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走向与趋势

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走向与趋势

摘要: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分析了2000-2017年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队伍、研究热点问题,并以2012年为时间节点,对比大数据日益影响人们生活后,教师教育研究发生的转变与教师教育研究可能的走向与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教师教育;走向与趋势

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一)大数据的概念

随着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大规模数据正在急速产生和流通。在1997年,大数据(bigdata)的概念最早出现,指的是难以用传统方法和工具分析的大量复杂数据。在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报告中,对“大数据”进行界定: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它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新思维[1]。

(二)大数据时代的影响

近年来,大数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2012年,《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白皮书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的出现将会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维克托•舍恩伯格教授认为,大数据时代是一场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领域也将被波及。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关注着教育大数据,也推动着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012年10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旨在更好促进美国国内“大数据”教育应用,为美国高等院校K-12学校在“大数据”应用上提供有效的指导。2013年3月,法国教育部推出四项数字化服务(其中一个是公布法国所有高中会考科目名单),向公众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平台。我国也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相关文件。2013年1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在“扩展发展新空间”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2015》编委会面向全国28个省市757位教育信息化领域研究者、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进行了调查。大数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全方面、深入的,影响着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挑战[2]。

二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现状

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概念最早是在2001年使用,取代了“师范教育”概念。可以说,教师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体系。我国的许多学者都为了完善这一体系做出了贡献[2-6]。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时间定在2000年—2012年,以“教师教育”为关键词,期刊来源为“CSSCI”文献,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到文献908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首先在2000年-2012年期间,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次,根据对文献的期刊来源看,《教师教育研究》排在首位,共有93篇;其次是《外国教育研究》,共55篇;紧接着《课程、教材、教法》,可以说是教师教育领域成果交流分享的主要媒介。主要的研究学者有朱旭东、洪明、周钧、姜勇等教育领域的专家,为教师教育研究增添了坚实力量,但是学者之间的合作并不紧密,跨机构合作较少。根据文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我们可以发现,在2000年—2012年的教师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师范教育以及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经验等方面,这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1.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成为研究热点并不意外,因为其一直是教师领域的奋斗目标,不仅有利于教师质量的提升,同时有利于教师地位的提高。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随后陆续出台了相关了政策来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因此以其为关键词的文章也在2002年之后涌现。

2.教师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我国进行了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这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一次具有影响力的改革,同时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的改革。2005年,教育部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依此来规范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也提供了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方向。2011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再一次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地位。因此,这类研究的数量也是逐年上升。在2000-2012年间,我国的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有以上几点。在大数据影响日益深刻的2012年至今,教师教育研究的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大数据时代教师教育研究的走向

以知网为检索平台,将时间定为2012年—2017年,以“教师教育”为关键词,将期刊来源为“CSSCI”文献,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文献556篇。仅从文献数量来看,从2012年以来文献数量有所下降,直到2016年都是一个下降的趋势,由此推断2017年将延续这种情况。原因可能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在之前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决了一些教师教育难题,所以文献有所减少。

(一)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从这556篇文献中,我们发现,除了原有的主要来自师范院校的研究队伍外,又有了新鲜的血液融入,使得教师教育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一些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以关系视角研究教师教育网络特征;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有学者深入挖掘,以培养我国的卓越教师;有些学者从公共产品理论角度研究教师教育产品属性问题等。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教育融入了信息化的特点,特别是在研究内容上有了转变。

(二)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教师教育的研究内容,除了之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外,在大数据时代下,有了新的研究热点。

1、TPACK理论研究

在2012—2017年间,关于TPACK理论研究的期刊文献共106篇,是新兴的研究热点。TPACK指的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概念,也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对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整合技术的学科框架也在不断的发展,阮学友、杨玉芹的文章指出,框架从TPACK到TSACK再到TMACK不断的发展。

2、互联网技术下的教师培养

在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师培养不在仅仅依赖于面授,而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网络培训,这也成为了主要的教师培训手段。例如MOOCs是支持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具有大规模、自组织性、社会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学者们根据互联网技术下的教师培养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如何提高网络教师培训质量、翻转学习、WGU能力本位远程教师教育模式等问题的研究等等,占据了此时教师教育研究的大量篇幅。大数据时代教师教育研究有很多热点出现,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分析技术,挖掘教育数据价值等等。精确的个性化教育终将成为主流,这对教师是一个考验,也是未来教师需要培养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转变

张燕南、赵中建的《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伦理思考》一文中提出,在大数据时代,科学已进入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研[5]。在这一范式下,教师教育未来研究方法也将改变。理念主要有三大转变: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在这种理念影响下,教师教育研究也会注重数据全面性、整体性。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教育教育研究在研究队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都有了新的变化,教育大数据的使用问题仍旧需要我们关注。教师要认识到,不能盲信数据,禁锢思想;大数据教育应用的潜在伦理威胁,教师教育也是需要考虑的[6]。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杨现民,田雪松.互联网+教育: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姜凡.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基于《教师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7(1).

[4]阮全友,杨玉芹.整合技术的学科和教学知识框架的发展:从TPACK、TSACK到TMACK[J].中国远程教育,2014(11).

[5]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伦理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6]潘志坚,李伟民.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话语转变的原因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5,(11):40-42.

作者:王佳慧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