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发展探微(10篇)

初中历史课堂发展探微(10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下青年教师发展

摘要:

作为一名青年历史教师,有着强烈的做好工作的意愿和决心。但如何才能快速提升实践历史课堂的效率并在工作中让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去研究、去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

初中历史;青年教师;提高效率

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第一个捷径就是向身边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向他们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才会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参加工作以来,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教师,这为我提升自己的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老教师有着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完备的教学理论体系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向他们学习、请教可以让我少走很多弯路,大大缩短我的成长周期。向老教师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自己教学经历总结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发现自身不足的过程,是一个新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也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了一些反思和总结。

一、认真做好功课,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作为一名年青的历史教师,没有丰富的实践积累,就更要要求自己多下些工夫在课前的准备上。上课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教材、消化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写好教案为上好每一堂课做足准备。此外,开课前的另一个准备工作是了解自己的学生。通过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以及到同学间去交流调查,从而获得对学生心理、性格、爱好和知识量的了解,为自己有针对性授课和采取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依据。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我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让学生充当主体角色

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发展规律的历史学科,历史上的诸多人物、很多历史故事都具有丰富的哲理,值得学生去学习、去品味。我要求学生在学习一段历史后在课下自己去挖掘相关时期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并给学生在课堂上提供展现自我的时间,让他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给同学们“上课”,通过这种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拓展知识面提升历史课的吸引力

历史教师通常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来记历史事件及历史数字,使本来很有趣的历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率。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讲述相关历史故事或是名人轶事的方法来拓展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发学生的兴致及学习热情。

3.通过自主讨论法提升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知。我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真正用脑去研讨历史,让他们的思维真正从历史的角度去看问题。一方面学生愿意参与这样主动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讨论调动思想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效率,工夫不仅仅用在课堂上。在课下,我会要求学生多做练习题、多想多反思历史并做好学案笔记,鼓励他们多读历史书籍。在课下有什么问题不清楚、有什么内容想了解,随时都可以找我来交流、辅导。

4.紧扣生活,把历史课开到户外

学习历史不应该只局限在记忆知识上,而应当指引学生探索历史并从中获得智慧。基于此,我主张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景点,切身体验历史文化,还可通过组织历史知识比赛刺激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热情。这些课外活动,有益于调动学生了解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自身发展

实践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青年教师,在学习借鉴前辈经验的基础上,也可以结合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的桎梏,在新视角下进行思考,不够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另辟蹊径打造多样化历史课堂,进而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是组织学生课前搜集、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历史信息,或者提供相关资料供给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带着储备来上课,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进而促进学生的广泛参与。二是插入课外的历史故事,选好历史故事的插入时机,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眼球,促进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三是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应用影视教学法。找到相关历史影视资料或历史剧片段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在教学中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这种方法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历史知识中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可视、具象化。

总之,作为一名青年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让自己快速发展成长起来。一方面通过多看书、多做题、多研读、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多反思、多了解学生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既要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又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教学模式,应该在借鉴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思索与创新,从而让年轻的我们在磨炼中成长起来。

作者:高青钢 单位:包头市蒙古族学校

参考文献:

卞斌.历史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校园,2005(6).

第二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有效提问

初中历史知识比较系统,教师只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激活学生思维,有效提问便是其中一种,它能使课堂更加活跃,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最终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难易适中,兼顾主体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是初中历史朝代学习的开始,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在讲课中我重点选择一些适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在学习第一部分“夏朝的兴衰”时,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夏朝的兴衰,下面谁能告诉我,夏朝是如何灭亡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仔细阅读了教材内容,并在相互讨论后给出了答案。在讲解整节课文过后,我向学生提问:“大家思考一下,夏朝、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有什么共性?”由于这个问题带有启发性,学生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同时也能够以问题锻炼自身的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而分析和总结过程也为有效记忆夯实了基础。有效提问,要做到难易适中,兼顾主体,即结合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问题的设置要言简意赅,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意图,同时又不能让他们觉得问题简单而索然无味。

二、适时切入,激活思维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主要内容是宋朝南方的各项经济的繁荣景象。针对经济这部分内容,学生容易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常常心不在焉,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鉴于此,为了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在课上会向学生实时提出问题,如在讲解南方商业的繁荣时,我会针对南方商业繁荣景象让学生进行总结,如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总结出宋代的繁荣景象和国内外的经济往来。”接着我又会继续提问:“同学们,这些经济往来说明在当时,南方的哪些产业比较发达?为什么会发达?”通过将问题适时地切入,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教学节奏,加上问题难度适中,学生便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这就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历史学习。尤其在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激发,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形成缜密的思维。具体而言,就是适时切入提问,在提问中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大脑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将达到双倍效果。

