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5篇)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5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探究实验应用

摘要:

探究教学就是经教师的启发,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展开自由表达、质疑、讨论,并且善于将所学知识灵活进行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而且,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非常直观的知识,更可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与操作化学实验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水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探究实验;高中化学;高中教学

化学这一门学科,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常常会接触化学实验.而探究式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实验是极为自然的优势,这也是国家与社会赋予每位高中化学教师的光荣使命.

一、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进行探究实验的教学阶段,参与到探究行为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更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持续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当然,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教师也不可忽略自身的主导身份.即教师需要在探究实验环节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在正确的路径上展开探究和学习.如果学生只是盲目地进行实验探究,其学习质量必定会事倍功半.

2.开放性原则

探究实验的化学教学形式主要有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两种[1].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秉持开放性的原则,适时地组织学生去企业、农村展开实地考察,明白化学工业中相关的“三废”处理与生态保护的实验.并且,教师给予学生更为广泛、开放、自由的实验研究课题,让学生可以自行地设计想去实现的实验方案、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独立地操作完成实验.使学生能够独自享受知识在自己手中形成美妙过程,完善自我评价,最终,培养学生第一时间察觉问题、处理问题以及反思问题的创造一是,通过探究学习养成更加自由的动脑思维能力.

二、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行性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

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问题,大多数都在日常生活,但这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不擅于通过身边事物去思考问题[2].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平常要多多观察生活中的食物,以此来产生问题式的情境.例如,在高中化学(必修1)金属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便可以通过现实生活来创设情境: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等.都是厨房中必需品,可通过探究意识将其检验出来.把氯气通到打湿的有色布条上,可以看到打湿的有色布条出现褪色.此时,会有学生认为干燥的氯气具有漂白性,或是说氯气和谁发生反应生产生次氯酸,褪色主要是因为次氯酸的漂白性所导致等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设计实验教学

问题探究:现有六瓶白色固体物质,分别装有BaCl2、NaOH、Na2SO4、(NH4)2•SO4、碳酸钠.通过蒸馏水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流程来鉴别这几种物质.(1)基于酸碱盐的溶解度可知上述试剂皆溶于水,而Cu-SO4溶解在水中会出现蓝溶液,故而,可以先找出CuSO4.(2)根据过去所学的化学知识,学生得知CuSO4能够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沉淀Cu(OH)2,BaCl2溶液能够和CuSO4溶液发生反应进而产生硫酸钡沉淀,这样一来也能够把BaCl2鉴别出来.(3)再利用Na2SO4可以和BaCl2反应生成沉淀,而NaOH混合无现象,因此可以通过BaCl2推断出Na2CO3和NaOH;接下来所剩的就只有Na2SO4和(NH4)2•SO4,(NH4)2•SO4可以和NaOH加热环境下形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NH3,这样也就把Na2SO4和(NH4)2•SO4区别开来.(4)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进入实验室,在小组组长的指导下,选择相关的化学仪器与药品实施探究实验,且即时记录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5)得知六种试剂均溶于水,然而只有硫酸铜为蓝色溶液,在其他五种溶液中添加硫酸铜产生白色沉淀的试剂为氯化钡,出现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在通过氯化钡溶液检验,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另一种是氢氧化钠.在开展“氨喷泉”的探究教学中,让学生对“喷泉”的化学现象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压强差所形成的喷泉.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假使把NH3换成CO2,会不会产生“喷泉”?假如不能,该怎么改善.并让学生同小组讨论后验证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操作验证,通过探究实验后得知无法形成喷泉.分析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无法形成足够的压强差.如换溶剂,可以和CO2反应,让烧瓶中短时间内形成强大压强差,是否能形成喷泉?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明白了将水换成NaOH也可形成“喷泉”.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实施原则

在开展探究实验化学教学的课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还是教师必须要对探究实验教学的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解与掌握[3].而且能够在化学教学期间适时地渗透.并且,还应当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与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探究实验中重点考虑怎样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对问题展开假设和处理的能力;和学生展开交流和合作;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等.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求知欲望,即发现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一切教学方法的延续都是在一定原则展开的,作为教学系统的至关重要的构成单元,探究实验教学也有其相关制度与原则.其实验设计探究需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保证实验探究内容的科学性;实验探究的创造性;实验探究手段的可行性;实验探究0操作的安全性;实验探究内容的趣味性;实验探究方案的易操作性;学生发展的综合性等原则.探究实验教学除了要满足原则外,探究实验还应当具有可调理、梯度、中等难度.设计的实验探究的难度无论太小、过大都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行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与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还应当确保每一位学生的人身安全,故而,在进行设计实验以及选取实验内容时,应当最大限度上在安全环境下展开探究实验,且在进行前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按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尽量贴近学生.

