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协同发展途径探讨

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协同发展途径探讨

摘要:

将“互联网+”概念融入到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中,阐述“互联网+”时代下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构建“互联网+”与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蓝图,并且提出协同发展的建议,使高校的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

一、前言

“优质均衡”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线,在保证公开教育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也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基础教育发展中最关键的支点,优化高校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化改革发展中的必经之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与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领域不断相结合,整体的继续教育形式已经从过去的补偿性继续教育、探索性继续教育,发展成现在的普及型继续教育、部级的继续教育。教育力度逐年加大,继续教育的种类逐渐增多,内容与手段也是推陈出新。教学形式也开始以顺应时代的互联网教学逐步取代了过去的面授教学、媒体教学。人们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生活模式与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国家已经提出了“互联网+”的新时代概念,并且已经开始实施推进,各行各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怎样将高校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事业与“互联网+”概念深入结合并合理发展,成为所有在岗高校青年教师探索的方向。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时代背景相辅相成,如今又是一个由移动互联网技术全面覆盖的时代。这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时期不仅保留了原有互联网的开放、平等、资源互通的概念,也同时兼备了移动网络的简单性、特殊性、独特性。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呈现出了资源的开放互通、信息的跨时空跨地域连接、智能操作、网络社交的现实化、高覆盖率的参与程度、以及新技术与经济结合等一系列的优势特征。在这种优势的依托下,可使高校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移动互联技术巧妙结合起来,使师资队伍建设开创新的活力。

二、“互联网+”时代下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协同创新”通常是指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技能、技术等一系列的分享机制。它是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的深度合作。国家曾提出要将当代社会发展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为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进行创新研究。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广泛的信息平台,可以有效迅速的推动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改革,从而完善并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服务水平。我国正积极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方法,并努力创造便捷条件。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利用自身多元化的特点,结合并借鉴来自国内外的教育创新理念,将创新资源合理汇总,发展成协同创新的新形式。这种理念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水平的提高、强国的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互联网+”对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互联网+”不但给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反映出了一些现象。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在调整并适应这种高节奏、多样化的时代,所以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继续教育专项改革的重点,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要科学化。为实现其科学发展,要合理定制有效的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标准,对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评估分析,保证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标准化与科学化。根据国家继续发展的现状,加强并完善相关立法工作,使政府及相关单位共同创建符合中国特色国情的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积极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化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还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已经实现全球化的互通与合作,国内外的学习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共享。人们的视野逐步开阔,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概念得到了有效流通,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这不但使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走向全球化得到了保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自身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更需要我们对国际间的继续教育加强交流、合作,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

三、“互联网+”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目标与蓝图

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的“互联网+”概念为起点,可使每位高校青年教师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独特继续教育方案。借助成熟稳定的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可以更真实有效的记录学员的各项操作记录,并进行后台分析,总结到数据库。对不同教育对象的需求可以智能筛选主题,提供最合适的继续教育方案,更加符合受教育者的受训意愿。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可使教师的继续教育无时间无地域的自由开展,利用时间的碎片化来刷新教育理念,获得更新颖的教育知识与技术。受教育者还可以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在互联网上自由讨论,针对相同的研究主题各抒己见,也可选择各自喜欢的导师一同参与,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疑惑。通过模式的变化转变教师的观念,让青年教师不再感到继续教育是一种工作负担,而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的一种合理途径。要让他们乐于继续学习、勇于继续学习,并且要活学活用,力争都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培训者。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行数据跟踪,以此来激励教师间上进心,也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新模式将打破空间的局限性,通过将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均衡调配,杜绝信息不对称现象。使想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无论身处何处,只要通过终端设备都可以及时有效的获得优秀的培训课程,并可以召集导师及相关的人员一同研究探讨。

四、“互联网+”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提供优秀的平台保障

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首,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紧密合作,引用新技术新方法,互通完善继续教育的构架方案,建设符合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师继续教育平台。

(二)着重教育教学数据的采集

对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与学习情况、过程需求、个人行为准确记录,并融合汇总于大数据培训平台,进而为教师继续教育中可能出现的各式问题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与培训依据。

(三)创建良好的继续教育网络生态环境

“互联网+教师继续教育”这种新的模式是以利用传统教师继续教育中高效、准确的培训资源,再配合新时代的互联技术、信息平台、庞大数据,两者巧妙结合,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效率与能力,并实现教师继续教育建设更合理的发展目标,绝不是两者单纯的相互结合。

(四)信息资源的共享,积极使用教育平台

扩大教师继续教育平台的宣传,让其深入人心。将平台资源与信息面向教师群体开放,定制更合理更科学的继续教育方案和标准。也可将平台的使用情况与教师考核测评相连接,使教师不必针对某一项目特殊培训,只要通过继续教育平台可有计划的进行安排,平台也可自动记录教师的使用情况,使更多教师理解并接受此种形式,积极使用平台。

(五)呼吁社会对“互联网+教师培训”形式的支持、开发与使用

鼓励更多的教师继续教育部门对移动互联技术开发利用,开创更多符合不同教育单位的需求平台,既节约了管理成本,也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五、结语

社会的经济水平与科技的发展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适应与改变才能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国家未来教育的接班人,更应该不断激励自己、充实自身,顺应时展的需求,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严继昌.“十三五”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4).

[2]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

[3]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2).

[4]徐建华,李旭海.从互联网思维视角谈继续教育变革[J].网友世界,2014(3).

作者:周铭懿 郭雪松 郝子娜 王冠 常宝贤 刘建春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