三、激励评价,尊重个体

提问的技巧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课堂上所提问题的难度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多教师都会选择简单的问题,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回答,保证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但是,简单问题无法锻炼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若选择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又回答不出来,参与度会有所下降。因此,在课堂上我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兼顾个体差异,以便让学优生和学困生同时能够回答出问题,同时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和评价。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其主要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事件。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讲解时我针对“五四”爱国运动这部分内容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这段‘五四’爱国运动的内容,请大家总结一下,运动中学生们要求了什么内容?”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所以我会选择学困生来回答。“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学生答完,我对其进行评价:“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证明了他用心读课文,认真分析了问题,下次继续努力。”接着,我继续提问:“下面谁能说说,针对学生的抗议要求,说明当时社会都有哪些不好的现象、不合理的地方以及耻辱?”针对这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我会选择学优生来回答。“说明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内有卖国贼、外有强国的侵略。”“很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通过这种针对主体差异进行提问的方式,能使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在鼓励和评价中重获自信,从而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四、内外结合,升华素养

课堂讲解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是他们课余自学效果的几倍。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讲述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在教学中,我不仅希望学生能够深刻记忆这些民族英雄,更加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我的讲解,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备课时,我就通过互联网找到了大量的英雄事迹,在课堂上,将这些事迹向学生进行描述,并且提问:“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大家都有怎样的想法?”“我们应该向英雄们致敬!”“我长大后也要为祖国效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外国不敢欺负咱们。”通过提问,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同类知识时,便可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提升自身历史素养。培养学生课内外结合学习的好习惯,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在接触新知时能自主联系其他相关知识,以使每次所学的知识都能非常牢固,进而逐渐升华自身素养。作为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点拨和指导学生学习,还要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同时,还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合理运用,赋予知识点新的活力,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运用和掌握知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让历史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尹菊平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中学

第三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升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已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人们对素质化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关注。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各学科教师对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理解,旨在最大程度上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对历史课程的教学来说,其作为学习历史发展的一大基础,标志着历史进程的动态系统,对学生了解历史发展、了解我国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育界新变革的前提下,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这一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的历史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一、设置生动的教学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课程学习过程中,历史课程本就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如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讲解方式进行授课,则对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一把重要钥匙。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行自主主动地学习。而在此方面中,则需要教师根据相应的课程知识设置生动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任何一堂历史课程来说,教师首先需对所教学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把握,其中教师可根据一些历史事件来穿插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历史知识。此外,在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发展时代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在实际教学中具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且还能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授课的实践中,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放映与之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历史事件,从而可以使历史知识更具生动化、形象化,如此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对学生有效进行历史学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开展自主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良好把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其中,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还需通过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课堂教学主要还是趋向于被动化、古板化,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学生很难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面对此问题的存在,教师需多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多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与认可,使学生具备更多的信心与勇气。此外,良好学习氛围的创建还有利于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形成一种互帮互助、互相探讨的精神面貌,如面对疑难问题时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而教师也可以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指引者,如此有利于实现有效教与学的目的。

三、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对初中历史课程来说,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并囊括了多方面的知识与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大多数教师往往将历史学科进行孤立,并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讲解,如此则不仅会降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且大多数历史事件的背景也缺乏科学性的讲解,从而很难使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注重对历史知识内容的掌握,如若教师只是具备历史专业化的知识则并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其还需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与融入,全面的知识讲解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且学生还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理解历史课堂的魅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历史课程的时候,教师可结合政治内容、文学内容来分析历史的发展状况。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地提升综合素质、广泛涉猎相关性的知识,以实现素质化教育的综合发展。

四、改善传统式的教学观念并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得到相应的改善,如教师可以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历史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在现代化的社会时代下,教师应改变传统古板式的教学观念,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理念,并重新确立历史课的教育观。首先,就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应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其次,面对枯燥的课本内容,教师需进行生动形象地讲解,以使相关性的历史内容可以为学生所熟知。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且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此外,历史知识中的一些难点与重点,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学习,相应问题的设置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注重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改善,以从新时代的教学角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在素质化教育不断改革的前提下,广大教师对初中历史教学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为了有效地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水平,人们也开始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加以改善,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锋 单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中学

