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论文范例

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1

1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的关心爱护、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课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小孩来说,是一种隔代教育,而外出打工的父母普遍都缺乏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也就难以完成对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家庭教育。

1.2心理问题凸显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其在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留守综合症”,如学习焦虑、合作意识差、上进心差、任性、孤僻、处事敏感、遇到小事易走极端等。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1.3学校教育难以与家庭教育呼应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学校在发挥其监管职能的同时,也应经常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发展动向。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监管也仅仅停留在3餐吃饱的状态,这样也就使得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了尴尬局面,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不好倾向未能得到及时的纠正。许多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无法保证,学龄儿童失学、辍学现象屡屡发生。

1.4阅读资源短缺

越是偏远,越是贫困的地区,公共信息服务滞后,图书种类有限,古人云:“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长期这样的生存状态将制约留守儿童的发展。教育资源落后,留守儿童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通。当他们出现心理问题需要疏通时,或是情绪低落需要发泄时,如果没有书籍的陪伴,没有书籍的疏通开导,只能是酿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12岁的留守儿童章杨宇写下“你们每次离开,我都很伤心”的遗书结束了自己年幼的生命;最近频频曝光的留守女童被侵犯的案例……一个个惨痛案例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2高校图书馆在帮扶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被称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首先,高校图书馆收藏着丰富的、紧跟时展的、最前端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作为文献信息中心,起着服务育人的作用。所谓服务育人就是高校图书管理人员根据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规律,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向读者传递信息、开启智力、训练技能,使之获得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是服务留守儿童的有效保障。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发动身边大量的人力资源———在校大学生和高校老师。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段基本分布在18~22岁,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大多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触。所以,图书馆可以吸纳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加入“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这也是个双赢的举措,志愿者们能无障碍的与孩子们交流、谈心,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解答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使帮扶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通过帮助留守儿童,大学生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尤其对于师范类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笔珍贵的人生经历,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除了在校大学生,高校也是高学历、多学科人才济济的地方,各院系老师结合起来能更全面的分析留守儿童问题,从而从更高层面、更全面、更具体的视角帮扶留守儿童。再次,高校图书馆有充足的时间来开展帮扶行动,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下基层亲力亲为的帮扶留守儿童。

3高校图书馆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路径

3.1“馆村”共建留守儿童阅读基地

农村文化氛围淡薄,再加上农村书籍资料严重匮乏,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可以先与当地的学校联系,为孩子们争取一间属于自己的“阅读基地”。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先发动图书馆工作人员为留守儿童募捐书籍,然后再带动所在城市的各大幼儿园,中小学学生为农村留守儿童募捐书籍,来充实孩子们的“阅读基地”。可以召集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为留守儿童募捐购书款,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阅读基地”。捐书可以包括:故事类、科普类、文艺类、心理类、历史类、文学名著、工具书等健康向上、知识性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正版图书。

3.2做好留守儿童导读工作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则表示,“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条黄金定律。儿童阅读的首要之义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爱上图书、爱上阅读”。针对小学生,可以推荐他们看儿童故事类的:《智慧故事精选》、《思想家故事精选》;文学名著类的:《一千零一夜》、《我要做好孩子》、《郑渊洁童话选》;科普读物类的:《十万个为什么》、《人体探秘》等;文化教育类的:《爱的教育》、《做人与做事》等。针对中学生,可以推荐他们看文摘类的:《读者》、《格言》、《少年博览》;世界名著类的:《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名著类如《骆驼样子》、《鲁迅文集》;哲理教育类如《聪明孩子想什么》、《学习成功———中学生成就梦想的15堂必修课》、《女生日记》等。通过导读,把孩子们引入正确的阅读之路,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正能量”和强大的内心世界。

3.3发动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帮扶留守儿童

高校图书馆在发挥服务育人职能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其自身所处的优势,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人力优势,发动身边的图书馆员和在校大学生伸出关爱的双手,争当“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知心姐姐、知心哥哥”,时时与监护人和学校老师联系,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同时,进一步辅助学校教育,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出现的问题,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不要让孩子们有生活空缺、时间空缺,不要让孩子们感觉到有压力,要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苗头时要及时扼制。同时,多与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使他们内心出现的不好情绪得以及时发泄,促使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品格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

3.4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

图书馆要时时关注国家最新出版图书的动态,及时搜集适合留守儿童看的最新书籍,来丰富留守儿童的“阅读基地”。可以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联系学校的“读者学会”,动员他们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下基层,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如举办“读书节”、画展、书法展、朗诵比赛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向留守儿童推荐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书刊资料,开拓孩子的视野,使孩子们确立合乎时代要求的抱负。通过读书,孩子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调节自己的内心情绪、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赋予自己更多的“正能量”。还可以发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或老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使留守儿童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有渠道倾诉和求助。

4结束语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亦不例外,正因为他们是一群时代造就的特殊群体,如果他们过着痛苦的生活,身心发展畸形,或是不能健康地成长,那么长大以后进入社会也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要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在这个全民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服务育人的职能,在留守儿童中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与此同时,合理的利用身边的有利资源,从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人格等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关怀做起,使得帮扶留守儿童的行动做的更加体贴、到位。

作者:苗晓青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第二篇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心理健康,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HealthInventoryofMiddle-SchoolStudents,MMHI-60)评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各条目区分度良好,重测信度为0.716~0.905,同质信度为0.601~0.857,且内容效度也比较理想。共60个条目,包括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敌对、抑郁、情绪不平衡、焦虑和心理不平衡10个维度;5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60项条目的总分越高,提示被试整体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本次调查显示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966。

1.2质量控制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学研究生为调查员,调查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指导语,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填写注意事项,学生知情同意下匿名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审核后审核人员署名并填写调查日期。

1.3统计学方法

剔除无效问卷后,所有数据经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双份录入,逻辑纠错。运用SAS9.2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F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留守特征及相关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结果

2.1调查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中小学生2000名,获得有效问卷1926份,有效回收率为96.3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4.12±2.38)岁,其中留守儿童1031名(53.53%),非留守儿童895名(46.47%),留守比为1.15∶1。1031名留守儿童中558人有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4.12%。

2.2不同人口学特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结果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不同留守特征及相关因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以MMHI-60总分作为因变量,外出务工者、务工时间、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想念程度和态度以及看护者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高于其他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外出务工时间持续5年以上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为130.34±39.42,明显高于2~5年组和2年以下组(P<0.05)。父亲或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最低,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独自生活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最高,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留守儿童对外出务工父母越想念,其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越低,即心理问题比较轻,其中经常想念外出打工父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低于“很少想”或“不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持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低于持“无所谓”或“不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不同留守特征及相关因素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以MMHI-60总分作为因变量,性别(男=1,女=2)、年级(小学=1,初中=2,高中=3)、独生与否(是=1,否=2)、外出务工者(父亲=1,母亲=2,父母双方=3)、务工时间(6个月~2年=1,2~5年=2,>5年=3)、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想念程度(经常想=1,有时想=2,很少想=3,不想=4)和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支持=1,无所谓=2,不支持=3,不知道=4)以及看护者(父亲=1,母亲=2,爷爷奶奶/外公外婆=3,亲戚=4,自己1个人=5)等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逐步法筛选变量。结果显示年级、看护者、留守儿童对外出务工父/母的想念程度和态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年级、对外出务工父/母的想念程度和态度等变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看护者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系数标准化,可知留守儿童对外出务工父/母的想念对其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的影响最大(标准化β=0.12,P<0.01)。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4.12%,提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本结果高于张万军等调查结果(24.80%),低于胡昆等调查结果(57.14%),可能与被试的来源、量表的选择有关。本调查还显示高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大于小学生、初中生,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可能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社会性急速发展,又面临较重的学业负担和高考的压力,心理矛盾和困惑较多所致。

本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父母双亲外出务工比单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大,隔代和其他人监护以及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比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结果与王瑞学对河北偏远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反映了与父母分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范志光对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指出留守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忧虑、情绪激动和更强的攻击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留守时间越长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越严重,这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分离时间、情感联系密切相关。可能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正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照料,而此时与父母长期分离,不能充分、及时地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情感支持,他们内心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正常家庭气氛的缺失使留守儿童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长期积累易造成儿童孤独、抑郁、焦虑、自卑以及厌学、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的产生。而凌辉的研究未发现留守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与被试的来源、量表的选取有关,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指出导致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家庭结构的缺失,而是与留守儿童对家庭、父母和社会的认识、理解、态度和期望有关。本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有关,支持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持“无所谓”或“不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这表明对父母外出务工能理解和支持的留守儿童,可能对与父母的分离有正面、积极的认知和良好的情绪反应,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时能积极乐观应对;而对父母外出务工持“无所谓”或“不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可能对与父母的分离有抵触、抱怨或淡漠心理,则可能为其心理问题发生埋下不良的基础。

青少年依恋理论指出父母是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资源和支持系统,青少年在获得越来越多自主的同时,对父母有所依恋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本研究发现,经常想念外出务工父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不想念”或“很少想念”的留守儿童。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留守儿童想念外出务工父/母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的影响最大。提示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情感联系紧密与否显示其亲子依恋程度,这将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那些亲子依恋不良的留守儿童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

作者:卢文菁 胡月 张德楷 彭功德 杨森焙 徐阳欢 谢姝 刘维韦 韩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第三篇

1对象与方法

1.1方法

问卷一为自编“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奶制品饮用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性别、年龄、地区、监护人资料、儿童1周内饮用奶制品的天数及奶制品商品名称、每日饮用量(mL)、饮用时机等。问卷二为参考季成叶等的研究结果,自编的“留守儿童监护人饮奶认知情况问卷”,内容包含奶制品营养素知识、健康作用、最佳食用时机、如何应对儿童乳糖不耐受、奶制品与含乳饮料的辨别方法5个维度,共14道题目。调查员由儿童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担任,教师接受统一培训后,向儿童的监护人了解最近1周儿童每日饮用奶制品情况,以及儿童监护人饮奶认知情况,详细记录并统一收回问卷。本次调查的饮奶量为各类奶制品(包括纯牛奶、酸奶、奶粉等)的饮用量之和。计算日均饮奶量时将酸奶和奶粉的饮用量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奶制品营养素含量换算出等值牛奶量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1.2相关定义

