。作为教师,应会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来指导学生的研究性活动,比如提出一个研究性课题,在线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以及在网络上对其探究的成果进行评判。

三、建设高中生物在线学习资源网

现阶段高中生物学习尽量拓展教学内容,提升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因而传统的教学资源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需求了,这就要求我们将资源数字化,将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业的在线学习和教学资源网站,为生物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和学习服务。以笔者之见,这个网站必须有这两个特点:

1.教学资源质量高、网站导航体验好。资源质量的好坏关系着资源网的成败,提供学生和教师需要的资源才会让用户使用,网站才有存在的必要。另一个是网站导航要简洁明确,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十分便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方便使用。

2.建立在线学习系统。这个系统根据用户的学习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用户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学,教师相应地进行在线辅导,学完某一章节后,进行在线测试,测试后找出相应的较为薄弱的知识点,教师和用户进行重点解决,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双边交流活动,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的应用,使得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客观的、积极的,特别是对于生物学科,信息技术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可发挥的空间。

作者:姜木兰 单位:于都中学

第八篇:高中生物教学微课的应用

摘要: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微课逐渐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且受到多数人的认可。微课快捷性的特点与教育教学知识传授要求不谋而合。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微课;高中生物;应用策略

经济增长,信息化程度提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不断改变社会各方面,促进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还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开始应用科学技术,促使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微课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用此项技术。而实践表明高中生物教师将微课应用于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生物应用微课的重要性

微课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将此项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进行微课教学,将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录制并保存。这样的教学形式可应用于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也可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认知现状,在课后利用微就复习。可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微课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板书相对比,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声图并茂的形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可调动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试验教学,即将别人的实验教学利用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节省教师讲解实验时间的同时,还可有针对性的讲解实验。最后,增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微课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讲解细胞分裂的时候,可利用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促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细胞分裂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生物的认识。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策略

将微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为更好的发挥微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应用微课的时候,应讲究教学策略,以此才可更好发挥微课的教学价值。

(一)重视课题选择

视频是微课进行的载体。但并非高中生物中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提高微课的应用效率,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就应重视对课题的选择。教师在讲授微观生物知识或动态生物的时候,利用语言文字很难形象的表述出来,学生的也难以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借助微课进行教学。如,教师讲解DNA复制的时候,利用微课进行授课。将DNA复制的过程利用视频展现出来,或借助其他优秀教师的DNA复制视频进行讲解。这样就可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教师采用这样的模式进行讲解DNA复制,可增强该章节知识内容的理解,促使学生更好掌握这节的知识内容。

(二)加强微课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

微课可适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讲解的时候,可加强其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预习。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课堂讲解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认识度。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辅助性讲解,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直观性。如教师讲解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的时候,可采用视频的方式将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到细胞物质输入输出。而在课后巩固复习中,教师通过建立QQ群,可在群里与学生分享教学视频,这样学生就可在家进行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生物水平。

(三)善于使用微课于实验教学

实验是高中生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度与理解度。因而,在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展开教学,能够增强实验的直观性,促使学生更容易抓住实验的精髓。在实际中发现,学生会受到实验器材、试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实验不能亲自完成,同时也并非所有的实验教师均可展现于学生面前。为弥补这种教学缺陷,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就可利用微课来进行补充教学,以便学生对生物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如,教师讲解不同物质检验的时候,可将不同的物质以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清楚认识到不同物质颜色的变化,从而加深对不同物质的鉴定。利用微课进行实验教学,能够弥补传统试验教学的漏洞,且还可增强实验的真实性,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三、结语

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认识到微课的教学价值,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加以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可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于丙臣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田欣.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7).

[2]慕迎杰.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4).

第九篇:高中生物教学传统教学研究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它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很多学校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上生物课,教学质量也严重下降,所以,生物这门学科的处境很尴尬。如何才能使生物学科走出困境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这将成为所有生物教师的巨大挑战。

一、如何正确提出课题

我国的素质教育在逐步地发展与进步,并对新课程明确地提出了改革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学过程的优化需要进行全面考虑,要掌握现代化教学的方法与形式,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规律与原则,这样才能使高中生物课程产生最佳的效果。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理念上发生改变,例如,师生关系的转变,让学生与教师保持平等的地位,这才是新教学模式形成的基础。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成为课堂唯一的主体,并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就违背了实践性的教学特点。根据调查,高中生物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会给学生留下枯燥无味的印象,而且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俗话说的好,兴趣才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师不能让他们被动地吸收知识,要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们转变教育的模式,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与特点,调整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让生物教学课堂成为实践的场所,使之具有高效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二、如今中国高中生物教学的状况

