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研讨(10篇)

高中地理教学研讨(10篇)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本文对高中地理教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改革后的创新点特征,研究高中地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发挥高中地理优势加强对学生地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创新点;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人才成为提升竞争实力的核心,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为国家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大力推广素质教育。高中地理不仅是带领学生了解地理文化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研究高中地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策略,可以提升地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一、高中地理教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点

教材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因此,研究高中地理教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点,有助于我们研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

(一)传统地理教材特征

传统地理教材以知识为核心,教材取向全部是重点地理知识,采用大量的知识点进行覆盖,长篇幅叙述,教材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地理知识完整性、逻辑结构合理性两个方面。

(二)新版人教版教材创新点

新版人教版教材具有标志性。人教版教材主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核心价值评价标准,不仅包含地理知识的叙述与讲解,还包含人本关怀的教育因素,满足时代需求与社会需求,符合时展规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更加重视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以发展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主动学习、自我判断、自我思考、团结合作、创新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也更符合实际生活,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其内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教材内容的删减特征:新版人教版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从教材内容的删减方面就可以看出新版教材更加重视内容的简洁性,比较冷门的地理知识或极度复杂的地理知识点被大量、合理删减。如2008版的人教版教材的页数就从以往的200多页删减为120多页,这种内容的简洁性也更加适合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增添:新版人教版教材在传统教材版本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增添了具有实用性的地理知识,更加贴近了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与实践。如水资源的分布与影响,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个人所需的常识。此外,该版本教材还增添了实践活动类环节的开发与整合。

二、高中地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一)提升师资团队的素质水平

教师是学生进入知识领域的领航人,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奠基者,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其素质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对学生教育成果,因此,必须提升师资团队的素质水平,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可以通过进修与培训的方式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或是参加一些比较出名学者的讲座、开教师经验交流会,以及去其他学校观摩与学习,从而促进教师素质水平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引导者、领航人等榜样作用。

(二)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与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成为教育指导思想,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像车间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不具备特长。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重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所需为准合理、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与教学步骤,认真备课,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指导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在课堂上增加对学生个人能力强化培训的环节,注重对学生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创新教学方式,增加现代元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应该适当增加现代元素,创新教学手段,如当前比较成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就是现代元素融入教学的一种很好的创新教学模式,此外,还有微课、翻转课堂等,都可以适当地运用到当前地理教学当中。

三、结束语

研究高中地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策略,能够满足时展的需要,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慧 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晓萍.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

[2]徐防震.高中地理教学应当更多地体现教改思维[J].教师,2015,(27).

[3]史广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2014,(6).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自主学习实施

【关键词】

地理教学;自主学习;实施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广大教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不仅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是当前亟需探讨的一大问题。为此,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能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帮助。

一、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对自身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只需在此基础上有效指导学生,并帮助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明确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为学生制定一个月或半个学期的学习任务,以及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与能力制订相关学习计划。通过制订学习计划,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在学习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往后的课程学习奠定有力的基础。例如《地球的运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白该章节的学习目标,其次要求学生做到计划内容明确、目标的合理性、知识延伸等方面。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的产生、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等各方面的学习计划。另外,为了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教师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若发现脱离实际的学习计划,应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此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总的来说,在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领导者”,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应从各方面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将家庭用水、日常生活用水的知识导入课堂,水资源的使用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因而会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当前水资源的利用危机。在讲解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并且明白水资源在人类生产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此使得本节知识更加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能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较多的亲切感,促进学生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做到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提问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章节学习中,教师可抛出几个探究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类似“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在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发生率有什么变化”等问题。在学生带着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从人口增长变化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带着疑问寻找正确的答案。待学生较为熟悉本节重点和难点知识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印象,此时教师可提出深层次的计算题,如“某地某年有15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则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其他条件保持不变,8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6%,则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紧接着,学生便会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提问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教学指的是小组成员之间利用正确的学习资源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继而促进教学质量得到良好提升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利用合作教学,不仅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合作教学的作用,进而从多角度、多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一教学过程中,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个小组就“影响城市住房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这一话题进行探究。同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进图书馆等途径寻找相关资料,最后将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通过话题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和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除此之外,通过合作探究,还能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杨艳红 单位:金塔县中学

