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

医学生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

摘要:

医学专业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属性,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面向基层医院、家庭以及社区的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医护人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完善的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高专;医学;人文教育;综合素质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医疗救助由诊断治病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医疗模式,不仅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具备高超的医疗救助技术,而且还要具有人文素养,以此实现对病人的精神关怀。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教育属于人才培养周期短、就业岗位需求大的教育模式,因此基于实践岗位的要求,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必须重视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

医学兼具社会性和人文性,医学的终极价值是医学人文价值,因此开展人文教育是高职高专医学学生培养的必然选择:首先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是医疗卫生改革的现实要求。医学卫生改革要求医护人员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病人的人性关怀,因此作为培养医护人员的高等教育必须重视人文教育,降低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其次开展人文教育也是医学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让学生具备全面素质。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学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有助于缓解“医患紧张关系”,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当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如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所言,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医疗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因此为消除医患关系的根本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高职高专医学人文教育缺失的表现

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强化了人文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当前教育模式的束缚以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高职高专教育存在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人文教育理念边缘化

医学专业属于专业学科知识性比较强的专业,基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的现状,高职院校在开展医学专业教育时会侧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在有限的两年半课时下完成四年制或者五年制的本科课程,使得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导致人文教育的发展空间比较狭窄,并逐渐退出高职教育体系。

2.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科目比较少,虽然高职院校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以“两课”为主,而忽视其他人文课程的设置,结果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针对性;其次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所用的教材比较陈旧枯燥。从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看,教材内容多以过去的事件为主,而缺乏对当下案例的介绍;最后高中与高职知识结构没有有效的衔接。我国高中实施的文理分科,这样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基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导致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比较少。

3.教育评价机制不科学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是侧重技能考核,人文素质考核以笔试成绩为主的模式,这样的考核模式必然会导致忽视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考核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测试,强调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操作程序、技能的掌握,而衡量学生人文教育效果的手段则是通过期末思想政治考试,通过分数判断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高职院校在考核主体上也比较单一,忽视了其他主体的参加,导致在人文教育上存在局限性。

三、高职高专医学人文教育的对策

人文教育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途径,开展高职高专人文教育对培养社会实用型医护人员、全面发展高职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基于高职人文教育缺失现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人性化的医学教育理念

转变观念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先导。首先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只重视人才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观念。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要转变观念,将人文教育置于高职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将人文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树立人文教育的意识,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其次树立改进意识。在高职医学教育过程中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必须要及时调整人文教育的内容等,根据市场动态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以此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要求;最后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2.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是人文教育的基础,教学方法是实现人文教育的途径,因此基于当前高职人文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构建与高职医学教育相适应的人文课程体系。人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边缘交叉课程以及多学科融合形成的综合课程。高职院校要根据教学进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课程体系,以此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实施弹性化的人文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在确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宽口径的要求对人文课程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选择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针对性及时效性;三是开展多样式的人文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人文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各种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修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开展多种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3.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

一是要建立多维的个性化评价体系。对人文教育的考核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分数为主的模式,而是要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动态情感与价值观的多维度综合评价;二是建立多元化的主体评价模式,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医院临床人员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三是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教育良好氛围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从学生所处的现实条件出发,依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特点以及社会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相关需求,为其在教学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提供条件,在具体情况下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文素质养成。学校应该尽量减少他们与本科生之间的竞技和比赛,多创造一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为他们展示才能创造平台,帮助其立信心,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增强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作者:郭秀成 单位: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希欣,曲晓兰.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情况分析及教育对策[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06.

[2]贾立勤.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