虽然中国教育改革的口号响亮,但在新教学模式的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很多学校在提出转变教学理念的时候过于理论化,无法在教学中实施,使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很多缺点。

1、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多生物教师尝试着和学生多交流,但大多只是处于形式,多数时间教师无法理解学生们的思想,更无法顺应学生的思想。

2、教学的思维过于固化。很多教师想要改变教学模式,但有些只是表面上的形式,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上也无法改变,学生还是觉得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3、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完成课堂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没有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学生在上课后很难巩固和掌握学到的知识。

三、如何实施高中生物教学的新模式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些学校中,生物这门学科的地位很低,甚至认为有没有这门学科都无关紧要。很多教师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而我认为,各学校都不要忽视生物这门学科,我曾做出过很多生物课题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生物的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喜爱上生物课等等。这些有利于更好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再有,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转化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让师生共处一个平台,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教师听。在课后,我还允许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反思写在纸条上交给我,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沟通,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思考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迫切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所以,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生物这门学科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传授教学内容的时候,不能按部就班地、一味地灌输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的思想就会被禁锢。尤其对于理科的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尤为重要,教师需要激励学生毫无限制地把他们的思想释放出来。在很多考试中,考试的题目逐渐灵活起来,很多考试的内容并不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得出不同的答案。所以,在生物课堂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得出新的结论。笔者有时候会在课下给学生布置一些实验,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看看学生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笔者也让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做记录,并让学生对实验提出自己的问题,寻找自己的答案,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提高,创新能力也逐渐地提高了。

(三)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他们储备知识的能力非常有限,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传授知识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年龄,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高一的学生,教师需要更多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拓展他们的知识,在完成课堂内容后,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甚至可以利用课堂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一些科学短片等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综上所诉,高中生物教学质量需要更好地得到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这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教师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又要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走下去,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作者:陈志发 赵丹 单位:磐石市第五中学

第十篇: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微课实践

[摘要]

通过详细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原则,并针对其实际应用策略做深入的实践探究,旨在通过微课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微课;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各学科教师都开始重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微课便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新兴教学方法,其可利用图文并茂的视频、动画等来开展课程教学,令学生有效掌握知识重点与难点。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微课的设计原则,并深入探究其实践应用策略,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微课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原则

1.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在设计高中生物微课时,应注意结合音乐、视频、符号、动画等趣味元素,有效提升微课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为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意课程短时性。微课的实际意义在于浓缩所学课程的容量,其在实际应用中多以学生下载微课视频自行调看来实现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微课设计时应注意课程的短时性,以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可随时调看微课视频,以此充分实现微课灵活性的开展目标。且加之短时性较强的课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因此,教师应注意尽量以简练的语言、文字、图像来表明课程所学重点。

3.凸显课程关键点。由于微课的时间较短,所以教师应重视在课程内重点凸显出所学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其中教师可详细调查学生在面对该项知识点时一般会在哪方面出现认知错误,并结合其调查结果针对该项知识点进行详细、深入的视频讲解设计。在课程设计时还应注重以学生为课程学习主体,适当地添入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可进行自主实验的探究问题,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重视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快速融入课程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涉及面广、较为抽象,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难以掌握,继而使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将生物学习重点由浅入深地进行具体讲解,并将其中的难点知识进行细化解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DNA的复制》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制作相关微课,其中可利用动画、图片和音频等来概括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然后针对该章节中“DNA的复制是在细胞核内进行”这一抽象知识点应用动画视频进行表示,或利用动态分解图来表示,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了解学习的重点,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认知基础,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学习中。

2.加强微课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固然重要,但课后复习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与应用,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在高中生物的课后复习中,教师应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促进学生全面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染色体变异》这一内容的课后复习为例,教师在微课设计中需注意将基础知识内容添入,并根据学生难以区分的基因突变引起的染色体变异这一知识难点进行详细分析。其中可通过染色体变异概念、结构、变异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令学生在观看微课时既复习了染色体变异的基础知识,又有效掌握了染色体变异的难点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质量。

3.重视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在常规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场地、时间的限制,教师通常无法很好地掌握实验节奏,难以保障实验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深化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原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以提升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实验时,教师可利用动画视频或动态图分解来进行微课制作,微课可包括对洋葱根尖分离、漂洗、染色等实验操作步骤,还有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让学生自主下载微课进行观看,或在实验课程开始前进行播放,以此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实验实际流程,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实践时间,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可知,高中生物作为高中基础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在现阶段教学革新的环境中也应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应用新兴高效的教学方法。微课的应用已然成为今后教学模式革新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应重视微课设计的趣味性、关键性、短时性,并积极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以充分发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灵活性、针对性及有效性,继而为学生生物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辅助力量。

作者:曾文秀 单位:江西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