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浅论(7篇)

高中历史教学浅论(7篇)

第一篇: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口述史就是通过搜集、运用口头资料,来对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与学科,其主要内容都是口述者的一些亲见、亲历与亲闻,能够将历史的某个发展阶段、某个方面再现出来。而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讲,口述史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恰当拓展与补充,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口述史;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历史研究方式,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抢救将要消逝宝贵史料,也能够突破传统授课模式的种种局限,进一步培养、拓展高中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不断增加师生课堂互动交流,以此来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获得更理想的授课效果。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口述史的必要性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讲,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不论是图标、文献,还是一些实物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资源,而教师通过将这些口述史料以生活化、口语化的形式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历史课堂内容,也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信息[1]。其次,从教学形式上来讲,对于高中历史课堂,相比于常规历史教学,口述历史往往都能够让下学生学习到更生动、鲜活的知识信息,理解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且口述历史教学形式的实际应用也更为灵活。同时,在引用口述史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语调、语速等方面的巧妙变换来呈现真实情感,进而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产生思想情感共鸣。最后,学生在调查、准备与交流口述史过程中,也能够从不同层面来锻炼、拓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口述史的应用探究

(一)教学准备

首先,在资料积累上,要想将口述史准确、恰当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将其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适当增加相关专业书籍的阅读学习,积累丰富的口述史料,时刻关注、重点记录一系列能够有效应用与历史教学中的新史料,在此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出历史的真实性、完整性,应重视口述史文字、实物资料的有机整合。但是对于工作量较大的高中历史教师来讲,其每天都忙碌与备课、上课,以及试卷、作业的批改等工作,几乎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口述史的研究学习,对此,其可以通过相互验证官方文献、口述资料,以此来充分体现出历史资料的准确、可靠性[2]。其次,对于资料选择来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重从教学重难点来考虑,尽可能选择比较典型的口述史资料,但要注意为了避免历史课堂演变成故事会,不宜引用过多资料,保障教学有效性。比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其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有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历史地位等内容,为了将其教学重点充分突显出来,教师可以适当引用“八路军老战士口述实录”等口述资料,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授课效果。

(二)应用分析

一是,应用于开放式教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为学生灌输一些既定历史结论,而未对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等方面的内容租出深入分析,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也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产生一定制约。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口述史实施开放式历史教学,指导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来开展相应的口述课题,让学生亲身去搜集、体验与感悟相关历史内容,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培养、拓展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来讲,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培养、拓展学生搜集、整理和探究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也能够让其对历史事件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在讲解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以及社会生活等路径来进行口述史资料的搜集,且还要对史料的历史价值、真伪做出合理甄别,以此来促进其探究能力、精神的不断提升[3]。针对《辛亥革命》这节课程的讲解为例,可以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指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准确把握。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背景资料来明确探究主题,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清王朝亡与何人之手等。其次,再指导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等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合“辛亥首义回忆录”等口述史料,之后让学生进行整体分析、归纳,进行探究活动报告的撰写。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搜集整理到的图片,以及撰写的发言稿等内容在学校网站上,以此来对历史课堂做出进一步拓展。综上所述,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组织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口述史的应用研究,不论是对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与效果,还是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成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师应结合授课需求,将口述史科学灵活的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树立良好的教学资源观,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艳.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李坤阳.分析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4,(7):44-45.

[3]袁慧颖.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3,(32):72-72.

