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思考

二本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思考

[摘要]

笔者通过参加第三届“珠江•凯撒堡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的获奖经历,结合二本地方院校的生源情况,从演唱方法要接地气、情感要真挚、语言吐字要正确、韵味要纯正、表演要恰到好处五个方面,对地方二本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进行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

民族声乐;情感;韵味;表演

“珠江•凯撒堡钢琴”全国高师声乐大赛是目前国内高校最受重视、最权威的声乐大赛,不仅因其主办方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更是因其该赛事组织规范、参与性广、评委规格高和其公平公正性而受到全国高师和综合性院校的推崇。笔者有幸在美丽的西南大学参加了第三届“珠江•凯撒堡钢琴”全国高师声乐大赛并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本次参赛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绩,也收获了感悟。通过自己的参赛经历和观摩学习,认为地方普通二本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和提升。

一、演唱方法要接地气

笔者同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武汉音乐学院冯家慧教授交流探讨时谈到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的定位及发展问题,认为目前普通二本院校的声乐教学定位不够明确,不接地气,片面强调美声唱法的科学性与广泛性,而对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教学却不够重视,与地方普通二本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有所偏离,导致学生演唱方法不接地气,就业频频受阻。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是无可厚非的,应该取其精华,在演唱风格与歌唱语言方面要突出民族风格与特色,让美声唱法中国化,才能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才能产生共鸣。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混合声”,遵循民族化的语言特点,讲究以字行腔,追求甜润、明亮的音色,才是符合大众审美的演唱方法。

二、情感要真挚

马秋华教授在厦门大学讲学时讲到情感方面,多次强调歌唱者要学会“以情带声”,情感才是歌唱的灵魂[1]。没有情感的人就像行尸走肉,没有用情感歌唱的人,歌唱也会平淡无味没有感染力。马秋华教授还提出了“歌唱为感动而唱”的歌唱理念。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时要强调以情带声、用心感受、用心歌唱。地方二本院校的学生天生歌唱条件不能与专业院校学生相比,但情感或许不是他们的劣势,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作品吃透,让学生要有角色感,真正融入作品、融入音乐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作品内容。无论演唱什么作品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在本次大赛中笔者复赛演唱作品《父亲》,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男高音抒情作品,舞台上父亲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呈现,看到了双鬓的白发,摸到了双手上的坚韧,我感动了自己,也打动了评委们,让我在98名参赛选手中,成为唯一一名进入决赛的男选手。

三、语言吐字要正确

在我国曲艺界流传一句话,“吐字不清如钝刀割肉”。可见对吐字是非常讲究的,本次声乐大赛教师民族组还是出现了很多普通话不标准、行腔不自如的选手,自然会影响到比赛结果。歌唱中的吐字对民族声乐演唱者来说尤为重要,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曲律》一书中提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2]。可见古人对歌唱吐字的重视。无论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还是近代民族声乐乃至当前的新民歌唱法,对吐字都有严格的训练方法,如提出“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吐字归韵十三辙”等都值得我们来学习和借鉴。在民族声乐教学时要求学生强调字头、归韵字尾,注意字转换时要灵活、幅度要小,能够咬而不紧,在共同的气息、位置之下发挥每个字的音色和特点就足矣了。

四、韵味要纯正

作为民族声乐演唱者,只做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还不够,还必须会用声音技巧和表现方法唱出作品的风格和韵味,以求更加完整的表达作品内容[3]。如果一位歌手唱任何作品都一个味,不能体现作品的风格和个性,更谈不到如何表达作曲家的意图,唱到观众的心坎上。他的演唱自然是苍白平淡的,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演唱风格要严格要求,做到唱什么像什么,“味”要正、“度”要准。无论是演唱地方民歌、戏曲、歌剧还是创作歌曲,都要遵循这个原则。然而就需要演唱者提前把功课做足,了解作品的风格及地域文化、方言、生活等特征才能正确地去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思想。本次大赛中笔者决赛演唱的《峨眉酒家》是一首川味浓郁又带有表演性质的一首作品,应该说是决赛选手中作品选择最有特点的,因此也给评委和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殊不知为了演唱此作品,笔者曾两次前去乐山和峨眉山,真正体验了四川人民的热情与好客的情怀,并多次向乐山当地老百姓学习发音吐字。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生活,就不会唱出情深意浓又有生命力的歌曲。

五、表演要恰到好处

作为歌唱演员自然对表演及形象气质要有一定要求。在演唱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表演好、形象好的选手自然机会会更多一点。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大胆借鉴戏剧戏曲中“手”、“眼”、“身”、“法”、“步”,使其渗透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形体、表演与演唱真正能融为一体。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是著名的山西梆子演员,有较好的戏曲表演基础,她的演唱不仅声音美、情感美、吐字美、韵味美,而且做到了表演美,因此她的歌唱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4]。所以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中,要打破羞于表现的传统观念,重视和鼓励学生的表演,并且在课程设置中增设戏剧戏曲欣赏课、表演课等,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培养“内外兼修”的民族声乐演唱人才。本次比赛中教师民族组的刘橙橙老师、石春轩子老师的表演都非常到位,做到了演唱与表演的完美融合,恰如其分的传情达意很值得我们学习。通过本次大赛,笔者不仅收获了荣誉,坚定了歌唱的信心,更可贵的是自己对歌唱和声音的理解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通过对民族教师组98名优秀教师的现场比赛观摩,能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演唱与实践,更启迪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相信普通二本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只要在接地气的演唱方法、真挚的情感、正确的吐字、纯正的韵味和恰到好处的舞台表演五个方面加以强化和提高,定会培养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深受基层教育单位欢迎的优秀民族声乐人才。

作者:成惠玲 雷晓伟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雷晓伟.马秋华教授厦大讲学给我的教学启示[J].北方音乐,2014(10).

[2]王婧.浅释民族声乐咬字吐字[J].北方音乐,2012.

[3]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刘海莉.浅谈民族歌剧对戏曲的借鉴[J].剧作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