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英语阅读教学理论探究

支架式英语阅读教学理论探究

1.支架式教学特点

支架式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最早应用是家庭教育,在儿童最初的思维准备阶段,家长有意的让孩子集中精力在当前的手头活动,儿童这一时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准备期,在语言使用的氛围下,对家长给出的一些小任务和简单的活动愿意积极的去完成。Maybin、Mercer&Steirer(1992)把这种“支架”看作是“辅导者暂时但实质性的帮助”,它可以为学习者成功的完成某一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本文在前人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支架”教学常见的几个特点:

1.1暂时性。

这是指支架的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就是教师给予的帮助不能过头,这一特点是支架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因为提供支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习者独立学习,独立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种能力逐渐具备和增强时,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和任务的难易程度逐渐撤销支架。

1.2及时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为学生搭建重要的对后续学习影响大的支架,并且当学习者一个任务要结束时要及时的为其提供后续的连续性支持。

1.3前瞻性。

教师设计的支架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制定的教学目标难度要适合学习者的水平,太难或者太易都不利于学习者知识的提升。四,个别差异性。支架的制定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个体知识和能力的差异。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和采取支架式教学的必要性

尽管高中英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方玉清(2011)认为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大致表现在:教师代读,学生听记;活动单一,被动阅读;大班授课,两极分化。此外,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精力去阅读除了课文和每次考卷中的阅读之外的材料,有的农村高中也缺乏相应的阅读条件。在教师方面,教学的思想观念陈旧、方法过于单一也是突出的问题,在处理文本表面知识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时存在偏差。要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就有必要把支架式的教学理念引入到其中。教师要懂得因势利导,在学生阅读时通过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解决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使其阅读水平得到提升。支架教学有助于教师学习者对学习者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利于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设定阅读任务,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唤起学生阅读兴趣、减少学习挫折感有积极的影响。

3.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根据现有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支架教学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高中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阅读语言的水平和认知水平出发,使支架的设置始终保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下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达到独立地解决问题的高度。

第二,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为其搭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支架,努力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实施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最后大家在一起讨论,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享和合作意识。

第三,使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积极的愿意参与学习过程。

作者:毛艳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