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需求下教师教育研究

人才需求下教师教育研究

摘要

教师是与学生相对应的概念,教师也是因教而存在。要探讨教师观的演变,最直接有效的还是从各个时代的人才需求着手,把教师放在一个比较本体的环境中来加以审视,抛却教师作为教师以外的因素干扰,对教师观的演变做个梳理,从而找到对现代教师教育的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人才观;教师观;教师教育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里我们且不把它提升到应试教育的层次上去审视。至少我们可以提取三个关键词和三对关系,分别是考试、教师、学生和师生关系、教评关系、学评关系。人才观决定了考试观和教师观,而教师观和考试观又很好地体现出人才观。从人出发,回归到人本身的认识才是符合人道的。有什么样的人才需求,就会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选拔途径,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变化。

1农业时代

农业时代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生产力基础,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为主要生产关系的时代,对人才的审视带有严重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这一时期人才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追求德才,追逐身份。儒家学派认为“君子”是时代所需的。[1]经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此后,统治者也是根据儒家对君子的要求来培养、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汉朝著名的选士制度是察举制,是通过推举孝廉和有才能的方式做官,从而改变自己下层人的身份。这样一种选拔途径,这样的一种对人才的需求,就造成了当时的人都想通过努力来追求德才以实现身份的蜕变的特征。第二,脱离生产,以德立身。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从中表明了清晰的社会分工,读书人是不要进行生产劳作,只要多读圣贤之书的,读书人要做的就是给劳力者带去开化,改造他们的俗气和愚昧。孔子也极力鄙视别人从事的生产劳动,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读书人,也就是有可能成为统治阶级人才的人,就委身在高高的象牙塔里提升德性。第三,忠君爱民,彰显德性。封建社会君主一人独尊,他对人才的要求是绝对的忠诚,要按照君主的意愿和阶级利益去维护统治,巩固国家。尤其是儒家思想占据了主流,执政者贯彻“仁政”理念,试图让天下臣民从心底来拥护他,但君主又不是坚持在一线的付诸实践者,所以经过培养和选拔的人才必须忠君爱民,彰显德性。相应在这种人才需求下,对教师的要求表现为:第一,为人师表,俭以养德。孔子提出过“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师观,教师担当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更应该贯彻国家的文教政策,保质保量地为维护阶级统治输送人才。荀子更是把老师提到了与天地君亲的同等地位,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尊严和威信,这是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境界来树立的。第二,施以德识,输送人才。从国学到乡学,都是国家用来宣扬阶级统治理念的教化机构。既然是教化,那还是得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那就是以“儒经”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大儒”为主要目标,要给学生彻头彻尾地灌输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理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第三,践行德行,维护正统。教师作为道德的占有者、解释人和传播者,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高尚的德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倡导封建伦理道德的应用价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

2工业时代

机器化大生产时代需要大批娴熟的技术工人,催生了近代学校的产生,教育不再是培养只会诵读经文的理论性人才,学校的公共性和生产性更加突出,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有所转变,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术业有专攻。在机器代替了许多劳力的工业时代,谁掌握了操作机器的技术,谁就占据了生产的市场和获取利益的资本,人人都渴望获得一项技能,并且努力钻研。所以在当时,各类专职技术学校相当盛行,都是在这条有技术、得营生的道路上艰难的拼搏着。第二,功利为动力。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眼中看到的是时间和金钱,传统意义上的那些伦理道德的地位被严重削弱。那个时代最流行的莫过于,时间,就是生命。利益是驱使他们努力奋斗的最根本的动力,利益也是他们可以触手可得的追求,利益更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有效原则。第三,自由做追求。技术时代不像农耕时代那样,土地对人的束缚有所减轻,人身也到了更大的解放。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固有属性是最大程度占有剩余价值,工人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他们渴望减轻这种不公平的人身依附性,获得更大程度的人身自由,过自己想要的人生。相应在这种人才需求下,对教师的要求表现为:第一,技术精深方为王。资本主义时代需要的是科技型的英才和专业型的通才,对老师来说就必须具备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谁掌握了知识和技术,谁就有了发言权,这就使得教师对科学和技术的追捧,促成了红极一时的科学主义时代的到来。第二,注重效益不可挡。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和效益吸引得人们眼直心热,教师作为国家文教政策的直接实践者,也是会紧跟社会发展的大潮,积极将效益理念移植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仅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就业情况,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自己带来了多少财富,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第三,成全理想美名扬。虽然教师不是工厂主,不能直接给他们带来财富,但教师可以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成全他们拥有一技之长的梦想。就这样为一线输送技能型人才,成全了他们创造财富的梦想,也成全了自己的声名远扬。

