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论文范例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1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通过美术鉴赏和艺术实践,从而表现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提高审美素质,达到培育目的。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同时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打开视野提高欣赏水平。

二、提高思想转变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在现代的教育中,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开设的美术基础课也仅仅限于基本知识的介绍,无法体现学生的美术创作,所以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认识,此时的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适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过程中发现和感受自身的艺术氛围,从而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提高思想认识首要任务是要提高审美能力。人的审美能力是后天培养训练出来的,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对美的认识。美术基础教育不是单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想象力、创作力上的思维,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实践的动力,不断的追求最后取得成功,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呢?一方面可以开设美术鉴赏课程,此类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在鉴赏的过程中,引发联想,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形成一种交融;另一方面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让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展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可以让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构思、用色、造型等方面去评价作品,与此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本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在开学第一节课上就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些了解: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美术功底也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树立信心以后,可以进行一些绘画,通过临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绘画的趣味性,体会线条、造型、色彩融为一体的美。单一的绘画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总结绘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从美术专业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指导,这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也对理论知识起到催化的作用。利用写生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接触大自然的教学方式,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将课堂教学与写生教学相结合,合理安排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增强应用能力,锻炼创新思维

美术基础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图案构成等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比例、结构、色彩对比等基本规律和元素也是美术基础教育需要掌握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主管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美术课程是能够体现个人才能的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是要转变对美术教学的观念。教师应运用新的理念武装头脑,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各个环节都渗透着素质教育的精髓,引导师生树立全新的美术教学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制定创新教学的方法,自觉主动的做好引导和辅助工作,用专业的教师素养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染学生;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教学环境。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因素,高职学生将多数的精力和时间是用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在开展创造性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阻碍。教师在日常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将创造性教学先进理念传授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的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教学环境和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品质,学生是创新性教学的主体,美术是综合人文性和艺术性的专业学科,自身就具备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是积极培养和创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并结合具体的美术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了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创新学习,教学评价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全面评价,包括心理健康、艺术理论、艺术作品等多方面的评价。

四、结语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2

(一)强化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1.“生本课堂”理念

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多为教师“一言堂”,即教师通过板书、讲解以及提问等方式灌输知识,学生常处于盲目的听课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还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改革强调将“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着重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教学主体转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开展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教育评价

基础教育的内容不仅涉及知识方面,还应该包括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以及学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强化。教师有必要强化自身的教育评价观,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强对每位学生的了解,只有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为其制定详细的学习与自我培养计划,使学生树立学习与生活的自信心。

(二)强化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学科与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保证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教学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如此才称得上优秀、称职的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中教学内容难度的加深,教师有必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与教学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2.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是一个育人的职业,除了知识上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价值体系的培育,只有职业道德合格的教师才能更积极地投身教学工作,因此,基础教育课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师范学院发展较之基础教育课改的滞后性

(一)教育理念的滞后

为了确保师范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成功应用到基础教育工作中,师范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充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但是,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基础教育课改对师范教育的重要影响,很多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致使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无法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这对学生日后参与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只是突出强调知识教育,却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与培养。

(二)教学方式的滞后

多数师范院校的教师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师范生终将承担基础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僵化的教学思想与缺乏能动性会为其日后开展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

(三)课程设置的滞后

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最终需要由具体的课程来承担,但是,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老化,长期沿用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以及教育实践等四门必修课不但僵化了师范生的思想,还阻碍了各种新式教学内容的引入。此外,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平衡关系,导致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且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甚至语言表达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师范生日后的入职适应能力。

三、适应基础教育课改的师范院校改革

基础教育课改与师范院校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基础教育工作需要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且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课改则为师范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国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处理二者的互动关系,旨在实现基础教育与师范院校双方的协调发展。

(一)师范院校需要明确办学方向与教育理念

1.明确办学宗旨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向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一方面是师范院校,另一方面则是综合性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设置的教师教育类学院,后者在发展中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师范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

2.明确教育理念

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师范学院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从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师范生的素质教育,并为师范生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与评价理念等,使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促使师范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基础教育工作中。

(二)师范学院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师范院校应改变学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相脱节的现象,通过分析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来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体系。其次,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及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使汇聚新思想、新观点以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作用于教学实践中。

2.革新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以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令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身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竞赛等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日后独自应对教学工作。

(三)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很多师范院校以理论教学或校内实践的教学模式为主,单一的模式不但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容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因而,师范学院有必要探索实效性更强的教学模式,如“校校联合”。“校校联合”强调师范院校加强与地方各级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让师范生尽早融入基层的教学环境中,师范生通过承担“助教”工作来强化他们对基础教育工作的认识,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

四、结语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3

对现在国家美术人才的要求一般就是体现在大美术观念的提出和落实。要求这些美术人才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知识,不管是艺术本身还是现在现在的网络技术。都要具备过硬的学识涵养,还要拓宽自己的艺术兴趣范围。大美术这种观念的提出,有利于国民教育素质的提高,也是对国家素质教育方针积极响应的一种体现。在现在的美术教育体系里面,美术教育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综合性大学,里面要求掌握的面比较宽,像美术专业学校和师范类的学校;而另一种就是工科院校模式。综合性大学和工科工科院校模式的生源都是针对广大考生筛选而来的,在这上面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在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大美术的教育了,但是仅仅是停留在一种观念式的应试教育里面,在专业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更别说艺术理论这方面的教育。学习美术艺术要从基础的教育做起,在面对一群什么都不知道的启蒙学生面前,基础教育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二、重构与置换

对于刚刚踏进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来说,对他们之前所认识的艺术结构要进行重构,也就是让他们对大美术的环境和艺术设计进行新的理解和学习,快速的置换他们之前的大美术概念。并向他们灌输学习目的。要完成这一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一般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首先是做这一群刚入校的学生来一趟专题讲座,深化他们对大美术的理解;其次呢,是让学生做一些学术报告,这样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可以来一场座谈时的谈论,相互交流心得和学习经验。在老师的配置方面,其实可以参考一下包豪斯学院的做法,用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理论结合教学,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在美术学习中,启发学生这一环节是特别重要的,要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格罗佩斯创办包豪斯,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抛开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让学生学习素描和色彩练习,就他本身是世界一流的设计师这一身份,是应该走创新的道路。