单亲留守儿童指儿童父母中一方外出打工,未外出的一方担任子女的监护人;双亲留守儿童指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由祖辈担任儿童的监护人。

1.3统计方法

将有效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经正态性参数检验显示,数据呈偏态分布,故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描述儿童饮奶天数和饮奶量的集中和离散趋势,两个独立样本间的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多个独立样本间的比较用Kruskal-WallisH检验;饮奶量达到推荐摄入量(≥250mL)人数检出率的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9所农村公立幼儿园的园内伙食中均未给儿童提供奶制品,儿童奶制品的补充均由儿童监护人在家中自发进行。留守儿童饮用的奶制品种类有纯牛奶、酸奶和奶粉3类,奶制品每周饮用天数的中位数为2.00d,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为64.00mL,低于对照组的4.00d和191.0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63,-4.95,P值均<0.01)。两组儿童日均饮奶量≥250mL的比率分别为8.82%和3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9,P<0.05)。

2.2不同地区留守儿童饮奶情况

鲁东、鲁北、鲁南3个地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2.25d,1.00d和2.0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67,P>0.05)。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分别为63.66,20.00和5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31,P<0.05)。3个地区留守儿童日均饮奶量≥250mL的人数比率分别为23.07%,6.5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8,P<0.05)。

2.3不同性别留守儿童饮奶情况

学龄前留守男童和女童每周饮奶天数的中位数均为1.50d,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8.67,38.00mL,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70,-1.64,P值均>0.05)。留守男童和女童日均饮奶量≥250mL的比率分别为8.34%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05)。

2.4不同年龄留守儿童饮奶情况

3~4岁、5~6岁、>6岁3个年龄段的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中位数分别为1.00,2.00和1.5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65,P>0.05)。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分别为32.50,100.00和38.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95,P<0.05)。不同年龄段日均饮奶量≥250mL的人数比率分别为6.26%,10.71%和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P<0.05)。

2.5不同留守类型儿童饮奶情况

单亲留守儿童与双亲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中位数分别为2.50和1.50d,日均饮奶量的中位数分别为57.00mL和40.0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54,-0.80,P值均>0.05)。单亲留守儿童和双亲留守儿童中日均饮奶量≥250mL的人数比率分别为8.82%和1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

2.6留守儿童监护人饮奶认知情况

单亲留守组与双亲留守组监护人对“奶制品营养素知识”、“奶制品的健康作用”、“奶制品的最佳食用时机”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如何应对儿童乳糖不耐受”和“奶制品与含乳饮料的辨别方法”的知晓率均为0。留守儿童监护人不支持儿童饮奶的主要原因有没有给儿童饮奶的习惯(68.92%)、家庭经济条件有限(23.53%)、儿童食欲好未添加奶制品(19.85%)。

3讨论

中国营养学会于2007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强调,4~10岁儿童应每日饮奶300~600mL,最少不低于250mL。本次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奶制品饮用天数和日均饮奶量均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结合本研究前期调查数据,可发现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饮奶天数和饮奶量均明显低于非留守学龄前儿童。对比近5a来其他省份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和日均饮奶量均低于其他省份。因此,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奶制品饮用状况亟待改善。

本次调查发现,鲁东地区留守儿童日均饮奶量优于鲁北和鲁南2个地区,原因可能是相对于鲁北和鲁南,鲁东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因而在奶制品的销售途径、销售种类和家长购买力等方面优于鲁北和鲁南地区。本研究显示,5~6岁儿童日均饮奶量高于其他年龄段,原因可能为3~4岁儿童味觉发育尚未完善,部分儿童对奶制品的口味不适应,加之监护人在辅食添加技术和营养知识方面的欠缺,没有专门为儿童添加奶制品;5~6岁的儿童味觉发育相对完善,具备了独立进食的能力,对各类食物的兴趣需求增加,而奶制品具备口味好、易保存、饮用方便的优点,因此该年龄段儿童饮奶量增加;>6岁的儿童由于脾胃功能渐趋完善,对正常成人饭菜不再挑剔,加之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零食的食用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因此,监护人往往忽略专门为此年龄段儿童补充奶制品。本研究还表明,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在奶制品营养及食用知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中的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有限、营养保健观念陈旧,或是平时不注重营养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营养行为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村幼儿园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营养知识的普及工作不到位,未能为监护人提供科学正确的儿童膳食营养咨询指导,也是造成本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2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通过统计,该校有94名留守儿童,他们来自各个年级,年龄主要分布在6到12岁的学龄期。其中,女生51名,男生43名,父母主要在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务工,最短一周、最长一年回来探望一次。除少数几个托付给邻居或者亲戚照看的儿童以外,多数的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由于较长时间和父母的疏离,这些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依恋类型也不相同,总体上体现出,年龄较小的儿童依恋程度较高,年龄较大的儿童依恋程度较低甚至有一些由于依恋缺失产生了较轻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较重,在最初的接触中,对陌生人警惕性较高,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以后,他们对社会工作人员的依恋程度较高,希望从我们这得到关爱的需求度明显提高。除了由亲戚或者邻居照看的高年级儿童住在学校里,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住在家里,且离学校的距离都不太远。处于学龄期的儿童,通过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获得勤奋感,从而形成自信心。刘德才与刘德志为9岁和11岁的弟兄俩,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他们每天早上7点起来结伴步行15分钟去学校,中午在学校和大家一起吃饭,晚上6点半左右到家,干一点农活,然后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写作业。他们的父母一般一个星期会打一次电话回来问家里情况,在电话中教导子女学习和生活的事情。类似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意识,独立自主能力强,但学习成绩差,注意力集中水平较低,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监督能力不强。在生活方面,他们缺乏父母的教导与关爱,自理能力强,但情感需求强烈,容易出现冷漠、烦躁、情绪反应略微迟钝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1.学习问题

该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成绩较差。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学习疏于监督,使许多孩子自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况,久而久之,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和留守老人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还要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劳动。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则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三是父母和老人从心理上对孩子有亏欠感,因此对于孩子习惯的形成,没有严格要求,一味的放任自流。因此,许多孩子回到家就看电视和玩游戏,学习兴趣不浓。

2.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产生种种心理烦恼,较突出地表现为焦虑、抑郁、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情绪不稳定等,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而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代养人往往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与留守儿童存在心理上的代沟,对儿童的照顾往往只局限在生活上,而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不知如何去理解他们。这样,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郁积,得不到缓解,极易引起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甚至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

3.安全问题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对留守在家的儿童来说,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存在管理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相当一部分抚养人又缺乏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事件屡有发生。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4.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中表现出某方面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一些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又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三、 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课堂教育

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价值观,不仅强调人人平等,尊重人的存在于发展,而且强调人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社会支持网络也不健全,在加上其正处于个体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因此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在受到黄冈某农村小学的邀请后,笔者与所在的团队在该校进行了三次小组工作,其主题分别是“父母之爱”、“友爱”与“安全”。三次工作的效果较为理想,许多留守同学在活动后心态更加平稳,该校教师也表示在活动中收获很多。笔者认为三次活动的课堂设计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将我们的过程展示出来,希望得到学界的交流与指正。

1.“父母之爱”心理疏导课堂设计:

第一阶段:激发。课堂开始时,所有学生将课桌拉开,空出中央空地,辅导员站在讲台上,以较低音频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留守儿童每人分发一张纸,辅导员请大家在纸上画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全家福。在留守儿童画图的过程中,辅导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回忆,包括“还记不记得妈妈做早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还记不记得生病的时候爸爸是什么表情”,通过画图的方法,激发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二阶段:疏导。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是因为对父母的思念长期郁积而成,因此在本次活动中,需要诱导孩子们将这种情绪释放出来。在画图完毕后,辅导员要求孩子们按顺序一个一个站在空地中间,说说自己对爸爸妈妈最想说的话(在活动中,许多儿童只说出一两句话之后便嚎啕大哭,辅导员此时需要及时向该孩童表示表扬与赞美,如“你都说出来了,真了不起”,然后对孩子进行安抚,让该孩童回到座位上舒缓情绪)。活动的预期要求是,所有留守儿童长期郁积的心情能够得到发泄,哭是他们发泄情绪的方法,大哭之后,心态将变得略微稳定。第三阶段:矫正。疏导的目的是发泄孩子们心中的情绪,在疏导之后,需要对孩子们的心态进行矫正。有许多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对父母甚至社会产生了冷漠、不满甚至怨恨。辅导员鼓励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爸爸妈妈会不在身边,并鼓励孩子们发言,逐步引导孩子们考虑父母的难处。最后,请事先邀请的一位留守孩童的家长(在深圳打工,请假一天来到现场,由学校报销部分费用)登台发言,向孩子们讲述外地打工路上的艰辛,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思念。辅导员首先请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台,与家长拥抱,接下来,辅导员号召孩子们都去与该家长拥抱,就像她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告诉她自己最想和父母说的话(这个环节中,留守儿童都很踊跃,部分儿童甚至拥抱了辅导员)。最后阶段,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孩子们朗诵了我们团队创作的诗歌《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心理的疏导与发泄,因此对于辅导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几个人配合完成,对场面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2.“友爱”心理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特别设计“友爱”为主题的心理教育,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缺乏可行的措施,不存在足够多的外部关爱的输入,唯一的办法是形成留守儿童内部的互相关爱、互帮互助的习惯,在长辈与外界之爱缺乏时,用友情友爱作为补充。本次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事先为课堂上的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不透光的眼罩,准备一间完全空阔的教室,并尽量用报纸挡住光线,造成昏暗(但不能完全漆黑)的教室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学校很难提供足够的教室,因此本次活动是在学校旁一个空仓库中进行。教师中事先有一名辅导员在内,负责保护学生安全与维持秩序。学生们戴上眼罩后,要求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教室。当学生们都进入教室后,辅导员指导学生们互相摸索,握住能够遇到的人的手,最终要求所有学生互相手拉着手,形成一个大圈子。此时,灯光打开,但学生们的眼罩不出去,辅导员引导学生们思索,“刚进来时,什么都看不到,怕不怕”、“现在和同学们手牵着手,怕不怕”、“有没有觉得比刚才更有安全感”等,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就算再黑暗,团结起来就不怕”。第二阶段:倾诉。学生们站在原地,放开手,除去眼罩。要求每个学生分别和自己左边和右边的同学拥抱,并对他们说“谢谢你让我不害怕”。辅导员播放轻音乐,向学生们提问,有没有曾经受到过同学的帮助的,如果有,请向他/她大声表示感谢。感谢完成后,被助者与助人者要一起拥抱。辅导员将在黑板上记录助人者与被助者的编号,如果最终有人没有被人帮助过,请他走到圆圈的中央,请所有的孩子们向他表示慰问,引导孩子们思考应该如何帮助这名学生,引导学生们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团队精神。最后,请没有被帮助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拥抱。最后,学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一起手拉着手唱歌。第三阶段:友谊。学生们转移阵地,进入正常的教室中并坐下,辅导员走上讲台,向学生们提问,请大家说说刚才游戏之后的感受,引导大家爱自己身边的人,关心自己身边的人,最重要是在学习上与自己身边的人共同监督。最后,请大家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一封十年后的信,信件由辅导员收起,交给学校校长保管,学生互相拉钩钩,表示十年后会一起回来看信。本次活动的成功点在于身体接触与活动形式。儿童天性有获得他人抚摸的需要,因此引导学生互相拥抱,儿童对仪式性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因此请他们写下十年后的信,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本次活动的效果会维持下去。

