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分析(7篇)

高中历史教学分析(7篇)

第一篇: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元素.微课主要利用信息设备通过短视频的形式重点攻克教学难点,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大量需要背诵的历史知识,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作用

一、引言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宣讲式教学,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涉及的国家和时代较多,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历史事件、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学习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微课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利用微课进行重点补充,微课的学习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课下随时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微课视频时间较短,主要围绕某重点问题进行讲解,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其次,一些学生在课堂中常常会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分神甚至打瞌睡现象,而历史的学习环环相扣,学生在一节课中没有仔细听讲很难跟上后面的课程.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录制微课视频,针对学生缺失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学,让学生跟上课程学习进度.另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在课上挑选重点习题进行讲解.跳过了一些较为简单或常见的习题,而部分学生对这类“简单”的习题没有充分掌握,略过了重点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也可以将习题的讲解过程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观看.

2.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首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要求教师充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录制教学视频,而由于微课视频的时长限制,教师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最高效的呈现出来,在这种锻炼下逐渐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受到知识的启发往往会提出各种教材之外的历史问题,需要教师翻阅文献资料或查阅网络资料给学生答疑解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了解到了更多历史知识,提高了自身文化水平.另外,采用微课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掌握信息设备的使用方法,自己录制教学视频,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逐渐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式教育方法.

三、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教师进行重点和难点教学,化解难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针对历史教材中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部分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下反复观看,在课上和其他同学展开讨论.例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一课时,学生需要记住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对于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录制微课视频,在视频中结合新航路的路线图对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图片和解析的帮助下将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

2.利用微课进行习题讲解

针对教师布置的历史习题作业,可以首先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和重点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重点习题、重要习题和普通习题.重要习题需要教师在课上进行讲解,重点习题往往是考试中的重点和学生理解的难点,针对重点习题既要在课堂中讲解,也要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下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普通习题是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的习题,在课堂中讲解会浪费课时,又需要顾及到少部分对习题没有掌握的学生,因此必须针对普通习题制作微课视频,让部分学生在课下自己观看学习,补充知识点掌握的不足.

3.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

由于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需要在学习时花费更多的时间.为了在课上进行高效的学习,一些学生会在课前进行课程预习,但预习的内容也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创建历史教学论坛或学习平台,在课余时间上传微课视频,视频内容中包含下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下载观看,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4.利用微课进行课程的导入

高效的课程导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采用传统的课程导入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新的课程导入形式.例如在学习«辉煌灿烂的文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播放文学作品的朗读音频,让学生体会文学的魅力,从而顺利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微课视频能够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积极学习信息设备的使用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富顺忠.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8):12-13.

[2]武申洋.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37):133.

作者:殷宏 单位: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应当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作出改变,顺应教育规律进行发展。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辩论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运用

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仍然滞留在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泥沼之中。其根源在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与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相适应。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也使得高中历史教学无法从应试教育体系中脱离。素质教育已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个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快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被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所以,当下正是探究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契机。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其触角已伸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高中教学。传统的“黑板教学”正逐渐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相比“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明显。首先,丰富了历史教学资源。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仅受限于历史教材和教师讲授。除此之外,学生要想接受更多的教学资源,付出的代价则很大。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网络的形式为高中历史教学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里,不仅有多种历史教材选择,而且,众多的教学成果实现了共享,实现了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其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黑板教学”教学中,教师每节课基本上都要进行板书,这占据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一旦教师板书不认真,很容易给学生做笔记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无形中浪费了听课时间。最后,活化了历史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文字形式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长久下去,会容易产生对历史知识的厌倦情绪。而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历史知识以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使得历史知识生动起来,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加强了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历史教学的丰富性、便捷性和生动性。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时,教师注意两点:其一,不能以多媒体教学代替教师授课。多媒体仅仅是教学工具,它代替的是传统的黑板,而绝非连教师也代替掉。其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有利有弊,教师要掌握好尺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形式。例如,在讲授“甲午战争”时,可以播放电影《甲午海战》。

二、辩论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

辩论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模式符合高中生心理特征。高中时代正是学生从少年蜕变为青年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竞争意识强,表现欲望盛。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重视这一生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运用到高中历史课堂。辩论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点,通过学生辩论或讨论的形式发表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相比较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这种模式有几个优点:第一,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的辩论或讨论中,比被动听课更容易接受知识,再加上自主学习的状态,也更容易深化对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第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史无定论”,从多维角度评价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辩论或讨论的形式可以集思广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第三,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一种能将自己观点作出清晰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参与辩论或讨论中,既积极了思考,也练习了表达。举例而言,在近代中国的革命这部分内容中,辛亥革命是重难点。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时候,可以组织以“辛亥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为题目的辩论赛或者开展小组辩论。虽然,在辩论或者讨论形式下进行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学生们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思考历史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学生们的观点,同时在学生们犯了典型错误,如时,应当做好记录,嗣后进行指导和斧正。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