三、回顾历史和构造未来

在包豪斯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求学习基础课程,这是作为专业前的必修课,在美术当中是非常严谨的,在这个学校,教学规格非常高,就连代课的老师,都是大师级别的大艺术家,这是这个学校难能可贵的一面,这种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学校值得学习。过多的注重层次的丰富、造型的准确、技巧训练和制作精细是今天基础教学的通病,其实这些不会真正起到基础教学的作用,创作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这是目前美术教育最缺乏的。由于初学学生的创作思维狭窄,对于创作没有很好的灵感和欲望,更别提让他们有创作的积极性了。一般基础课程具有主要有三个课题,第一是解放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艺术天赋;第二是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三是作为以后成为艺术家的学生,要把创造性的构图原则展示给他,让他自己体验和观察。由此看来,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美术的基础教育的革新。这个问题已经很迫切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代替不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应该用与现今社会同步的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手段来赋予教育的新内容。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育改革,对于艺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一个首要的人物,也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设计出新的教学理念。广州的美术学院近期推出了一套教材是关于构成的,这本书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三大知识体系,另外把一些新的理念加入其中。比如形态构成光色构成动画构成等这些是传统教育所没有的。这些能够向学生传授创新的技能和新的思维方法。要知道,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那么相应的美术设计教育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随之进行改进,并且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四、结语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4

1.1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村学校规模普遍小,学校学生间接触较多,这样口语能力强的学生就大胆地走出教室,于是校园内出现的“小小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口语小组,英语阅读小组,使学生在这种交流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并由此转化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英语手抄报、英语漫画、英语歌曲大赛,单词朗读、英语对话,演讲竞赛,英文儿童剧创编表演,英文儿童故事创编表演,组织学生开BirthdayParty,在英语沙龙谈footballOlympic。征集英语格言警句,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英语报社投稿件,学校设置英语宣传栏,要同学们发挥特长将宣传栏设计的图文并茂等。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英语实践,把英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接触英语,例如收集街面上一些英文广告用语,公司名称等。

1.2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融洽师生关系,不仅挖掘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还间接作用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据此向学生提出以英语向老师招呼问候的建议。如:“Goodmorning,teacher.”“Excuseme.”老师对此给予赞许,于学生以极大的鼓励。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中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对教材的改造,设计成练习题或者表格,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改变成对话,故事,短剧等形式表演出来。通过增加动手活动,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1.3素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创造英语口语环境,就要有素材来源。引进最新的外文报刊杂志材料,开发创新思维,从外文资料中引入地道的外语观点,是农村英语教学的一大亮点。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认识水平、生活环境和实际状况选择一些新材料,使学生充分获得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些观点与传统观点有较大区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资料也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单纯的阅读理解是相对比较枯燥的,而结合图表让学生边阅读边填表格,或者运用阅读内容画出简笔画兴趣明显要浓厚些。这种活动,使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创造性也得到了提高,对于各学科知识掌握也牢固了。

2校外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1物质形态资源的开发利用

让有条件的学生购买或翻录英语听力音带,学生在家多听多练。在家也能讲:“Let’shavelunch.”“Let’swatchTV”“It’sreallygood.”“Let’stalkaboutthem”“That’sagreatdeal”“we’regoingtohaveagoodtime.”等口语,给家庭增添新意。指引学生多方面订阅英文期刊杂志,报纸,经常开设读书阅读交流感想,讨论活动,慢慢地学生们都置身于英语交流的真实环境中。帮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好的英语广告词。把袋装说明书上的英文说明配方等整理分类,收集药品的使用英文说明书。在观看奥运会或世界杯的比赛过程中,让一些热爱体育运动的同学收集比赛运动专用语。在讲到西方文章时,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去搜集有关的地理、历史、文化、城市、气候、人文等,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2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农村经济限制他们买不起英文音像资料,看不到真实情景。采用先进的教法,使用更多的资源,给学生创设贴切的教学情景,用实物和直观教具,把教学置于实际生活中。农村中经常有劳动实践课,秋天摘橘子,春天植树,这也是英语实践的机会。如用植树进行语言训练,前一天要求学生写通知,明天在哪里植树、集合,什么时候出发,要求学生穿什么,带什么、工具、食品、饮料等。把劳动当成英语角,山坡上传来一阵阵洋话。

3总结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5

深入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需要具备的品德和能力

地方师范院校必须立足于地方,关注地方基础教育,研究农村中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特殊性,特别是要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独特素质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师资。为此,我们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入手,制作了《河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研究》调查问卷,设计了“你觉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需要特别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你在教育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等问题,借助学校“国培计划”培训班和到贫困地区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对河南省的周口市、商丘市、南阳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本校实习、支教归来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和访谈。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归结出农村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品德和能力有如下特别要求:品德方面的要求。第一,要特别具有一颗善良、热爱学生的心和高尚的人格;第二,要特别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于寂寞;第三,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有为自己的故乡出把力的心愿;第四,工作要特别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第五,为人要正直廉洁,淡泊名利,不攀比;第六,要甘为人梯、默默苦干;第七,要具有勤俭节约、朴实无华的品质。能力方面的要求。第一,要具有应对大班额管理、跨课头多和超负荷工作的能力;第二,要有较强的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有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坚定信念的能力;第三,有较强的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第三,善于激发学生潜能、赏识学生的能力;第四,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灵活运用多种教法的能力;第五,要特别有耐心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基础薄弱、纪律性差、生活无自我约束力、性格偏激等问题的能力;第六,能说普通话并具有积极在农村中小学中推广普通话的能力;第七,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平和的心态;第八,有从生活入手说教结合、管教结合的能力;第九,有强烈的求知欲且多才多艺。

着力探索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的方略

周口师范学院作为周口市唯一的高等师范院校,是周口及其周边地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培养基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根据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独特要求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师范生,使师范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地并真正地成为适合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特性,要求施教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师德修养,学校首先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用可感、可知、可信的事实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作报告,“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周口师范学院加强师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教学院、系在新生入学之初和毕业生离校之前,邀请往届扎根基层并有所作为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并与学生座谈交流,讲述他们在基础教育第一线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通过交流,在校师范生对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勇气和决心。在此感召下,学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自愿去农村从教,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特点而深受地方农村中小学的欢迎。其次,学校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比如,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能否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曾经说过:“课改成也在教师,败也在教师。”因此,想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关键是要转变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此,要使立志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师范生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知识价值观,实现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推行“(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列为众多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根据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要求,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师资培养的适应性。首先在教师教育类专业实施“(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其中的X由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一般介于1到2之间)。在前4-X年阶段,基本实现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融合。既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后X年是分类培养主要阶段,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多样性的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使毕业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此模式经周口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试验,成效显著,师范生每年参加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均取得优秀成绩,师范生就业率高,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此,学校拟在2012年招收的各专业新生中,全面推广实施“(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凸显教师教育特色,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周口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师范性、地方性、教学型院校,因此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生的必修课。