3.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主要是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安全知识的讲座。在活动中没有太多新颖的成分,主要是进行案例分析与多媒体应用。由于农村小学缺乏多媒体,因此学生们集中起来在一个教室,利用我们带来的摄像头和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在幻灯片上用漫画的形式模拟了火灾、溺水、骗子拐卖等许多场景,请学生们参与互动。多媒体的制作中,我们采用了“多选择—多结果”的方法,每到一个案例拿出,就会像学生提供三至四个应该采取的选项,而每一个选项后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在遇到有人溺水后,会给出三个选项:A,找人求救;B,下水救人;C,找道具救人。A选项,溺水者获救;B选项,两人一同溺亡(出现两个鬼魂的样子);C选项,则进一步要求孩子们在道具中进行选择,如A,竹棍;B,茅草;C,自己的手与脚等。针对女童的生理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在安全教育后单独增加了一场针对女童的生理卫生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的成功点在于讲授方式的新颖性,多媒体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的优越性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总结而言,笔者以及所在团队通过三次教育,分别针对性地改善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父母之爱”活动)、安全问题(安全知识教育)以及学习和关爱问题(“友爱”心理教育)。三次活动的过程非常顺利,反馈良好,笔者认为这是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四、留守儿童教育活动的心得体验

通过三次小组工作,笔者有以下心得体会:

1.辅导员的工作水平非常重要

在三次教学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比较具有挑战性,需要能够引导孩子们的思路,也需要控制场上气氛,尤其是第一次活动中,当孩子们开始一齐痛哭失声时,要有效地控制环节,但又不能随意打乱孩子们心情的发泄,这需要辅导员很强的个人能力。在这些能力中,笔者认为尤其重要而且常常受到忽视的重点是辅导员的语音能力,辅导员说话应该感情饱满,同时富有亲和力。从我们三次活动的经验中发现,女性辅导员比男性辅导员要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女性辅导员主持的活动更加成功。

2.儿童教育工作应该前期深入了解

开展小组工作以前,首先要深入了解活动对象的情况,包括父母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家庭关系、成长经历等。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留守儿童和其父母的关系比较微妙,内心情绪脆弱,如果没有了解情况特殊的情况而表示出不当的反应,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内心。比如,当我们讨论到对父母的爱时,可能会有孩子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同时尤其是要注意单亲家庭的子女或离异家庭的子女,对这些孩子,需要专门单独地进行心理疏导。其次,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同的特点和喜好,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分组,我们把不同喜好和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分开,以便于更好地和他们交流。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因此,我们在进行安全知识小组活动时,对其采用动画片播映的形式,既控制了喧闹的场面,有能拉近和孩子的内心。而高年级的孩子对他人的认同感需求更强,因此,我们提前记住了他们各自的名字,并且在游戏的过程设立提问回答的环节,给他们一定的鼓励,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要更活泼好动,生活环境的危险系数也更高,因此,在开展小组工作时,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的环节。和城市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机会更多,得到的照顾相对较少,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设计了“安全知识”小组工作的计划,采取游戏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既给孩子们普及了用电、野外生存、游泳等安全知识,也促进其形成了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由于农村的女孩子危险系数更高,因此,我们把留守儿童的女孩子单独抽取出来,设立了“女生小讲堂”学习型小组,提高留守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小结

农村的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可以从协助其处理家庭关系,促进其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介入。而对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普遍特点,我们应该积极帮助他们链接社会资源,寻求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他们,童年缺乏父辈的关爱,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自我意识与环境的引导。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未来有模糊的认识,觉得自己以后也要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更好的环境与待遇。然而,这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世界,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现实。留守儿童们应该享受到同等的关爱与平等的机遇选择。通过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多次介入,我们已经和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关系。我们会通过今后不断的努力,继续关注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认识。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教育中,一直缺乏学生压力处理技巧、社交技巧、领袖训练等情绪管理专门技能培训内容,对于备受关注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及留守儿童的情绪慰导、心理安抚,都需要由学校社工通过发展性小组等活动提供帮助。但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这样的青少年心理状态,监护人、社工、学校、乡镇政府、各级组织应共同努力,从各方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与自信心,防止他们出现情感偏差,走上不良道路。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在起步和发展上滞后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但是其建立和发展已逐步受到政府与社工组织的重视。各地帮扶留守儿童、献爱心的活动屡有开展。可以预见的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在社工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期。点点星光,能照亮一片苍穹。

作者:张晓瑾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思考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超过1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仅我校数据显示:在校生1567人,留守儿童767人,“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在校生48.9%;而且有着扩大化的趋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监护“缺位”带来的影响。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仅我校767名“留守儿童”中隔代养护的323人,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二是亲友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抚养的监护方式,我校“留守儿童”中亲友养护的112人。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亲友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三是寄养监护。即“留守儿童”的邻居等监护方式,我校寄养养护的41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2.亲情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失衡问题。

(1)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

(2)“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3.父母偏激的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带来的负面效应。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这要求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即随着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发达、民工集中的地区,实行民工“市民待遇”,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享有子女就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在农民工集中地区,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但从当前来看,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应从民工输出地即农村入手。

1.家庭教育应该担当应有职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2.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3.社区教育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社区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吴志超 谢代兵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冯家初级中学校

第三篇:城镇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急剧变化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36亿人,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虽然许多农村劳动力常年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各种制度还未完善,他们并不是城镇人口,而是农民工,他们转变为城镇人口必须经历“农村人口———农民工———城镇人口”的过程,这种中国特有的城镇化方式决定了他们实现不了“家庭式的搬迁”。其次,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工作普遍工作时间长(无法长时间照顾孩子),收入低(承担不起教育费用),种种原因致使许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放在农村交给老人照顾或者交给亲戚照顾。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之而来。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非常多,涉及面非常广,2010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就达到6102.55万,与2005年相比增加约242万,在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第二代农民工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呈现低龄化态势,而且,从中国城镇化的路径和发展趋势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将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他们的受教育问题急需解决。

(一)家庭教育长期缺失,缺乏父母的关爱

其实,许多父母都愿意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都希望他们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由于经济上的问题,许多农村父母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父母和孩子异地相隔的局面,他们见面机会很少,致使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其他监护人的存在,也无法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由于孩子在早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得不到缓解与疏导,以致有些不良行为习惯得不到改变,最后酿成大错。其次,在已知的监护类型中,隔代监护的比重比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6000万留守儿童中有32.67%的儿童跟祖父母住一起,由于大部分老年人缺乏文化、思想落后、方法陈旧,不懂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在面对留守儿童犯的错误时,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简单粗暴,这样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出现思想品行、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条件落后,学校教育不到位。

首先,很多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严重落后,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合格师资紧缺,“一师多课”现象普遍存在。除了教授文化课的教师外,思想品德、美术、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普遍缺乏,更谈不上心理咨询教师。其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不少学校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谈不上采取相应措施了。

(三)缺乏有效的社会帮扶

教育问题离不开社会的帮扶,其中农村社区的帮扶也尤为重要。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缺乏比较有效的社会帮扶。在笔者所接触的农村当中,很多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很多村干部并未关注到留守儿童这一块,很多村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未采取过任何措施,放任自流。许多人也认为,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村委会或者社区的问题,应该是孩子父母的问题,他们应该在外出打工的时候就把这些问题处理干净。其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缺少相关的社区服务组织,很多村落只有村委会这一个服务组织,这在一定程度就造成了农村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受到社会教育组织的教育,在加上撤点并校的实施,很多村小被撤销,这更加剧了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四)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在我国,人口流动已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伴随着人口流动数量的增多和流动速度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未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没有得到学界系统的研究,政策支持严重不足。目前,只有2004年教育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及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所关注。其次,缺少资金支持,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而言,为了更好地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相关的教育,部分中小学加大了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也配置了许多相关的服务设施,而这方面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投入并不明确,并且在有些地方缺失。

(五)留守儿童个人问题严重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出现的。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而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在:首先,个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尤其是人身安全、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失败的风险明显高于同龄儿童;最后就是个人品行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监管,出现了许多问题少年,有些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

(一)完善相关政策,保障资金投入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主体,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在义务教育方面,要坚持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教育模式,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就学机会;另外,改进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义务教育体制,精简就学程序,实现父母务工、子女就学的双重目标。其次,健全经费投入体系,积极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另外,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教育负债问题,收集社会闲散资金,并将收益全部用于留守儿童教育,为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完善相关制度。国家应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针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应明确委托监护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户籍制度的调整,消除歧视等不平等现象;并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行为的打击力度。只有强化监护人制度,才能够有效保护留守儿童。

