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

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意义为切入点,对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针对其在体育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校体育;体育教学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更要注重赏识其行为结果,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正确的行为理念,纠正其不良行为,增强心理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并因材施教,深入发掘,激发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使学生在被赏识、理解、尊重、关爱的环境下接受最富生命力与人情味的教育。而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高校学生,他们的身心素质并未发育完整,尤其是在运动技能与身体机能方面还有巨大的发掘空间。赏识教育恰恰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针对性的鼓励与引导,既有利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重拾自信帮忙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特长,还有利于促进体育特长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从而获得新的突破。因此,近年来,赏识教育已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并在发掘学生体育特长、增强自信心、锻炼身体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

目前,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赏识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首先,体育教学在高校教学中不受重视,通常会被其他课程代替,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其次,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赏识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技巧。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不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2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

在高校体育教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体育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己为中心,还特别爱强调自己的教师地位,这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存在感,因此,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不积极,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其次,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对学生自我主体学习意识的培养,通常喜欢要强制学生的动作一致,并没有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学生的身体机能参差不齐,因此,在肢体动作的表现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强制动作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自身的特长,甚至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从而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1.3教师综合素质较低

众所周所,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首先,高校在招聘体育教师的时候往往将门槛放低,或者为了照顾体育专业人才实行“特招”,这严重的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高校体育教师缺乏定期的培训与考核,缺乏专业体育教师之间交流的平台,不注重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高校对于体育教育工作支持力度较弱,体育教师公派出差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不利于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导致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1.4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教学方式单一是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都没有真正领悟赏识教育的真谛,只是单一地表扬学生,鼓励他们的行为,缺乏互动引领的环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认为某个同学传球技术好,某个同学投篮技术高,但是只在嘴上说说,并没有让学生在众多同学面前进行展示,这样的赏识教学不能加强与激励学生的体育行为理念,有悖于教学的初衷。而且,教学中往往缺乏互动,不利于学生在与同学之间的练习、交流中发现自己的特长,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2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积极树立赏识教育理念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树立赏识教育理念,切实认识到赏识教学的教学意义。因此,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赏识教育相关的理论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用赏识的目光积极发现并指出每位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体罚的恶习,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善意的提醒,讲求方法与效果,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纠正其错误。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欣赏,挖掘自身的运动潜能,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将体育赏识教学纳入其中,从而进一步促使教师深入了解赏识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水平。

2.2提高教师赏识教育技巧

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赏识教育的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该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赏识方法。比如,对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并为其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对于胆小、意志不坚的学生,教师应该激发其意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体质较虚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其积极锻炼,并为其提供相适应的锻炼方式,逐渐增强学生的体质。其次,教师应该学会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赏识因素,如练习之后告诉学生“进步很大”“你们真棒”等,都会令学生的感到振奋,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胆小等等,以便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鼓励。

2.3完善体育赏识教育模式

我国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赏识教育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首先,学校应该营造一种赏识教育的环境,构建体育人文教育平台。首先,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感受到快乐,从而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他人和自己。其次,赏识教育应该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分层异步教学等。小组合作学习,即将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感受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此外,高校体育赏识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增加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学生并让学生给其他同学展示技巧,可以增加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我表现以及互动,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结语

当前赏识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与应用,有力地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但是,赏识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方面。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显著的教学优势,因此,我们要积极地不断采用相应的科学教学手段,不断完善赏识教育模式,从而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意坤.多角度赏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激励作用[J].运动,2014(12):87-88.

[2]张利生.激励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4(33):191-192.

作者:张慧斌 单位: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