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兼备人才的加盟,这就呼唤具备人文精神的人才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高中教育是素质教育阶段塑造青年良好品德素养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文精神框架建构的重要阶段。而在所有学科教育中,历史教学无疑是培养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主阵营,历史文本中包含着众多具备人文价值的授课内容,施教者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择取之后,便可以将其作为传达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

一、探究人文精神内涵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所关注的人文精神内容也随之不断得以丰富,同时也增加了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它随着人类发展的历程将更多优秀文化予以积淀、凝结,进而形成了个体所具备的精神品质,在这种精神品质的引领下,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也得以重塑,并将这种内化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外在的性格特点。人文精神实际上即为令个体在良好精神品质的支配下,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彰显人生价值。

二、着眼高中历史,探究人文精神培养之不足

着眼于当前高中历史授课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历史授课模式较多运用在授课环节,匮乏一种时代感及创新性,施教者更为注重的是讲授知识,“一言堂”的模式令受教者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较低,因此无法有效地培养个体的人文精神。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历史施教者应当根据文本内容特征,将所要讲授的文本知识和恰当的人文精神有效地结合一起,在文本授课的过程中,将其传授给学生。高中历史授课过程中,将人文精神更好地传授给高中生,这就需要施教者关注传输人文知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以往注重讲授知识,忽略激发学生兴趣,忽视传输人文精神的情况。历史授课教师于课堂之上要注重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知识,因势利导对受教者进行有效的引导,给予受教者更多的思考空间,探究与受教者实际相吻合的授课方式,将利于高中生塑造自我精神机制的人文精神传输给受教主体。高中历史授课环节重视培养受教主体的人文精神,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当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亦应当注重在价值追求、精神思想、人生态度等方面培养受教者的人文精神。

三、因材施教,思忖培养人文精神的方案

(一)施教者注重自我人文素养的塑造

高中历史教师唯有具备良好的人文内涵,才可以巧妙地将人文知识融入到文本知识当中,进而不断提高学生主体的人文精神水平。文本授课过程中,历史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同时还应当是受教者精神品质塑造的引领者。因此,校方在招聘历史教师的时候,应当注重历史教师的文化知识及个人品德素养,并且历史教师能够依据受教者的现实采取有效施教策略,传输文本及人文知识。为了不断提升受教者历史学习的效率,施教者需要注重对文本的解读,科学安排人文知识的具体方面,注重运用正确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为此,作为施教者自身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读文本、读学生,运用恰当的授课方案传输人文知识,并创设有效的授课情境,激发学生文本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将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水平的知识融入到文本知识当中。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资源

统观高中历史文本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教材中将人类发展的众多方面进行了概括,涵盖了经济、政治、思想、艺术等领域,所以历史文本教材具备向高中生传输人文知识的优势。着眼于上述优势,施教者在讲解文本内容的时候,应当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脉络,明确每一章节当中所蕴含的人文理念,借助创新性的授课方式,将具有进步色彩的人文知识融入到授课当中,将文本知识生活化,将历史文本中所具备的人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令其在思考中畅谈为人之道,提升思想情感水平。例如,在讲解人教版的古代历史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百家争鸣的现象引领受教者感受知识的魅力,引领受教者学习这种质疑、独树一帜等的精神品质,在教学时,可以以辩论赛形式,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所辩论的问题应当着眼于文本教材,使学生在感知人文精神的同时,强化文本知识,让学生明晰了那段历史背景的同时,提升自我人文情感水平。

(三)为传统授课方式装点人文之色

时展也是高中历史授课过程中应当关注的环节,作为施教者要很好地传达人文精神,则需要打破传统授课环节,令学生死记文本知识,实施题海策略的模式早已无法顺应当代高中生的需要。面对新课改的发展模式,施教者应当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彰显其主体地位,从而为文本授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时候,就可以创新授课方式,诸如以情景授课,引领受教者在自我情境扮演中感受文本内容。所以,授课环节受教者就可以着眼于文本内容,引领受教者将文本情景予以再现,感知历史文化所传承的人文知识,可以以专题讨论形式,启发受教者的思维,令其深入思考相关的人文精神。为了更好地彰显受教者的主体地位,课前可以引导受教者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在交流及沟通中,彼此学习各自的优势,摒弃不足。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便能得到不断提高。

作者:单仁国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