第四篇:初中历史课堂情感教学研究

摘要: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历史课对初中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于重视,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有所忽视,同时还忽略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基础,然后探讨了情感教学的策略,旨在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学校教育片面强调认知,非常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得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在唯分数论的背景下,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学习功利思想严重,集体主义思想淡漠。忽视情感教育是初中教育各个学科包括历史学科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不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与情绪生活。因此,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问题,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基础

1.历史学的本质就是研究

“有情感的人”的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助推器。而历史是由众多地充满了情感的人的活动所构成的,因此,各种历史人物的事迹、历史事件,都包含了当时历史研究者的一种价值判断,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后人在对前人的历史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的过程中,无疑又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从这一层面讲,历史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同时也是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因此,要想在历史课程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有效地融合历史学科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2.历史教学活动主体中蕴含了情感因素

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教材是其重要资源,也是整个历史情感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历史教材内容是编写者按照当时的社会、阶级、时代的要求而编写,属于编写者主体化的一种产物。其主体化的体现,主要是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会对史料进行主观上的取舍,同时还会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评价。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也会很自然地流露他们相应的情感痕迹,教材本身也就蕴含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教师是历史教育的实践者,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的丰富情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同时,教师还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成效如何,对推动情感教学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也是主体。初中生处在一个身心发展非常迅速的阶段,在情感方面开始变得丰富而细腻,非常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指导,成为他们在遇到情感问题或情感困惑时的知音,因此,在初中历史情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特点,才能够真正增强情感教学的实效性。

二、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策略

1.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积极创设一些类似历史史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四种方法:其一,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音乐能够烘托气氛,陶冶情操,在创设历史情境方面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有利于再现历史事件的情感背景及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这种方式有利于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还有助于让学生得到陶冶,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二,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教学活动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很多遥远的历史事件单凭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力,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多媒体,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创设一些适合历史课程教学的情境,有利于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使得其对历史知识及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入。其三,让学生表演来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角色扮演是学生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情感体验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他人的情感,在民主制氛围中提供体验的机会,培养创造力。

2.利用教学语言艺术来诱发学生情感的产生

首先,教学语言要做到准确,这也是历史教师增强语言感染力的重要前提。例如,一些老师在讲解古代史的时候,总是将中央政权称之为“王权”,这就不太准确。其次,通过教学语言中的语音、语速、语调等变化来表达情感。例如,在讲解一些沉重的历史事件的时候,应该采用一些比较缓慢的语调,有助于让学生融入到历史事件的情感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在讲解非洲黑人奴隶的时候,用低沉的语言、缓慢的语速来讲述黑人奴隶在当时的遭遇,能够让学生产生真挚的情感,使得学生充满了对殖民者的憎恨,产生对广大黑人的同情。

作者:崔旭云 单位:高平市陈区镇陈区中学校

参考文献:

[1]梁励.论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J].历史教学,2002,(01):19-23,1.

[2]张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6):114-115.

[3]张为民.历史学科的情感目标与情感目标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5):69-72.

[4]王亚茹.关于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2,(28):70.

第五篇: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

摘要: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历史这门课程严格来说是在初中的时候,初中历史是日后学生时代学好历史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门新鲜的课程会感到很好奇从而产生兴趣,但由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老师的课堂导入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小问题,不能充分唤起开学时学生对历史的那一份兴趣,直接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成绩提不上来。就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

初中历史;导入式;教学策略

导入式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上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把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导入,它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好奇心,从而具有坚持学习的动力,在改进教学策略的另一方面,把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提高与巩固。在初中历史课上的导入式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比如:欣赏歌曲导入、轶闻趣事导入、视频导入、图片导入。在不同科目的课堂上,老师所使用的导入式教学不尽相同。据研究表明,老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灵活运用导入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笔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课教学为切入点,对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实行导入式教学的必要性

1.稳定学生的心情

每次上课前,学生都会经过十分钟的下课休息时间,有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把心思放在课间休息所进行的活动上,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每次上课时学生都必须经过一定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这样的状况就说明学生在刚刚上课的时候学习状态并不是非常好。而历史老师灵活运用课堂导入的方法,让学生在刚刚上课的时候就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让历史课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集中学生注意力

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历史综合能力,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恰当的导入式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注意力便会被老师的课堂导入所吸引,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能够集中自己所有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全部兴趣与好奇心。