综上所述,怎样利用化学实验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教学任务,需要广大教育人员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探究性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需要始终围绕基础知识和实验活动结合,和学生自身体验相结合,以学生主动探究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作者:杨剑 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谭旭.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2012,15(11):75-76.

[2]何杰.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3,17(5):26.

[3]单童童,周建.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2,24(8):136-137

第二篇:高中化学实验操作安全教学实践

摘要

许多化学实验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操作不当会严重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操作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防范实验操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以高中化学实验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其安全操作教育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安全教育

1前言

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深化他们对于有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在化学实验开展过程中,实验仪器、化学药品以及实验操作等环节均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特别是随着强腐蚀性、易燃性和易爆性化学药品使用量的增加,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理念

安全是确保高中化学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大都重视实验操作的讲解和指导,却常常忽视安全教育,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不足。这样一来就潜在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此外,部分高中学校会为了使学生规避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而选择摒弃这些安全风险比较大的实验内容,因此极大地制约了化学实验的开展,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平时开展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切实践行安全理念来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确保学生可以安全、顺利地完成有关的化学实验操作[1]。“实践操作,思想先行。”为了可以更好地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就必须要先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安全意识在高中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要确保他们可以在后续实验操作过程中切实践行安全理念。而就具体的培养策略而言,教师先要将化学实验室中的有关规章制度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切实按照有关的规定来进行操作,以避免他们不正确的实验操作而引发安全问题。例如: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如果某种化学试剂沾到皮肤或者溅到眼睛中,那么就需要根据化学试剂的具体类型来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而不应该一味地用水清洗。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安全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备发生安全事故后可以紧急处理。比如医药箱、灭火沙、灭火器以及其他消防系统等的摆放位置和应用方法,并且要在实验室内部比较显眼的位置张贴一些管理人员、火警或者急救电话号码等,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可以按照规范来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有关的化学实验。

3规范实验操作,践行安全理念

在学生具备良好的安全操作意识后,化学教师要接着将有关的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灌输给学生,特别是要注意那些危险化学试剂和用具等的使用,比如钾、钠、浓硝酸和浓硫酸等均是比较危险的化学试剂。因此,在平时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操作流程和要求来进行规范施工,以更好地规避不规范操作所引发的安全问题。比如在加热化学玻璃仪器的时候,要掌握防爆裂的操作方法,并要在遇到不熟悉试剂或者仪器的时候多向化学教师请问,切不可随意操作,必须要在教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而就规范实验操作的具体措施而言,化学教师必须要切实做好开展前的准备工作,以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奠定良好的条件;接着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示范一下有关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要全面熟悉操作流程。在做可燃性或者有毒实验操作的时候,要打开实验室内的窗户以及试验台中的抽风装置,同时要合理确定各种化学试剂的用量,从而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操作,教师要特别重视那些危险性化学药剂的使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避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化学风险。而就具体的内容而言,其主要包括易燃易爆类、有毒类以及腐蚀类等类别的化学药品的使用,从而确保学生可以更好地规避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首先,针对易燃易爆类化学药品的使用而言,化学教师要尽量选择那些比较安全的化学试剂来替代那些高危险性的化学试剂;控制每次的化学用量,并要做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避免易爆物品出现过大的振动;对于放热类的化学反应,要逐步添加化学反应物,切不可一次加入过多计量,以避免过多热量造成危险;掌握钠、钾等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要做好其着火后的防范操作,以避免火灾安全事故的出现。其次,针对有毒类化学药品的使用而言,要先使学生明确这些化学试剂对于人体的侵害途径,比如吞食、空气或者皮肤吸入等,所以必须使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做好洗手处理,同时要做好挥发性有毒试剂的通风处理等。最后,针对腐蚀类化学药品使用而言,由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会因强腐蚀性而损坏人体皮肤,因此必须要戴上塑胶手套或者护目镜等来进行操作。此外,如果不同类别的腐蚀性化学试剂接触到人体皮肤或者进入眼睛中,就必须要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来加以处理等,从而全面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比如生石灰进入眼睛后要使用菜油洗眼睛,切不可用水直接清洗,否则会因生石灰与水的化学反应而烧伤眼镜。

