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教师要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关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关键词: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的差异水平也在不断拉大,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因此使得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峻。由于农村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我国农村教育水平普遍偏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使得农村学生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缺失。因此农村教育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具体表现

(一)性格偏差

学生的性格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密切相关,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目前有很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均存在性格偏差,集中表现为性格比较孤僻、不合群、自卑倾向比较严重。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的性格孤僻现象更加严重。特别是在父母外出的那段时间,学生的情绪十分低落,表现为不与人交流。再加上班级学生的嘲弄或者不公平的对待等,使得这部分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与人进行交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道德行为缺失

在农村学生中,特别是广大的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失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很多学生在道德及行为等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在农村中许多学生均是通过网络途径来了解外面的世界,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在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由此部分学生也会沉迷于网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学生很容易产生道德和行为的偏差[1]。

(三)心理危机严重

农村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危机,具体表现为妒忌、憎恨甚至是仇视的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陪伴,看到别人有父母陪伴,总是会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再加上学生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但长此以往,这种就会转变成嫉妒或憎恨。因此农村学生中特别是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严峻。

二、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偏弱

由于农村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在大部分的农村教育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培养,然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层面关注较少。农村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况比较少,再加上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心理问题关注较少,因此导致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2]。

(二)父母监护角色缺失

很多农村学生均属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以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大部分学生均是在在爷爷奶奶的身边或者亲戚的身边长大,再加上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生活压力也比较重,因此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比较恶劣。再加上祖辈的教育水平有限,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和辅导,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容易与祖辈产生情感的隔阂,因此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一)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机制

农村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从学校的管理机构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要在学校中建立一支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机构或组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针对性的给予学生帮助,要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和各科教师的作用,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更好的给予学生帮助[3]。

(二)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要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在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教师应该多与学生的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师要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关爱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的关心学生,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尽可能的课余帮助,和学生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心理状态,与学生平等的相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敞开心扉,接受教师的帮助。教师要利用好教学时间,在授课过程中穿插着讲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自我调节[4]。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课程的讲解,让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同时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农村学生面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尊重自己并尊重他人,建立完善的自我观念。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制定学习的目标等,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周淑贞.加强河南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1.

[2]闫强.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J].山西农经,2016(15):18.

[3]喻德清.农村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7).

[4]赖运成,余函静,陈建霞.我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5(11):43.

作者:熊笙宏 单位:甘肃省临泽县滨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