3.老师制定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导入式教学法对明确教学目标而言有着不可言明的重要作用。在初中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可以通过PPT等课件的展示,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欣赏PPT的同时,能够知道并且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还可以有目的地跟随老师的脚步,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加强对历史课上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导入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充满目的性,不再是无头苍蝇乱撞般的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成绩。

二、导入式教学策略

适合于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式教学方法数不胜数,下面介绍几种适合现在初中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1.故事导入法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的故事导入法,就是在讲故事的情况下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导入,与单纯的灌输式教学相比,故事导入法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刚上课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内容上,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飞速提高。所以,老师在进行故事导入的时候,必须切合实际,充分了解学生的喜爱,因地制宜,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老师在进行《辛亥革命》该课的教学活动时,利用故事导入,给学生详细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以及生平事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出来,对课堂内容听得也就越认真,课堂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2.歌曲导入法

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灵活使用歌曲导入法,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情感,在课间给学生放一段和本节课有联系的歌曲,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老师在开始《三国鼎立》的讲授前,给学生放《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主题曲,来完成本节课的导入过程,学生听到此歌的同时不免会联想到三国中的经典人物和故事情节。在进行想象的同时,加重了学生对本届历史课的期待,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游戏导入法

除了故事导入法和歌曲导入法之外,游戏导入法不失为一种奇妙的方法。在课堂上初中历史老师灵活运用游戏导入式教学,以游戏为诱因,让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好奇心大幅度增长,从而集中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为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进行三大改造的学习时,老师可以提前对三大改造之类的词语进行整理,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团队来玩你画我猜的游戏,每个团队猜到一个词汇就能收获一分,而其他团队的成员也能够进行抢答,游戏结束后进行最终统计。以这样巧妙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还能够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从上文可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死气沉沉,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历史充满好奇心,给予他们认真学习历史的不竭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叶阳生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校

参考文献:

[1]郭智勇.试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4(3):209.

[2]李芳.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探究[J].东方青年•教师,2013(1):84.

[3]田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3.

第六篇: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

摘要: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有条不紊地进行。初中历史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历史本身就是教导后人要以史为鉴,振兴中华。在新阶段,初中历史新课改给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历史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有效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具体的历史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即历史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上课过程中按照课本的目录进行讲授,在考试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死记硬背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创设具体教学情境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在小组合作中设置情境教学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一直被初中课堂教学所倡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初中历史新课改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合作学习中引进具体的情境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例如,在讲初中历史七年级(北师大版)《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熟悉掌握春秋战国的具体起止年代,了解五霸和七雄的具体指代,同时掌握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等的历史事实,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配合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历史事实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小组内部演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具体位置,三家分晋的争夺过程,合纵连横的具体案例”等,使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深刻理解具体的历史事实,从而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中设置具体教学情境的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使平时比较胆小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布置合理情境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动态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在这种环境中再引进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例如,在讲初中历史八年级(北师大版)《辛亥革命》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了解孙中山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和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的一些基本概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给学生带来一套中山服,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看中山服上的口袋、扣子等特点。用中山服引导课堂教学的模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在多媒体上继续展示出一系列的中山服图片,再配上相应的音乐,使学生仿佛沉浸在当时的历史事件之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课本的学习,在讲到三民主义的时候,联系中山服,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延伸。“中山服袖子上的三颗扣子分别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四个口袋分别代表礼义廉耻;五颗扣子分别代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宪法。”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完成本课的学习。这种设置教学情境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有效理解,提升了学习水平。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要经常组织历史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历史教师不断追求创新,不断激发自己的历史创新思维,从而把一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手段运用在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有效教学;其次,历史教师在设计历史教案过程中,多采用新型的现代化的教案模式,给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出发逐渐过渡到比较难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刻思考和有效理解,顺利地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历史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模式,以历史情境教学为基本的切入点,不断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初中历史有效学习。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设置具体教学情境的模式,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作者:陆毅祥 单位:灌云县侍庄中学

参考文献:

[1]晋凯.初中历史情境教学中的教学准备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5.

[2]张国权.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20).

