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通识教育改革

环境通识教育改革

一、国内通识教育概况

我国大陆院校的通识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类:北大模式、武大模式和复旦模式。(1)北大模式:北京大学在所有通识教育实验中最为著名,2000年建立通识教育体系,2001年启动的以蔡元培校长命名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班(元培实验班),主要通过文理综合实验班的经验推广到全体学生,南大和浙大与此类似。(2)武大模式:武汉大学2003年在全校通选课基础上凝炼通识课程,采取温和的改革方式,清华、华中科大等高校与此类似。(3)复旦模式:复旦大学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下设5个书院,构建了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师生共有、共建、共享的文化场所和公共空间。在两岸三地,通识教育也各有特色。澳门科技大学利用多元文化优势,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拓出一条“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独特教学模式;香港中文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和“书院教育”两部分组成的双轨通识教育课程,课程规划从人的智性关怀出发,定出四个知识范畴,分别为文化传承,自然、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90年代至今,台湾成立通识教育学会,创办通识教育季刊,教育部组织赴日赴美考察通识教育概况,大法官会议宣告“部定共同必修科目”违宪,开展高校通识教育评估,进入通识教育的良好局面。

二、环境通识教育模式的思考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环境通识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中,至今还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中,在制订教学计划、进行课时分配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去注重环境通识教育模式创立。少数院校或是领导重视不够,或是师资缺乏,尤其是一些缺少与环境教育相关专业的院校,没有开展环境通识教育。而学生的文理学科背景差异、专业知识限制,也给环境通识教育的大范围推行带来了阻碍。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目标,仍需遵循环境通识教育开展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和构建高校环境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综合中外高校有关通识教育的理念,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突出综合性、有特色的特点,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知能习得与人格养成,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四个维度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域,增进其对非专业领域事物的了解,使其形成多学科、多元化的认知视角;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使其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体系,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使其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探寻生活之意义与生命之价值,使其涵养人文精神,促进个性发展,提升精神生活的品位;养成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服务精神,增进对世界文明与历史的了解,使其成为兼备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综合性人才。在此教育理念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以环境科学涉及的各自然科学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素质为教学目的,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环境问题为教学导向的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自然科学教授讲坛》。

三、环境通识教育改革实践

1.课程建设概况

《自然科学教授讲坛》(以下简称讲坛)主要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探讨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高质量的研究人才和应用人才为基本目标。自2004年开设至今,讲坛不断创新发展,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考评体系等方面均开展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工作。在课程设计方面,讲坛重点突出其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基础性、前沿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分为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两大模块;在教学模式方面,讲坛采取讲座模式,邀请校内外环境、生态、天文、物理、化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教授为学生讲授相关前沿知识;在考核体系方面,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看问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思考问题;在课程管理方面,通过充分的交流和调查,及时反馈学生们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授课方式与内容的建议,及时反馈给课程管理者并推动课程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环境通识课程通过让学生“零距离”地感受名师大家的治学精神、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面对面”地聆听名师大家的成长苦乐、治学经验、科研思维、学习方式、成才秘诀以及承载着无穷智慧和独特感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陶冶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解力和对未来社会的广泛适应能力,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优秀教师及来自国家政府机关单位的科研人员参加了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为教学体系和模式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该课程突出了“前沿式、导向式、交叉式”的特点,吸收当代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新理念,针对当前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面窄的普遍问题,实现了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标,取得了重大教学成果。

2.通识课程实践教学

讲坛课程致力于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因此不仅在专题讲座内容设置上强调学以致用、选择社会热点问题为关注点,还邀请来自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的一线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介绍科学前沿知识和现实应用,并积极地筹划学生实践活动,期望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培养学生们多角度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科学素养,这不仅是自然科学作为一门以事实说话的实践性科学的教育要求,更是环境科学中这一问题导向型科学的教育目的。课程进一步为学生们提供了各类实践信息和机会。例如组织学生赴北京K11生态体验馆参观,鼓励学生们参加雅虎与K11共同举办的“绿动家庭、环保HOME”征文活动;受“绿家园”创始人汪永晨女士邀请,学生们参加了“乐水行——江河十年行”民间环保活动,切实感受身边的水环境和全球变暖问题;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治多县索家乡环境保护监测站志愿者的暑期社会实践指导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在学生中得到了热烈回应,反响良好。

3.课程通识教育效果

为评估课程改革成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从讲座主题的吸引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对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兴趣、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讲坛总体课程评价来看,同学们对课程的深度、广度设计评价较好,但在教学环节配合的紧密型和教学内容衔接的合理性方面还需要调整。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提出“两个模块、一条脉络”的理念,课程内容保持原有的环境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两大模块为核心不变,讲座秩序上则避免机械地以内容归类按模块进行的生硬方式,而是充分考虑各个专题内容之间的内在知识联系,将分属两模块的专题有机串联起来,使学生们充分体验到多学科知识的结合并在现实中应用的科学逻辑脉络。总体来看,讲坛改革效果良好。选课学生多对讲坛课程很感兴趣,授课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聆听学生见解,耐心解答,课堂气氛活跃。借助这一教学共同体平台,讲坛课程实现了校际间的学科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环境通识教育越走越宽。

四、结论

讲坛作为一种环境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实现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了解相关的环境科学原理、获得实用技术的通识教育目标。课程整体逻辑脉络遵循“问题—理论—应用”的科学思路,使教学内容衔接合理。通过该通识教育模式,学生既能学习到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能了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解决途径。同时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自然科学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和有效、及时的沟通,为学生学习开辟了第二学习平台。讲坛课程还将知识从课堂扩展至课外,鼓励学生从仰头听讲到低头观察,脚踏实地参加环保公益、科学竞赛等活动,切实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和专业特长,在通识教育中寻找自己的方向。

作者:徐琳瑜 杨志峰 刘静玲 单位: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