传统师范教育的一个很大缺陷就是仅仅面向普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没有考虑到农村中小学教育对师资的特殊要求。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在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在教师教育类专业开设凸显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师教育课程平台,改变传统的教育类课程“老三门”状况,必修课分为教育理论基础、学科教育基础和教师职业技能必修课,同时增加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该平台课程是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的,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教师教育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奠定了良好基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提升学生从教技能与技巧。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实践育人意识,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相互贯通、相互结合的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协调与全面发展。为此,学校提出重视平时的教育见习,认真抓好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教师技能训练、比赛等活动,包括讲普通话、书写技能、课件制作、网页设计、教学技能、摄影摄像,等等;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建立研究基地,促使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共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校外教学技能大赛,锻炼队伍,培养能力。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在参加教学实习的同时,应根据各自专业或相近专业特点完成好其他相关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画展、演唱会、专业调研报告、教研论文、专业技能证书考核等。近年来,学校还通过承担“国培计划”,接受农村教师脱产置换研修的方式,选调优秀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通过顶岗支教,了解农村孩子性格特点的差异,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对策,使师范生具备到农村中小学从教的思想和能力,为日后参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打下良好基础。#p#分页标题#e#

师范院校的教师群体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教学中的第一位重要因素,因此,师范院校要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必须注重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群体的教育专业化水平,否则,用旧观念教育新形势下的学生,必然会成为教学改革的直接障碍。为此,学校首先以省级教学团队为引领,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引导教师成为“理论+实践”型的专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大兼职人才引进力度,把本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拔尖人才聘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进入人才培养过程等,从而推进本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发展。其次,学校要求教育学科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虚心向中小学教师学习,充分了解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高教理论,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如教育科学系在周口市六一路小学建立了教育研究基地,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每学期双方开交流会2~3次,专题研究会1~2次,联合申报研究课题10余项,零距离地掌握了基础教育状况,也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了校本研究的能力。再次,重视并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其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论、教学系统设计、数学教学论等精品课程,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对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支撑作用。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6

一、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严重短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足以显示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然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的难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义务教育经常性经费严重紧张。所谓“义务教育经常性经费”就是学校用于教师工资、公务费等日常教学的经费。我国中西部地区本身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地区经济状况更是贫困,加上政府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拨款不足,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学校获得的政府拨款仅够教师工资的60%~80%,也就是说,政府拨款总额连发放教师工资都不够,学校的公用费用几乎全部来自自费。而政府把基础教育的收费标准规定的较低,再加上各种摊派、困难学生免费等,学校实际公用经费出现严重紧缺。

第二,教师收入低。目前许多省将农村学校的财政体制归为乡级财政,这一措施虽能保证按时发放教师工资,但由于乡镇财政困难,打折发工资的现象在中西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并不能保证教师工资的足额发放。此外,欠发工资问题也比较突出,待遇不高,退休费用等长期不能到位。

第三,公用经费不足。公用经费包括日常办公、器材购买、教师进修和房舍的修缮等费用,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由于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较低,中西部地区通常是将学校的公用经费与学校收费挂钩,政府并不进行财政拨款。由于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学校操场十分简陋甚至没有一个篮球场,有的农村学校甚至连操场都没有。没有充足的公用经费,建不起实验室,有的学校就干脆取消了初中实验课程。

2.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下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限性,农村基础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质量过低的问题,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更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地区经济贫困,教学环境差,生活条件不高,很多师范类毕业生往往都会选择在城市就业,即使在农村就业他们也会选择镇上的中心学校,而且他们离职比较频繁。在职的农村教师往往存在着年龄和知识结构、教育观念老化等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们不易理解,教学效率低下。同时农村教师缺乏进修的机会,而且农村基础教育往往缺乏教学质量考核与淘汰机制,因此整个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素质普遍不高,很难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

第二,大班级教学,管理混乱。在农村地区大班级教学是非常普遍的。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学校初中生每班通常有70~90人,有的甚至会超过110人。大班级教学,不易管理,老师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很好地交流,加上相关教学设备不齐全,往往导致坐在后排的学生既看不到也听不到,学习效率不高,学习上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使那些有才华、天分的孩子被埋没。

第三,教学设施不齐全。农村地区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加上政府拨款不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非常紧张,好多学校为了开源节流,省去了购买相关教学器材的费用,取消了实验课,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农村教学的质量,使得农村学生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辍学问题严重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800多万初中生失学,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学生,有的农村中学累计失学率竟高达53%,可想而知,在更为贫困的农村地区失学率会更高。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家庭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靠种地为生,经济收入很低,加上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来源,中西部农村地区有的贫困家庭连自身温饱都无法解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愿望自然不高,即使农民有让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意愿,他们也没有能力去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第二,学生自身学习困难。和城市基础教育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极其落后,教育质量低,又缺乏学习方面的辅导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障碍。有些农村学生认为学习无用,不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收入,认为不如出去打工挣钱,这些落后思想的存在加剧了厌学情绪,随着成绩的逐渐下滑,好多学生陆续辍学。

第三,家长缺乏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有的是目不识丁,他们无法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平时忙于农活,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近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许多农村学生家长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便离开农村到发达的城市打工,他们平时很少回家,有的家长常年在外,学生根本无法见到自己的父母,更不要说父母辅导孩子学习了。好多农村中小学生由于得不到父母的足够关怀,他们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等以此来寻求慰藉,导致学业荒废。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措施

1.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经费

第一,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资制度。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增加财政经费的拨款,缩小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防止侵吞、浪费,不断提高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比例,并稳定教育投资资金的来源,巩固和完善现有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

第二,运用多元化的社会助学方式。为了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困难的局面,学校可以借用捐资助学和社会捐赠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和相关的教学设备,鼓励企业、学校或个人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捐资助学。

第三,确立多等级的教育费用分担比例。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立多级多类的教育费用分担比例。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按不同比例提高财政拨款,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农村地区,应当由政府来承担其所有的基础教育经费,而不能搞“一刀切”,一概而论。

2.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第一,加强师资建设。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保障教师工资按时按量发放,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并建立教育考核测评制度,定期进修学习,鼓励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控制班级人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大班式教学,不易管理,课堂秩序混乱。我们应该减裁班级人数,实行小班级教学,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能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照顾,增进师生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完善教育配套设施。农村地区教育条件差,教育设施不完备,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操场、实验室、食堂、图书馆等,改善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3.解决辍学严重的问题