“纸上谈兵”如“坐而论道”。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仅仅从书本上体会是远远不够的。认识源于实践,历史知识源于历史。虽然历史不能回溯,但是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或扮演某个历史人物。这种设定情境的教学模式称之为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学以致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感受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容易造成的“死读书”状态。应试教育注重将知识应用于考试,而素质教育则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二者相比,后者是对教育目的的回归,是符合当下教育规律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历史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情境,在历史情境中让学生回味历史。设定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设定角色,让学生体悟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再如,访寻历史古迹,让学生找寻历史足迹;又如,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是历史的重现和浓缩,是回看历史的一个窗口。举例而言,高中课堂在教授“”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维新派、保皇派和光绪帝,然后阐述自己在角色中的所悟所感。在讲授“辛亥革命”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辛亥革命的历史,品悟辛亥革命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逐渐渗透,传统教学模式必然要被突破。代替传统教学模式,是符合素质教育观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当下,多媒体教学模式、辩护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符合当下实际的,应当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燕.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

[2]柳付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简析[J].亚太教育,2016(17).

作者:徐峰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不论任何课程,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历史课堂上也是如此,只有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才能“以史明鉴”,从而使历史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故而本文将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提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举措与建议,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一、历史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我国教师则极为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孔子便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也有学者表明“学以思为贵”,故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首先,人们的创造力来源于思维。通过思考,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创造出超前的产物。在历史中,由思考带来的进步比比皆是,如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而“社会主义”这种远超当时“资本主义”的理念便是一种创造,是由思维引发的。其次,思维也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人们通过思考,加工各种获得的信息资料,从而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以指导自己的日常活动。最后,教师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之一便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历史课对于学生了解历史展望未来有重要的作用,故而历史课上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耳熟能详,教无趣,则必不乐学。若要使学生在学历史的时候,能充分思考,首先便要使学生对历史课提起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历史教师主观的努力,挖掘课本中的趣味因素,使学生在娱乐中有所进步,从而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继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重返联合国席位的时候,不单单只看到书中的“乔的笑”,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其他外长的“笑”,甚至其他外长的外交风采,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中国的进步与变化,同时增加爱国情感。例如我国外长在2016年6月4日,针对加拿大记者的无理提问作出的霸气回应。通过这些,使学生学会思考过去、现在,提升思维能力。

(二)以启发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快速地把握重点,继而更好地学习知识。当然,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启发指导。首先,教师营房启发学生学会“阅读”。这阅读并不是简单的读书,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在书中寻找答案。例如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1919年,学生在阅读中应当思考为什么1919年之前的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同时还复习了旧知识,还加强了联想,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其次,教师除了引导外还应当予以学生更多的时间使其主动思考,高中历史知识极为繁杂,而历史课相对语数外三门课来说,时间比较少。多数教师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故而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最终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三、具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议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分析性思维能力重点在分析,由于历史知识的琐碎以及在教学中,历史通常不被当做重要的课程,所以学生在学习很多知识的时候只是了解个大概,并不求甚解,最终导致记着忘着,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归根结底,这是不进行思考造成的结果。为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一串,则需要采用系统归纳法,将历史知识中相似的点或者有联系的点串起来,并分析其中的异同,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记忆,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分析思维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创造”,思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经过思维,学生可以从历史中掌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结合自身掌握的技能进行再创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便是鼓励学生在合理的情况下“标新立异”,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可以“另辟蹊径”,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不能更改,只能记忆,但是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候也不能将学生的思维进行限定,在教学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该事件没有发生会怎样”。比如美国向广岛长崎丢原子弹,如果没有珍珠港事件这件事是否还会发生。再比如如果美国没有丢原子弹,那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会怎样等等。

(三)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思维能力则重在“实践”,当前多数学生多学习书本知识,而实践活动偏少,导致夸夸其谈情况的出现,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相连,最终导致在遇到具体事情时会出现错误判断,导致做错事。现下学生学习压力普遍偏大,但是由于“唯分数论”的存在,致使学生并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所以实践性思维能力偏低。教师在教学时候,可以模拟实践,多设计主体式活动课,使学生通过活动项目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总而言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无论在任何课上,教师均应该采取措施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J].价值工程,2014,33.

