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探析(5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探析(5篇)

第一篇: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摘要】目前,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旨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越来得到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保障教学的质与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明确教学目标,将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新时期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新课标,确定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部分教师在高考的重压之下,依旧沿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法,重知识教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部分教师则错误理解了新课标的真正意义,片面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没有确定教学重点的情况下,盲目展开诸如学生分组辩论、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等课堂教学活动,看似新颖,实则完全无法达到教学效果。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片面性,新课标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提出了要求,知识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若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历史观、价值观的培养无从谈起,综合素质是知识的进一步升华。若一味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成长毫无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二者相结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拥有扎实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适当的教学活动提升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二、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重点及难点,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入研读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高中历史的知识点较多,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每个知识点一一讲解显然是不实际的,教师可以围绕教学重点构建知识框架,通过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教学的重点知识及学习方法,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自主学习其他知识点,课堂教学由此得到延伸。第二,针对教学难点的教学,应该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来。例如,教师可将教学难点设立成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总结,使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加主动,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普遍具有个性活泼、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语言外,还需注重使用教学道具,如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物,尤其要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录音机等再现历史事件中的故事、人物、声音、场景等。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学生陌生的历史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感人的故事、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图片等,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多媒体设备再现历史事件或文物,是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因为历史事件或文物最具历史价值,同时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如古画、器皿、遗址等。比如唐朝文化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唐人宫乐图》,让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展开丰富想象力,自由发表观后感。通过直观的视角欣赏,学生可以从画中了解到唐朝的服饰、音乐、茶艺、休闲娱乐方式等。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选择一个最具针对性的知识点作为课堂切入点,围绕图画,从不同角度讲授唐朝文化知识。画面中,后宫嫔妃及侍女围坐于一张大方桌,品茶听乐,神态悠然。方桌中间放着个茶锅,有位女子正手执长柄茶杓在茶锅舀茶汤。她身旁的宫女手持茶盏,似乎听乐曲入了神,暂时忘记了饮茶……一幅唐朝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以画中的饮茶文化为切入点,引出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通过一幅生动的图画系统地将唐朝文化连接起来,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知识点的前提下再拓展思维连续事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四、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课堂管理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重要环节,加强课堂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若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方面地讲课,不注重课堂管理,无视学生各种散漫行为,例如开小差、窃窃私语及交头接耳等,导致学生的听课效率不理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教师若发现上述行为,应适当加以提醒,维持好课堂纪律。此外,教师还应加强教学过程的调控,例如进行分组讨论时,确保学生讨论的有序性,避免出现学生利用讨论的时间谈论其他不相关的话题,或者如同一盘散沙,毫无成效。只有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课堂的时效性才能够得到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时效性,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喇彩霞.浅谈如何上好历史课[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22):68-69.

[2]王巧莲,孙延英.浅谈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策略[J].学周刊,2012,07(29):73-74.

[3]李中祥.新课改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07(21):102-103.

第二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

【摘要】学习历史是要通过历史教学的活动,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智慧,进而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历史教学应该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将一些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及课程性质等多方面作了明确的方向性的规定。新课程和新课程理念的最终实施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以期达到学生终身“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人文素养的一代新人。