(二)完善社区教育体系,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社区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因素,也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家庭教育缺失情况下,完善社会教育体系,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调动中小学退休人员及党政机关富余人员参与到监护、工作当中,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贡献一份力量;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消除一切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创建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使儿童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另外,重视媒体宣传,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例如,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等,从而保障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三)学校应该满足不断变化的乡村教育需求

作为乡村教育前沿阵地的中小学校,应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调整学校办学功能,充分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比如,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举办家长学校,定期进行家庭访问和学生心理咨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有益的方式。其次,要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如对口支教、送教上门等。侧重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新型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关爱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父母应提前做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在外出工作时,慎重选择监护人;与此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随时通过监护人或者学校了解孩子的动向,做到实时监护。当然,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四、结论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3

1.1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和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81人进行调查,其中男生51人,占63.0%;女生30人,占37.0%。

1.2工具

1.2.1焦虑抑郁量表。

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要求青少年对自己半年以来的情绪体验状况进行报告,采用3级计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3个项目平均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水平越高。

1.2.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汪向东等,1999),该量表分为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2个维度。共12个题目,采用7点计分,分数越高,表明领悟社会支持越高。

1.3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得分女生高于男生

t检验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得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1)。其中男生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为(0.59±0.48),女生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为(0.96±0.62)。

2.2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

相关分析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显著负相关(r=-0.23,p<0.05)。即农村留守儿童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越少出现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的抑制因素。

3.讨论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4

一、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状况

(一)家庭对孩子思想教育的偏颇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们只能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管,这些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更多的是不应有的溺爱,且独生子女较多,隔代养育“隔代亲”,对孩子娇生惯养,助长了不少恶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极不协调,使得学校教育收效甚微。

(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社会上“”、“打麻将”等风气对不少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中有的利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还有电视、录像里的黑帮老大之类的镜头和社会上“称王称霸”的不良现象,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中“拉帮结派”“充老大”,以强欺弱。这些都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策略建议

(一)家长要关心自己的孩子

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来说,他们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家长关心孩子,不能在物质、金钱上过多给予,否则会变成溺爱,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行给予关心,更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发展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向上。根据“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10篇)"我们明白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其他措施都无助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是对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成立家长学校或召开家长会,对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再者,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居委会等取得联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加强师德修养,教师应多给孩子关爱

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爱生如爱子”,对留守儿童多一份关心,多一点呵护,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营造健康活泼的教育氛围。教师要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用师爱弥补孩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鼓励他们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使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关心和温暖。

(四)注重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导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班主任,要与留守儿童沟通。沟通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教育的手段。所以,班主任要从交流中去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多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处理他们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朋友式的信任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只有学生接受的教育才能促使学生进步。

(五)加强教育实践活动

思想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结合的过程。空洞的说教,对小学生来讲收效不大,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开展一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趣味浓厚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烈士陵园、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的庆祝、故事会等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

三、总结

总之,关注、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不但是社会,也是我们作为农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全方位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邓安平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余家中心小学

第二篇:留守儿童研究误区

一、研究对象中的误区:界定模糊

留守儿童的内涵就应该指因父母双方外出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存家中由其他人员监管的儿童。其次,根据这个定义,结合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的生活实际状况,我们所谓的留守儿童应该包括以下这些人:首先,包括没有上学的儿童,即不符合法定入学年龄的那一部分儿童;其次,儿童还应该包括一部分因各种原因辍学的学生;再次,留守儿童还包括一大部分在学校正常就读的学生。因此,从学校教育的层面研究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不如把对这一部分特殊受教育群体的儿童称之为“留守学生”。因为,学校教育研究的范围涉及不到那些虽然是留守,但是没有达到法定入学年龄的儿童;同时,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也不涉及到那些因故辍学的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因此,为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不如把这一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界定为“留守学生”,甚至还可以再细致地区分为“留守小学生”“、留守中学生”更好一些。

二、研究焦点中的误区:问题宽泛而不明确

从学校教育的层面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留守儿童的监管问题。根据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情况和具体任课老师的业务素质,不如结合本地学校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发挥任课老师的特长,针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如针对留守儿童厌学的现状,探索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法;针对留守儿童作业没有家长监管而造成的学习负担,可以引导老师布置多样化的家庭作业;针对多样化的作业,采取多重的检查方法;根据多重检查方法反馈的信息,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进行相应的作业总结……学习可以改变一切,因此,针对留守儿童诸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来逐渐地解决。留守儿童通过学习,随着知识的增加,不仅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而且还会提高自己明是非、辩事理的能力。因此,农村学校层面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不宜把研究焦点宽泛化。即留守儿童问题宽泛化的研究既不是农村学校相关管理者和任课老师研究的特长,也不适合从学校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客观的研究。

三、研究时效性中的误区:研究滞后于发展

研究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指结合目前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探索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的研究可以避免目前出现的问题对留守儿童以后健康成长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第二个研究思路是指研究者根据目前留守儿童遇到的问题,结合社会、教育的发展,推测其即将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样的研究可以减少即将出现新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目前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把这两个思路齐头并进,不能有所偏颇是最好的选择。可惜的是,目前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却出现了研究滞后于发展的现象。

所谓“研究滞后于发展”是指目前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缺乏对第二个思路的研究。即没有对其即将遇到的问题进行预知性的研究。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小学、中学的进城,留守儿童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即,本来就因为留守而由自己爷爷、奶奶看护的留守儿童,也因各种原因随校进城,进入各种各样的“长托班”、“短托班”进行相应的学习生活。“长托班”也好,“短托班”也罢,留守儿童在这里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而且还面对一个新的交际群体,面对一个新的同学群体,面对一个个无任何血缘关系的人际交往。这些全“新”的因素,不仅增加其内心情感交流的困难,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因其亲情缺失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最著名的期刊网上,以“留守儿童”为关键词进行相关的论文搜索,几乎搜不到一篇与此相关的论文。这种现象足以说明目前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滞后于社会、教育发展的现实。

四、总结

研究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可谓意义重大,对目前留守儿童及其相关研究中的误区进行阐释更可谓是意义非凡。因此,我们每一位农村中学的管理者,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有责任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对这些误区给予高度的关注。

作者:闫凤华 单位: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第三篇: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

一、留守儿童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单亲监管型

不少农村家庭都是父亲作为劳动力外出打工,而母亲留下来照顾家庭,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主要就是由母亲一人承担了。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是最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但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这造成了家庭劳动力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参与家庭劳动,耽误了学习,另一方面,每年农耕时节,监护人都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这种教养方式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学习,进而影响身心发展。

(二)放纵监管型

当父母在外打工又找不到合适的监管人,而祖辈又不健在的时候,对留守儿童的教养往往只能采取自由放纵、自我监管的方式,常见于年龄比较大的儿童身上。由于缺乏监护人,这类留守儿童往往属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常常遭受人身和心理攻击,尤其是女性留守儿童。这类教养方式,往往是最危险的,不但影响了亲子关系,还容易使留守儿童出现心理缺陷,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行为的影响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发现,无论是何种家庭教养方式,都极易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儿童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

1、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差于非留守儿童,对学习的信心也相对不足,这是有其原因的,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教养类型,监护人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对于他人监管,监护人往往不在意留守儿童的学习,两方严重缺乏交流,对于放纵监管,留守儿童往往视学习为麻烦。2、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往往很差,这与家庭教养是分不开的。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教养类型,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往往需要参与大量的家庭劳动,无暇锻炼社交能力,对于他人监管,留守儿童难以产生归属感,对于放纵监管,留守儿童极有可能完全忽视社交,这都对社交行为造成了不良影响。3、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差,这一方面表现在处理自身的衣食住行上,一方面表现在卫生习惯上,造成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留守儿童缺乏适当的约束与管教。

(二)改善不良影响的方法

1、打破城区农村的分离,从体制上改革,弱化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以此减少儿童的留守率;2、鼓励家长带孩子一起外出务工,强化血缘纽带为家庭教养带来的益处,并充分发挥社区这一组织的功能,创建一个留守儿童可以相互之间,或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3、再定位农村教育的方向,打破以纯粹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在一开始就使留守儿童能够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在此基础上减少家庭教养不良引发的各种负面影响。

三、总结

不难看出,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使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行为模式、心理健康上出现了巨大差异,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相对困难,在社交上相对内向,在自理能力上相对薄弱,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各方面从各方面入手,减少儿童的留守率、更新家庭教养理念,积极发挥社区功能、再定位农村教育,发挥教学的引导功能,以此来改善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吴琼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师范附属小学

第四篇: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成长环境

1.家庭生活方面。留守儿童正处在身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营养健康方面的关注也被疏忽,导致孩子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即使给孩子足够的生活费用,由于孩子在营养搭配均衡方面经验的缺乏,也无法照顾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将零花钱用于别的方面。还有些孩子因家庭条件紧衣缩食,得不到父母在健康方面的引导和照料,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调查显示有88.9%的孩子的有零用钱,并且自己管理。由于村里经济条件较差,娱乐体育设施也很欠缺,孩子身心得不到锻炼和放松。调查显示有10%的孩子平时没有感觉到开心或者是根本不开心。

2.受教育方面。由于监护力度不够,留守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很难保证,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偏差。一方面,在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会给孩子较多的零用钱,孩子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理性,往往浪费在了游戏机和网络游戏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监护人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这些老人普遍年龄较高,身体较差,文盲比例较高,保证孩子的衣食住行已属勉强,在对孩子学习的引导和辅导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有时候还要依靠孩子帮助干农活。调查显示学习一般的占42.2%,特别差的占7.8%。农村学校受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的限制,学校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出现很多孩子辍学、厌学的现象。调查显示有50%的孩子对于学习的喜欢程度一般;3.3%的孩子比较讨厌学习,还有6.7%的孩子很讨厌学校。

3.安全方面。在农村,对孩子几乎都是“放羊式”式的管理,留守儿童更是缺乏监护人的监督和保护。由于隔代监护人从事农活,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孩子的安全问题交代甚少,从而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溺水、触电等频频发生。据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达46.8%,高于非留守儿童13个百分点。近年来,留守女童的安全问题更加严峻,软弱无助和对生理知识的缺乏,留守女童的性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受到性侵害情况严重。

