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索(3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索(3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语言表达

摘要:

教师的思想折射于语言的体现,更是地理教学素养的一种体现。教师用语言传达教学信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去推敲和琢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能出现科学性、原则性错误。语言质量决定着教学质量,关系着地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并且还会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准确性;艺术性

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极大,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知识的传达、学生反馈、双方交流等均要依靠语言来实现。由此可见,语言具有神奇的魔力:深刻的阐述,能让学生记一辈子;形象的比喻,能让学生突然“恍然大悟”;恰当的表扬,更是能增加学生的信心。那么,怎样的教学语言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规范的意识

地理具有严谨的逻辑性、现实性。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比较严格,要做到科学、规范、准确。归纳起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以教材为根本,对地理的基本概念、规律进行描述。比如:“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其中“两侧”不能说成“两极”。再如,太阳直射点有着季节的移动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大致为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其中“偏北”或“偏南”不能表述成“北移”或“南移”。

2.特别要重视“模糊”词语讲解。如:和、或;大小、快慢;增加了、增加到等讲解,在讲解时要对每一字都特别注意,不可含糊。如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这里,不可把其中的“和”说为“或”。

3.教学的语言需要和时代同步。如,一些术语、名词的表达中,要和现有的新教材一致,例如,教材原话: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这种说法不太科学,因此在新教材中改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再如原教材中的“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新教材中改为“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精练、简明意识

课堂教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时间、空间等,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能随意发挥、天马行空、东扯西谈。在讲课时,教师要以话少为原则,要以沉默换来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中要做到语言简而精、字字实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如果一个概念可用一句话描述清楚就不用两句,对于可有可无之话,则尽量不说,要做到一语激发兴趣、一语道破“天机”。但是,适当的重复也是必需的,但如果只是反复一句则会让学生接受不了。地理概念简称要具有科学性。因科学地理概念是简单、明快且流畅的。如“副热带高气压带”不能简称为“副高”,虽然两者有联系,但绝非同一概念。地理课堂实践也证明了使用精练简明、明快流畅的教学语言,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

三、生动形象意识

一般来说,中学生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但对于一些抽象地理概念、规律的认识只局限在表面现象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语言一定要注意科学规范,并且也要确保通俗易懂、形象且直观。可通过适当的比喻、恰当的对比,用学生所熟悉以及典型的文字来对抽象、复杂的事理进行说明,以此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记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如,在教学有关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时,可以总结为三要素,即人和、天时与地利,学生理解及记忆起来可以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在讲解时,会更加有趣、生动,学生学起来也会有兴趣,听起课来会更认真。

四、风趣幽默意识

幽默的语言、风趣的谈吐,总让人发笑并增加教学活力,又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教育家最主要的助手就是幽默。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以此来优化课堂气氛,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例如,我们国家居于世界首位的矿产:钨、锑、稀土、锌、钛、钒,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这样记忆:“五弟吸毒心太烦”。

五、艺术感、节奏感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不能太过平淡,而是要有起伏、要有激情。课堂教学不能如唱歌一般,但也不可过于单调,这样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教师要控制好教学语言的节奏、语调,努力在教学中做到语言的强弱得当、快慢平稳,让教师的讲以及学生的听相适合,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中。事实证明,教学语言如果有丰富的感悟就可以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动之以情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六、赞美表扬意识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动力,其不可离开言辞的热情及诚恳。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极为重要,学生很重视教师的评价。在课堂中教师一句无意识的评语,常常有可能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中对学生的随意性评语改为激发学生更加积极思维的特意性的评语,以此提升兴趣并强化效果。教师语言表达方式、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教师语言情感会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准确性、幽默感等等,均要求教师提升语言修养,让学生可以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氛围中,让学生心情愉快,让兴趣可以提升,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朱志军 单位: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覃春香.地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探究[J].东方教育,2014(10).

[2]肖成华.地理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时代性[J].当代教育,2013(29).

第二篇: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教法

摘要: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改革与创新的呼声就愈发高涨,已然成为了现今教育教学的活动主流。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当紧抓课堂这一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地理教师及时转变与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理念,学习新课程标准,将地理课程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全面优化教学结构,重视教学环节的制定与设计,促使师生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变,以构建有效的地理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教学结构;有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不同于初中地理,只需简单的记忆与理解即可,它更加强调的是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挥,加之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以及繁冗复杂的概念定义,使得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难度要明显高于初中地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低迷。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较深,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落后,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的缺失,这样的课堂教学毫无生机而言,连最基本的教学效率都难以确保,更别提其有效性。可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结构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教法的创新与实践。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教育教学下,绝大部分的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方式成为了制约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以及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一种无形力量,阻碍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与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强调课堂的主人应当是学生而非教师,要求教师应当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教学过程而非教学结果上,放在揭示学科知识形成规律而非生搬硬套上,要求学生充分感受知识形成过程,体验情感知识,内化教学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当彻底转变传统教学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心理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近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有效地理课堂的构建。例如,在教学《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一课时,教师可采取“探究合作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以自身实际经验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单位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与实践,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有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构建。

