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文化适应性研究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文化适应性研究

摘要:跨文化教育建设是人类的文化自觉与多元文化教育走向纵深的标志。本文立足我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日益严峻的文化适应尴尬境遇,探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特殊生态环境中,文化适应性发展的多种制约因素,探索跨文化语境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倡导形成一种各民族优秀文化平等对话交流的正确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跨文化;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文化适应性

文化适应性研究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否得到高质量教育的主要检测标准。跨文化教育是教育理念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人类的文化自觉与多元文化教育走向纵深的标志。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十分突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处于多种文化背景下,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各种文化间既相互融合,又存在相对差异。因此,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既要强调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要注重对异文化的吸收和利用。在此背景下,文化适应成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建设与创新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文化适应的多元生态环境

1.民族文化——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生态形成的基础

文化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概念。1871年,泰勒提出这一概念,得到了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文化既具有保持其本来面貌的特性,也会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这是文化适应得以发生和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各民族文化一直处于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变化之中。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它们为汉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这是不容置疑的一个事实。虽然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但这也足以使少数民族群体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经历文化适应的艰难历程。相对于作为主流文化汉文化的包容性和复杂性,少数民族文化更具独特性和单纯性,民族特点也更加显著,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不同之处。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历史进程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对其物质层面,如饮食来源、烹饪制作、器具使用,以及对服饰的款式、面料、偏好等,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饮食文化模式和服饰审美文化。对其精神层面,如语言使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民族性格、心理特征、文化教育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差异,形成了民族地区特殊而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

2.民族意识——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生态形成的条件

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的变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宗教信仰的差异,使这些或自卑或封闭的民族意识呈现出多样性发展趋势,直接而具体地对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这些矛盾与冲突使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更加特殊与复杂,对民族地区人们的文化适应构成了一种重大考验。

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文化适应性影响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文化适应的主要群体,学校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文化适应的重要场所,无论何种形式的学校,都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称之为本民族的文化精英,担负着沟通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桥梁的双重责任。

1.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文化适应性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生活、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非本民族语言使用的机会和频率,这会在语言运用方面凸显许多问题。其次,在高校跨文化接触中存在着,如饮食习惯、生活节奏、气候变化等,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再次,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离开本民族的生活地域,所接触的社会关系不再仅局限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更多地需要接触其他民族成员。然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到大生长的文化环境与进入高校后的文化氛围差异,促使文化距离的产生。最后,一些进入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时会感受到来自主流文化的成员习惯性地或无意识地歧视、偏见,这与他们的心理幸福感之间形成很强的负相关,容易导致民族间的歧视、偏见和冲突。以上这些,成为影响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

2.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文化适应性内部影响因素

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瑞(JohnBerry)区分出四种文化适应策略:同化、分离、整合、边缘化。个体对文化适应策略的主动选择,会对他们跨文化适应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1)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因素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受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女性的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因此,较之男性,女性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更高,而对主流异质文化的认同相对低。(2)聚居程度和心态开放程度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本民族成员为主体的自治区、自治州或自治县,对异质文化接触较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较强。散杂居于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与异质文化交融互动更多,能够以开放的思维理解异质文化,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异族文化,因而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就更强。

三、跨文化语境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文化适应性路径探索

由于内部、外部的种种影响因素,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对于主流异质文化的心理适应度、文化认同度以及学习其他文化的效率等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探索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文化适应性的路径迫在眉睫。

1.建立求同存异的文化教育体制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应正确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体现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规章制度,承认和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重视对主流文化的教育,使看似矛盾对立的不同文化和谐相处,成为各种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关怀氛围

民族地区高校的学校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在自然生态环境、办学教育理念、教师素质意识等方面,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重视文化关怀,注重安抚少数民族学生的焦虑情绪,树立积极健康的跨文化交往意识,从而改善和缓解文化适应困难。学校可以通过对异质文化的宣传介绍,对少数民族学生焦虑、紧张、抑郁情绪的心理疏导等方式,使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跨文化交往意识,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关怀氛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并认可跨文化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形式随之改变。但是,跨文化教育这一理念不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教学实践方面都面临着一些因素的阻碍,这一教育理念的发展还处在逐步摸索的阶段。从文化适应性的角度来看,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提升离不开各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与支持,而且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项目。文化包容最主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文化平等,非主流文化、各民族文化的受重视程度很关键。跨文化教育重视非主流文化并不是说要削弱主流文化,只是在学习宣传主流文化的同时增强非主流弱势文化的关注度,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及保护,从而使各民族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都享受到平等的文化教育,使各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

四、结束语

跨文化教育建设是人类的文化自觉与多元文化教育走向纵深的标志。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十分突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处于多种文化背景下,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各种文化间既相互融合,又存在相对差异,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应正确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体现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规章制度,承认和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重视对主流文化的教育,使看似矛盾对立的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并成为各种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南梦飞.“一带一路”视野下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2]邹筱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基于高校扩招政策前后两个年份截面数据的分析[J].高教学刊,2015

[3]张爱玲.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

[4]李菊霞.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路径——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

[5]董云川,刘徐湘.两种语境下边疆多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策略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1

[6]程跟锁,郭建东,高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蒋辉,王兆峰,唐新平.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研究——兼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经济推动效应的传导机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8]孙丽璐,刘燕.国外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

[9]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

作者:许瑞芳 单位:包头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