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浅论(5篇)

高中历史教学浅论(5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要:历史科目主要讲述从古至今中外历史上的名人轶事以及历史进程,对中外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战争动乱、革命改革等大事做出讲述及客观的评价。学好历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本文结合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联系历史科目本身的学科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高中生历史成绩的提高以及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策略;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是文明以及时间的见证,历史在高中阶段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科目讲述的内容大多为不同时间轴发生的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代表着世界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有着象征性的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应紧抓这门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教学,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记忆和客观的评判,最终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及历史教学水平的总体提升。

一、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由于历史科目本身的特性,书本中所讲内容及知识大多数为单调的叙述和评价,而缺少趣味性。因此,教师教学时需要让学生感到历史的趣味性。当然,趣味性并不是指教师简单和学生采取玩笑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上一笑而过,教师应做的是在讲述课本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逸闻趣事,使学生不会对整节课产生枯燥感。例如,在教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课本中所讲内容大致为中国和多个国家签订友好协议,提出《和平发展五项原则》等,而这些案例单纯的讲解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在讲述这些案例中间穿插一些课本上没有讲述的内容,如:中俄珍宝岛问题,柏林墙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都是十分感兴趣的,当他们听到自己没有了解到的知识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历史课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注重历史问题的客观性

客观即不掺加任何的主观感情因素,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上对绝大部分人物以及事件,包含重大变革采取的评价态度都是客观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强调历史课目本身的客观性,重点指出回答问题时不能有主观的感情参与。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由于学生在长时间历史学习中对清政府留下的印象都是“封建”“腐败”之类的词语,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次反清政府的运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是尽管清政府闭关锁国,狂妄自大,而太平天国运动是为了推翻清政府而发起的起义,我们依然要在做题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因其仍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且参与运动的大多数人为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从而导致了这场运动被镇压,以失败告终。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客观与公平,若学生在回答时参与了个人情感在其中,便是没有抓住历史这门学科的真谛。因此,教师要强调学生尊重历史的客观性,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性

任何学科题目的作答都要求规范性,而历史又是一门客观严谨的学科,因而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作答的规范性。例如,在回答“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时,便可以为学生总结出答题步骤:第一步应说明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反封建战争的胜利,第二步说明中国从此不再被迫对外开放,走上了主动开放的道路,第三步说明中国的胜利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意义,第四步说明中国的胜利鼓励了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继续英勇作战。从对中国自身的意义到对世界的意义,范围由小及大,这便是回答这些有关“意义”类问题的规范答题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去一步步规范答题,只有学生养成了规范答题的习惯,才能在答题过程中做到逻辑分明。同时,答题的规范性也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在文科各科的答题过程中都能逻辑分明,语言有序。

四、结语

历史是高中学习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考查和锻炼。科学有效地进行历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分析历史问题,同时运用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来分析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现象,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本文从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注重历史问题的客观性以及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性三个方面对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在相关方面给予若干建议,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的同时,为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聂秀娟.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2):101.

[2]严彬彬.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3(8):41-42.

作者:张志霞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发散式教学应用

[摘要]高中的教学工作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创新,融入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助作用。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发散式教学的要求、发散式教学的优势作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发散式教学;应用探究

高中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由于历史距离现代非常久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所以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现在,在高中历史的日常授课当中,应用发散式的教学思维,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思考方向和层面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发散式教学的要求

1.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利用该项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断扩展自己的历史知识面。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才能为学生提供发散知识的机会。知识储备量的提升,可帮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

2.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和核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主导作用,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学习。但在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利用发散式教学的目的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保障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激发学生想象力,是发散式教学的关键。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其一,对学生的识图能力进行培养,在高中的历史教材中有很多插图,教师要利用这些图片使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当时的历史场景;其二,对教材当中的文字进行想象,想象这些历史资料在记载过程中的详细过程;其三,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历史人物,以历史人物的思维想象,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发散式教学的优势作用

1.有益于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

在高中的历史日常授课当中,对于发散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帮助学生记忆其中的历史知识点。在学习中,学生在学习其中一个知识点的时候立刻会想到另一个历史知识点。例如:学生在学习百家争鸣的过程中,立刻会联想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知识点,以及秦始皇焚书坑儒等历史事件,学生运用这一方式会将历史知识进行链接,节约了学习的时间,但保障了学习的效果。

