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困境思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困境思索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受制于地方高校资源有限,课程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为更好的服务学生,高校心理工作者要借新媒体,结合混合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思维方式,丰富课程内容体系、转变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地方院校

一、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覆盖面广,一直是重要的宣传阵地。然而,在高校心理健康实际工作中,诸多现实因素影响了其有效性。调查发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生最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梳理目前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的达到育人育心的效果,是高校心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下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课程性质

依据湖北省相关文件的规范与要求,《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提到“学校应至少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类必修课或必选课,学生在毕业前必须累计获得2个心理健康教育课学分。”而实际工作中,各地方高校对心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同,一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为公众选修课,2学分,32-36学时,课程体系较完整,但选课学生数量受限。或是将课程作为全体一年级新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开设,而学分学时安排很少。

(二)课程内容体系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三大部分,十二个主题,包括:一、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心理健康导论2、心理咨询3、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二、了解自我,发展自我(4、的自我意识与培养5、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三、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6、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7、学习心理8、情绪管理9、人际交往10、性心理及恋爱心理11、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12、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其中第三部分的比重最大。而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中心和主体。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出发,恋爱心理(67.77%)、自我认识(67.22%)以及情绪管理(67.03%)方面的知识最受重视。人格完善(51.83%)、个人发展(49.45%)、心理疾病防范(46.15%)、学习心理(41.76%)、人际交往(41.02%)方面也有一定的需要[2]。实际工作中,地方高校多是以文件为依据,结合学生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但有一定程度的压缩。不少学校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如我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概论,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人际关系、恋爱与性、生命教育。对于学生迫切需要的自我认识、人格完善方面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

(三)师资力量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校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在地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长期短缺,以兼职教师为主,多为青年辅导员,少数有心理学专业的学校,有专业教师可以充实队伍。但因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使得师资队伍不稳定,继续教育与培训受限,其专业素养、教学胜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模式

多数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32.4%),其次是体验型(27.6%)课程,再次是操作型(18.0%)和知识型课程(14.1%)[3]。以往不少教育者试图将团体辅导、心理剧、角色扮演等模式引入课堂,并论证了其可行性。然而这要求教师要在教法上积极探索和创新,通过案例剖析、活动体验、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地方高校多是大班教学,因人数众多,场地有限,教师管理课堂的难度激增,分组、讨论会占用大量时间,活动分享有限。所以很多体验式教学方式难以实施,课堂多是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添加视频资料、现实案例,主要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佐以案例分析、心理测试,模式较为单一,因此对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不明显。调查显示,高达32%的大学生对教学方法不太满意[3]。

(五)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对学生学业成就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更注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改变,难以通过传统的课程测试反映出来。实际工作中,地方高校的课程效果评定缺乏相应的科学标准,以教师的反思性评价为主,或由教师依照学生出勤率、课堂纪律与小规模调查主观评定。对学生的结业考核多以学习纪律、课堂参与跃程度、结业论文完成情况来评定。因学分不多,学生对课程不重视,上课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受益。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方向

(一)从狭义到广义,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

桑志芹等(2004)指出应建立一套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分类型、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潘柳燕等(2007)提出狭义的课程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广义的课程则是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包括系列延伸课程和系列专题讲座在内的课程群,这是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可以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课程群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满足学生对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与深化自我认知等多种需要[5]。因此,考虑到心理健康课程面对的实际困难,在工作中,一些地方高校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创新和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自助作用,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例如,针对大一新生,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与素质拓展训练;针对女生开展性别教育与安全教育专题讲座;针对班长、团支书、寝室长等学生骨干进行心理健康专题培训;选拔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等学生队伍,并分别进行系统的专题培训等,这些作为课程群的一部分,将课堂向课外延伸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将心理测验与心理培训、心理活动结合,使课堂教育的内容得以深化和拓展,是对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补充。

(二)从现实到网络,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局限性

95后学生的成长与互联网密不可分,智能手机、无线网络与新媒体的普及使得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借鉴翻转课堂和混合课堂的思路与做法,设计合理的教育过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方便快捷的获取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6]。

1.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网络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课程开始前推送课堂主题相关的视频、邀请学生完成问卷调查或心理测验,以便了解学生相关心理困惑,教师可据此找出普遍化的焦点问题和个别化的难点问题,调整课堂教学,使课程更有针对性。

2.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讨论的组织参与者、不合理认知的辨别者、问题解决的促进者。通过现场投票、辩论等方式,更好的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激发参与感。

3.课程结束后,推送本课PPT、主题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心理影片、经典心理学实验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扩展知识面。并进行情景案例分析或实践模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精神,同时,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在线辅导,指导学生实践。真正使知识得以内化、迁移。

4.平日,选取贴近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中国矿业大学通过创新性教学试验,证明了此模式的实操性,为地方院校奠定了基础,总结了经验[7]。此外,编写校本教材,组织课件比赛、教学比赛,建立教师互听、互评制度。同时,培养对某个板块有深入研究的专题教师,进行资源共享。都是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影响力的有效举措。

作者:王红桥 单位:长江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万书玉.关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调查[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06).

[2]武光路.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学生心理需求特点的调查分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J],2015(04).

[3]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0(09).

[4]桑志芹,费俊峰,谈文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C].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