第一,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地区经济贫困,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农民收入提高了,才有能力支付子女的学习费用,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愿望才会不断地增强。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缓解学习困难的局面。农村学校要严格控制班级人数,加强班级管理,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同时要注重与学生们的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勤奋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提高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向家长们做好教育宣传工作,让他们了解到教育对子女的重要性。“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通过积极宣传,不断地转变那些“读书无用论”的落后思想,鼓励家长提高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子女的关爱,并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加强同老师的沟通等。

三、总结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使得农村教育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发展好农村教育有助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助于把我国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崔伟 单位:安徽大学

第二篇

一、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发展概况

目前来看,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硬件和软件资源大大的改善,而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倾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经费来源。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很多不公平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从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尤其是我国二元体制下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致于城市与农村间、区域间、层次与结构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水平不够,优质师资少

教师属于教育资源中主要的软件资源,是直接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体,教师整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成果的整体质量。而由于农村物质条件匮乏、生活条件较城市较差,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优秀的素质高的师范生不愿意到农村或偏远山区进行长期的任教,所以农村乡镇大多学校的老师都是年纪偏大或者中专大专层次的,只有少数老师或者行政人员才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年轻优秀的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农村大多现任教师因年龄或培养层次稍低而不能对教学工作做到专业化、创新化,使得学校工作与学生学习缺乏朝气,得不到新的科学教育方法的指导。这样一来,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相比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更加步履维艰。

2.财政投入整体不足,范围不广

国家财政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虽然在较低水平,但也在不断的增加,近几年来,推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学费、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实际上是由于政府财政中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的被用于城市基础教育,城市基础教育先行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格局几乎没变。其次,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范围与公平之间分化还不够细致全面。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客观条件而异,沿海地区或中部地区的农村发展远比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的基础教育好,但因为国家财政是统一拨款、地方政府配套经费投入,所以就造成了地区间教育经费来源的差异,好的地方更好,差的地方更差。

3.物质资源的匮乏,客观办学条件落后

近几年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学校设施设备在不断完善,但要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例如学校实验室、音乐器材以及阅览室等基本配置都达不到平均水平。国家虽然加大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客观条件落后、经济发展慢、先天办学条件不足,这样远不及城市学校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学校教学设施,甚至达不到学校基本的教学要求。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本来就明显低于城市,客观条件的限制与物质资源的匮乏则将这种差距拉大。这样不仅增加了财政的压力,而且所配备的教学设施也达不到教学要求。

4.城市与农村的基础教育资源差距大、分布不均衡

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元体制使得城市工业化发展先行于农村经济发展,由于这种客观因素存在,使得农村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基础教育的资源不如城市基础教育资源丰富。在三十多年的发展期间,通过政府对于城市基础教育的大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倾斜,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在各方面占优势的前提下,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差距就越来越大。由于基础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倾斜,使得资源在分布上十分不均衡,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存在利用率低甚至浪费的现象,农村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的缺乏很难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如果这种差距不断扩大不加以遏制,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大多数农村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则会到教育发展较好的城市进行求学,会造成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新的问题。

三、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对策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并扩大投入领域

所有的物质资源都需要财力的支持,而基础教育属于正外部效应的纯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就要保证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加大财政投入,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中央政府应该在财政拨款上做出一些调整,优先考虑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向农村基础教育进行财政的倾斜。地方政府也应该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成立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专款专项使用,严格把关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经费的滥用、浪费和盲目投入现象。其次,应该扩大投入的领域,不仅要关注农村教育教学领域,也要注重农村学校生活经费投入,例如学生课外活动、学生午餐问题或校车问题。最后,农村基础教育机构应该做出尝试,扩充经费来源渠道,丰富教育资源的投入。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优化教师资源

农村教师长期以来的工资或福利待遇都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没有正式编制的教师或者代课老师,农村教师待遇与城市老师待遇的差别也是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政府和学校在经费投入上重点考虑教师工资经费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福利。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教师这一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做出一系列优惠农村教师的政策,如现在的西部支教计划,鼓励优秀的、年轻的教师到农村发展。其次,学校方面要不断加强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与业务水平提升,对教师的学历与层次都要具备一定的硬性要求,如小学阶段要求教师具有专科文凭,中学阶段老师具有本科文凭等。农村学校教师也要与城市学校老师的进行交流,城市老师可以可以定期或流动的对农村学校支教,不断优化教师这一重要的软件资源。

3.整合办学资源,合理布局学校

学校所面向的是学生,所以学校布局的合理性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主要聚集区来判断的。所以政府应该划分学生分布区域,并按生源人数多少对学校划分等级,学校按照等级规划发展。农村学校的布局首先要改变学校过分分散的状况,有些资质不够的乡村学校,例如学生就读人数极少、教育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的乡村学校,要进行撤销与兼并;对于一些生源充足、资质较好的学校要大力扶持。但要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重要的问题,如资质不足的学校,但附近生源较多,为减轻学生到其他区域求学的成本与负担,可以适度保留原来学校,并进行扩大以满足当地需求。而一些撤销了学校的地方要考虑到学生远距离求学的负担,学校可以在学校开办学生宿舍或者统一安排校车,当地政府也应该给与学校经费上和政策上的支持。

4.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与完善

教育体制的中基础教育体制是奠基工程,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则是改革中的难点。近几年来,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上提高了对农村基础教育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基础教育的任务。建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以尽快的速度转变为“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要求各级政府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基础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建立相对集中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管理体制,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总结

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步。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公平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今后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而面对广大的农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改革中基础的基础。面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只有提高整体质量,完善配置方式,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资源的整体质量与利用率。积极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我国解决城乡统筹、打破二元体制的人力资本战略。

作者:陈娅慧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第三篇

一、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

1.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日益关注公平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十分突出。进入新世纪,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义务教育的管理权上移到县级政府,对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起到了积极作用。2005年实施的“新机制”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等。

“新机制”为缩小城乡差距、保障义务教育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国继续加强实施“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学校工程”,各级政府也不断推出政策,保障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享受同等待遇的义务教育。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把“促进公平”作为工作方针,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使其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再次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2.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是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影响的结果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我国农村逐渐恢复乡(镇)政府的基层政权建制。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撤社建乡(镇)工作”,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乡镇财政体制的建立为中央出台“分级办学”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奠定了物质基础。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义务教育法》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提升到法制化的地位。在实践中,教育的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其中财力最弱的乡镇政府承担了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这是政府权力下移的结果,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教育投入权力下移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重重障碍。