4改进实验内容,降低操作风险

为了进一步降低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风险,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原理来合理改进化学实验的流程和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操作的便捷性,也可以更好地防范安全操作风险。因此,在平时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合理改进化学实验操作,以确保化学实验的进行。如在讲解“氯化铜电解”实验的时候,由于产物中的氯气是一种有毒物质,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危害学生的健康。此时化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对该实验操作流程和内容进行一些合适的改进。将化学教材中的U形管用U型具支干燥管替代,同时a、b和c处均按照图示内容来操作,并且所有胶管部位均配置止水夹,从而可以在确保良好实验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加实验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除了上述策略外,化学教师必须要做好各类危险化学试剂的保管工作。比如:在那些具有挥发性的有毒试剂药品橱中需要增设排风设施;将各类化学药品按照有毒、有腐蚀或者易燃易爆等类别进行分类保管;将钠、钾等易氧化的试剂浸没在煤油中;实验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定期检查实验室中的相关安全设施,比如干粉灭火器是否存在泄露问题等;检查化学急救箱中的各种药品和器材是否齐全,以确保伤害事故出现后可以及时加以处理,实验教师自然也必须要掌握急救箱中各类药品和器材的使用方法;等等。此外,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作用,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操作行为,以确保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从而全面确保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5结语

总之,安全是确保高中化学实验操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同时是实验操作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加强化学实验操作安全教学势在必行。本文重点就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教育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作者:李明强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坤丽.如何安全做好高中化学实验[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11):25-26

第三篇:高中化学实验课气体制备与实验设计

摘要

常见气体的制取是高中化学实验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的知识点多而繁杂,如何掌握实验知识、养成实验技能,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设备

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增加多少知识,而是发展认知结构,将内在潜藏的发明和创造的可能性激发出来。具体到化学这一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中来,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重复前人所做的实验,接受前人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而是要学习实验方法,培养质疑精神、想象力和洞察力,让学生有着创造能力和发明兴趣,勇于尝试,提高整体素质。科学的实验方法、熟练的实验技能则是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起到其他学习手段不可取代的作用。化学新课程理念也需要依赖化学实验课的开展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因此在学习中要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积极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强化化学探究意识,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1设计思路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难点,中学阶段常见的气体制备有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氯气及实验室制取氨气。由于受学校办学条件、课时及教学进度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常见的气体实验教学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实践能力几乎为零,这就造成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矛盾。笔者就常见气体制备这一实验对县级市某高中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表示对该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亲自动手做过该实验的仅占8.9%,大部分学生表示只看过演示实验。实验次数很少,成为学生缺乏学习化学兴趣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化学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

2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实验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要遵循的程序为:确定化学实验问题→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实验实施和条件控制→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化学实验结果的处理。确定实验目的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有H2、O2、Cl2、HCl、H2S、CH4、C2H4、C2H2、NH3、SO2、NO、NO2、CO、CO2共14种,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试剂、仪器、原理、收集),能够灵活运用气体制备实验的规律和方法解决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不同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物,如氧气的产生可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还可以通过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还可以利用二氧化锰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因此,在熟练掌握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条件,选择适宜的反应物,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使用氯酸钾和高猛酸钾制备氧气通常使用加热法,而使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则使用分解法。实验实施和条件控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等性质,选择适宜的集气方法与装置,通常的装置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氧气具有不溶于水的特性,一般采取排水法收集,使用加热法制备氧气所采用的实验设备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和水槽,以先下后上和先左后右的原则来安装实验设备,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稍向下倾斜,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实验开始时要先检查装置的密封性,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如密封性好,可将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加热时先预热且用外焰加热。使用高猛酸钾作为反应物时,为了防止高猛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收集氧气时,为了保证氧气的纯度,当导管口刚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而应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放出时再收集。使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物时,所使用的化学仪器是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和水槽,化学药品为浓度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原则组装仪器,组装好后要检查该装置的密封性,将该装置中的导气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若发现长颈漏斗的颈中形成一段水柱或液面不下降,则表示该装置不漏气,再将药品放入锥形瓶中。为了防止氧气泄露,应将长颈漏斗置于液面以下。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在实验之前做好实验预习工作是做好实验的前提、保障。在预习实验时,要找出实验的关键环节,并将之熟记于心。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做好笔记,随时记录真实的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要重点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实验结束后要比较高猛酸钾在燃烧后所产生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与高锰酸钾有何本质的不同。当感觉氧气已充满集气瓶时,可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实验结束后,卸载装置时一般要遵循从右到左、自上而下、先拆主体、后拆部件的原则;采用加热法收集氧气的设备要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水将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结果一致,当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现象一致,就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现象不一致,学生就可以分析原因,是实验操作有问题?还是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如在实验中有哪些错误操作?这些错误操作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实验中哪些预期现象没有出现?遇到了哪些没有预期的问题?原因是什么?是怎样解决的?还可以怎样更好地解决?如比较两种制备氧气的方法可以发现,使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不需要加热,更节能,操作简单,无污染;但该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药品的浪费。为了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学生可思考如何改良实验装置,或者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这样通过不断的思考来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需要注意的是,要想较好地完成常见的气体实验室制备这一实验,需要学生掌握明确的实验目的,了解基本的实验操作,知道仪器的使用方法,懂得实验的流程。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掌握不了这些基本的技能,就会导致学生对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细节都不了解,从而发生在实验中不知道需要使用哪些仪器,或者某一个实验步骤完成后不知道该如何完成下一步。在了解气体制备的基本原理基础之上,学生灵活运用,冷静观察与思考,正确地分析问题,那么对气体制备及应用的综合实验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了。

