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技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微技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深刻影响了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它已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重要媒介。本文提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即在课堂上将智能手机作为辅助学习工具,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合理利用手机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合作学习理论;智能手机;课堂教学;小组学习

【基金项目】

本文为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合作学习小组在《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4242)成果。

随着移动媒体和移动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趋深刻和全面,基于智能手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新技术教育应用的前沿研究领域。而这些移动媒体和移动技术的综合表达指向了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课堂中无法回避的重要媒介。那么,在改进课堂合作学习效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上,如何正确利用智能手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智能手机与现代大学生

在现代大学课堂中,有一个让教师们无法忽略的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将许多的精力放在了关注自己智能手机上的APP、网页或者游戏上,却不能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解课堂知识与内容。究其原因,与现在大学生们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如今的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从小保持着与电子产品的密切接触,他们的生活与诸多电子移动设备密切相关,其中以智能手机尤甚。智能手机将信息传递、图像、视频、音频、网络等多种功能集于一身,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有了智能手机,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上的信息,颠覆了传统的从课本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模式。但是智能手机在课堂上还有无法忽视的消极作用,有了这种简便的获取知识的渠道,许多学生对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以为然,一心想着依靠网络,导致课堂表现较为消极,这样造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讯息快捷丰富的智能手机相比,处于一种较被动的境地。故笔者在此提出将智能手机作为辅助工具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让学生利用自己喜爱的媒介工具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对大学的意义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也就是说,现代教育的任务已经发生转变,从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化为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目前,大学课本的改革也支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这样给那些自主学习的学生和老师都提供了比较宽广的选择区间。因此,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用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但很多情况下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时候表面上的小组讨论气氛很热烈但对知识目标的达成却帮助甚微,有时候小组分工最终变成了组长一人的事情,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使用这一教学形式时对实际情况把握不足,缺乏对合作学习理论的把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得出,让学生课后通过智能手机学习,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于缺乏引导,学生通常会回归到惯有的“休闲娱乐状态”,很难克服已有的对智能手机的偏向休闲娱乐的使用习惯。因此,课后通过智能手机学习由于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笔者认为要推动和改进智能手机在大学生学习行为中的使用习惯,应当先尝试从课堂抓起,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好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模式后,再推动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有鉴于此,利用智能手机在大学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的教育环境和媒介环境下,这是一条既可以将智能手机对课堂的影响从消极变为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一种可行尝试。

三、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

通过智能手机开展的大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根据利用平台的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和开展。在进行分类研究之前,合作学习本身有一个开展步骤和流程需要梳理清楚。这个流程就是合作学习开展的纵向管理,它与横向的分类研究共同交织组合成基于智能手机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脉络。

(一)纵向的脉络。

如果要开展合作学习并希望进一步形成一个合作学习的群体,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组建学习小组。在分组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小组合作的内容、目标和评价标准。这样提前的明示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在向学生明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特别的情境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明示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以性别、以往表现、性格等依据采取引导和自愿结合的方法将一个班级分成适应课程需要的学习小组,开展相应主题的学习和问题探究。在明示和分组结束之后,就进入了纵向脉络的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对合作过程的管理。在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和目标之后,各小组便可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合作探究阶段中需要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对规定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合作、交流,最终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的进行中,教师做好合作过程的管理,最好的方式是以平等的身份进入,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及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小组成员自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技巧和人际交往等能力。最后的阶段是交流和竞争。这一阶段通常在班级内展开,小组成果的交流要兼顾深度和争议性,展开小组之间的争论可以使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澄清,帮助对某个问题不理解的学生实现理解提高。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得出,班级内的交流采用竞争的方式,不仅可以起到调动每个小组积极性、好胜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反哺”之后的合作学习。在交流和竞争基础上,可以开展积极的评价,进行适当的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参与合作的意识和积极性。

(二)横向的分类研究。

基于纵向思维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适用于基于智能手机以及其他载体开展的合作学习,纵向的梳理是基于智能手机的合作学习开展的理论基础,而智能手机作为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代表,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本部分横向的分类研究就侧重对智能手机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新载体与其他载体相比较的特殊优点的探究。

1.基于连接、浏览的学习形式。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是对电脑功能的替代,因此智能手机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可以开展基于连接、浏览的学习,这种方式是指学习小组成员和老师在完成小组任务和分工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智能手机访问WAP网站,并进行浏览、查询来完成问题的解决。3G、4G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于连接、浏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在基于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探究任务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小组任务进行中的疑问,借助智能手机进行浏览、查询既方便又快捷。

2.基于社交媒体的学习形式。智能手机的社交功能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现实的社交,新一代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出与现实社交中不尽相同的性格特点和语言风格。总体来说,新一代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得更活跃、更无压力、更乐于表达,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媒介生态和话语表达方式。因此,基于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和交流兼顾的过程,就必然离不开对智能手机社交功能的利用。基于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智能手机社交功能的利用可以体现在全过程中。从分组开始,各小组就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建立讨论群或者讨论组,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将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难点和自我的攻克进度通过社交媒体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方便自己进度和成果的积累以及其他成员的跟进;在任务的执行和讨论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重要的争议性大的问题的讨论和最终结果的形成,但必然有一些任务是要在课下沟通交流的,这时社交媒体就体现出了它的优势。

3.基于手机软件的学习形式。基于手机软件的小组合作学习将是在未来移动学习的主流。为了适应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我国的移动学习产业正快速发展,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各种学习软件应运而生。这些移动学习软件的诞生给传统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有助于高校培养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小组合作学习与移动学习软件在根本上有着相同的内核和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可以实现相辅相成的功效。当出现专门为学生小组学习而开发的手机软件并投入课堂使用的时候,二者的结合也必将达到更好的程度。

4.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小组合作学习。校园无线网络是指在整个校园或某一个学习区域(如一栋教学楼)内部署的无线局域网络,校园无线网络在小组合作中的使用为前三者基于链接、社交媒体、学习软件的学习提供保障。目前的校园无线网络都是采用比较成熟的无线局域网络技术搭建,所以带宽和传输速率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这种高的传输率条件支撑下,智能手机不但可以传送文本、图片,还可以传送动态多媒体这样的大容量内容,这样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分配可以利用校园无线网络实现任务资源的共享,小组成员可以利用快捷的校园无线网络将本人在完成任务中搜集到的各种形式的资源进行共享,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集中程度。利用智能手机作为合作的辅助工具,通过分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实现了智能手机在学生手中质的转换———从娱乐工具转化为了学习工具,从而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不管智能手机是否受到认可,它都正在寻找自身通往课堂的路,从学生的口袋中进入课堂,我们有必要确保教育者能以多种方式引进并使用智能手机资源,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在适应时代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获得成功。

作者:王凤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