第七篇:初中历史课堂实践

摘要:

“世界咖啡模式”是指有着不同观念的人聚在一起,在喝咖啡聊天的氛围中进行轻松交流,从而完成特定任务的会谈模式。把“世界咖啡模式”引入初中历史课堂,进行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

世界咖啡模式;课程改革;初中历史课堂

新课程改革多年,许多课堂模式相继出现。笔者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也结合班级实际,把“世界咖啡模式”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成绩。

一、“世界咖啡模式”的定义和研究依据

“世界咖啡模式”这个含义来自于“世界咖啡会议”,“咖啡会议”最早是美国人华泥塔•布朗博士提出来的一种会谈方法,指有着不同观念的人聚在一起,在喝咖啡聊天的氛围中进行轻松交流。它是“一种启发和开展建设性合作对话及思考的特殊谈话方式”。笔者把它引申到课堂中来,构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以对话分享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活动。“世界咖啡模式”的研究有许多理论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可见,新课程改革注重探究合作学习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世界咖啡模式引入课堂,就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另外,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构建者,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积极性是学生能够主动构建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的被动学、被动听变成主动学和主动讲。

二、“世界咖啡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

“世界咖啡模式”在初中课堂中的主要流程是:自主预习、组内讨论、串组讨论、组长展示、质疑点拨、练习巩固。自主预习是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导学案,初步感知学习的内容,为讨论做好准备。组内讨论是指小组成员对预习展开深入讨论,讨论的形式是轮流发言,避免“话霸”。串组讨论是指在组内讨论结束后,组长留下来,其他成员串到别的组,展开第二轮讨论。组长展示是指两轮讨论结束后,每组组长上讲台展示本组讨论的成果。质疑点拨是指在每个组长展示完后,学生针对汇报内容提出质疑或补充,老师做点拨。质疑点拨是课堂的核心环节,如讲《百家争鸣》一课,分析战国的“变”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各抒己见。学生有多种观点:政治上,中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经济上,井田制开始瓦解;军事上,争霸战争向兼并战争转变等。通过这一环节活动,学生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构建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最后的练习巩固,主要是通过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检验课堂的效果。

三、“世界咖啡模式”教学实践的成效

在不到一年的课题实践中,笔者在不同阶段采用观察、测试、问卷调查等形式,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学习热情、期中期末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反馈。“世界咖啡模式”引入课堂,学生学习方法得当,学习热情高,95%以上的学生课前基本能按照要求进行初步预习。有60%的学生能够在预习导学案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和同学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认真聆听别人的观点,分工明确,讨论深入,学习效果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从期中期末成绩来看,不管是高分数段的人数还是平均分,都比非实验班有优势。这说明,“世界咖啡模式”有利于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一步开展,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胆量大了,更加自信了,经常在课后找老师来讨论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四、对“世界咖啡模式”教学实践的思考

世界咖啡模式引入课堂,它的亮点在于采用桌内轮流发言的方式展开讨论,改变了过去“七嘴八舌”的讨论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避免了“话霸”,同时也学会聆听和思考。另外,通过串桌进行第二轮讨论,不同思想互相交锋和碰撞,形成头脑风暴,活跃了思维。其次,它锻炼学生胆量和说话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了构建知识网络的历史学习方法。当然,这样的课堂也有不足。(1)初中生自制力欠缺,好动、爱讲课外话,学生很难按照要求认真完成每个环节的任务。(2)初中生科目多,作业负担重,课前基本没有时间预习,多少会影响到课堂效率。(3)教学模式的创新对老师驾驭课堂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挑战。

总之,新课堂模式的创新,既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又是一个教学实践问题。要让新模式在实践中开花结果,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作者:谭仁品 单位:广东省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参考文献:

朱安妮塔•布朗,戴维•伊萨克.世界咖啡:创造集体智慧的汇谈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2.

第八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探讨

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当前初中历史课堂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初中历史老师都希望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创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顾名思义,高效课堂就是课堂教学具有较高效率与较好的教学效果,开展素质教育也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历史学科在初中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求历史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淘汰陈旧的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当前学术界在高效课堂方面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很多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利用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人性化教育,争取在实际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

1.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实际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但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因此要迅速转变教学观念,应用现代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第一,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很多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一味地将历史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不顾学生的感受,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及时引进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教学手段,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第二,教师还需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当前初中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快速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尊心,要求教师和学生认可自己的言行。初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学生才会主动去接近自己的老师,老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前要求普遍开展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要认真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第三,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不重要,不用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只要在考试前突击背诵就可以了,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这种认识,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课的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者而成为主动研究者,提高教学效果。