二、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境况成因分析

在我国留守儿童人数逐年攀升的同时,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成因也自然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李庆丰认为,在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家庭,基本上采取的是隔代监护的方式,又祖辈来监护孩子,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这种只重视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满足,却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和行为上的约束和引导,造成了孩子性格方面的问题。吴霓认为,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说较为低,在学习方面无法给儿童予以帮助,较少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出现问题。

1.家庭监护不力。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的,家长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孩子的发展。家长不能很好的承担其监护人的责任,孩子缺乏父爱母爱,就会表现出一些我们看到的病态现象:比如心理障碍,难管教,处事极端等。一般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近亲属或者孩子本身代为行使监护权。正如之前提到了,隔代监护体现出溺爱孩子,仅仅停留在身体健康的照顾,而忽视了孩子心理、学习的综合发展。近亲属监护因为权责不明,往往不能完整的行使权利或者放任之或者碍于情面仅保证孩子正常生活起居而同样忽视孩子的其他方面发展。孩子自己监护更是严重的问题,自己监护等于没有监护,仅仅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而忽视了自己本应当树立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学校教育不力。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小学老师通常是同时担任多门课程,工资水平不高,教师自身生活压力大,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度也相应降低。留守儿童在家庭得不到情感交流和心理慰藉和其他方面的关心,也无法从老师处得到。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应试科目,没有包括音乐、体育等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单调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压力增大。学校整体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学校缺乏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学生缺少对自身权益的认识,自我维权意识薄弱,不懂得自我保护,从而导致孩子更易受到侵害。

3.社会监管不力。在我国留守儿童聚集的大多数偏远山区仍然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由于各地政府部门没有针对留守儿童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此次调研的山阳县有近80%的人都不清楚甚至没听说过什么是留守儿童。大多数人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负责人应该是家长。当碰到留守儿童在一些公共场合的不适当行为,并没有要去阻止或者加以关注的意识。社会团体和福利机构的力量有限,不能很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大范围、长期的关注。且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压力大,只能集中于少数,不能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在农村,广播电视是孩子们最为“安全”的休闲娱乐的方式。但有的孩子甚至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暴力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既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发展,更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实现路径

1.政策层面。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出台发展农村经济的惠民政策。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村就业机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使更多农民工能就近务工,从根本上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减少对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的限制,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带子女一同进城生活、学习,取消一切不合理费用,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还应该加大加深留守儿童保护的宣传力度。可以由村委会定期举办留守儿童保护的相关问题讲解活动,明确留守儿童监护制度,明确临时监护人责任,避免“监护真空”,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同时要设立类似留守儿童探亲假等制度,让在外务工的父母可以享受与孩子亲近交流的机会。

2.教育层面。从此次调研情况上看,农村教育的投入还有待加大,为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教育环境,应当引进更多专业化的青年教师,特别是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在教学中的设备也有待更新,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多媒体带来的新颖教学模式。特别是应该增加孩子课外娱乐的投入。安装专业的体育、娱乐设备,让孩子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过后,放松、愉悦身心。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确有困难的,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也可通过适当补贴及其它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对一些“家长”、“托养中心”之类的民间托管形式,要规范其运作行为。

作者:叶妮 翁思洁 朱云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第五篇:留守儿童教育的成本分析

一、教育成本的理论概述

成本是指从事一项投资计划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总和,而教育成本则是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不同的学者对教育成本有不同的划分与汇总方法,一般认同的分类为教育成本是衡量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对教育消耗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基础,研究教育成本有助于确定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合理分配,也有助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运用教育成本理论分析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成本问题,有助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从而促进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成本分析

1、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里儿童的教育成本太高,主要表现为直接成本。一方面,送子女到城市读书需要收取高额的转校费;另一方面,城市的生存成本普遍偏高,儿童在城市中的衣、食、住、行等无疑会加大父母工作的压力。同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附带着很多间接成本,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即使儿童在城市上学,但是却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而城市的教学内容与农村的教学内容又有很大差距,这对儿童的高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孩子在缺乏亲情、缺乏家庭教育,缺乏正常生活氛围的环境中长大,使得他们对父母的感情淡薄,与父母的感情交流较少甚至存在一定的障碍。而且,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有发展的关键期,错失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知识学习、道德品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问题,这些都是父母外出打工所要付出的间接成本,所要付出的代价。

2、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

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而言,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都是高于高等教育的,但是我国一直有“轻初等重高等”的现象,这是由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资回报期高于高等教育而造成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对社会的高收益性决定了我们应该加大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资,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其次,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由中国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而引起的,缩小城乡的差距,加快农村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城乡差距的存在以及城乡发展的进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就能解决的,这就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长期性。然而,由于留守儿童是农村未来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及早解决对整个社会发展都是有利的。最后,留守儿童心理、身体的发展与成长有自己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及时性的,如果错过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机,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因此,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高收益性、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长期性、留守儿童教育的及时性等几方面充分表明了政府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政府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教育的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儿童教育质量、培养农村发展优秀人才的关键。对教育的投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是最先了解到儿童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情感状况的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班集体里的言行举止以及他们的试卷、作业、日记等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因为学生的试卷、作业、日记等都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学生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和性格特征,如果老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安慰、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很多老师精通于专业的教学知识,在对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的处理以及运用心理学等知识来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上很欠缺,而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于留守儿童身上的严重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老师的培训,不仅是专业教学能力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及时捕捉与解决儿童情感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的的能力,从而让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在学习上给留守儿童以帮助,更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因“缺乏家庭的关爱,缺乏正常的家庭氛围”所带来的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的阴影,让老师不仅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人,更作为他们的“心理咨询师”、“情感倾诉人”。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班集体的影响,建立班集体的良好氛围与文化,比如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让留守儿童在班集体的影响下,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爱下,把班集体变成一个温馨的家,把老师与学生变成可以倾诉心声的人,从而能够让他们健康茁长的成长。

(2)政府应加强家庭教育培训与咨询机构的建立

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教育一般是在教师的教导下完成的,而在家庭中的教育则是在祖父、祖母等监护人的照顾下完成的。但是祖父、祖母等监护人的观点、思想等比较落后,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所以政府应更多的建立家庭教育培训与咨询机构,这种机构应该不仅为老人提供新观念、新思想的培训,更是对他们教育方式的培训、关爱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培训。同时,这里也应该成为儿童除了学校之外的健康成长的乐园,给他们提供父母式的关爱,为他们及时解决问题。

三、总结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本身应努力调整自己的情感、心理和生活状态,让自己向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去发展。同时,也需要我们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大力关注与密切合作,为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优质的资源。

作者:张利博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第六篇: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表现

1.性格孤僻怪异,缺乏自信,容易自卑,内向拘谨,比较敏感;有的爱逞凶斗狠,有的则胆小怕事。2.集体意识较差,不喜欢与同学交流、沟通,大多数喜欢独来独往。3.学习成绩极端化:有的成绩特别优秀,表现出众;有的成绩较差,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度。4.与父母感情淡薄,关系紧张,甚至仇视父母。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从小与父母相隔两地,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太短,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不把自己带在身边。2.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在孩子最需要父爱、母爱的时候不在孩子身边。3.照顾孩子的亲人由于不是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难免会存在不足,过分溺爱,不严厉教导。4.学校教育的不足,没有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的教育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学校是孩子成长、学习的地方,而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世界于他不过是一片空白,他只有对温暖和食物的要求,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

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孩子,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父母亲就是这种无条件的爱的来源。慢慢地孩子长大了一点点,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最爱他们、陪伴他们最多的人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送礼物的对象就是父母。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父母是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在6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在父母亲正确的教导与呵护下,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精神圣殿,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先教育孩子做人,然后才是学习。没有人是圣人,不苛求老师能站在每一位学生的角度去为学生考虑,但希望老师能对留守儿童多一些耐心、多一点爱。及时对学生的不正常表现做出正确的解决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把他们带出自己的封闭的小世界。

三、小结

在我执教的小镇上,有一个留守儿童之家,许多留守儿童被送到这里。这样的留守儿童之家在许多农村都存在,他们解决的只是孩子们的吃住问题,孩子们对爱的渴求不一定得到满足。这些幼小的孩子们,需要呵护,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爱!这个问题是全社会都应思考的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陆春兰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得胜中心学校

第七篇: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一、儿童早期阶段人格发展的本质特征

1.目标品质:自主性是每项活动都必不可少的,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必须具备这一品质。而目标的达成有赖于自主性的良好发展。此阶段(3~6岁)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主动对抗内疚。此时孩子由于身体成长等原因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而自主性为活动中主动权的实施增加了质量,若自主性受到抑制可能会导致反抗行为或者拒绝独立自主。如果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得到肯定,就会获得自信心和责任心以及创造力,反之则会削减其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动机和勇气。这一阶段的危机就在于罪恶感超过了对目标的期望,外界强制性行为的使用和来自权威的力量很快就会超过孩子身体和大脑的执行能力,此时孩子的自主性就会被叫停。

2.能力品质:学龄期(6~12岁)通过发展勤奋感获得各种能力并克服自卑感,这是儿童获得独立思考、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期。儿童通过学着制造东西赢得他人认可,通过坚定完成赋有规则的工作获得勤奋感,在不断适应规则的过程中体验到使用稳定注意力和坚定不移勤奋品质去完成任务的乐趣。如果他只把“工作”视为义务,就可能会发展成墨守成规的人,甚至是缺乏思考能力的奴隶。失去了对勤奋感联想的希望,他就会感到孤独和自卑,并且认为自己注定会发展成平庸之人。这也是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最具决定性的阶段,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事、劳动分工意识、有差别的机会观念、科学气质精神等方面也会在这一阶段得到发展。