作者:谢艳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摘要:新课程教学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然而,现在老师教学过程中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为了与时俱进,完成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情感因素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因素;探索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在历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教育。为什么情感教育会被忽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感是隐形的,不能够被量化,现行的考试制度也没有将其纳入考核的指标。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分数还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老师为了取得在教学上的成果,学生为了考取一所好的大学,学校为了争取一个好的排名,因此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知识与技能方面,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乎无人问津。然而,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国民素质的高低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开展。素质与人文素养息息相关。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发挥它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二、挖掘情感因素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

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比如,一部感人的电视剧可以催人泪下;一首欢快的歌曲可以让人瞬间变得兴奋;一则有文字、有图片的新闻报道可以激起所有人的共鸣。电视剧中演员的演绎,歌曲中的旋律,文字中的图片,都为观看者或者阅读者提供了情境,正是这些情境让人们产生了情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老师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为情境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例如,在学习“蒸汽的力量”时,老师可以制作视频动画,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蒸汽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首先是交通工具方面,蒸汽时代到来之前,资本家老板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蒸汽时代之后出现了轮船、汽车、火车。工厂里面,原来人们都是手工织布,效率非常慢,蒸汽时代到来之后,出现了珍妮机等织布机器,工厂里全是轰隆隆机器织布的声音,每台织布机都在高速的运转,看的人眼花缭乱,织布的效率和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虽然蒸汽时代的到来给资本家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然而它却是劳苦人民生活悲剧的开端。老师可以以电影《摩登时代》来向同学们展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人们艰辛的生活。影片中主人公查理每天在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上疯狂工作,最终,毫无间歇的劳动让他发了疯,导致他一旦见到圆形的东西就像上前去拧。他甚至把别人的鼻子和纽扣都当成了螺栓,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学生从影片中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利益丧失了人性,靠缩短工人的寿命来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的方法来实现剩余价值。

2.教师以情唤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在历史课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传递,同时还要有心灵的碰触和情感的交流。学生的内心渴望有情感的体验,他们的情感世界不是平静的湖水,而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一心想要找到情感上的共鸣、适时地进行情感的宣泄,而历史老师的角色就是那颗点燃学生内心激情的火种。那么老师怎样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善于利用面部表情、动作手势以及语言等手段来传递情感。研究表明,在人传播的信息当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五来自语言,而其余的大部分主要来自人讲话时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神态。课堂上,老师的面部表情、动作手势以及服饰都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重要元素。教师和蔼的笑容、温暖的话语,都会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让学生感到愉悦。相反教师如果总是一副严肃的面孔,那么课堂上的氛围就会变得沉闷而又呆板,学生们只会紧张和害怕,谁还愿意去和老师交流呢。不仅是面部表情,老师还要善于运用手势来和学生进行沟通。比如,空中劈掌表示坚决和果断,双手摊开表示无可奈何等等。

三、联系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很多人都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和现在没有太多的联系。老师在这种观念下,也只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最终导致历史知识与现实脱节。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更不会有过多的情感体验。因此老师要采用历史知识与时事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例如在学习“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急需要开辟更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开始对旧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而当时清政府昏晕无能,人们愚昧无知,导致敌人一步步深入。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努力建设自己的祖国,使其更强大,成为不畏敌人的强国。情感教育使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高中历史教学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小玉.情感: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的源点和汇点[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许桂芳.浅谈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的“度”、“量”、“衡”[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1).

作者:马贵燕 单位:铜仁市第二中学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摘要:高中历史教育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涵盖的范围也比较丰富,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源泉。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于提高学生历史成绩,却忽略了在提升学生成绩的过程中应有的思想道德培养。高中时期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此时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为了让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责任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外交等重要历程。借用历史教学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最为合适。高中处在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授学生提升成绩的技巧却减少了对学生应有思想道德的教育。想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就需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重大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责任精神。通过结合实际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有效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责任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将责任意识落实到生活当中,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引导他们成为能够为社会作出良好贡献的优秀青年。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论是任何学习,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之后自然就会自主开展历史学习活动。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所以对历史教学失去了新鲜感,兴趣有所下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应教学内容中的视频。学生仔细观看过程中印象会更加深刻,之后教师再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历史这门学科的魅力,因此爱上学习历史。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历史人物的正能量故事,用他人的故事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精神,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之后,结合学生之前掌握的历史知识,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历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的发展进程充满了兴趣,但是对于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精神并没有进行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剖析历史故事背后想要传授给读者的道理,借此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责任的含义。让学生在接受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引导过程,教师在长期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变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同时还引导学生对康有为、梁启超为何要进行变法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责任的意义。通过剖析历史故事背后的精神,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每一位为社会做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人物都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意识。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对于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学生渐渐形成了良好的责任意识,对于历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三、开展实践活动