3结语

创新能力与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与发展,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并逐渐演化为一种生存能力。学生要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具备创新能力与素质是时代的要求,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探究、寻求到答案,从而实现主动建构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世腾 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五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燕.对中学化学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的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2(22):85-86.

[2]杨长风.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2(12):40-42.

[3]黄清梅.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气体的制备”高三总复习课教学设计和反思[J].新课程,2013(7):62-63.

第四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气体安全装置应用

摘要

在开展化学实验时,化学教师必须合理选用化学实验教学设施,确保化学实验安全进行。就气体安全装置在化学实验中的合理运用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气体安全装置

1前言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取装置安全管理及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将近200个化学实验,并且其中有很多实验是有毒、易燃或者易爆的实验,这些化学实验的不合理操作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重视实验装置的合理应用。针对有毒气体的制取,化学教师更是要合理改进教材中的相关实验装置来避免因这些有毒气体的泄露而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

2加强物品管理力度,防范安全事故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危险药品。为了确保后续实验的质量,必须要做好危险品的管理以防范安全事故的出现。首先,化学教师要科学地存放各种危险品,以将存在的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化学药品的存放管理必须要严格按照公安部门所提出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来进行采购、存放和使用,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化学药品采用取不同的存放措施。比如:那些易燃液体需要尽量放置在通风良好的阴凉部位处,并要将其与其他类型的氧化剂或者易燃物隔离开来进行存放;易发生燃烧或者爆炸的钠、钾等物品需要存放在煤油底部以下,并进行密封处理;白磷要放置在水中;有毒物品需要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并将其与酸类化学物品进行隔离存放,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各种药品的试剂瓶上的标签在脱落之后要及时重新进行添加等。充分的防护用品准备,制定实施完善的防护措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工作,以将实验中的风险或者危害降至最低。在化学实验开展中常用的化学防护实验用品如耐酸手套、防毒口罩、护目镜、防护屏、防护面罩以及急救箱等均应常备。急救箱中要配备齐全的医疗用品,具体主要包括碘酒、双氧水、酒精、纱布、红汞、酒精棉球、烫伤油膏、创可贴、剪刀、镊子、洗眼壶和碳酸氢钠溶液等。此外,化学教师必须要加快完善化学药品的管理制度,以全面确保化学药品存放的安全性;避免化学药品流失,造成社会危害。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种类繁多,做好其安全防护工作更是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化学实验室及各种药品的存放要做好防盗防控,并设有专人负责检查,尤其是要对那些剧毒物品更是要制度化严格管理,明确责任,领用时经双方签字方可使用;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规定控制各种药品的分发量,并且在实验操作结束后及时回收,严禁带出实验室外,全面确保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3培养师生安全意识,规范实验行为

教师和学生是化学实验开展的主体,其自身是否具备完善的安全意识会直接影响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安全性,所以必须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实验行为,确保安全。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安全要求,遵守安排规范,使他们在实验操作开展前就已经具备良好的实验安全操作意识。其次,化学教师要结合化学教学过程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要求教师结合实验过程演示实验操作规程,向学生讲清有关的实验操作要求,及违反规程、要求可能出现的情况,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提升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如在讲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合理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实验开展的时候为什么要先对所用的氢气进行验纯操作?”“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治氯气中毒问题的出现?”等等。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该方面的习题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实验意识。在平时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安全意识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在平时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切实贯彻规定要求,确保学生可以充分意识到实验开展过程中细心操作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有关影响实验安全的各种因素。教师也可以合理运用反例来帮助学生了解那些因实验操作不当所引发的安全问题,掌握实验安全操作要领。比如,可燃气体的纯度如果不足,那么很可能在点燃的时候出现爆炸的危险等。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实验操作全过程,在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的同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1]。