2.有益于为历史课程注入更多的活力

在历史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较大的兴趣,并遇到很多的问题。现在,将发散式教学应用在高中的历史课程当中,会提升课程的趣味性,使课程充满活力,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项教学方式革新了历史课堂,使课程教学有全新的变化,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变得更加轻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

1.与情境教学法进行结合

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打造教学情境,结合发散式教学方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情境让学生深入分析其中的知识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阶段特征并能概述有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如果利用教师的口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学习会不透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短片,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具体的原因。之后,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如: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等帮助学生分析并能理解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重视历史教学中求异精神的培养

在历史的日常授课过程中,应用发散式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对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的引导,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分析客观的历史事件。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很少会对学生的求异精神进行培养,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于学生求异精神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对求异精神产生兴趣,之后应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求异精神进行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某个知识点或者问题,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并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习《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及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其中可以根据光荣革命产生的原因、历程以及意义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便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认知,之后细致分析产生的原因等,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教学的范围和领域

在高中的历史知识当中,是延展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但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还要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以便学生扩展历史知识和学习的范围。其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给予学生绝对的自主权,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散思维,培养创造力。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外活动,如演讲、参观博物馆以及参观历史古迹等,从不同的教学中学习历史、感受历史。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的任务,让小组成员自行对知识进行探究,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等方式探究答案。此外,要注重学生的历史思维衔接,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思维正处于形成的高速时期,历史思维的形成同样如此。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从简单开始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体会,树立历史意识。

4.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要极其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便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能够树立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充分注重历史事实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联想新的知识,并通过旧知识理解新的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学生要学量的历史内容,如果依然应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易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阻碍了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日常授课中,要将传统的授课方式更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和学习的空间,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董金凤.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32.

[2]马伦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3):62.

[3]武栋玲.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33.

[4]柳付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52-53.

作者:韩福松 田雪 单位: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人性化教学理念应用

摘要:在现阶段高中课程中,历史课程占据了非常独特的地位,作为一门以教授学生国内外历史知识为主的课程,历史课对于学生充分掌握历史知识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史为鉴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更好地完成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性化教学;新课改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当学生具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后他们将非常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活动,这也将极大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历史趣事和各种教学资源增加历史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人性化教学理念应用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一、增加课堂容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

高中历史教材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基本涵盖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主要事件,在几本教材中介绍如此多历史知识必然会有所取舍,书中所讲授的知识基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点事件,而对于很多不太重要的历史往往一带而过。教师围绕教材进行知识讲解时,如果仅仅围绕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并不具体讲解每一个历史事件,那么学生很容易出现理解错误和认知不清。学生无法得知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也无法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对于他们理解这一事实造成了很大困难,很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些知识点。在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教学活动前首先对书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寻找与此知识点有关的一系列相关历史事实,并将相关史实进行整理分析,寻找其中对于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点最有帮助的史实。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课堂容量的增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一段历史,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困难程度,也为学生理解历史和了解历史开阔了眼界,更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更加客观地看待一段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教学资源

在历史教材中,教材编写者使用了大量的插图来对历史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希望可以将历史知识更加全面和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有一部分历史教师并不注意这些直观历史知识的展示,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文字资料的讲解上,忽视了直观历史影像和图片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在高中学生眼中,很多历史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大量文字记载的历史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人物和事件关系。特别是很多涉及内容非常广、跨度非常长的历史事件,学生更难记住这些知识。在人性化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利用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多方面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将语言教学与多媒体展示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历史和学习历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改变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过于枯燥的现状,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利用历史剧编排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体验式学习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会到很多知识,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验式教学法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段历史中,重新回味那段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播放一些历史视频,并根据书本上的记载给学生详细描述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然后让学生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模仿影响资料中人物的动作与语言,通过自身的演绎来重现那段历史。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学习历史知识将很好地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都将对这段历史留下深刻印象。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迁,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用更加科学合理和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用人性化的教学理念指引自己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迎.高中历史课程的功能分析及多元教学模式探析[J].新课程(下),2013(11):109.