3后工业时代

科学主义思潮下的学校教育出现了问题,特别注重技术的传授,而缺乏人文素养的教育。各国都相继开展了基础教育改革,提出要将做事和做人教育完美结合。所以这一时期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才,也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定下了合适的标准。第一,全面素质,综合能力。这个年代需要的是通才,不再急需知识型人才,而要更多的智能型人才。[2]这种人才必须具备几种基本能力和素质,那就是要全面和综合,能快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并在压力面前表现出顽强的斗志和高昂的精神。第二,创新精神,永不止步。受传统影响,中国不乏知识型人才,中国人所缺的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精神。我们的学生只会读书,不会学习,这是很危险的。[3]只有打破常规,挣脱思维的牢笼,积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中国才会有出路。即使创新路很长很艰难,但我们要有信心走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第三,完善人格,勇闯未来。由于传统用人观的影响,人不能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人,而是一个为了维护国家统治的工具而已。[4]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人权也成了各国最关心的一项基本权利,大家都在呼吁要解放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应在这种人才需求下,对教师的要求表现为:第一,教书与育人并重。市场上人才高分低能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他们是知识的博士,但做人不行。所以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教学的改进,要求教师既做知识的老师,还要做人的老师,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这样锻炼的才是社会所需[5]。第二,继承与创新同行。历史悠久的中国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知识和经验。似乎现在的一切都在老祖宗那里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这也造成了我们长期以来的故步自封。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更应该踩在老祖先的肩膀上大胆的创新,勇敢的改变。改变不合时宜的教师观念,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改变师尊生卑的不平等,构建尊师爱生的和谐。第三,教师与学生相长。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师不能只游刃于知识的海洋里,而要切实回归到为人处世的世道中来,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我们现在积极提倡教师改变观念,做学生的好伙伴、好兄长。这样一来,教师的职业压力会促使他自主自觉的学习,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放有序的课堂环境,让教学相长的传统发扬。

4对现代教师教育的启示

教师角色经历了从“德师”到“经师”再到“人师”的改变,教师观都是在人才观的演变基础上更新。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师范体制的改革,中师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这也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学历制度有关。[6]但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师资培养的任务除了一部分专业高师以外,还有其他的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承担,但有许多教育机构还是不具备进行教师培养的基础和条件,致使教师规模较大,但总体质量不高,严重限制了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太陈旧,依然延续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老三套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综合能力贫乏,再加上我们俗称的师范教育主要是指教师在入职前所在专业师范院校接受的专业培训,而教师教育则突破了这一观念,强调对教师的职前、职中和职后的一体化教育,对教师的从业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竞争力。[7]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特别强调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不仅仅要服务好学生,更要发展好自己,说到底还是为了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所以教师教育的改革要立足于当今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注重教师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和教学技能的熟练性,培养教师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与学生亲切交流的能力,让教师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中提升自己,完善人生。

作者:余必健 谭诤 杨远征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麻双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惠芬.中国古代教化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55.

[2]李宜江.从通才到公民:我国人才观的近代变迁[J].现代教育科学,2015(12):45-47.

[3]钟启泉.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J].大学(研究与评价),2014(9):10-14.

[4]王建磐.中国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J].教师教育研究,2014(5):3-7,12.

[5]朱旭东.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十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当代教师教育,2012(3):5-14,21.

[6]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4(6):3-6.

[7]张元龙.对教师教育有关概念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14(1):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