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思考(4篇)

小学美术教育思考(4篇)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育版画艺术有效运用思考

【摘要】

版画艺术是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首脑并用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版画艺术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材料具有多样性,版画艺术教学也具有趣味性,因此,版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对美术教育的兴趣。

【关键词】

版画艺术 小学美术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因此,将版画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版画艺术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和能力。本文笔者将对版画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关于版画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尽管新课标明确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案,以便使学生的德智体美能够全面发展,但是,部分教师仍然对此不重视,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举个简单的例子,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占据主要课堂地位,忽视学生在课堂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无法参与到课堂中,也就无法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不能参与到课堂的中时,就会对美术教师产生厌烦心理和对美术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使美术教学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对于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版画艺术,小学美术教师没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无法理解版画艺术对于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从而在教学过程就忽视对版画教学的运用。即使部分美术教师采用版画艺术教学,但是由于方法不正确,导致版画教学的教学效果反而下降。例如: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版画教学时,直接把过程、步骤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美术教师所教的进行制作版画,学生由于在课堂不能发挥主体地位,只能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照葫芦画瓢,从而导致自身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版画艺术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教师往往在教学时忽略这一部分,美术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使得我国的版画艺术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使得版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成一种摆设。而这种情况的发生,逐渐危害着我国的美术事业。比如:学生在小学时没有把美术教学打好基础,学生在以后的美术学习中遇到阻碍和困难,再加上学生日后的学习压力加强,自然而然就导致学生放弃美术学习,并转向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这样就导致我国美术事业落后于其他国家,版画艺术也得不到发展。

二、针对版画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提出的策略

1.美术教师要利用版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创作者的手脑结合才能制作出优秀的版画。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版画艺术融入于美术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手脑并用,使自身形成良好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例如:美术教师在制作版画的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刻刀刻制版画,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在刻制版画的过程中虽然会消耗体力,但是也会在刻制的过程中收获到快乐,从而对版画艺术教学加深理解和认知,而版画刻制的方法也会锻炼到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利用版画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处于成长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和想象力丰富,所以,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版画艺术可以足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看到五颜六色的版画就会产生兴趣,美术教师在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使学生能够对版画的学习产生求知欲。例如:版画的样式各不相同,有人物、动物、植物等,还有故事情境,美术教师可以将版画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注意了,美术教师在对其版画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极学生的学习兴趣。

3.美术教师应利用版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

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只关注自身的问题,而不会其他事物产生较多的情感,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使小学生在有足够思想情感后,再轻松的学习版画艺术。当小学生对版画教学有足够的了解后,并对版画产生情感,小学生在学习版画艺术是就不会觉得版画教学枯燥乏味了,学生会根据自身的思维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版画。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主题版画进行教学,主题的内容可以是刻画温暖的家庭、也可以刻画有趣的小动物、还可以刻画美丽的天空等版画,这样学生就会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有针对性的刻画版画,学生也会在学习的时候对版画的内容产生真挚的情感。

4.利用版画材料,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

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充当版画材料,然后带领学生制作版画,像废布、木板、纸盒都可以充当版画材料,利用这些物品进行版画教学,也会使制作出来版画很漂亮。而且版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有利用学生在制作版画时轻松、便捷。

三、总结

总之,版画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要合理的运用版画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形成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美术教师要根据版画艺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会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学生也才会提升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也会促使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作者:魏加旭 单位:东海温泉朱沟小学

参考文献:

[1]周伟芳.重新审视小学美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2,(14),(9):78-89.

[2]陈逸键.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J].美术教育研究,2012,(20):45-67.

[3]张巧玲.浅谈“拿来主义”与民国时期小学美术教育[J].美与时代(中),2013,(05),65-90.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探析

摘要: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对小学生审美意识与能力的训练及培养,为学生奠定审美观念基础。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环境下,对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教育,会为美术教学带来生机。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教育 审美能力

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即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当然,美术教育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美术教育审美教学的价值。

一、回归自然,带入情感引导学生欣赏美术

美术来源于大自然。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升美术欣赏的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发现美,善于发现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为课堂教学成效的增强奠定基础。此外,小学美术教师还需充分挖掘学生的天赋,培养学生探索美术的美感,进而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需以能力衡量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进步。美术鉴赏给教师与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欣赏思维进行细致的观察、想象、欣赏、模仿。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质就是学习临摹,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文化的力量,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实现美术鉴赏实现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作用要求。从多种角度对一幅著名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论,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此外,也需要深刻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概念与普通意义上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大致相似,鉴赏侧重对于美术体会、感悟、想象与再描绘。美术鉴赏需要学生了解更多美术史论知识,学生也需对作品进行欣赏与解释,从而达到人与环境互相感受并共存。对美术角度的综合研究需逐渐加强,也需要细致地研究人物作者,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地理情况。注重回归,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情感,学生才是艺术教育对象,需要具有对于文化艺术的热爱。如通过多带领学生参观画展,或带领学生写生的方式,使其感受大自然的美。如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古城、以及被外媒评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婺源及民谣之都瑶里古镇等,均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与人文气息。许多学生在古城内写生,既可感受美术的魅力,又可提升审美与欣赏能力,一生受益。此外,利于学生感受南方山水小城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感受湘西吊脚楼美术、徽派建筑美术。

