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浅论(3篇)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浅论(3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策略

摘要:

写作教学是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让多数师生头疼的一环,本文通过分析培养高中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明确自主学习策略在提高高中生写作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应用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设计中,无论是高中语文的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包含了“表达与交流”这一模块,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体系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视。写作是体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表达学生情感的主要方式,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然要求。

1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作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解释写作的: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由此可知,写作是一个认识逐渐发展的过程。高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而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对增加其知识储备、提高其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1.1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生自我思考、自我完善的能力

学生在构思一篇文章时必然要经过搜集素材、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表达思想的过程,而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并在思考中找出思想漏洞,不断完善。例如学生在搜集素材时,由于网络信息量庞大,学生在搜索素材时一定要有目标性,挑选真正符合文章立意主旨的素材;在组合素材时,要有一定的逻辑性,一方面要分清主次,另一方面也要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组合。

1.2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在我国目前高考模式下,写作分数在语文的总分数中仍占据着“大半江山”,因此,从小处着眼,提高写作能力是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关键;而从大处着眼,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完善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重点,也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要求。

2如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

要想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关键的一步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是贯彻自主学习策略的基础。接下来笔者就根据语文写作的步骤来分别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

2.1命题要突出自主性

题目是作文的眼睛,一个题目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是否有继续阅读的愿望。我国目前高中语文作文的命题方式主要有全命题、半命题、自主命题这三种,这三种命题方式各有优点,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例如话题作文,结合生活经验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朋友通常指生活中的具体的某个人,但是由于话题的开方性,学生在写作中就可以发挥自主性,选择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命题,有的同学以环境为切入点将文章命名为《与蓝天做朋友》,有的学生以书为切入点将文章命名为《在阅读中寻找朋友》,这些命题都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2.2构思要注重自主性

构思是作文的主体,所有的思想都是在构思中形成。构思需要学生对已知的材料进行整合、提炼,而教师在引导学生构思过程中,应该注意方法,切不可将教师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例如在命题作文《心灵四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喜”“怒”“哀”“乐”四种情绪入手,利用身边的一些具体的小事进行佐证,表现出人的心情也会像季节一样经历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凄凉、冬的严酷,然后让学生自主构思,最后实现主题的升华———只有伤心才能体现快乐的珍贵,任何情绪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2.3批改要践行自主性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在批改作文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互批”,相互批改既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增进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的途径,通过“互批”,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文章中体会其他人的构思、文笔、行文脉络、知识储备等,并在比较中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短板,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

3结语

自主学习策略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搜集资料、整合资料,最后形成一篇能够抒发自我情感的文章,这一过程既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必要步骤,本文通过对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中所起到的作用加以分析,明确了如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效地应用自主教学策略,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尹琳 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志勇.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J].科技风,2015,02:241.

[2]马永菊.探究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04:138.

[3]黄志坚.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85.

[4]李炳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华夏教师,2015,12:60.

第二篇:高中语文写作自主学习策略应用

[摘要]

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考作文中分值也较高,对总成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写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改的实施,对传统的教学形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写作课并未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只有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才能够实施自主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都以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为主要任务,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非常不利。自主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与实践等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策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一、运用自主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高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尤其是写作方面,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直接划定主题,随后给学生一些提示,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自主学习策略则能够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创造。将其运用到日常写作教学中,就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课堂作业,而是表达对生活中事物的感悟,由此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而不是生搬硬套。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表达感情也非常流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掌握写作的主动权。教师还可按照学生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鼓励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在讲解感悟人生的专题后,教师可以“我的四季”为题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写作,勇敢地写出自己的想法,不必限制学生必须写什么,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二、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随笔的主题与内容不限,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作,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直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可自由想象。通过此种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将被动的教学形式变为主动的教学形式,达到培养学生个性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作,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学会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裁,不能强迫学生去写作,否则便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想象与联想》一课时,教师就可让学生以“自由翱翔”为题进行写作。“自由翱翔”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主题,有些学生看到主题后,就会想到翱翔就像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而有些学生就会想到翱翔就像是人们努力进取的过程。因为话题过于宽泛,学生往往不知道怎样下手。此时教师就可适时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发表一个对“翱翔”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吸收更多写作素材,创作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近年来,语文教材的内容变得更加人性化,这也对写作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教师就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经典名作,促使学生自主领悟写作技巧。因为高中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写作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还应当增加课外阅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阅历,在阅读中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己领悟更多的写作技巧。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就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性地阅读《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感受文章中作者是如何对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故事情节是怎样构思的,有哪些语言技巧等,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手法与技巧,在后续的写作中加以运用。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自然能够灵活运用写作技巧,且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探索写作技巧与方法,不断充实自己,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作者:桂云 单位:江苏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良胜.培养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由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12).