进入新世纪,三农问题逐渐进入中央的政策视野。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通知》,取消了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和政府性基金和集资,调整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一系列的农民减负政策使县乡收入急剧减少。为了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务院于2001年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以县为主来统筹管理全县的义务教育”。该文件的颁布标志“以乡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结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央政府的战略目标。

城乡鸿沟的逐渐扩大与和谐社会的施政目标极不协调,三农问题因此成为中央政策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纷纷出台,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受到关注。《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促进公平”的工作方针都是和谐社会思想的体现。综观上述体制的演变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革往往是社会经济政策变化的产物,是多种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成效有限

21世纪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管理重心逐渐上移,由“以乡镇为主”演变为“以县为主”,直至“省级统筹”。管理重心上移有利于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但由于城乡之间教育差距过大及政策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没有明显改善。和农村相比,城市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更高,仪器设备更完善,教师的数量更充足、质量更好、结构更合理。而在农村地区,无论师资、设施还是课程的开设等均与城市学校存在很大差距。推行十余年的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为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和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性。但在某些地区,学校网点收缩过度、学生家校距离过远为孩子入学带来了新的不便,寄宿生求学成本提高也侵犯了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布局调整是以牺牲部分学生方便入学的权利为代价的。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和城市相比差距也很大。

2.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缺乏前瞻性

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调整往往是为其他方面的改革作配套措施出现的,或问题积累到非彻底根除不可的地步而不得不推出的,其直接的政策目标更多具有“补课”的性质。比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已十分突出,但却未受到关注,直到21世纪初,三农问题成为政策重心,这一问题才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方面受到关注。再如,为了改变乡镇因税费改革无钱办教育的窘境,中央政府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调整;90年代大面积“普九”要求“一村一校”,21世纪初却又进行布局调整,导致刚建成的校舍大量闲置;等等。因形势需要对教育政策做出一些调整是必要的,但如果教育政策始终缺少前瞻性,那么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稳定的。

3.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未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具有强烈的城市化倾向,并未考虑农村学生的实际需求,基础教育与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是完全脱节的,农村学生经过多年制度化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并不能应用于农村生产和生活。他们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却无须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学业结束后,如果不能升学,就没有在农村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成为“百无一用的书生”或“书呆子”。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教育却没有富有特色的乡村教育内容,这是课程设置中的一大缺憾。单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使农村学生离开农村,人才的流失抽空了发展乡村的中坚力量,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流掉了农业科技的实践力量,而留在农村的居民没有能力担此重任,导致农村社会空心化,农村内在活力丧失。

4.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结果和目标之间存在偏差

影响较大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由中央政府制定,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镇政府)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政策结果和目标之间往往产生偏差。政策目标不能完全实现,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地方政府未能恰当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赋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有利于行政机关发挥职能,有利于保障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提高行政效率。但作为执行公共政策的主体,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带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在执行公共政策时,地方政府往往依据自身利益采取策略行为,执行有利于自己的政策,而对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地方政府会利用行政自由裁量权,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使公共政策实施发生偏差。其次,地方政府未能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则和目标,曲解甚至误读政策的实质内涵,从而使政策执行失灵。例如,国务院出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目标之一是规范农村办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但一些地区为了减轻财政压力、提高“政绩”而盲目撤并学校,导致学校规模和班额过大,学生因寄宿而亲情缺失,因上学不便、费用提高而辍学,教育政策目标和结果之间出现了很大偏差。

三、今后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走向分析

1.农村基础教育应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长期任务

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是政治和经济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期望在短时间内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不现实的,在我国社会经济急剧变革时期,新的教育不公平可能还会出现。教育公平的起点和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而言,根本措施是在教育资源方面向农村倾斜,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在学前教育阶段,应提高普及率,提高教育质量。具体而言,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统一部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教育公平提供经济保障。另外,农村学校设施的完善、师资水平的提高也是重要环节,而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寄宿儿童、远距离就学儿童和家庭困难儿童等弱势群体更需要制度关怀。

2.科学规划农村基础教育,保障政策的前瞻性

教育有自身的规律性,如果仅仅作为其他政策的配套措施出现,或问题积累到非根除不可的地步才着手解决,那么教育就会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中央政府既然已经把农村教育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就应该在经费投入、师资和设施等方面科学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要根据城镇化速度、农村人口的出生率、流动人口的数量等合理预测农村基础教育人口规模,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保证充足的资源投入,要依据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使农村基础教育稳定发展。

3.立足农村实际,保障农村基础教育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有三种流向:继续升学、进城务工和回乡务农。部分学生通过继续升学离开农村,既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发展,又顺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部分学生离开农村学校后涌入城市务工;还有部分学生离开学校后回乡务农。虽然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发展趋势,但无论农村怎样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农业都是人们生存的衣食之本,农民都是基本生活用品和原料的生产者,农民既没有消失的必要,也没有消失的可能,我们应该正视这一事实。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大量精英人才的流失使农村日渐萧条,这是发达国家普遍经历过的一个时期。尽管短时间内实现城乡之间真正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但消极地对待这一问题同样也是不明智的。应保障农村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在教育领域,应立足实际,使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多元化,保障农村学生继续升学,保障高中阶段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构建适应农村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农村发展培养适用人才。

4.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为了保障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结果能达到预期目标,避免政策失真,应设立监督机构,对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限度和方式加以监督,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随意行为,提高规范性,防止政策失灵。另外,可采取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使政策的利益相关群体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获得相关政策信息,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为利益群体提供保护自身合理利益的机会和渠道,防止政策执行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而侵犯目标群体利益,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

作者:谭春芳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四篇

一、城市化趋势的加快促使农村教育必须提高农

如果我们依然抱着密切结合当地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愿望来进行为农村服务的教育,那么它将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没有相关性,与此同时,学生又会对城市生活是极为陌生,也就是说无论对于升学的学生还是就业的学生来讲,基础教育都未起到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此外,从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已不再是农民维持生计的主体,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正在急剧下降。

在河南农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目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率在递减,也就是说农业已有的潜力已经开发殆尽,农民正在寻找农业以外的出路,我们怎能为他们的子女设定继续留在农村的道路?这是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使然,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教育只能在这个社会结构变化的背景下调整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使农村学生逐渐习得工业文明的内涵和城市文化的精神,为走向未来的城市生活准备,这已成为农村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仍坚持用一种“亲农”或“为农”的观点来设定农村教育取向,那么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农村学生在社会化过渡的困境,而这个阶段又是他们社会化的关键期,当巨大而又陌生的城市文明压向他们时,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教育不仅没有为学生的社会化做好准备,同时还将其带向了一个相反的方向,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的问题。