二、父母缺席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健康人格的塑造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连续性、整体性以及良好的外界环境等。家长缺席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儿童人格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对儿童人格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1.父母缺席意味着错过了孩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成相互衔接的八个阶段,每阶段都有社会心理危机需要解决,危机既是人成长的挑战又是机遇和转折点。若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社会危机,将会在未来再次造成问题,即危机的解决需要抓住关键期。例如错过了培养信任感的年龄,以后就很难再培养起来了。又例如在第二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按时吃饭、顺利大小便,如果此时的儿童不能顺利地解决这些事情,加之父母过于严厉的惩罚,就会伤害儿童的自主性,产生羞怯感,严重者会导致自控能力的失调。儿童独立、坚强、自信、信任、友善、合作、富于创造性等优良的人格品质的建立、健全人格的形成,其关键期在幼儿期,即使此后可以得到弥补,但重塑时的困难远大于初期建立时的困难。

2.父母缺席违背了人格发展的渐进性、连续性规律埃里克森主张人格发展具有渐进性,每一阶段都是整个过程的同等组成部分,每一个阶段都必不可少且不可逾越。八阶段之间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完整统一的关系,尤其是前四个阶段人格危机的解决情况对后续整个人生阶段的发展会产生决定性影响。父母在第一阶段中的缺席会影响幼儿母乳喂养,对外界环境的信任感缺失,怀疑会阻碍勇敢去期待的希望品质的培养,进而变得懒惰、懦弱,主动探索目标的动机受到打击。希望品质的缺失又导致了第二、三、四阶段自主性培养的受阻。而三、四阶段中父母的缺席会使儿童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缺乏来自父母的引导规范和榜样作用,导致自主性追求目标并达成目标的目标品质培养受阻,各种能力品质也就难以培养起来。

3.父母缺席意味着孩子人格成长中家庭环境的不完整性埃里克森强调文化和环境因素对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在儿童前三个阶段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分别是母亲、父亲以及家庭关系。在儿童人格塑造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影响是持久且深远的。埃里克森认为,4~6岁是儿童发展自主性克服内疚感的关键期,他强调一个人在未来生活中所能获得的成就,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感发展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主动感的培养有赖于前期的希望品质和意志品质。来自父母早期的照料和教育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所以父母在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最好不要缺席,而且应为儿童提供或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这一角度认识儿童人格品质的形成,对指导儿童人格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对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克服不同阶段的心理危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1.抓住人格发展的关键期

埃里克森强调人格发展的阶段性和关键期性,有助于留守儿童父母根据孩子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及其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任务做出相应的教育和引导。例如避免在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期(0~6岁)与孩子分开,多给予孩子鼓励和关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5岁以前是奠定教育基础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人格培养将影响人的一生。错过此关键期,人格的可塑性将变得越来越小。充分把握并利用人格培养的规律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个阶段儿童虽刚出生,但人格塑造已悄无声息地开始了。0~1.5岁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吮吸、吞咽、与父母亲密的肌肤接触等,通过口来觅食并用口表达自己的爱。如果此时缺乏食物供应和口部快感,则会导致婴儿使用强迫手段、任性方法而非互惠方式来达到他的目的。对外界环境的悲观和怀疑态度阻碍积极乐观和敢于希望人格品质的形成。埃里克森提出了维持或者弥补母子之间互惠关系的方法:用高质量的橡胶奶头给婴儿喂奶、拥抱他、跟他讲话、对他微笑、摇动他等等。虽然这些方法也可以由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来实施,但埃里克森明确指出:“如果婴儿突然地失去了惯有的母爱,则可能导致儿童恶性的抑郁症,或一种持续的悲伤状态,并给今后整个人生罩上压抑的气氛。”父母应避免此阶段与孩子分开。第二、三、四阶段是培养孩子自制力和坚定的意志品质以及创造力的关键期,也是孩子争取自主权的阶段。对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规范可能使儿童过度使用自主权,进而导致散漫、任性等不良人格品质,如果要求过于严苛,儿童则会感到无所适从。此时最好经常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尝试一些他们主动要求进行的合理行为,或者是给他们安排任务,让其在有益的训练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帮助其克服羞耻感和疑惑感,养成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独立自主、富于自制力等优良的人格品质。

2.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比较重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发展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1)创造父母在场的良好环境

第一阶段与婴儿接触最为亲密的人主要是父母,尽力创造一个父母在场的环境。另外,儿童的人格成长会受到很多隐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具有不易察觉性、突发性、偶然性、不可预知性。例如来自父母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等,这些看起来微小的事件往往关乎人格的重大转变。因此,父母在场环境的创立以及亲子之间良好互惠方式的建立,是这一阶段儿童人格培养的关键。创造父母在场的良好环境的路径:一是发展乡镇企业,为父母留在孩子身边创造外部环境。二是改革户籍制度,为进城务工人员带子女进城务工和子女入学创造条件。在城市中开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校,解除进城务工人员与子女分离问题及其子女教育问题的后顾之忧。三是社区及相关部门要组织即将为人父母的年轻人进行生育前指导,使其掌握亲子关系建立的关键期理论及亲子分离的危害。四是在留守儿童家长之间开展信息交流活动。有研究表明,如果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经历相似并且关注的事情相同,接受者就更容易接受信息,从而导致相关态度、信念甚至行为的改变。

(2)建立适度的亲子关系,发展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

在留守儿童的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父母应珍惜与孩子仅有的相处机会,与孩子建立合适的亲子互动方式,保持适度的亲子依恋关系。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关键是把握好度,建立适度的亲子关系,发展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首先,切忌溺爱。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除父母之外的监护人碍于面子等原因不敢放开手脚管教孩子,可能会出现溺爱现象。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依赖型人格,自私自利,遇事退缩,缺乏进取精神和自主探索能力,难以在成就感中形成自信心。其次,切忌过于严苛。专断独裁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孩子只能服从于家长的命令。这在留守儿童当中极易发生,他们自知父母不在身边,不敢违抗专断独裁式的命令,凡事畏首畏尾,懦弱自卑,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压抑过度则有可能形成暴力倾向。最后,不可放养。由亲戚照料的留守儿童往往处于这种散养状态。由于亲戚忙于工作、交际或者缺乏责任心等原因,只能照顾到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对其心理情感上的关心照顾和行为习惯上的管教引导,形成孤僻、感情冷漠、爱无能等人格特征。

(3)保持人格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埃里克森指出:“当孩子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时,应尽可能地不削弱原来的相互调节关系。”即不要造成儿童突然的留守状况,如果是环境所迫不得不留守,则最好有一个过渡期。留守后家长要增加回家的频率或者经常与留守儿童通电话,进行感情交流,关心孩子生活学习状况,保持与留守前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要尽量优化留守儿童周边的社会生活环境,保持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一致性,尤其是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四、总结

总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强调童年早期和外界环境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开辟了有别于以往注重事后弥补的另一条蹊径,即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其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理论也有助于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关注留守儿童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及其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

作者:贾盼盼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第八篇: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的可行性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大规模增加,致使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儿童天性贪玩,缺乏自律意识,而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的管教和辅导,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引发心理、生活、学习、行为、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①心理问题。少年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心与爱护、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以及父母的有效教育和引导,生活中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长此以往,他们便不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接触很少,无助感、失落感、被遗弃感的形成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异常心理表现出两种典型症状:一是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性格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②生活问题。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然而他们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只能在较为节俭的条件下过着仅能维持温饱的生活,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精心照顾,他们生病时也只是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甚至不科学的治疗方法,使得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另外,有些儿童不得不过早地分担家庭负担,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③学习问题。首先,留守儿童多由祖父母隔代监护,由于他们年事已高、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基本没有能力监督和辅导孩子学习,造成家庭监护不力;其次,由于农村学校资源有限,同时又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因素制约,缺乏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特殊关注和照顾,造成学校监护不力;最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致使留守儿童的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滑,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逃学、厌学、辍学的直接因素,应引起广泛关注。

④行为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缺乏应有的教育监管和道德约束,临时监护人对其犯错误时的态度主要是等其父母回来再说,很少能尽到监护的责任。由于缺乏及时的约束管理,部分留守儿童就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问题。如学习散漫,不服从学校管教,经常迟到、早退,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在坏人的教唆下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⑤安全问题。父母外出导致对孩子的监管弱化,临时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同时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太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又较弱,他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在生活中,部分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还有些留守儿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由溺水、触电等意外事件引起的伤亡也屡屡出现;同时,留守儿童还是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之一,使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二、县级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可行性

2.1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公平、自由地获取信息资源,享受信息服务,它的教育职能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理应主动担负起教育培养和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重任。县级图书馆应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阅读活动,使其成为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通过一系列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读书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2.2图书馆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源

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不仅拥有专业性强、信息量大的纸质文献资源,还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资源,包括购买的数据库、自建的数据库、收集的网络资源等。尤其免费开放以来,县级图书馆的经费大幅增加,馆藏数量和种类、规模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留守儿童阅读课外书籍和辅导资料的需要,这样不仅弥补了孩子们课堂知识的不足,激发了阅读兴趣,还培养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3图书馆拥有专业的馆员队伍

近年来,县级图书馆通过提升馆员信息素养、强化馆员服务意识以及“走出去”“引进来”等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了年龄结构科学、专业结构合理的馆员队伍。经过长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图书馆员能够始终坚持“一切以读者为本”,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积极分析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耐心解答留守儿童的咨询问题,有针对性地为留守儿童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专业的馆员队伍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是服务好留守儿童的重要保障。

三、县级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举措

3.1建立图书流通站

县级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有馆藏为留守儿童服务。如图书馆可以在农村中小学校内设立校内图书流通站,在班级设立图书流通点、书刊借阅点,直接在学校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方便留守儿童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结合中小学生教育,在校内适当播放爱国主义电影、科普知识讲座等。

3.2举办各种读书活动

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资源与学校共同举办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快乐”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等。盘山县图书馆在2013年5月组织了中学生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还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素质,受到了一致好评。寒暑假期间,盘山县图书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开办短期冬令营或夏令营,带领孩子们到农村大棚基地、科研所去参观学习,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又为家长减轻了照顾孩子的负担。

3.3开辟特色心理教育园地

图书馆可以邀请心理咨询教育专家或者有一定心理学知识背景的馆员负责搜集整理有关心理教育资料,定期举办心理辅导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消除成长中的烦恼、学习中的困惑。