2.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第一,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深入理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制订课程目标中体现的基本思想,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教学方法要能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求历史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针对性备课,在备课中要保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要鼓励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达到上述几点,初中历史备课才能达到目的,才能在牢牢抓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3.将生活与教学结合在一起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进行。有数据显示,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那么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就会很快地理解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第一,可以利用教材中包含的生活知识。虽然历史发生在过去,但可以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自然。所以,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活知识非常重要,同时也可以使教学气氛变得活跃。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节时,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交通工具,但通常不会关注这些交通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在讲解交通工具时让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将过去的交通工具与现在的交通工具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二,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生活知识,也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开展教学,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将这些历史内容拿到课堂上来,如地名的来历、风景名胜的由来等,将这些当地历史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易于学生理解。

总之,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每位历史教师都希望构建高效课堂,只有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进新型教学模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才能构建高效课堂,今后还需各位历史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孙中华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半程中学

参考文献:

[1]宋宝红.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2]王雪玲.教育改革下历史活动课程教学与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

[3]吴晨.对初中历史教材整合运用教学的几点思考[J].知音励志,2016(19).

第九篇: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有效性

摘要

初中历史是中考的考试科目之一,初中历史教学除了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外,更多的是传授学生关于中国的发展历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历史。

关键词

初中历史;多媒体;精神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自主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接触中国以及世界的近代历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历史课堂上,历史老师要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一、利用多媒体工具丰富学生历史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历史学习十分枯燥、乏味,面对考试,学生多以重复背诵的方式记忆历史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而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影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如在学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相关知识时,书本知识大多介绍时间、地点以及历史原因、意义等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历史老师可以播放与甲午战争相关的纪实影像,并适时地加以解说,同时提醒学生们关注重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又如,在讲解宋代商业发展,市坊分开被打破,单纯用名词解释给学生,或讲什么是市、坊,界限被打破后是如何促进宋代商业发展的,学生无法设身处地了解宋代的风土人情,如果此时给学生展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画风、历史韵味,最重要的是通过图画感受北宋繁荣的市井生活以及人物衣着服饰,尤其是城市的布局和商业店铺林立,从而得到宋代商业繁荣的历史依据,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培养了审美素养,又能更深入直观地理解书本知识。

二、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探索精神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回顾历史、重视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单纯地传授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初中历史老师,我们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书籍、互联网等途径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探索欲。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19世纪以来世界文化艺术和现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的学习过程中,书本上的内容是初中教学目标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但是真正历史上相关的内容很多。在完成了书本内容的教学后,我给学生们留下了任务,要求他们自己搜集自19世纪以来世界文化艺术还有哪些成就,现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方面还有哪些成就。一段时间后,我会利用部分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们自主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搜集到的知识,并让学生自主上台分享自己在搜集内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提升。

三、让课堂气氛更活跃,让课堂内容更生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就必须让课堂气氛更活跃,让学生们对历史课堂充满兴趣。如学习维新运动、戊戌运动和的知识时,许多学生反映书本上的知识太枯燥,课堂没有激情,没有学习兴趣。在教学计划中,我进行了相关改进,试着引入了当时爱国人士的辩论,并让学生们模仿还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素质、综合素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历史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创新,谨慎选择,不断完善,继续发展,使课堂真正活起来。21世纪,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地发展,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内容,才能让历史教学越来越精彩。

作者:魏娜 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任娜.新媒体时代初中历史影视教学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92-96.

[2]张奚铭.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9):57-59.

[3]徐寅冰.关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思考———以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15):98-100.

第十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营造

调查显示,很多初中学生在毕业之后,对于我国的很多历史文化还是一无所知,秦始皇的经历、华盛顿的思想观念等都完全不了解,也无法从这些历史中领会经验和教训。通过对于我国部分初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们“最不愿意学习的课程”中,历史课程被学生们称为是最枯燥、没有意义的课程,排在第三位。历史作为副科内容,得不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同时又属于开卷科目,导致历史学科被忽视和冷落。那么,历史课程如何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1.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教教学方式。在课前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视频、音频课件,在课程学习中进行播放,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音乐和画面的吸引学到历史知识,同时再配合历史教师的传授和描绘,能够让学生跟随着镜头和画面产生震撼,思想和感情也得到了升华,不仅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互动。可见,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并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2.问题创设,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学习,能够帮助历史课堂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在《》的学习中,首先,教师可以在课程学习之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鸦片战争被称为让中国苏醒的战争?为什么百日维新被称为昙花一现?然后把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在进行讨论之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的讲评。通过合作探究,能够激发出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和探究过程中,对于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总结分析。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需要构建新的课堂学习关系,同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们想学、爱学,才能得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感染力,用情绪感染学生,用知识引导学生,才能够在教学中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作者:杨爽 单位:前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