[2]付春伟,陶丽梅.历练思维,给“想”插上飞的翅膀———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0,22.

[3]刘利明.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10.

作者:王永珍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渭源第三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反思能力培养

摘要:翻开历史课本可以发现,之前的课后练习模块已经转变为对新教材进行探究总结,之前有人认为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但这几年的高考试题说明了一切,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所以考试题目也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是为了适应高考改革,还是为了满足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探讨这些因素对于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发挥了哪些作用,这也是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本文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通过引入新情景考查学生的反思能力,但教师发现反复讲解的知识点学生也无法记住,同一个知识点出的题目还是会出错,学生在材料分析方面也不够到位。这些现象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因为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都是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所以学生总是记不住知识点。翻开历史课本可以发现,原来的课后练习都变成了探究学结,这也向师生传递了一个信号:高考的知识点考查形式可能会发生转变。结果证明这是真的,这几年的高考考题都是在研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记住答案,这样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面对新题目学生仍然是毫无头绪。

二、拓展历史教学内容

在编制教材的时候因为受到篇幅的限制,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细节往往都是一笔带过,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适当补充内容,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的素材。比如说在讲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分析袁世凯一边支持南北和谈、一边打击革命党人的矛盾心理,还要告知学生帝国主义对袁世凯是大力支持的,因为袁世凯更能代表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在讲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时候要详细介绍约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同时要与美国的1787宪法和法国的1875宪法进行比较说明,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宪法都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并进一步分析当时的资产阶级有哪些局限性,然后反思出中国的资产阶级理念是由何而来。

三、引导学生学会古今结合

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以教材为本,但是又高于教材,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水平。比如说2016年的新课标历史材料就是以水土流失、草原沙化和人口压力增加等当代现象为背景提出的考题,这些词汇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学生如果只是专注于历史教材,可能对这些词汇的概念都一无所知,自然也无法结合这些想象去联想历史知识点,考试成绩也只能是差强人意,达不到学生自己规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不但要分析知识点,还要结合时下热门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古今结合,利用历史观去看待现今的事情,使学习过程变成分析问题和拓展迁移的过程。

四、为学生留足反思的时间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反思,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科目多、课程紧,学习任务重,而且需要完成很多课外作业,所以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总结和反思知识。即便教师针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学生仍像对待新知识一样认真摘记笔记,但是在做题目的时候还是会出错。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反思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一节课不要安排太多教学内容,要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引导他们思考这堂课学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还存在哪些疑问,如果有疑问要立即请教老师,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五、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部分学习内容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两项资料的搜集最感兴趣,一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在当今的社会实践,二是透过美国大选剖析两党政治。针对第一个主题,学生通过“水门事件”、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绯闻以及“安然事件”来说明“三权分立”的作用;第二个主题可以搜集到“驴象之争”漫画、布什竞选和美国大选程序流程图等素材。学生搜集到的素材不仅可以体现出他们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素材后面附上的个人见解更是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把握程度。比如说“美国两党的对立局面将长期存在”、“谁也无法忽视选民的作用”和“美国大选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财富的较量”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提出的观点,虽然掺杂了个人情感因素,但是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这就更能检验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是否准确。

六、激励学生掌握反思措施

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及时总结,用心思考。当然,总结反思不是任由学生毫无目的地空想,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指导任务,将课堂与课本相结合,让学生在课本上标出重点内容,标注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关键词。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就当天学习的知识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结合拓展迁移引导学生反思,对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回答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以及他们自己的感想等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教案上提前设计总结反思环节,并写上学生需要反思的问题,对教学重难点进行重点标记,争取做到解决所有问题,让学生真正消化课堂知识点。

七、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探究能力,这不但是适应高考的变革,也是达成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意见、生成答案、得到启示等,这些都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课程资源。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资源,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领悟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适应新课改下的高考改革。

参考文献:

[1]陶艳.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软件:电子版,2014,36(18):240-241.

[2]张立文.浅淡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17(02):46-47.

[3]张彬.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4(25):70-71.

[4]张建民,董殿利,徐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质疑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23(12):23-24.