[2]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3]蒋黎珠.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写作和生活情感的有机结合———以《小石潭记》为例[J].考试周刊,2016(6).

第三篇:高中语文分组式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中国国内现行的教育体制越来越受到国内专家和国外相关人员的关注。国内学生数量庞大,学生个体性很强,学生个体的单独式学习方法已经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无经验、学生的不习惯阻碍了高中语文课堂分组式学习法的发展和运用。本文就高中语文分组式教学进行综合研究,并为其在实践中的相关运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分组式教学;教学策略

一、高中语文分组策略的综合剖析

高中语文分组策略教学的方法是中国时代教育教学体制不断变革的优秀产物。首先,分组策略是符合时展的,现在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在高速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发展的风险和难度就会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不论是在社会中的哪个层面,团队协作方式都已经成了新式的成熟的发展方式,并且团队协作长期占据了发展方式的主动。团队协作的方式被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但是团队协作的策略毕竟不是首产于高中教学之中的,所以在将团队协作和分组策略引用到高中教学的同时,也会出现不少问题。这些教学问题直接影响分组策略的运用和发展,对高中语文课堂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首先,一般情况下班级容量比较大,学生的特性非常复杂。由于长期受到高中语文课堂固化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了所有课堂内容都使用一个方式学习,教师没有尝试过分组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功效,而且对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分组策略没有任何经验。再加上绝大部分较适合学生,对于分组教学策略的产生和构成并不了解,他们在理解分组教学策略上可能会陷入一定的误区,导致分组式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受到阻滞。其次,教师对分组式教学策略的运用环节,无论分组式教学策略有多么先进或者多么有系统性,如果教师不能对其加以科学合理的运用,功效就不能发挥出来。教师对分组教学策略的运用,由于缺乏经验,会遇到各种问题,致使教师对分组式教学策略运用不善,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分组式教学策略的功效,有的时候还会在学生群体中产生负面效应,给整个高中语文课堂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分组式教学策略的要点掌握和科学运用

由于分组式教学策略的特殊性,导致分组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大部分教师对此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在准备施行分组式教学策略的前提下,只有正确掌握了高中语文课堂分组式教学策略的要点,深刻了解了分组式教学策略要点的具体内容,掌握了分组式教学策略的发展规律,并且依据实际掌握的规律和学生实际学习的状况,对其加以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使分组式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才能更高效地运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组式教学策略。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注意很多运用上的细节处理。

1.教师要想运用分组式策略,首先就必须对分组式教学策略的内涵有正确的深层的认知。教师要体会到分组式教学策略的真正魅力,而不是仅仅把它看成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感受到分组式教学策略的强大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体会到分组式教学策略的真正意义是在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后,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负责收集课文资料、负责记录小组意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就必须全身心投入,以此保证每一个学生的高度参与度。在这种学生都有相关工作分配的前提下,每一个小组的分配都会达到最大限度的优化,不会使得小组成员之间的分配和分工发生冲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分组式教学策略不是教学的捷径,而是教师必须深度掌握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学生要增强对分组式教学策略的认知,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分组式教学策略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对分组式教学策略的依赖感,并且认识到分组式教学策略对自身学习的有利性。

2.教师要合理分配学生小组,既然是分组式教学策略,就肯定会涉及分组的方式、该怎么分、同学之间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同就代表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思考方式不同,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最大限度地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思考和谐,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意见不会彼此冲突,而是互相补充。这样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回答才会更清晰更有效率,课堂的进行才能更加顺畅。

3.教师要在分组教学的实践后,进行总结和观察,并且及时发现分组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将每一个小组的学习规律和大体的思考习惯进行总结,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加以运用,让分组式教学策略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得力助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分组式教学策略是一个长远而且难度较高的任务,这就要求师生联合起来攻克难题,一起推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发展。

作者:王平 单位:济源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毛香菊.语文合作学习的三种方式[J].考试周刊,2007(11).

[2]季而付.浅议新课程中的合作学习[J].科学大众,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