[2]吕国东.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教学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何雄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历史观念的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入手,对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的结合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情感教育

近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按照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和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挖掘教育中的情感,构建教学情境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及爱国主义情感。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融合策略,希望为教育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逐渐向成熟、独立的阶段发展,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性较强的课程,历史学习中包含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人类情感较为丰富,非常适合情感教育的渗透。此外,高中生所处的社会是信息爆炸、资源丰富的社会,他们对历史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所以不具备历史情感,再加上学生年龄因素,对任何事情都十分好奇,具备相应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教师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使其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改革创新,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带着情感注重参与到教学情境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但是,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教学情境时,经常忽略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需求,无法准确掌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只是一味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实践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发展。除此之外,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忽略了情感教育,导致学生只知道机械的学习知识,无法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更不能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机结合

1.创建情感教育情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合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最重要的是创建情感教育的教学情境,首先,创建实物情境。教师可以在课上向学生展示艺术品、遗骨以及文字等,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实物情境的创建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学生播放一个历史背景,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古代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所使用的工具及的手工品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加深对古代手工业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构建课外教学情境,发掘现代社会中的手工业遗址,带领学生参观,从而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社会的进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其次,利用音乐创建教学情境。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音乐进行课堂氛围渲染,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2.渗透教育情感。情感是最能激发学生感情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肢体、语言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历史学习中。首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肢体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述,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鸦片战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林则徐的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这种爱国情深值得我们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激昂的语调进行课堂教学,并配上低沉的背景音乐。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涌现出了大量爱国人士,如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要充分表达出对爱国英雄的尊重和敬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当时的图片、视频等,不断烘托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油然而生出一种爱国情怀。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讲话的方式、语气和语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融入教育情感,使两者有机结合,避免出现无病呻吟的现象。比如,在抗日战争、革命运动的讲解的过程中,语速可以稍微放快,语调提高,而在将商鞅变法终被奸臣所害时,可以使用低沉的语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与历史人物感同身受,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最终,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不断丰富自身修养和专业知识,才能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最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养成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历史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的融合,这样才能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宏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要点分析[J].新课程(中),2016,(02):6.

作者:赵琴 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

摘要:历史是高中文科教学体系中的重点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更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认识方法,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因此,特分析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探究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教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学理念;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现代化教学理念的重要要求。让教学走向生活化,能够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发展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但是,我国现阶段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实践,推进历史教改的进程。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够宽泛

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保证教学的结果,更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但是,现阶段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认知上还存在问题,只是单一的以让学生学到知识为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考核方面,大多数教师会利用试卷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使学生每次见到试卷就如临大敌,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其不利的。尤其是高中教师的教学多以解题能力教学为主,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缺少实践的经验,学生很难了解到历史教育的真正意义。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高中历史教学的根本就在于联系实际,使学生可以结合历史,分析生活中的现实情况。然而,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一直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学生仅仅是枯燥地坐在教室中学习老师讲授的课本知识,教学目标过于功能性。同时,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着考试进行,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活动也只是练习和做题。教师虽然更多地传授了解题方法,却缺少了人文知识的灌输。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设定,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制订,既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解题技巧,又使学生可以对历史事件有所掌握,并能够对历史进行客观的判断,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虎门销烟”时,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单一地设计为知识能力的掌握,而要通过历史内容,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学习情绪相对不稳定。并且,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很难完全掌握。这时,教师需要仔细关注每一个学生,分析他们的心理变化,让其在学习中得到成长。例如,在一段时间紧张枯燥的学习之后,学生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适当调整课堂的学习气氛,以辩论会、影片观看、知识竞答等较为轻松的活动内容来缓解学生的紧张程度,发散课堂思维,以提高教学的生活化效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相对于初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是复杂而又晦涩的,教师如果死板地按照课本进行讲解,学生将会很难融入课堂气氛,使课堂效果得不到切实的保证。对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尽量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事件编排话剧,让他们体验真实的历史情境。还可以将历史大事件编制成小卡片,让学生通过卡片接龙的形式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三、生活化教学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教法创新

(一)利用项目教学法

利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相互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令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充分融入生活,进行自主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科学地制订几个不同的实践项目,在对项目适当指导之后,让学生深入生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以“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为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政治几个方面思考,实践完成学习内容。

(二)利用合作教学法

利用合作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良好沟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教师则更多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通过合作,学生能够深入生活,以社会调查的方式来进行历史知识的实践。同时,合作有利于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感悟能力。例如,针对“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教师可以综合分配学习小组,并给予一定的方向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小组合作的灵活性,利用身边的一切有效资源,积极地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小组学习,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体现,学生的合作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生活化理念,推进教学目标、方法、内容、评价的全面生活化,不断优化课堂模式。同时,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变化,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娟.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李敏.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9):362.

作者:王琰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