作者:陈一心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

第五篇: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方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亟须进一步的改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而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改进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实践,从而显著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课内延伸

对于高中生来说,历史存在着许多枯燥乏味的概念及理论性知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历史只是一串串的年代、人名,倘若学生认为历史是无趣的,他们在课上就自然不会用功,这大大降低了历史教学效率。为应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尽可能将历史课讲得生动活泼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我谨给出三种应对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应结合多媒体开展教学,使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在播放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播放多媒体的同时可以穿插讲述,发挥自身的教学特色,创设适当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而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带领学生学习《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一课的内容时,我就通过在课上播放视频和PPT,使学生简要观察了社会进步给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带来的改变:从长袍马褂、列宁装到蓝灰色服饰的流行,再到改革开放后人们彰显时尚与个性的各式各样的服饰;从传统饮食到现代餐桌上常见的面包和牛奶、咖啡;从四合院、小民居到现代的住宅楼、欧式别墅……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从愚昧逐渐走向了文明,社交礼仪也由繁琐复杂逐渐演变成了西化简约。同时,在学生欣赏多媒体资料时,我也鼓励他们将现在的生活条件与影像资料中描述的过去作对比,学生们的父母小时候吃穿不如他们,祖父母则更是衣服“补丁摞补丁”,吃“大锅饭”。经由这样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学生们逐渐体会到了历史的变革,在我的介入下,他们已不再仅仅是视频的观赏者,而更明白了我们也是当前历史的一部分,人们是因党的领导下才生活得如此美好。通过PPT开展教学并结合图片与影像资料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再由教师主动诱导学生思路,可以使他们更为形象、立体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显著提升其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二、改变教学理念

很多时候,历史其实充满了趣味,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历史,只是因为教师将课讲得枯燥、乏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着手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调整平时的上课方式入手,努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其学习兴趣。在教学生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的内容时,我就采取了通过诱导式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上课前,我首先向大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吗?”“?”“老师,我知道!”学生们议论纷纷。最终,其中一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是民国时的一个军阀。”“说得对。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被日本人用炸弹炸死吗?”对我的这个问题,一些学生被难住了。但很快又有同学举手回答:“因为是个爱国军阀!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说他写下‘手黑’二字,以示对日本寸土不让。”我赞许道:“没错,寸土不让。这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决心。”通过这一轮诱导,学生们的兴趣逐渐被激发了起来。一些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也因为好奇而抬头看向了我,于是我便继续道:“皇姑屯事件后,爱国将军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这打破了日本傀儡化我国东北的幻想。于是,日本在野心的驱动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此揭开了十四年抗战的序幕。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便是我们今天将讲述的内容。”在课堂上运用诱导式教学方法可以令学生迅速融入课堂,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继而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这时,历史事件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一系列枯燥的段落,而成为了其学习乐趣的源头。

三、进行课内延伸

英国作家乔治•屈维廉曾说过:“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这道明了历史教学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令学生掌握知识,通过一定的课内延伸培养其分析能力,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并增长历史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美苏冷战》一课的内容时,我就很注重为学生开展课内延伸。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势均力敌,这一时期是社会制度相互共存、抗衡并彼此汲取经验的时代,在“冷战”中有一些趣味性的轶事,例如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用皮鞋敲桌子;美国在猪湾事件中准备登陆作战,却发现猪湾是一片旅游景点;以及苏联在“冷战”时认为五角大楼的建筑中心是一个绝密会议室,所以将核武器瞄准此处,但那里实际上只是一个热狗摊。通过这些课内延伸,学生们在笑声中学习了“冷战”的相关知识,从而在本该严肃、枯燥的课堂上以开心有趣的方式获取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而且通过这些趣味性的小故事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教师应时刻保持旺盛的教学精力及意志,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经常分析自身教学方面的不足,在授课过程中总结技巧、耐心教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厚财.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升策略[J].学周刊,2016(5):91-91.

[2]秦宁翔.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5(34):105-105. 

作者:杭军 单位:宁夏吴忠市吴忠高级中学

第六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提高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推进,对历史教学方面有了更多的规范,如何跟随时代,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全体高中历史教师所要考虑的新问题。要改变传统思想,提升自身素养;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措施

一、引言

我国的新课改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巨大改变,而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也成为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课程改革提到教学要对学生的素养和终身学习产生积极作用,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从多个方面进行学习,来让学生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其全面掌握所学的内容。所以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率。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法一直在进行改进,希望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但是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学习历史不应该只注重教材,还应当重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历史能够应用到社会中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历史学科,教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只注重教材的学习,没有把历史思想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因为高考的压力,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还是考试的分数,几乎所有教师都把考试分数当做学生学习的成果,很少有教师会注重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历史学习能力等历史综合素养。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有着优秀成绩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起初的历史成绩都并不理想。原因总体上来说就是学生无法跟随高中历史教学的节奏,影响了学生以往坚持的学习方法和手段。