1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2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的典范人物之所以成功,首先起作用的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人格,譬如爱迪生的痴迷忘情,居里夫人的坚忍不拔等。可见源自内心的热爱、迷恋和追求是动力源,是创造性的灵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创新教育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动机和激情,增强学生创新学习的意志。第一,通过对创新意识知识点的讲述,引发学生的“自我需要感”,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动机。第二,通过对创造型人物创造激情的讲述,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豪情壮志。第三,培养学生创造的人格。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在创造性思想还不明朗时具有能忍受模糊的能力;有克服障碍的勇气;坚信自己能成功;能不断超越自己;敢冒风险。只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格,学生才会在创造的过程中具有应对挫折的能力,最终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就是拒绝育目从众,拒绝复制型思维,就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尤其是教师要适时、适度、适量设计陷阱式问题,创设新情景,做到“使学生欲言而不能,心欲求而不得,”诱使学生“上当”、“中计”,从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达到“顿悟”之境界。如在王昭君出塞原因的问题上,传统观点持“政治联姻说”,若此时设计两种陷阱式问题,让学生鉴别,可有另一番滋味:观点甲:“昭君自愿说”――王昭君自恃貌美高傲,未买通画工毛延寿,结果被毛丑化,长期得不到皇帝宠爱,久留宫中,“寂寞无聊,自请去匈奴。”观点乙:毛延寿“救国策略说”――据说,画工毛延寿在宫中看见有“沉鱼落雁”之美的王昭君,生怕汉元帝贪色,变成妲己式的人物,到时误国殃民,后患无穷,所以“丑化”王昭君。毛延寿成了一大功臣,谁是谁非,令人回味。发散性思维,是指多角度、新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比教师更发散,更有创造性。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教学。比如,我们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对殖民主义的深恶痛绝可以理解。这是从正面的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无可厚非。但深恶痛绝不能代表对殖民主义的完全评价。此外,我们又可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如果殖民主义者没有强大的实力,它能轻易征服其他地区吗?学生否定问题后,再问学生:那么,殖民者强大实力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强大实力的表现往往是先进的制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人文观念等。然后又提问学生:这种以先进进攻落后,以强击弱的观点,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呢?学生此时恍然大悟:殖民主义可以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先进的制度、生产方式等,也破坏了当地落后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具有建设性作用。当然,殖民主义对殖民者来说,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材料、市场,甚至劳动力,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由此,对殖民主义从正反两方面,从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全面评价殖民主义这一现象,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教学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在严谨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广大历史教师只要树立了创新教育的观点,积极构建以创新教育为目标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就能使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向未来,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第三篇: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诗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问题是引发思维,积累知识和创造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维,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教师把握好课堂设疑,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整体作用,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提高;教学

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做了结论。于是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的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便应运而生了。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喜欢历史课外书籍,却不喜欢历史课本;喜欢历史人物,却遥不可及。历史课堂成了“45分钟的煎熬”,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此,即迷失了历史教学的真义。

1认真设计好每节课的课堂结构增强知识的相互联系

课堂结构的设计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重要环节。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二是培养能力与思想教育、传授知识的关系。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给他们“乘法”,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2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学生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亚洲的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的时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学生容易记错,我简练地用“革命风暴刮起后,把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如投石激澜、巧设障碍、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保持课堂的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的课程,这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体现。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辨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考查历史遗址等等,让学生去参与实践,去感悟历史,去体验历史。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是一门艺术,认真研究了教材,研究了学生就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教法。①材料学习法。材料学习法是新课程教学中最重要和最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求证历史的方法,并形成有尝试的历史认识。如: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说明观点;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选取某一主题,罗列来源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整理归纳,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自己的推演,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材料学习法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具有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实质的要求。②讨论法。讨论法主要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型的问题,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内外所接触的史实,通过分组讨论,汇总,使其对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形成一个小组综合意见,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学习激情,还有利于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③比较法比较法教学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组织学生比较一些相似的或相异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历史事件的复杂因素,学会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授《开辟新航路》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尤其是对中西社会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在教授日本明治维新时,比较中国与其异同。通过比较法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一定的历史观点去解决纷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的精力与物力的付出,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效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个性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四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探索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学创新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中历史课程可以带领同学们更好的“以史为鉴”,却也容易使学生们感觉枯燥无味.。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根据笔者的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探究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探索

一、前言

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行,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但是现行的课堂教学创新大都依赖于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突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同学们的求知欲,但是,当学生的新鲜劲过去,学生们对历史课程的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不能完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习兴趣也不一定能够提高。因此,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

