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摘要:

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开设的热度不断提高。湖北科技学院早在2006年就开始着手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从早期的商务英语方向,到商务英语专业,再到现在的商务英语系,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对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完善性也进行了打磨。在这一过程中,人文知识素养与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课时博弈一直在进行着。其中涉及到英美文学课程的废立,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要求等多方面。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文学

一、商务英语跨文化研究发展现状

(一)国外跨文化研究

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TwitchellHallJr.)出版了《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被广泛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此后他又在TheHiddenDimension(1966),BeyondCulture(1976)中进一步对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L.BrooksHill(1968)把文化分成形式文化和深层文化两个层面,并对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在1971年他在作品中进一步描述了聚会,课堂,餐桌,运动场等日常场景中的跨文化特征。Nostrand(1974)在他设计的“EmergentModel”中分析了社会文化系统的32项主要指标,其中划分出四大子系统,全面分析了文化所包括的主要内涵,以及其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地位。这为后续的研究者和教学者提供了更容易控制的变量。Kramsch(1993)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去理解目标语的文化内涵,从而更深入理解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研究的目标。Kim(2001)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指标,他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归结为三大要素:认知,情感,行为。并且详细的界定了三大要素所包含的内容。

(二)国内学者研究概述

我国的跨文化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九十年代开始进入研究热潮,到二十一世纪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在我国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逐渐脱离了西方跨文化研究的模式,开始具备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关世杰(1995)年出版了著作《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在书中,他首次在中国创立了跨文化交流学,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系统的论述。杨盈(2007)在《外语界》建立了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各要素的框架图。史兴松(2012)在“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明确了跨文化交际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中的理论基础。胡文仲(2013)也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高永晨(2014)撰文构建了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理论体系,在该文中,高永晨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相互作用的维度出发,运用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创建了知识和行为两个大的体系,各自又分出三个子系统,其中知识,意识,思辨归于知识系统。而态度,技能,策略则归于行为系统。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

湖北科技学院为研究者所在学校,该校在2005年前后就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并于次年开始将英语专业划分成三个方向:教师教育方向,翻译方向,商务英语方向。2015年,经过十年的商务英语办学经验积累,该校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专业,重新制定了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商务英语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国家教育部“地方院校,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围绕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和文化需求,重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本专业在师资结构上,立足打造“双师型”人才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在师资力量分配中,语言类教师,专业技能教师和实践技能教师分别占6:3:1。从师资比重来看,语言类教师占据了60%的比重,而专业技能和实践类教师比重总体只占40%。即便如此,与其他专业相比,如教师教育专业,40%的技能实践类课程已经远远超过其20%的比重。

(二)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三大方面有较完善的培养要求和规格。素质方面主要包括思想,专业,文化和身心健康等四个方面。能力要求则要求人才具备语言应用能力,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综合能力;在知识机构方面,要求学生对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二外知识熟练掌握。在其中,可以看出,只在素质方面有文化素质的要求,其他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都看不到对文化人文知识的要求。

(三)文化文学课程占比分析

根据2015版湖北科技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文化素质,即人文素养总共开设了三门课程:英美文学史,中国文化概览,英语国家概况。

三、文学文化课程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作用

1)英美文学文本中存在大量跨文化交际素材和典范,可以作为学习者了解欧美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缺乏出国文化考察的经济基础,无法直接融入欧美文化圈。文学作品就成了大学生间接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之一。2)英美文学作品比其他文化介绍类的作品更加深刻的刻画出了欧美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能让学习者真正了解西方人文化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粗浅的理解。3)英美文学作品能更有趣味性的促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学生能更有代入感的化身为西方人,在虚构的文化世界中寻找西方文化的真谛。4)文学老师可以成为文学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西方文化。5)英美文学作品中有最直接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学生能直接通过文学作品进入到作者设定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去,有利于学生更真实的接触跨文化交际,也让学生有机会从欧美文学文化大家的高度去思考文学话题,使他们产生自己对文化的独特理解,而不是机械的模仿书本上的成功范例。

作者:柳欣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