在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责任意识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责任的含义,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进一步巩固责任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种纪念馆参观,带领学生聆听那些为了新中国牺牲的先辈的故事,让学生在充满画面感的故事中深刻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整理自己所在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光荣事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对于自身城市发展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整理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学习热情也会越发高涨。例如:在讲解《南昌起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抗日英雄纪念馆参观,在参观过程中为学生讲述生动形象的我们先辈艰辛的抗争之路,让学生意识到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为人民服务,为身边的人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整理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光荣事迹,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再是思想上的觉悟,而是化为行动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责任意识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环,只有让当代青少年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才会更好。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历史这门学科的优势,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优良品德和良好责任精神的当代青少年,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冬.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雷振旭.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3).

作者:唐林玉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

第四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文献资料,是进行历史思维的基本素材。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有助于帮助学生近距离感知历史,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应用

我们通常所说的史料,是指那些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发展过程的痕迹。人类研究历史离不开史料。史料通常被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书报,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等等;第二类是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第三类就是实物了,包括各种历史事件的遗迹和遗留下来的历史工具等;第四类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包括回忆录、群众传说等等。

一、史料运用于教学的作用

1.增加教材的真实感

史料应用于历史教学能够增加教材的真实感,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历史事件和鲜活的历史人物。从清代人吸食大烟而骨瘦如柴的照片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鸦片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从成千上万的兵马俑的照片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匠心独运。各种历史音像资料,可以让学生产生“时空穿梭”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历史中发生的故事,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是无数历史事件的集合。历史观点不能够想当然地作出,应当以足够充足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加以辩证和分析而得到。史料让学生明白历史不是道听途说,教会学生尊重事实,尊重历史。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历史与现代隔着时空的距离,难免会使人产生一种距离感。多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它的图片和动画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情境,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发达的古代农业》主要介绍了古代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讲,他们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没有见过各种生产工具,更难以想象农耕的场景,所以也不明白为什么用“发达”来形容古代的农业。这时多媒体就可以发挥它的优越性了。在这一节课本中出现了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图片,并对它的构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教师可以把现代耕犁与曲辕犁放在同一组动画中做对比,学生从动画中发现两者的形状极为相似,作业手法也基本相同。我们的现代耕犁一直用到20世纪90年代,而古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用它来进行耕种了,由此学生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代农业作业技术的先进,并由衷地感叹古代农业的发达。

2.运用历史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幽默的历史笑话作为课堂的调味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关于前苏联发展不平衡的历史笑话:一天,一位苏联官员对美国记者宣布:“从明天起,每一个苏联的家庭都将获得一辆私人飞机!”美国记者大惑不解,问到:“每个家庭要私人飞机有什么用?”苏联的官员说:“这样列宁格勒的居民听说莫斯科有副食品供应的时候,就可以马上乘飞机赶过去排队了。”学生一开始不理解其中的含义,面面相觑。接下来我说:“苏联的发展格局一直处于重工业强轻工业弱的状态,飞机大炮有很多,但是罐头、饼干、面包等轻工业副食品却相当匮乏。”我的话音一落,明白其中含义的学生哄堂大笑。以幽默的史料作为课程内容的切入点,不仅可以很好地揭示历史现状,还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印象深刻。

3.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历史年代和一些权威性的结论,它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智慧,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的人。所以教师在开始每节课前都要精心备课,尽可能搜集更多、更详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印证课本中的结论。如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史料:1899年12月,德国会长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阻碍我们的道路……”让学生谈一谈对这段话的看法。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从德国的发展背景来看,19世纪末,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德国需要扩张殖民地。这一时期占有最多殖民地的是英国和法国,这段话的“任何外国”也主要是指这两个国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工业革命让世界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史料,有助于发挥历史教学的突出作用,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他们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师除了要注重史料的运用方法之外,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史料知识,并形成独特的史学见解,用自身的史学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为历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丽萍.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

[2]黄汉森.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探索,2016(4).