二、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上”,同学在“下”,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要求学生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熟练的掌握历史课本上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没有生机和活力,更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容易造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局面,体现不出教学的价值所在。全新教学模式的目标则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构建生动、富有活力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表现自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改变教学理念,体现学的价值。历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作为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心里动态。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创新模式下的历史教学则是学生想学什么,希望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这一转变使得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身为能充分激发学生热情的“兴趣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分组学习应突出重点,设计好程序,有计划的组织,不能乱成一团,搞形式主义,弄花俏。否则会淡化历史新课堂教学的宗旨,答不到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综合素质的目的例如有很多教师在分小组学习中,普遍采用给下组记分的办法,而且还要请一位同学上讲台记分,搞得乱哄哄的还不算,上讲台的学生也根本没有参加课堂学习而是图好玩。有的下面的小组长还要发一顶皇冠或头饰给他戴上,历史课堂学习就是在玩游戏这种过分追求形式,追求学生的表面的参与,搞热闹,同样会淡化历史课堂教学的本来目的。是不可取的。而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是历史新课程教学不可回避的,也是应该积极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组织,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师生互动。我国最早的教育学理论专著《学记》,再三强调“盖喻”。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老人的讲述去感受南京大屠杀”就是把知识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让学生有机会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和诠释,在“教学相长”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把一些新史学观介绍给学生。并进行循循善诱,实现师生互动,深化主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典型例题,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和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重,内容多,要想真正实现历史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切实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历史教师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作充分的准备。但是只是单纯的理解把握一节课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对教材整个专题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性认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例如,在讲到《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时,教师必须先要明确什么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在这块土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接着还要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主体地位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宋明理学――明末清初的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才能更好的把握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文化习性、心理共性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则还要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侧重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一文中指出:“学术思想在于国,有人之有精神,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之种种现象则其行致远,故以观其国惟以强弱之成势如何并以学术思想史求之”。可见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不同西方宗教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侧重于学术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新的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及意义,在即将开展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节省时间充分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历史教师不仅应是一位历史的讲述者,还应是一位历史教学的创新者,要不断地从教学之中积累经验,促进教学的革新。当然,创新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就需要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教学质量,灵活调整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总而言之,创新高中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强化综合修养,同时还要和社会接轨,营造出创新历史教学的环境,让学生成为历史教学中真正的主体,切实掌握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教学,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与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李建球.用全球史观统领高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2]张秋影.全球史观与高三历史复习教学[J].考试周刊.2010(42)

[3]陈龙.新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兼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4]苏向荣.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第五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文章从夯实历史知识,打好质疑基础;排除心理障碍,激发质疑热情;寻求点上突破,传授质疑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质疑能力;方法策略

历史学习不仅是接受的过程,而且是对前人观点加以质疑,用新的视角去理解的过程。但高中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很少提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历史知识薄弱,不会发现问题,所以提不出问题;二是大部分历史教师上课都是满堂灌,唱独角戏,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三是心理因素:怕说不好会影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印象,结果造成怕问的心理障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夯实历史知识,打好质疑基础

问题的提出总是以一个人的知识作为前提,产生于学生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出现差异或矛盾的基础之上。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质疑,否则质疑就成了空中楼阁,可见夯实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夯实历史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很多,笔者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上。每节历史课都布置任务给学生预习,要求通过预习要弄清每节课的学习要点,初步理清新课的内容;尽量运用已学知识把新知识联系起来,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出教材的重难点,划出疑点,做好预习笔记。为了能使预习活动落到实处,笔者指派了几个历史成绩较好、有责任心的学生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预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质疑的知识。之后,要求每个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对课文中不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疑难、不赞成的历史观点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以备上课时共同学习探讨,加深认识。例如,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做好阅读笔记,查找资料,寻找与本节相关的内容,然后用讲故事、人物介绍等形式表现自己对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通过课前准备,学生对“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站在全球史的角度探索“十月革命”。经过一番学习和思考后,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也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为什么说十月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的新阶段?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这些问题的提出较理性地注意到了国际形势的特点,说明学生已掌握了有关“十月革命”的基础知识并具有潜在的创新意识。除预习课文知识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和信息资料,尽可能扩大知识面,为课内质疑和讨论打下基础。