二、农村社会向外流动途径的变迁,逐步凸显出对农村教育的城市化需求

现在的农村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传统社会,农民向外流动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其外出的方式途径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已经从过去仅仅依靠升学、从军转业安置等途径演变为外出打工为主,兼以升学的途径。从我们在河南农村调查的情况来看,例如,在豫西南的一个目前近千人的村落中,20世纪80年代期间共有9人流向城市,其中通过上大学走向城市实现社会地位提升的共有3人,通过从军转业安置的有2人,通过接班或家庭关系进入城市工作的有4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向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中通过上学走向城市的有4位(其中一位是参军后考入军校),其他青年(甚至青少年)都是流向沿海发达城市打工,并且随着开放程度的加快,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户,出现了土地外租。目前有73户人口处于常年外出打工状态(外出时间连续超过三年以上,每户人口数为3—4人),而通过参军、社会关系安置走向城市的现象已经没有。这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外出打工的青年。

在16—20岁年龄组共有人口74人,其中正在就读高中和高中中途退学的有6人,初中有15人。这个年龄段属高中学龄组,但有65人在没进入高中之前就已经进入工厂或工地(三人因其他原因在家待业),其中有近50人是进入初中之前就结束了学校教育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村庄中绝大多数农村子弟是通过外出打工而流出农村的,而且其受教育程度非常低。且不论其原因何在,他们中有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微乎其微,但是他们又不会也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他们面前最为合理的道路只有一条:到城市打工。

如果农村教育仍然坚持为少数成绩优秀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选拔服务,不仅是对基础教育涵义的削弱,而且是一种对教育过程公平的损害,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时间为代价换得少数学生的成功,这种定位的教育将“离农”的涵义简单化、片面化,因为现在农村的现实是:不仅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要离农,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也同样要离农。这也是我们理论界一向所批判的“精英教育”。根据目前这种学生向外流动数量增多并且其流动类型变化的现实,教育要考虑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为学生未来发展谋生路,就应该关注到这一现实需要,教学生认识城市,了解城市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模式,如何维护自我权力和利益,这些是与传统的农村生活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乡村教育弊端深刻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的批评在当时具有发人深省的作用,他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传统农业社会的根本特征———以农为生,因此教育应该贴近和关怀农人子弟未来的生活道路。但在时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的今天,农民子弟的未来不是要依然留在农村,而是不得不摆脱与传统农业农村天然的联系,走向非农的道路,现在的他们不需要种稻种棉,也有丰富的物质保证,他们要进行的是专业分化的工业生产。而之所以出现看不起农民和务农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教育,而在于农业自身所带来的社会地位的低下,如前文的分析,我们也只有从农业以外来寻找解决农民地位问题的出路。农村教育的城市化不仅满足外出打工学生的需求,使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同时也使有希望升学的学生获得城市概念,缩短与城市学生融合的过渡期。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定位于城市化,符合目前农村学生各种方式的向外流动需求。面对农村学生向外流动的各种途径,我们应该使基础教育最大可能地满足其所有学生的需要,真正发挥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

三、将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城市化,不仅与培养

公民的目标不矛盾,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公民”培养目标的重点将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公民的取向是近年来学者主张和呼声比较高的主张,这不仅与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市场精神、独立意识的觉醒是密切相关的,而且直接孕育着个人与国家一种新型的关系。它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标示着国民摆脱了依附性地位、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观念的凸显,因此更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概念。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公民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对已有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刻反思,基础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人才的教育,而是使个体获得自由平等观念和自主意识、权利和责任意识的过程,既是与个体张扬个性获得个体自由发展相契合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目标的根本保障,以公民作为培养目标的基础教育统一了个人和社会两种价值取向,其根本原因在于,“公民”本身就是一个凝聚了主体性因素和社会整合性因素的统一体。但是我们能否笼统地认为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公民,只有教育模式上的差别而没有目标定位上的差别?笔者所提出的农村教育定位于城市化的观点,是在认同基础教育培养公民前提的基础上,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明确农村教育的可行的培养目标,从而寻求农村教育的真正出路。

首先,从当前的城乡教育功能来看,他们有着明显的差别,而非仅仅是教育模式的差异。城市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地发展,是一种发展意义上的功能,所考虑的是如何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是属于“锦上添花”的功能;而农村学生更多是一种生存功能发挥,因为多数农村人如果不认识字,可能连种庄稼,施肥喷洒农药都会产生错误,或者是为了更好地去打工,应属于是“雪中送炭”的功能。从实际受益的效果来看,农村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因为求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仍然在社会的底层挣扎。从农民目前的期望来看,除了学习非常好,出类拔萃的个别学生之外,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就是“多认识几个字”或者“将来学个技术,干着轻省活儿”。农村学生及其家长已经默认了自己在教育选拔中的失败,他们以一种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被现行统一的教育制度淘汰掉,这是一种自我淘汰(self-eliminate)。教育对他们的功能不是改变社会地位,提高文化素养,而是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家庭经济负担的减轻。在当地农村往往将考上大学的家庭看作是祖坟位置好,宅子风水好,是天生注定无可改变的宿命。因此,无论是从当前教育在城乡发挥功能的实际作用来看,还是农村学生及家长对待教育功能的期望来看,城乡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质的不同。

其次,农村社会的乡土性使公民培养目标的实施具有较大的不可行性。城乡二元特征是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的前提性背景。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尤其是在有着大量农村劳动剩余劳动人口存在的情况下,人均耕地的减少和市场经济对农村农产品的廉价收购,使中国农村仍然是小农经营模式,在我所调查的豫西南农村,并未出现像我们一些学者所说的农田撂荒现象,都是小块地的精耕细作,但是农产品价格的低廉,使农业劳动成为白白付出劳动而不问报酬的过程。农民与市场经济接轨很少,他们的粮食作物是通过一些“生意人”下来收购的,购买日用品或农作物种子、化肥都是在村子里的代销点(无工商管理许可证)或三四里外的集镇上购买的。尽管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其收入主要是用来盖房、婚嫁等。在此基础上的村庄仍是一个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乡土社会,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和封闭性。在这种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接受更多的是乡规民约、伦理道德的熏陶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市场、法律等意识的陶冶,从他们出生开始所接触到的就是讲人情而不讲法理的社会;个人不能独立于家族群体之外,要受到家族规矩的约束,在这种社会控制之下的农村学生与公民目标有着较大的距离。