3.4组建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图书馆可以在留守儿童中组建互助辅导小组,让留守儿童在小组里交流互动,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在辅导员的协调和引导下,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讨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疑虑。通过互动小组的共同交往,他们会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帮助。

3.5加强安全教育

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最棘手的就是儿童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救能力十分重要。盘山县图书馆通过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安全手册、与学校联合举行逃生演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四、总结

关爱儿童,教育好下一代,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各级图书馆工作者要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配合,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热心服务为他们创造舒适的成长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杨宗敏 单位:盘山县图书馆

第九篇:少儿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农村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问题。亲情缺失问题。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行为上的引导和帮助,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造成家庭成员间缺少亲情的维系,影响家庭的团圆幸福。学业失教问题。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儿童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市儿童,而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则加剧了这一现象,使其早期发展受到局限。另一方面,父母监管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对学业完成有一定影响。心理失衡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正常疏导,时常感到自卑、受冷落、受歧视,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引发道德失范、违法犯罪问题。安全保护问题。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缺少防护意识和能力,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留守儿童一旦受到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救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不仅危害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更伤害了儿童幼小的心灵。

二、省市少儿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必要性

1.服务留守儿童是省市少儿图书馆落实政策规划的需要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大投入,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体系。要组织面向残障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服务活动,切实保障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文化权益。《天津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建立覆盖全市行政村的农家书屋,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为了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实现从城市到农村服务网络全面覆盖。中央文明办已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作为文明城市考核的重要内容。可见,省市少儿图书馆将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服务对象之一,是落实有关政策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发挥自身优势、扩大辐射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2.服务留守儿童是省市少儿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省市少儿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更需做好公益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扩展延伸,省市少儿图书馆是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少年儿童课外阅读和自学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为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在亲情、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有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服务留守儿童,提高全民阅读水平,是省市级少儿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所在。

3.服务留守儿童是省市少儿图书馆帮扶弱势群体的责任

我国少儿图书馆发展并不均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十分明显,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强烈反差。大多数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儿童缺少课外读物。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儿童是享受图书馆服务的弱势群体,而留守儿童则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省市少儿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做好公益性服务是本职,关键更应做好均等化服务。省市级少儿图书馆理应担当起帮扶弱势群体的责任,关心并帮助留守儿童,对他们实行知识援助,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同样的文化资源,让图书馆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三、省市少儿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措施

在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省市少儿图书馆与区县、乡镇少儿图书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充分的资金支持,更丰富的文献资源,更灵活的服务方式,更科学的管理方法,更专业的人才优势,这些确保了省市少儿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为了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和发展需要,省市少儿图书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共享资源,保障文化权益

少儿图书馆应为留守儿童设立“图书馆参观日”,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到图书馆享受文化资源,保障其平等的文化权益。

1.1建设特色馆藏

加快建设适合于不同年龄留守儿童阅读的馆藏资源,增加图书馆少儿读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低幼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图画书、拼音读物;为青少年提供作文选、习题集等参考书,中外名著、科普知识等课外书,生动有趣的各类休闲娱乐书,以及心理健康书籍、安全知识手册等。丰富的文献资源是服务留守儿童的有效保障,有助于留守儿童增长知识,扩展视野,提高学习成绩,有益身心健康。

1.2打造专门空间

在省市少儿图书馆内打造专门空间,建立留守儿童阅览室,使留守儿童不仅从识字中培养兴趣,也从环境中增加印象。在阅读环境方面,图书馆要创设符合留守儿童特点的阅读空间:墙壁色彩应起到舒缓情绪、静心宁神的作用,桌椅形状、式样要充满童趣,并设立独立卫生间。在上网环境方面,要提供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绿色网络环境,同时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1.3配备专业人员

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少儿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等专业知识,更要有持久的耐心、强烈的同情心、高度的责任心以及甘于奉献的爱心,这样才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

2.馆校合作,建设关爱阵地

省市少儿图书馆不但要在本馆为留守儿童做好“阵地服务”,还要注重“流动服务”,坚持二者的有效结合。省市少儿图书馆作为服务留守儿童的主导力量,当务之急是从图书馆走出来,与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中小学结成合作单位,在校内设立流动图书站。针对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提供文献资源,学校负责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开展借阅活动,共同为留守儿童建设关爱阵地。同时,校际间还可以定期进行图书资源流动,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2009年,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积极参与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策划开展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结合该活动的宗旨与要求,市少儿馆延伸分馆建设的触角,在地处偏远、经济贫困、图书匮乏的农村乡镇建立分馆,提供14150册适合小学生和低幼儿童阅读的图书,分送到武清区高村乡所属的4个阳光书屋。2012年3月,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又与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签署了对口建设协议,计划建立分馆。市少儿馆为农村儿童送去关爱,充分体现了少儿阅读的公益性、均等性原则。

3.延伸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3.1开展读书活动

牢牢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少儿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又一重要内容。省市少儿图书馆可以尝试组织馆员进村入户,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利用农村广播的优势,定期由馆员担任主持人,为留守儿童讲故事。使留守儿童在农村就能有好书读,有故事听,充分感受知识和阅读带来的乐趣。

3.2加强心理辅导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问题。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关键。省市级少儿图书馆可以创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制力。

4.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4.1搭建交流平台

省市少儿图书馆可以在网站上设立“关爱留守儿童”版块,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和成长经历,为那些关心留守儿童的人士及群体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搭建一座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关怀沟通的桥梁。

4.2争取媒体支持

省市少儿图书馆要加强同新闻媒体的联系,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提高社会各界对少儿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群体的认识,重视对各项服务工作的宣传,吸纳社会资金,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这项爱心事业中来,努力实现多领域、多群体的全覆盖,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收获知识,感受温暖。

4.3发扬志愿精神

省市少儿图书馆可以招募志愿者,充分利用志愿者等社会人才资源为留守儿童服务。动员更多的人发扬志愿精神,担任留守儿童的“家长”“爱心妈妈”,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更是关系到下一代整体素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留守儿童成长需要,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少儿图书馆员要以职业责任心落实图书馆服务精神,对留守儿童的服务应该是用心的服务。省市少儿图书馆要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图书馆成为留守儿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精神家园。

作者:屈萌 单位:天津市河北区图书馆

第十篇: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易感性

1对象和方法

1.1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dolescentHealthRelatedRiskyBehaviorInventory,AHRBI)该量表包括38个条目共6大类常见的健康危险行为:自杀自残行为、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或健康妥协行为、攻击暴力行为、破坏纪律行为、吸烟饮酒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未选)。每个条目采用“0~从不”至“4~经常”5级评分。全量表及各分量表的重测系数分别在0.53~0.80;效标关联效度在0.06~0.43。

1.2家庭环境量表该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10个分量表,本研究只选用了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和独立性四个分量表。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重测信度。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对测试结果进行初步筛查后,将有效数据录入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或χ2分析、多元协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

2结果

2.1被试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对340名5~9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试,最终有效被试310,有效率91%。留守儿童共178人,男性96人,女性82人;平均年龄(13.60±1.4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7.48±1.26)年;与父母离别时间(10.05±14.17)月。农村非留守儿童共132人,男性65人,女性67人;平均年龄(13.23±1.4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7.19±1.38)年。留守儿童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8,P<0.05),教育年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1,P>0.05)。

2.2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的差异分析

留守儿童的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得分在1.22~2.38之间,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在1.14~2.24之间。以年龄为协变量,采用2(组别:留守儿童组和非留守儿童组)×2(性别:男性和女性)多元协方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对暴力攻击行为(F=2.614,P=0.107)和吸烟饮酒行为(F=1.394,P=0.239)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破坏纪律行为(F=13.384,P<0.001)、自杀自残行为(F=7.623,P=0.006)和健康妥协行为(F=6.712,P=0.010)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的影响后,除了吸烟饮酒行为(F=0.737,P=0.391)外,组别主效应显著,留守儿童在暴力攻击行为(F=9.320,P=0.002)、破坏纪律行为(F=8.961,P=0.003)、自杀自残行为(F=10.911,P=0.001)和健康妥协行为(F=9.144,P=0.003)4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除了自杀自残行为(F=2.562,P=0.110)和健康妥协行为(F=0.975,P=0.324)两个因子上外,性别主效应显著,男性在暴力攻击行为(F=12.835,P<0.001)、破坏纪律行为(F=11.317,P=0.001)和吸烟饮酒行为(F=9.590,P=0.002)3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组别和性别在健康危险行为的5个因子上的交互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家庭环境、年龄、与亲子分离时长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对这些因素与健康危险行为进行了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年龄、与亲子分离时长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因果结构模型的χ2=40.396,df=29,RMSEA=0.047<0.05,GFI=0.961>0.90,NFI=0.933>0.90,PCFI=0.516>0.50,说明假设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可以适配。其中,家庭环境可以预测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94%的变异。年龄可以预测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5%的变异。与亲子分离时长可以预测1%的变异。

3讨论

3.1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高发性及其性别、年龄特征

预防和干预健康危险行为是儿童健康行为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这与李光友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是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高危人群。这应引起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促进留守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与发展。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不管是否为留守儿童,男童在暴力攻击行为、破坏纪律行为、吸烟饮酒行为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上均明显高于女童,因此,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特点。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进行干预时,年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能够有效地预测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对于10~16岁的留守儿童而言,年龄越大,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故低龄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重在预防,大龄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重在问题解决。

3.2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路径分析结果也表明,家庭环境因素能够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进行有效地预测。具体而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家庭矛盾多、经常吵闹,家庭成员不团结,亲子关系疏离,独来独往,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就会增高。相反,如果家庭和睦,父母教养方式民主,亲子关系亲密和谐,家庭成员间沟通交流顺畅,情感和观念表达自由,成员相互支持和鼓励,留守儿童的健康危险行为就会降低。因此,父母外出打工时间、家庭矛盾和家庭成员的独立性是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易感性因素,而家庭成员亲密和情感表达顺畅则是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保护性或预防性因素。这为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进行家庭方面的干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对策。

4结论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5

1.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所涉及到的相关主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重视不够。