作者:陈正桃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考虑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兴趣,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必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以此实现各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起高效课堂成为历史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其对于推动高中历史教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给予高度重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教学目标,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历史教学成果。

一、高效课堂对新课程教育目标的作用

1.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主动性

高效的课堂,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之间进行互助,教师发挥辅助指导作用,保证全体学生均能够掌握课堂知识。而高效课堂开始的前提,是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被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只有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才能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2.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如今的历史高考,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对于学生的知识总结和概括能力均有所帮助,符合历史学科学习特点。

3.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

在高效课堂上,日常教学中的基础性知识,学生仅仅需要相互学习或者自主学习,便可以实现自我掌握;教师只需要对于一些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着重讲解,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此可知,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控制教学进度。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高效教学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具体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遵循新课改和教学大纲要求,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做到有效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历史知识。比如在《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中,此章节主要是讲解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主要外交成就,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中日恢复正常关系。而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阐述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了解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及对于国际局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时,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课前预习,对课本知识做到基本了解,然后小组成员进行深入探讨,找出疑问,以此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资源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无法再次重演。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对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进行形象的还原,由此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难。而多媒体技术能够极大程度地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其集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内容于一体,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教材内容,使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新中国的初期外交》内容时,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订出知识表格,描述出当时美国对于新中国采取的孤立政策图,以此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视频,以此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困难性以及成功的喜悦。可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推动了课堂教学进展,提升教学效率。

3.创设最佳的课堂环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建出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课堂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比如说,在学习《罗斯福新政》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播放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视频,然后组织学生探讨和发言,说一说一些美国著名总统,并且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以此过渡到罗斯福总统,展开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此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渐产生学习兴趣,探索未知知识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悟历史,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有效地突出了高效历史课堂的重要性作用。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实现高中历史教育中新课程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自己教学设计者的作用,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以此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祖龙.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反思[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79-80.

[2]王莉,陶立成.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反思[J].教师,2015(1):57.

作者:熊婷 单位:江西省樟树第三中学

第六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现代化的教育,应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整合运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教学方式多元化,还有效促进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的转换,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实践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从运用电视机、录影机、幻灯机、录音机等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向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手段的现代电化教学演变。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可以提供给高中历史教学丰富史料,加强探究性学习活动等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给历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真正改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展开论述,探索历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具体措施

1.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高中历史课堂借助信息技术导入课堂,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真实、具体情境的体验,能有效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信息技术服务于历史教学。

2.信息技术下历史教学资源的整合

互联网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是突破高中历史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和传统教学狭隘性的有效途径。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范围得到拓展,专业网站、搜索引擎、APP、社交软件使查找资料更便捷、更高效。目前,网络资源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网上资源庞杂,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网络资源与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校园网设计历史板块,将有效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历史课件、录制教学视频共享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进行网络教育,使学生更全面、更便捷地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在课后回放,对课堂所学的薄弱之处进行不断地加强和消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能有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互联网不仅为学生学习、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而且其便利的交互功能,为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各成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或软件将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信息和资料共享给小组所有成员,并且借助网络进行交流互动,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充分论证,最终达到学习目标。教师要围绕学习重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预设一个探究的主题。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探究问题可以围绕本课核心“人文主义”,设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和分享、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共同探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探究活动。

三、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传统教法的关系

虽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但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传统的讲授的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不是否定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要讲究实效,当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时,应用信息技术才有实际的运用价值和意义。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要结合教学实际,遵循科学性、适应性、针对性原则,与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体现最佳的整体功效。

2.提高历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肯定,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是教育改革所要求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之一,不仅能将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更新和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熟练地、广泛地进行实际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学科整合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要求,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当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属于新兴事物,要使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历史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不断探索与实践,优化和完善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瑞芝.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6).