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当问起他们“什么是公民”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说“不知道”,“啥公民不公民的,俺也就是个平头老百姓,都是当官的说了算”,更不用说知道公民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小学生也基本不知道,初中生说“课本里讲过,不过和我们也没见得有什么关系”。由此可见,在目前农村社会中,公民概念还是距离生活极为遥远,如果硬要在农村教育中嫁接上所谓的公民目标,表面上看来是符合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可以很好地弥补农村学生公民意识的缺乏,但是实质上却是与目前中国农村的运行逻辑决定的乡土性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添加培养目标而未关注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那么这种目标定位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强制性的、与公民精神相悖的,成为值得怀疑的方法。如果我们从农村现实状况和农村教育面临的真实问题出发,就应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城市化上,而不是提出对于农村人来说极为陌生的悬在高空的目标。因为农村学生和农民对城市有直观的了解,那里是他们向往的空间,便利的交通、洋气的打扮、有营养的食物等都是他们所向往和羡慕的,期望着自己有一天也挤进城市,成为城里人,不再遭受城里人的白眼。但是他们的向往和期待往往通过接受教育流入城市可能性的降低而转化为一种更加高不可攀的“幻境”。

四、总结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7

1.1学校特色发展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

师范院校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许多图书馆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文献资源的收集和积累,在教师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学科、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其他图书馆所无法相比的。师范院校图书馆服务基础教育既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师范院校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发展的需要。图书馆要打破传统的封闭瓶颈,不仅对高校师生开放,还为广大基础教育师生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资源建设,创新对外服务方式,加强学科馆员的建设,提升馆员素养和服务水平,这将极大地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

1.2基础教育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迫切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教育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有着迫切的需要。究其原因:①因为学校教育提倡以生为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对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相互关系、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必然需要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②教师新准入制度的实施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这也需要大量相应的教育信息资源。③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的快速推进,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MOOC、微课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极大地激励了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师范院校图书馆有非常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专门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人员,能较好地满足他们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

2师范院校图书馆提高服务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2.1科学配置馆藏,优化教师教育特色资源库和相关信息资源库

2.1.1大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文献资源库,改善馆藏结构。

①通过各种途径全力收集兄弟院校、研究院所在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馆藏资源。如通过收集教育报刊、大学学报、国外原版报刊等纸质期刊和非纸质的电子期刊、光盘数据库等。②全力收集本校和本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研究成果,建设特色资源。③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大力建设服务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校已建成“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资料库,藏书3.5万余册,藏有湖北省教育厅指定的基础教育方面所有的教材、教参、教案、课件等,还有与之相配套的磁带、光盘、挂图等教学用具及部分教师教育资料。目前,学校以省信息化建设项目为平台,以部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1.2组织开发和构建基础教育课件资源库和优秀案例库。

当前,国内面向中小学教师,为师范生教学实习服务的课件特色资源库和优秀案例库较少。但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和实习期间对课件和基础教育优秀案例的需求是很大的,图书馆针对实习生建设课件资源库是十分有必要的。师范院校图书馆课件资源库的构建,可以组织相关教授、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于基础教育教材,收集制作教学PPT、设计教学课件和一线的优秀教学案例等,以满足教师课改、师范院校学生实习的需要,基础教育课件和优秀案例资源库的开发和构建,促进了图书馆数字化的进程。

2.1.3注重建设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基础等资源库。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要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呼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充分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科学教育研究,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举措。在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基础方面,无论是教学、研究及信息资源,师范院校经过较长时期的积累,比其他高校有着自身优势和特色。但在服务基础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范院校图书馆必须将原有资源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相关信息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切实提升师范院校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实效。

2.2加强教师教育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教师教育学科馆员是掌握一定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并精通专业情报知识,拥有丰富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经验,能为教师教育学科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第一,他们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对口学科教师、学生、主管教学科研的院系领导、学术带头人、院系资料室人员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同时还要理解与跟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与基础教育师生的联系,了解他们对文献的需求状况,收集院系推荐书目给采购人员当好参谋,为特色馆藏建设提供依据。第二,要在教师教育专题检索与定题跟踪、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信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开展课题查新、学科导航服务,掌握相关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为师生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信息保障。第三,要尽可能地融入到教师教育科研活动中,成为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发挥信息管理专家的作用。第四,创新服务方式,通过信函、电话、QQ、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对用户的咨询实行跟进式服务,从根本上实现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作为一种创新服务模式,国内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立学科馆员,开展对口学科文献服务,然而大多数院校在具体实施中停留于表面。师范院校图书馆要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加强教师教育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2.3重视文献信息检索课,促进师范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为大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在我国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常常被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被重视。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的快速发展,文献信息检索对师范院校学生未来工作的极其重要。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讲授基本的信息检索理论外,重点是提高学生通过信息查找,获取知识和信息技能,对师范生日常学习、撰写毕业论文、课程设计与课件制作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他们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切实促进师范生信息素质的提高。

2.4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2.4.1定期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据调查,我国许多中小学图书馆(室),特别是乡镇级的中小学图书馆(室),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平时参加图书馆专业方面培训的机会很少,师范院校图书馆有义务承担起对地方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工作,重点讲授图书购置、整理排架、信息检索、用户服务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从本校的教学出发,掌握本校师生对图书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购置并利用图书,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服务基础教育的发展。

2.4.2通过各种渠道,为基础教育教师提供文献资源服务。

①捐书赠书。可以弥补中小学图书室馆藏不足,也可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②对中小学教师办理图书借阅证,对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③加强与中小学之间教学活动的联系。利用学生实习、教师下基层挂职锻炼等时机,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科研立项等方面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使师范院校图书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以便为基础教育教师提供更好的文献资源服务。

2.4.3对在职基础教育教师进行信息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要想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技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目前,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利用教师教育方面的信息资源,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师范院校图书馆应发挥自己和学校的整体人才优势,协调和组织人力,根据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承担培训地方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工作,组织编写中小学信息技术及应用教材,推进地方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2.4.4共建共享素质教育特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

学校优质资源的利用率。目前,许多中小学、幼儿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较好的经验,积累了较丰富的特色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特色建设和发展。但因种种原因,这些特色资源还不很完善,缺乏系统性,师范院校图书馆应和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发挥高校的研究和资源优势,将特色资源系统化,形成优质的特色资源,通过师范院校图书馆这个平台,共享特色资源。

2.5盘活特色馆藏资源,以“国培”为契机服务基础教育教师

从2010年6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2013年10月,教育部又《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17年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国培”计划为师范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教师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师范院校,大多都承担有“国培”任务,国培学员大多是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图书馆就成为他们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和获取教育教学研究资源的重要场所。①应根据“国培”计划实施情况,依托该校图书馆拥有的特色馆藏资源,利用晚上时间开放“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色资料库”,为“国培”学员提供开放式阅读,使之能够在课余时间获取更多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也使得各种教学资源库发挥应有的作用。②利用图书馆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培”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可利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使许多学员既学会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技能,又较高质量地完成在“国培”期间的研修任务。