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操作

地理是一门抽象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教材中常常涵盖有大量的知识结构,加之过多的专业术语,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无疑难度太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按照课本教材进行照本宣科,不仅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无从适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其教学效果也不言而喻,更别提有效性课堂的构建。对此,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就应当潜心钻研教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实践操作练习,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其能够学以致用,在不断的实践与操作中消化与巩固相应的教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气压带与风带》一节时,如果直接讲授与教学,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且难于理解,这时教师就可将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过滤到教材中的繁文缛节,以课堂实践的形式来突出本次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概念的基础下,让学生就具体情况进行动笔绘画与实践操作,让其在不断动笔与动脑过程中,巩固这一部分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有效性课堂的构建。

三、丰富教学手段,调动主观情绪

学生是以其他物质为载体习得相关学习内容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课本教材、教学教具、实物地图以及黑板粉笔来实现学习内容的传递,而现代教育教学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录像、投影等多种渠道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运用其集图像、声像、文字以及视频等一体的功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单,将学生置身于一种真实的教学情景中,让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并爱上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有效性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合理选用、设计教学课件,并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实现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构建。

小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彻底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践操作,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观情绪,将其带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教学结构的优化并构建出有效的地理课堂。

作者:徐圆圆 单位: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

参考文献:

[1]于世新:优化教学结构,构建有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教法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5,11:80-81.

[2]于春梅: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研究[D].鲁东大学,2012.

[3]许应鹏:高中地理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第三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艺术研究

摘要:

导课就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作为一节课程最开始的环节出现,它就像戏曲的“序幕”一样,经过精心设计的导课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求知欲,从而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导课艺术,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最终使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基于此,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导课中的问题以及导课教学的几种常见方法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导课是起始环节,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合理利用导课环节,有助于疏通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利用最好的学习状态获得最佳的成绩。很明显,现阶段很多高中地理教师没有认识到导课设计与运用的重要性,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导课艺术的重要性,按照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导课,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最终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一、当前高中地理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开始不设置导课环节

当前很多地理教师认为导课不过是一种形式,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导课不过是作秀而已,因此这些教师在上课铃响后会直接进入教学之中,很显然这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实际教学中课间休息时间非常短,一节课开始学生思维尚停留在上一节课的内容中,还有一些学生停留在课间的状态中,表现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还有一些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还没有找出来,所以,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内大部分学生的精神处于疲惫的状态中,很难投入到学习中。这种情况下进行课程的导入非常必要,可以让学生兴奋起来,激发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将注意力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导课设计缺乏艺术性

当前一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中设计了导课环节,但是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主要是导课缺乏艺术性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导课方式单调,缺少创新,因此学生普遍没有听课的热情;②导语浅白,内容缺少震撼力,因此多数学生很难产生深度思考和探究的欲望;③导入转弯抹角或过分渲染、喧宾夺主,虽然形式很新颖,但是起不到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因为上课前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加上部分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因此学习地理的热情不高,上课后进入状态的过程非常缓慢,从整体上来看气氛不浓厚。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常用的几种导课方式

1、复习导入

所谓复习导入是指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进行询问质疑,从而带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来。这种导入方法是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导课方式,通过复习导入学生可以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能利用对旧知识的回顾激发探索新知识的冲动。值得注意的,复习导入在设计过程中应恰到好处的选择和本节课内容相关系的内容。例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中,可以利用以下问题进行复习导入: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在1月份受什么气压系统控制?在该气压系统控制下表现出怎样的天气情况?这时学生会回答到:主要受到高压系统/蒙古高压/亚洲高压控制,在高压系统影响下,亚洲大部分地区天气寒冷干燥。然后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在高压系统控制下会出现较多干燥少雨的天气?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好奇,进而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要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必须将本节课“常见的天气系统”学好。通过这样的复习提问环节,学生们产生了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进而巧妙的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带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2、多媒体导入

当今时代,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对互联网手段了如指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开教学,将相关内容与课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例如,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体会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壮丽景象,领略其自然之美,还可以播放一些与亚马孙森林当前的生态危机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开发和保护自然的欲望,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状态中。

3、艺术导入

除了复习导入和多媒体导入法外,教师还可以在开始课堂教学前,利用音乐、绘画及诗歌等形式,将相关地理内容与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通过一些艺术性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一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重温一遍《在地球的日子里》这首诗歌,通过诗歌朗读初步了解地球,对地球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为后续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

4、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入法。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计划,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件或故事,然后在课堂中利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将这一事件或故事描述出来,在描述的过程中将相关地理现象、地理知识融入进来,但是不去刻意解释这些地理现象的原因,让学生们猜测,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引导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导课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其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所有导课方式都是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必须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高中地理教师必须积极开拓思路,在原有导课方法基础上实现创新,这样才嗯呢该施展出导课艺术独有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索学生的求知欲,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作者:王铁军 单位:山东省蓬莱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林培英.实践困惑与内容重构:对高中地理新课程“反弹”现象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3,11:53-57.

[2]白兴华,张艳芳.“本土事件”在高中地理课堂导入中的运用与设计——以宝鸡地区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1:143+145.

[3]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05:29-34.

[4]耿夫相.从“教”的表演走向“学”的引导——浙江省绍兴市高中地理优质课大赛观后感[J].教育科学论坛,2008,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