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下高等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信息化教育下高等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悄然来临,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在高等教育中,信息技术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鲜活、简单,而且还能将各学科的知识得以衔接。总体来说,信息技术使高等教育的教学效率提到了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效率

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但是,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如果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过度使用的话,就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对高等教育如何正确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展开探讨。

一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与学”的内涵

在以往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师展开,教师主导着所有的教学活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与学”的内涵应有所转变。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有形或无形的设备,对图形、声音、文字、符号等各类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等技术的总称。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借助信息媒体生动、直观的特点,将繁复、难懂的知识进行简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二信息化教育对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具有富于表现的功能

教学效率即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效果。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仅依靠口头讲解,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所以课堂效率难以提升。在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教师枯燥的板书被有趣的动画、影像所替代,对知识的讲解更为直观,学生理解起来也毫不费力,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勤于利用,将那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进行生动转换,以影像或图形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能大大简化教学内容,教学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二)信息技术具有交互反馈的功能

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效率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程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就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传统教学中,交流的方式较为单一,仅通过学生口述来表达,这种反馈形式浪费时间且信息量有限。而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就显得十分突出,信息技术上有较强的交互反馈功能,能够将大量的信息快速反馈给用户。教师应将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进行充分利用,让学生把对同一问题的各种理解均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反馈,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三)信息技术具有人机相互的功能

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在实验课程、技能培训课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复杂、实验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的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对问题进行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各种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装入预订的程序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1]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所学内容,可以说探究的过程要比结果更加重要,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了锻炼,且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上述这些教学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企及的。

三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误区

(一)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时出现矫枉过正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后,却完全弱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也未在自主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评。如此一来,搭载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优势不但没能体现,连既定的教学目标也未能达成。

(二)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它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对于现代生活来说故然重要,但在课堂教学中却不是唯一的教学媒介,学生通过其他方式也可获取教学资源,如教材、广播、图书馆等。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也日趋全球化,课堂教学应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以学校自身需求为基础,科学、合理的引入国外教学资源,吸收国内外最前沿的教学信息。

(三)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信息技术,未从各学科需求出发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信息技术的功能比较强大,但传统教学手段并非百无一用,比如挂图、模型等能够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认知,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适当选用,同时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动用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学科本身出发让学生热爱学习。

四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加大硬件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教学方法日益多样,教学模式日益多元。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率并非取决于教师一人,即使教师个人再惊才绝绝,没有科学的教师理念指导,不能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也难以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树立科学、正确的教学观念。观念对行动具有指导作用,教师不能仅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备课和授课上,这样会阻碍教师接收外界的信息,教师应适当的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掌握社会信息,了解课堂教学的前沿资讯。高等院校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上,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让信息技术与课室教师实现科学融合,为教学效率提升奠定基础。

(二)确定合理办学目标,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高等院校应确定一个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对自身发展做出规划。尤其对于一些建校时间较短的院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将地方的特色转变为院校的特色,走特色办学的路线。在办学时,应注意无须盲目地仿效部属大学和办学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同时,大学对于教师的评价要立足于自身实际,依据“本土化的”、“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2]比如进行教师薪酬分配时,可将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做为分配的权重,同时教学效果、学科工作量等也应纳入衡量指标,根据权重比例列出薪酬计算的公式,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在教师评职称时,应将教师按特点进行分类,如擅长科研类、主攻教学类和科研教学并重类,经此分类教师的自身特点便一目了然,引导教师突显个人的特点和长处。在考核教师的业绩时,应适当放宽考核的范围,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课件设计是否生动易懂、教学工作是否有效开展等纳入考核教师的指标中,引导教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工作本身,潜心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点,高效的开展课堂教学。

(三)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借助信息技术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但当前高等教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当前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为:“为了技术而技术”即教师授课中生硬地依附课件,甚至有的教师一节课中全程对着屏幕读PPT,课件质量较差,因此,从学校层面而言非常有必要开展多样的培训方式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3]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培训的内容上,应以本校教师的薄弱环节列为培训的重点,使教师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在培训模式上,由于各学科教师授课的时间不统一,所以空间时间也各不相同,为了不影响教师的日常工作,培训可以以网络平台的形式开展,让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时间,掌握课件设计、课件排版等基本操作,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所以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能满足现状而停滞不前。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评比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定期开展课件评比活动,对课件设计精美的教师予以一定程度的奖励,激励教师对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4]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也可横向与其他院校相联合,共同打造信息技术的网络讲坛,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线,让教师融入网络学习的氛围之中,从情感上接受学习信息技术,从技能上渴望学习信息技术,让教学信息化迈向新的台阶。

(四)营造教研文化氛围,释放教师教学潜能

一直以来,教师对教学研究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通常认为教学研究较为复杂,离自己很远,与自身难以搭上关系。但实际上来看,如果教师对日常教学稍加留心,便可以发现许多可以研究且值得研究的论题。教师如果对这些论题投入一定的精力和热情,大胆付诸实践、探索改革之路,再加之信息技术的协助,在教学研究上必将取得喜人的成果。基于此,高等院校应尽力为教师营造教研氛围,使教师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营造高等院校教学研究的氛围,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重视,定期组织校内外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交流,对多媒体教学的心得进行讨论,对典型的授课案例进行分析,在交流中使教师看到自身的不足,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人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不定期地举行“教师课堂教学分析”活动,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请专家进校或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接受培训的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指导,发现并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以实现专家型教师与接受培训的教师一对一的“帮、传、带”,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5]

五结语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在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融合的研究渐成体系。以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在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效率要实现切实提升,首先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应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使其有益课堂教学的特点得到突显,使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所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唯有如此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整体改善。

参考文献

[1]顾建荣.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6):125-126.

[2]刘宝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信息系统工程,2014(04):211-212.

[3]张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4(08):159-160.

[4]曹社香.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世界,2014(09):161-162.

[5]胡艳峰.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学周刊,2014(26):189-190.

作者:鲁小慧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