二、善于激发学生想象力,运用多媒体教学

小学美术教师需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并善于激发学生想象力,由于大多数美术作品创作性因素占大部分范畴,易于拓宽小学生的学习美术视野,激发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由于审美需顾及作品本身具有规范,又需在不破坏原作精神的前提下加入审美者的想象力,因此,再创造与学习审美具有一定难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包括不失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培养洞察力、敏感性与对美术真诚的情感,与其提升审美能力的责任感。通过教学中进行一些训练,使学生对作品的形状、色彩、空间等有自己的美感与独特的观念,从而去描述、分析、解释与评价美术作品。教师应多借助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方式辅助美术欣赏教学,欣赏时还可介绍相关作品,使提升审美能力的方式变得简单,多鼓励表扬学生,使其对自身有信心,对自己的欣赏能力认可。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氛围,吸引学生从被动学习美术知识转向主动学习,激发鉴赏美术的兴趣。教师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减少空洞的语言表述,在带领学生欣赏作品时,可结合相关作品内容与作者的人生轨迹,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走入作品。小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参与感受、评价作品,提高学生自觉感受美术的意识,提高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从而树立良好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们自由地表达审美观念,让其觉得艺术是不拘束的,让其对自己具有更大的信心,令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感悟美术的魅力。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在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与培养小学生独特气质与人文关怀观念上任重道远。

作者:凡小刚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大邹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曹蒙娜.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个性化学习探微[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

[2]周海兴.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版),2008,(8).

[3]孔晓蕾.小学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略谈[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Z6).

[4]尹少淳.基础美术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美术教育,2002,(4).

[5]陈健勇.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革、发展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5.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育学生自由创造力培养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将教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情感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学生自由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育

一、引言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在思维上进一步的开拓,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以便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小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意义

第一,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相对与传统的思想来说,创新精神是要摒弃传统的旧思想,创立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种素质,只要有创新精神就能在发展中找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要想让一个人具有创新精神,首先要让其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具有创新的精神。第二,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一种新颖的活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新的领域。但是创造力的发展会受到思维的制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作用,例如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某个事物,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来绘画,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第三,提升想象力。在创作和发明中都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的发挥往往比知识更重要,一个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想象力就能够创作出很多的作品,学生在绘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作品,学生的这些想象力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外观,为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小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措施

第一,创设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在评论学生在绘画的方式时不要用自己的眼光来进行评判,发现学生作品真正有需要改的地方时,要用商量的口气跟学生进行交流。另外,对在绘画中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即使学生绘制的作品并不是那么完美,只要在绘画时能够融合自己的想法,这样绘画的作品都是值得肯定的。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要绘制一副在太阳下面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绘画,在作品中要表现出劳动人们在劳作过程中的热情,有一个学生就提出这样的疑问,劳动人民在这个大的太阳下面劳作,肯定特别热,怎么可能会有热情呢?我可不可以更改太阳的颜色呢?这样劳动人民就不会这么热了。对于学生提出这样的想法,教师要加以肯定。在以后的小学美术教育中都让学生自己想象在教学过程中的绘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最为重要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这样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生一般思维比较活跃,因而创作力也比较强,对所有的事物都能够保持较强的好奇心。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已经不再单纯的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将绘画看成是一种游戏,在绘画过程中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心理上的需求。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在他们绘画过程中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乐意借助一定的工具并要加上形象的讲解来感染学生,学生能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美术知识。第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手段也不断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更加形象化手段的展示出来,学生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方式,教师在黑板上绘画,学生在下面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图文并茂的内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以及教学实际,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课件而使用课件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四,激发学生利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力去创作,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样创作的内容才具有艺术的灵魂,创造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锻炼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果一味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培养出的学生只是一个模仿者,并没有自己的艺术灵魂。但是真正的艺术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要富于艺术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得美术教育成为学生思维畅想的天地。

作者:张哲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羡姬.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151.

[2]陈丹.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645.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育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相关思考

摘要:

生态德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理念有着重要作用。主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态德育进行了研究思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美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生态德育,能够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与自然相处,提升学生的美术素质。

一、加深学生对生态美的认识与感受

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美的学科,在传授美术知识和开展美术活动过程中到处都充满了美的形象、意识和形态。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加深学生对生态美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态美的魅力,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维护和向往生态的意识,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和意义。比如,在讲解“走进大自然”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通过播放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小动物在其中自由自在玩耍的场景,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观看内容所吸引。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播放一些生态破坏后的自然风光。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想要保持美丽的自然风光,维护生态和保护自然是多么的重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维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目的。

二、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引导

小学生的思维和意识还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往往无法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意识。对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其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比如,在讲解“春天的风光”一课时,可以在为学生讲解完基本教学内容后,为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生态被破坏的关于春天风光的图片,此时学生一定会非常不解,因为教师展示的图片里没有能够反映春天景色风光的图片。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夺走了春天的风光。在教师逐步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渐意识到,完美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共同维护,以此来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

三、总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如何与人、社会更好地相处,常常忽视了培养学生怎样与自然相处。而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也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理念,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倩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扬桥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夏青.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