[2]程新海.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整合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5).

[3]钟苏婉.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常见误区和建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作者:伍海龙 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第七篇: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由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向“数字化”教学过渡。在新的时期,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创新历史课堂,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了每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所需要切实思考的课题。本文从数字化教学模式出发,对数字化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数字化教学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环境、广泛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所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其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简而言之,数字化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的教学活动。广泛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创新高中历史课堂,不仅是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对新时期素质化教育理念的积极响应。

一、数字化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概述

数字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模式的最大不同是教学媒介的选择: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媒介主要是教材、黑板和教师;而数字化教学模式既涵盖有传统的教学媒介,同时又引入了多种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辅助(计算机、视频、音频设备等)教学,并以多媒体设备为主要的教学媒介。随着数字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不断推广应用,其不再是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演变成为了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全面(教材、备课、课堂、作业、评价等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数字化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1.数字化高中历史课堂模式初探

上文已经提到,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往往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数字化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创建开放式历史课堂。历史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而每一节高中历史课堂都存在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我们以这些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去深度挖掘历史信息,印证历史观点,从而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妨将开放式历史课堂分为几个部分。以一节课45分钟为例。第一部分为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并记录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分钟);第二部分为教师按照备课计划讲解教材内容(25分钟);第三部分为讨论答疑,学生就讲解内容进行讨论,提出疑问,由教师解答(10分钟);第四部分为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建议与勉励。

2.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创新高中历史课堂的策略———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到网络教学资源(福建省平台教学助手)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平台教学助手,我们实现了集教材资源、课堂导学、课堂互动以及在线测评、课后作业为一体的“网络化平台式”教学。平台教学助手支持WEB端,PC端和移动端操作,真正帮助教师实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常态化、便捷化、一体化教学。平台教学助手上拥有海量的教学资源,各种历史视频、历史图文故事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供了给历史教学更加有力的支持;在数字化历史课堂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使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根据上文提出的数字化高中历史课堂模式构想,我们将数字化高中历史课堂划分为四个部分:学生自主预习、教师讲解、讨论答疑和课堂总结。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四个部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里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为例进行探讨。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是《鸦片战争》,学生可自行安排5分钟的自修时间。在课程开始之初,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鸦片战争的时长为3分钟的小视频(教学视频可直接从平台教学助手中导入),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知和感悟那段历史(从课堂情况分析,多数学生都被教学视频所吸引)。第二部分,教师围绕着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进行讲解。在这个部分,我们事先制作了教学课件,主要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呈现历史信息,从视听两个方面还原历史,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第三部分,学生围绕着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内容进行讨论(平台教学助手上设置有讨论专栏,提供了不同的讨论点,可以将其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做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清朝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讨论较为热烈,就战争双方军力对比(清军近20万人,英军近2万人)来看,清军战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了解答学生们的困惑,笔者又从教学平台助手上下载了许多史料,包括士兵体制和军事素质、武器装备、战术指挥等方面的历史信息,以图文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的困惑便迎刃而解了。以平台教学助手为核心的数字化历史课堂的价值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学生普遍表示数字化历史课堂学习趣味性更高,课堂参与感更强。同样地,笔者充分利用平台教学助手强化了与其他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通过不断地学习以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总结

综上,本文对比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探究了数字化教学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构建开放性高中历史课堂的策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适当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趋利避害,使之为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鹤.数字化课堂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11).

[2]秦贺男.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旬刊,2012(1):42-42.

[3]甘伟亚.浅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高中历史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3).

作者:陈金梅 单位:泉州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