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所涉及到的相关主体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等,这些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方面都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1政府部门方面。

政府部门对如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活动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有效的举措。

1.2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没能认真落实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感恩教育的各项政策。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各个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所进行的指导及监管不足,这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1.3学校方面。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决定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在感恩教育方面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重“教书”轻“育人”;二是学校对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校的感恩教育工作缺乏合理的长期规划,导致学校的感恩教育变成了“一阵风”工程,最终导致学校的感恩教育流于形式。以上原因导致了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1.4家长方面。

家长作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不足是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长期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时间往往非常有限,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也比较少,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时往往也只是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少,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力度也不够;二是家长本身感恩意识淡薄,没能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三是家长无原则的宠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忽视对孩子的感恩意识进行培养。以上这几个方面原因导致了孩子的感恩意识淡薄。

2.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存在不足。

研究表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感恩活动的形式单一。

根据调查,笔者发现,不少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形式大多为文艺表演及演讲比赛,单一的形式导致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低,效果不明显。

2.2活动参与者单一。

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本人。2.3感恩对象单一。就农村留守学生而言,感恩活动的感恩对象应该包括党和国家、社会、父母及其他家人、老师、朋友、同学、邻居等。但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感恩活动的感恩对象基本上只涉及老师和父母。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对策

1.构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模式。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对感恩教育的成功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这四个主体都参与到感恩教育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感恩教育才能取得成功。具体做法如下:

1.1政府方面。

政府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时要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其中;二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来对感恩教育进行引导和监管;三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1.2教育主管部门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各个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及监管,以确保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

1.3学校方面。

学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二是把感恩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三是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及内容,扩大感恩教育的感恩对象;四是积极创设校园感恩环境和感恩文化。

1.4家庭方面。

家庭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感恩行为进行肯定和鼓励,主动配合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2.实现感恩教育活动常态化。

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活动,这是目前许多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惯常做法。这种做法有利也有弊。这种做法的有利之处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会导致儿童对感恩教育的理解表面化,更严重的,会导致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学校应引导儿童把感恩寓于日常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受恩与报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化为感恩的行动,最终使感恩变成一种习惯。

3.创新感恩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6

1.1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加强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来自贫困的农民家庭,其监护人往往是年纪比较大的长辈。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辅导督促其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品德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给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伤害,其庞大的群体数量也导致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的要点分析

要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现状,就要抓住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要点,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分析,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由来已久,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因此需要总结分析出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重点管理项目着重监管,加强各方的教育职责,将责任义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真正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分析,可以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要点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2政府管理责任和法律法规的指引

要想真正的实现教育公平,就要有政府的扶持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保障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制度,但是由于受到地区条件的限制,一些留守儿童还是得不到合理的安置。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管制,当地政府也没有将随迁子女的教育纳入到当地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入学手续复杂甚至将他们拒之门外。政府管理的缺失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随迁子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即使跟随父母来到大城市,也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使得更多的随迁儿童被打回原籍,成为留守儿童。因此,要想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就要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明确各政府部门的义务和职责,加强对学校、社区的管理,尽快完善保障留守儿童教育权益的法律法规。

3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引导和教育监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父母和监护人,即家庭教育环境,二是学校,三是教育部门。父母和监护人教育作为儿童成长和观念养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由于父母、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又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忽视了对学龄儿童的教育监督。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在家庭教育监督缺失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管理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可以用自己完善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部门作为统筹全局的管理部门,其政策指引和管理措施将对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监管作用,促使监护人和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4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虽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教育公平不能受到地区的限制。只有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平划分,才能使落后地区的留守儿童接受到现代化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提高师资力量。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由于财政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条件简陋,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育部门应当合理安排教育经费支出,抓住最困难的学校,完善现有的教学设施,扩大学校规模,为师生创造一个教学设备齐全的现代化教育环境。我国的师资力量分布严重失衡,绝大多数师资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由于教师的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吸引高素质教师到农村教学,扩充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对于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结语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7

随着经济的恢复国家得到了发展,加之世界发展的新形势的影响,中国又选择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道路的变革促使社会格局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出农村到城市去打工。现今城市中高楼大厦,城市中整洁的环境等都是由这些外来务工群体实现的,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由于户籍等原因,他们的孩子并不能跟他们一起到城市中生活必须寄养爷爷奶奶身边或是寄养家乡的亲戚中。外出务工的群体逐渐的壮大,留守儿童的就越来越多,今天我国的留守儿童超过了5800万。由于留守儿童大都缺失父母的关爱而存在许多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本文则从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讨论。

二、网络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

现今的中国已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小国家,其综合实力已不容世界上任何国家小窥的泱泱大国,这背后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支撑,而这种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对外带来外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内促使社会人口格局发生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由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组成,计算机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并高速度的处理大量数据的只能电子设备。而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社会人口格局变化就是指中国现代经济政策的变更,外来务工人员疏于对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学习和生活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样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社会人口格局变化就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范畴。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几乎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同时也影响了每一个人。社会发展需要依赖个人的发展,当今的个人发展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每个人的发展与网络都是息息相关的。网络给知识传播和新事物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方便人们更及时正确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但是当今的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不仅仅为传递正能量,正面消息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方便了消极信息和因素的传播,对于消极网络问题成年人尚不能处理的十分贴切,对于好似一张白纸的儿童来讲就更难以把握了。这一时期的儿童尚不能正确的辨别是非对错,又没有父母在身边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就被网络的消极面所“吞噬”。

三、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当今的社会发展不能离开网络,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能再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更有群体壮大的可能性,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就必须调节“矛盾”双方关系,尽量寻找到可以使双方达到“共赢”的方法。笔者根据所学的社会学知识和一些相关的调研针对网络消极面对留守儿童影响的弊端提出以下三条措施。第一,留守儿童随父母到务工地去上学。孩子健康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细心照料和正确的指引,但由于户籍问题大多数的务工子女都必须留在家乡接受教育。针对这一点国家可以采取宏观调控,采取一定的开放政策,让符合一定指标的留守儿童可以随着父母到他们的务工所在地去接受教育。这样就给留守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和一个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第二,扩大教师的监管范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教师,他们不但可以教授给孩子们知识还能影响其人格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教师职责一般都是负责教书,教书书本的上的知识,很少有教师能顾及到孩子的生活。但是针对留守儿童父母照料和指导的缺失,也可以由教师来弥补,虽不及父母的爱细致绵长,但至少可以保证孩子的成长不迷失方向。第三,为留守儿童组建专门的学校。针对一些父母没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教师能力又有限的条件下,最好是组建一种完全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学校,在这类学校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孩子的生活,心理知道,知识教授,弥补孩子缺失的父母的爱。让这些孩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并同时正确的指引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

四、总结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引起农村很大比例的青壮年农民外出离家打工,他们的子女只能被迫留在家里,导致农村出现了这样一批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不能与自己的父母朝夕相伴,长期缺少家庭教育,缺少良好的家庭成长的环境,他们的情感教育是无论如何无法弥补的。不但教育缺失,这些留守儿童还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叛逆心理、孤独自闭等等。这样一来很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将来身心发展埋下严重的隐患,还有可能逐渐变成社会性问题。由上述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对个人情感的培养,这一方面的缺失需要从学校教育中得到补充。儿童时期是个人情感的养成的关键阶段,学校要尤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能够与感恩教育有效契合,体现了语文教育中对留守儿童情感方面培养的有效性,同时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有意识的将教材中丰富的案例与儿童感恩教育的目的紧密结合,培养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和个人情感的健全,让留守儿童能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二、感恩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对留守儿童而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感恩教育涉及到了方面十分广泛,最基本的方面有对父母、自然、社会、祖国恩情的感受等。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课堂教学出发,切入感恩教育的内容,抓住一切时机渗透进入感恩教育,让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灵在课堂学习中无形的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起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的情感意识,这也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使命。小学语文课本里面包括的“感恩”是丰富和多样的,不一样的感恩之情,一样的是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而长远的影响。自然哺育了一切,《特殊的葬礼》教会学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只有一个地球》教会学生地球是整个人类的母亲。让留守儿童懂得感恩自然,学会以感恩的心态对待大自然的一切。感恩父母,是每一个留守儿童最应当学习的必修课,他们的父母为了一家生计离家别字外出打工,他们所受的一切的苦难动力都来自于自己的子女。作为留守儿童的他们虽然不能与自己的父母朝夕相伴,但是他们不能忘了父母对自己的恩情。感恩教育让他们心怀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父母。感恩祖国与感恩社会,学会感受祖国的包容和伟大,学会感受社会的博爱和温暖,让这些留守儿童对祖国和对社会的眼光是柔和而温暖的,成长路上怀着感恩的心,相信能让他们走的更远更踏实。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选材大多文质兼美,同时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选入“乌鸦反哺”之类的寓言,感恩主题的名人名言,名作篇章,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细细品读,老师再同时加以讲解,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感恩的重要性等等,让他们懂得情感培养的重要。另外老师也可以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适当的拓展学习,引入相关的学习内容,例如讲些富有现实意义的、短小精美的感恩故事,或者是当前社会反面事例,吸引学生们的关注,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其中,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说出理由,老师再加以总结评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让留守儿童在课堂教学中有感情的朗读优美的文字,可以唤醒和激发留守儿童情感的积极方面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每篇文字都展现出了世界上某一个美好的时刻。作者通过优美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些都是有利于留守儿童情感培养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认真的阅读,仔细的品味这些文字,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深刻体会作者情感产生的源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从情感到理性的迁移。留守儿童的一大问题是因为父母长期在外而缺乏亲情,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关爱别人,如何关爱别人。《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中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情表现出伟大无私的母爱,文章中有很多的具有感染力的句子,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点激发学生们的情感,积极引导学生们读懂文章,鼓励留守儿童能有自己的思考,从而由自身体会到母爱的力量,亲情的伟大,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方面的教育,切入学生个体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心灵共鸣,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促使他们能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感恩教育如果缺乏情感体验就是肤浅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情感的真实体验,让留守儿童对感恩教育增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从教材入手,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同时抓住时机做好适当的课外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的层面上来。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