二、排除心理障碍,激发质疑热情

教学实践表明,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乐学、善学、好问、善问的积极心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排除心理障碍,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教师要注重自身情绪的调整。由于教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上或多或少有一些距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上如果与老师不一致,教师不要不高兴,不能批评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应该以一种民主、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允许学生出错,让学生把话说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质疑问难的勇气。教师自己状态自然而自信,每节课都能面带微笑走上讲台,这样就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敢于提出问题。此外,还要设计一些争议性较强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调动课堂质疑气氛。如:落后一定要挨打吗?秦始皇是暴君吗?等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多加肯定,实在拿不准的也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

第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把相关新闻时事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这无疑是削除距离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参与的有效途径。如在上1929~1933经济危机时,就可以与今天的美国金融危机相联系,1929~1933经济危机是如何爆发的?各国采取什么办法来摆脱危机的?结果如何?给我们有什么启示?今天我们如何面对金融危机?再如,把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比较,既可加深理解,又有现实意义,还会激起学生心中许多不同的见解和认识。从现实出发设计问题,能创设生动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有理可循、有话可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第三,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必须依照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及教学的具体内容等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与问的兴趣。如在上1929~1933美国经济危机时,笔者先抛出一个问题:美国病了,病得很重,今天你们来当一回主治医生,给美国号号脉,看他得了什么病?你给的治疗方案是什么?你能给他开什么药方?药效如何?学生对这问题很感兴趣,之后他们分组讨论,最后派代表来陈述观点。这节课其实就是在分析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美国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时,换了一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但产生的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以达到培养质疑能力所期望的目标。

第四,保证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消除紧张感。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质疑能力,教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具体对策:①安排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查找资料,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②为学生介绍相关历史书籍和参考资料。③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掌握知识、分析问题、提出疑问。④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⑤教师尽量精讲,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三、寻求点上突破,传授质疑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学会寻找疑点,让他们有“疑”可“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教师可用多种方法、形式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第一,指导学生在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上质疑。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点的领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特别是对课本中的易错点、易混点、疑问点、健忘点、疏忽点、错解点、困惑点,存在记忆模棱两可和理解偏差等现象。如判别下题:

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同点是:①总统掌握行政权;②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③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④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法、美虽同属共和制国家,但也有很多地方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两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总统与政府关系、总统与议会关系、国家权力中心等方面进行分析,理清它们的共性与区别,才有办法解答这类题型。再如,英、德君主立宪制、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等,都要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明辨异同,这样不仅加深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而且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第二,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质疑。历史课的教学内容由章、节、目、点等要素组成,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前后不同章节之间往往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通过对旧知识联系,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思考,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例如,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引导学生回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与前途、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性质是什么等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很快对所要学的新知识提出质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与前途、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性质是什么呢?学生有了这样的问题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探究结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精神,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要求学生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质疑。落实教材重难点是历史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一节历史课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分析与阐述的,该主题一般就是重点或难点所在,也是课标所要求的内容,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及时抓住,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这些知识虽然重要却往往无趣,很难靠学生的积极性去主动把握,这时教师就要在点睛处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怀着探究的心态去掌握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美国1787年宪法时,1787年宪法的具体内容和宪法所体现原则以及权力结构是教学的重难点。在讲解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时,笔者举了一个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例子,引导使学生真正理解1787年宪法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待学生理解题意后问:“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美国民主政治特点是什么?美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美国总统的权力与中国的皇帝权力有什么异同?”通过学生提问题,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共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只要学生打好历史基础知识,教师积极营造氛围,排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找到设问的角度和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质疑,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让学生自觉地形成问题意识,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就能很快熟炼掌握提问的技巧和规律,养成质疑的习惯,从而产生创新意识,提高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