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率的措施

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加强预习措施

在上课以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实现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学生也要在课前进行准备。而且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开展的教学内容在课前不进行相应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会变得很艰难,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从学生入学时就把教师的教学方案告知他们,让他们根据方案来进行课前预习。

2.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引导的能力。它约束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并且能够合理地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之前,教师都要深入教材,以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中的有关提醒为依据,明确有关的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

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规定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课程改革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定,改变教育思想,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并形成独特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学习的眼界。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教师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使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探讨历史事件。而新的课程改革规定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同时熟练使用知识,还要应该把历史观念的教学加入进去,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历史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历史观念的培养,让教学目标紧跟时展的潮流。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教师要注重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保证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改变提问技巧

新课改规定学校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若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学校和教师就得激发学生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求知欲望和热情,教师的提问要适当,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问的手段也必须要新颖,唯有如此才会实现想要的效果。还有,设置的问题不要太难或过于简单。特别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枯燥无味,太过广泛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方向,而太有深度的问题,学生找不到解决办法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科学选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在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热情。(1)创新导入。新颖有趣的导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巩固的基础。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导入的设计,对课程的导入方式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为目的,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让学生深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具体来说,导入手段有很多种,教师只要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导入手段,就一定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学习积极性也会越高,而让学生增强求知欲需要新颖的方式。学生都会对未了解到的现象产生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来巧妙地进行教学,防止设置不实的悬念,这样,他们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非常大的学习兴趣,急于了解将要学习到的内容。(3)引入竞争机制。大部分学生竞争心里都很强。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建立竞争的机制,在教学活动中动员学生开展多种竞争项目,进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要想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需要一直对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发展,把学生作为中心,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庆华.优化课堂提高效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09,(8).

[2]张风梅.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3]曾维雄.运用新颖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3,(11).

作者:王建勋 单位:四川省成都田家炳中学

第七篇: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

摘要:高中历史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学科。高中历史具有极强的文化、科学、政治的综合性,掌握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高中学习历史的难度、层次加深,老师要抓住教学难点和重点,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水平进行制定教学目标、方法,在课后及时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地进行改进,以此不断地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老师在备课时应关注高考考点走向,掌握出题方向,深入研究教材,理清要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知识点和难点的交叉教学方法,不断突破难点重点,结合高考考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抛弃传统的、单方面的依靠老师课堂讲解的历史教学方式,贯彻落实“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进行历史改革创新,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改变教学方式

1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1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现在大多数高中老师的选择,历史背景交代、知识点分析、归纳意义、习题练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掌握整堂课的进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练习题目的情况,即使出现疑惑、学习困难时,老师也无法及时的知道并且解决,学生容易受到挫折,失去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局限性,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1.2高中课程繁多,语数外主科的学习占用了学生的绝大多数精力和时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精力和付出较少,重视程度不高,学习历史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无法深入的掌握历史知识,对于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习题练习机会少,没有深入研究历史知识,在考试时无法灵活应对。历史考试对于学生基础历史知识掌握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仅仅背诵史实、历史知识点并不能达到良好的考试成绩。

2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方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

2.1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变,为了有效的、科学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不断地更新理念,丰富专业知识,认真研究考试考点趋势和走向,深入研究历史教材,吃透教材,做好课前备课,做好教案。在教学过程之中,树立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观念,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把握好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情况,有计划、有教学目标的进行教学。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学方法的不对之处进行思考,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锻炼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提出疑惑,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历史学习氛围,转变角色,加强师生互动,主动与学生探讨、研究历史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老师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此促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历史成绩提高。2.2利用多媒体设备,信息化的大时代下,教师应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历史课堂教学,为课堂注入活力和趣味,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模式,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生动的画面感,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历史知识点形象化,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多媒体设备教学可以播放视频、幻灯片,在短有限时间内的课堂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展现更多的知识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个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历史氛围,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图片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走进历史学习,亲身感受历史。比如《实现祖国统一》这一门课,老师可以播放1997年香港回归的历史视频,国人欢呼热烈庆祝的场面,图文和视频相结合,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学生生动地学习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历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内在知识储备,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有认知、有了解。老师要转变历史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对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综合,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之中融合难点和重点,合理的、科学的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高中历史内容繁多,考试难度逐年增加,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提升概括和总结知识点的能力,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教学方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颖,《浅析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新课程•中旬》,2013年7期

[2]张雅丽,《多媒体教学让历史课堂魅力无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年4期

作者:李化众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