3结语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8

在李奕委员看来,在线教育服务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北京市近几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今后打造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基础。几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基础保障环境和管理运行机制。李奕委员将北京教育信息化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即基础建设阶段、关注管理阶段及当前丰富教育供给、关注学生实际获得的教育服务阶段。

1.基础建设阶段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了信息的高速公路,是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的基础。北京建成了由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铺设光纤5000芯公里,全市2000余所学校都建成校园网,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北京市教师研修网、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北京市数字德育平台等的建设,为教师发展、师生学习以及实现较高层次的环境育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信息。

2.关注管理阶段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成市、区、校三级联网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S),实行电子学籍管理,IC卡应用深入招生考试、学生选课、学业质量监控、社会实践的实施与评估、综合素质评价、图书借阅、食堂吃饭、乘坐公交车等领域,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3.大规模服务阶段

2012年,北京市启动名师同步课程暨北京数字学校建设,为全体市民免费提供数字化名师课程资源和网络学习空间;2014年,北京市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打造北京新教育地图,通过“优质均衡组合拳”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同年10月,北京市教委推出在线教育服务项目,并计划逐步建立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服务体系。李奕委员认为,这些建设之间都是“上下”“左右”“前后”相互融会贯通的。“上下”是指北京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的“三通两平台”等相关联,但最终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关联;“左右”协同就是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与教育教学、考试与评价、突破教育改革难点问题等相关联;“前后”即改革要有历史的纵深感,承前启后,不断深化,从北京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到师资培训、教育资源建设,以及“十二五”以数字校园为标志的广泛应用等。

二、“深综改”,信息技术是核心力量

在采访中,李奕委员提到:“当前教育改革容易改的都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而要‘啃掉’这些‘硬骨头’,更加关注学生、百姓的获得,更加惠民是基本标志,信息技术是最有效和必需的手段。”北京教育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地方政府,要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首都,要承担起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国的作用;作为世界城市,要为国际交流合作服务。随着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一些个性化的、及时性的、可直接获得的教育需求不断涌现。教师对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需求,学生对高水平、个性化学习资源的需求、家长对获得公共教育资源的需求,虽然都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畴之内,但是“基本需求”的档次提高了,内涵丰富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均等获得。教育服务质量要从基本水平向更高水平层次跃升。李奕委员认为,要实现质量提升、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改善和丰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缓解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出路,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改变发展模式。教育信息化,是构建北京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的核心力量。

1.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

近年来,走班制教学逐渐受到大家推崇,如北京十一学校、北大附中、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等。走班制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正是因为它基于信息化管理方式,即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在线选课平台,并为学生安排个性化的课程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选课程。这是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通过传统的减负、规范办学、规范考试等方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没有信息化的服务管理,服务质量在当前水平上很难得到提高。

2.拓展学生学习资源的延伸性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材料只能通过学校或家长统一购买纸质材料,而这两种方式都缺乏相对的针对性。通过信息化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在线诊断,一方面,学生根据诊断结果了解自己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根据自己的需要个性化地选择延伸阅读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信息化平台可根据学生的诊断数据丰富平台中的学习资源,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推送。这些资源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每位学生切身需要的。甚至可以构建“资源超市”,由学生或家长根据学生的个好选购“超市”中的资源,这种思路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北京数字学校的上万节课程类似于慕课,但是基础教育引入的慕课并不是要颠覆传统教学,也不是要代替学校教育的主流课程,而是发展性课程,如大学选修课程、专题课程等,并会根据学生的选修情况给予一定的学分认定或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3.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学习资源

北京有大量的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如何方便在北京接受基础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回到原籍进一步学习时适应当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或帮助外地转学归来的学生适应北京的学习生活;北京有一大批外籍人士、外交人员子女学习,他们在回到自己的国家的时候能否适应;各所学校都存在学困生和优秀拔尖人才,如何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等,这些问题需要信息化手段解决。如依托北京四中网校创办的网上阳光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多样性的学习资源在线推送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得到平稳过渡,而不是让其在转换学习环境之后游离于之外。目前,外交部已经在全球各地的使领馆成立了10余所网上阳光学校。

4.提升推送资源的质量

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不是唯一要求,更重要的是保证所提供的学习资源的质量,此时,“诊断”就显得极为重要。对于零起点的入学新生来说,要精确诊断他们的起点,而对于初一、高一学生来讲,要诊断的是他们的缺陷或薄弱环节,根据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推送学习资源。在诊断过程中,信息化在线诊断并非完全取代教师,信息化就像医院的高科技检查仪器,教师相当于临床大夫,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师对学生的诊断会更加科学、准确,对学生资源提供做到“精确定位、精准供给”。

5.促进师资“流动”,使学生获得的服务持续化

这里的师资流动不是教师实体的流动,而是教师服务的流动。如“作文在线辅导”,就是要把名师的作文辅导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流转出去,学生获得的是教师实实在在的作文点评与指导。流动起来的是名师的实时、在线发生的经验和服务,而且这种在线方式的服务是可以稳定持续获得的,不会因教师的离开而间断。同时,教师在服务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更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推动从机会均等向实际获得均等迈进

公平和质量在基础教育阶段是一致的,公平是质量的前提。北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着生源多元化的问题,在这种挑战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出路一定不是平均一致,而是个性化、各得其所的真正公平。北京市教委提供的教育服务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服务,“名师在线”“学习信息推送”“在线作文辅导”等服务的推出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每个学习者先天和后天的成长总是有差异的,所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绝对的,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和相对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均等的核心是学习者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但机会均等的本质是一种间接性质的概率均等,虽然对缓解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压力有合理的一面,但是对于公共教育服务而言,作用相当有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体制机制的建成,被称为机会公平,如中小学生升学电脑派位。第二步是实际发生,只负责提供资源,而不顾所提供资源是否符合学生需求,也没有顾及学生接收到资源之后能否达到实际获得。第三步是实际获得。李奕委员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首先是资源供给的公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应该是实际获得的均等,即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孩子都可以直接获得的公共教育服务。实际均等弱化了机会均等的时间及主体辨别等特征,促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无差别化”,无论在什么条件、什么水平、什么环境下的孩子都能无差别地获得,这与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感受是相符的。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直接性质的无差别均等化的根本手段,教育信息化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构建学习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环境。

四、基础教育发展到哪儿,教育信息化就跟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