4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减少安全事故

针对那些存在危险性的化学实验而言,教师不可一味地将其摒弃或者删除。而应该通过将这些化学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的改进,确保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化学实验。如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检测是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但由于氯气本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很容易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加之实验教学中所用的浓盐酸和高锰酸钾二者的反应速率比较快,很难控制其反应的速率,所以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此时如果化学教师本着安全的原则对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合理改进,那么就可以在确保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同时可减少实验用剂剂量,降低有毒气体的毒性。改进实验主要借助生活中常用的注射器等废弃物来替代教材中原有的实验器材,具体如图1所示。图1中的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浓盐酸、KMnO4、无水氯化钙、有色小卡片和氢氧化钠。而就该实验的具体实验步骤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图1所示来连接有关的装置;2)检查装置连接的紧密性;3)在侧泡具支管部位处适当地假如一些KMnO4;4)在V型的侧泡反应管的第一个凹槽部位处添加一个润湿后的有色小卡片,并在二、三个凹槽为之内适当地放置一些无水氯化钙,同时在V形凹槽中放入干燥的有色小卡片;5)在反应开始之后,将容量约为2mL的浓盐酸缓慢地注入到侧泡具支管中来观察实验的现象,具体为第一张有色小卡片出现褪色现象,而V形管中的有色小卡片则不出现褪色的问题。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可知,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的特性,而次氯酸则具有漂白性,同时生成的氯气也被氢氧化钠所吸收,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为了确保上述实验操作的合理性,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看其是否存在漏气问题;注射器所用的针头不可太大,否则过大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速度会加快反应速率,致使其难以控制。此外,该改进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学生操作起来也比较便捷,所以非常适合学生自主操作。

5结语

总之,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其中有很多实验内容涉及毒性、易燃或者易爆的问题。在严格实施安全管理的同时,还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对实验设施加以改进来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从而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各种化学实验的步骤和现象,不断深化学生对于这些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朱晓玲 单位: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雷范军,乐善堂.化学实验安全和基本操作高考考情揭秘[J].高中数理化,2015(9):80-81

第五篇: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我国新课改明确指出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切记重复一言堂的现象,教师要改变强调接受学习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作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实施实验探究式顺应新课改的突破口,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施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

1高中化学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1.1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伴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而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上,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1.2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比起传统的教学来说,新课改更关注科学与人文性,重视科学与技术水平,并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实验教学研究,这些措施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抽象思维和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3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中,提倡实验探究教学也大大的满足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有一定的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实验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2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开展问题情境教学首先,在化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坚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释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化学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化学问题包括了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并整理相关的问题情境素材,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与日常生活动额紧密联系,在学习中,通过引导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加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学习效果更加的有用。其次,在化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从学生身边常常发生的化学实验现象中,找出相关的化学问题并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景。高中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并对化学实验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发生的化学现象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比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过程更有效。在对化学现象进行问题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产生的过程、以及造成的结果如何,学生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实验验证体现出了化学教学实验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再次,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应掌握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和途径,可以通过分析、类比以及找异同的方式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在这个方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好对比及辩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为全面的分析问题。与此同时,掌握了对比的方法能够将相似的实验进行相关的方法总结,从而提升实验的速度和效率,这也是对化学实验进行专题化的有效尝试。

2.2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首先,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前,教师应坚持化学实验结果随机性为向导,给学生创设更为开放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新课标,研究和深化教材,重视教材相关知识的逻辑联系,并坚持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相应的串联,让学生明确相关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对应的符号表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知识的重组,通过设计较为“开放性”的化学问题,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相关开放的环境中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因此,学生的思维和灵感容易得到调动,就会产生教学的“动态生成探究”呈现丰富的创新态势。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出集体的优秀,能够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学困生,并在实验中引起学生之间相互的讨论、辩论和探究。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能够让化学实验更加的丰富。

3结语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促进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的实践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对于学生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在实施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还体现在课堂实验探究中坚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差异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探究,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让化学实验更有效果,唤醒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服务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