第三篇: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

[摘要]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已不再局限于传授给学生应试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而更多地要求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现状做出相应教学方案的优化。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已不再局限于传授学生应试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而更多地要求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现认知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现状做出相应教学方案的优化。

一、采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虽然新课程已实施了较长一段时间,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教师使用单向传授教学模式来完成课堂教学。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中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因此会对教师形成较强的依赖性,而自身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问题教学法是现阶段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从根本上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的教学时,教师可在备课时设计相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开展前,教师可提问学生旅游出行会选择何种交通工具,此时学生便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大巴、高铁等常见的工具。教师便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是煤炭此类货物,应该使用何种交通工具进行运输,学生便会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或常识进行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不仅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自身课堂参与程度的作用,还能够使学生在问题的逐步引导下主动地进行思考。

二、提倡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课堂教学中经常有学生跟不上的现象出现。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是面向班级整体,不可能采取逐个指导的教学方式,这就有可能使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信心而放弃地理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可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起到“以优带差”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使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的方式提高整体的学习质量,还能使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商讨问题、探寻答案而逐渐培养起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在完成知识教学后让学生以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及蓄水手段为调查任务进行团队合作调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建议学生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并要求学生在调查完成后派出团队代表进行调查结果阐述。学生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地区通过南水北调、植树造林、农林渔结合等方式进行水资源的储蓄和调用。在团队合作学习中,不仅可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调查当中,使学习较差的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进而提升自己在地理学习中的自信心。同时还能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起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合实际生活,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性。在此教学要求下,教师可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课堂拓展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进而产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地理知识迁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在完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作延伸教学,与学生探讨南北方在饮食、气候、住宅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说出自己对南北差异的认知,例如北方以面食为主食,南方则以米饭为主食,这是由于在南北方不同气候影响下种植业的差异所造成的。还有北方居民冬天住宅中多会用到暖气、土炕,南方居民住宅有竹楼等标志性建筑形态等。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拓展视野,了解更多地理知识,还能够感受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在新课程的影响下,教师不能再固守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而需紧跟时代脚步,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全面达成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

作者:黄炳凡 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罗波高中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运用

[摘要]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为了适应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好这一模式。

[关键词]

高中地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自主探索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完善,传统的讲演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也不利于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例如“如何正确处理环境问题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又如“某个局部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问题涉及了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不能单纯地将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地理问题的答案。自主合作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能让学生加深记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下面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教学为例探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一、内容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作为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节必修内容,介绍的是不同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可以理解地理环境是在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以及岩石圈的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本节的教学内容则是进一步从水文、土壤、地貌等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地理环境的发展经过和地域分异规律,也可以说是对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做的一次温习和总结。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其一是不同地理环境存在的空间差异,其二是空间差异存在的规律性。空间差异分异规律可以总结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二、学习现状

自然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植被覆盖和土壤特点的不同上,地域分布规律的差异性则主要体现在自然带的差异性上,溯其本源就是地域的不同导致水、热和其组合状况不同,也就是说气候特点在这里发挥了主要作用。因为以往学生了解过“气候类型”的知识,所以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节课时就不会很吃力。但学生主动迁移与重新组合地理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学情境来解决这一问题。此时,积极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开展地理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绘制地图、小组辩论比赛、看图猜地理名称等趣味活动来达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地理知识的目的。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绘制地图的活动方式。首先是课前的准备过程。教师布置课前的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让各小组分别收集有关我国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自然景观资料(包括地形、植被、降水、动物、河流等),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从山脚到山顶自然地理特征存在的差异性的资料,最后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标注在相关的地图上。开展这一活动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拓宽了高中生的地理知识面,增强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地理这门学科的实践运用价值。除此之外,通过在课堂上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上,在地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便于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环境,不能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师一人讲授的方式,因为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得到答案,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才更深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好这一模式。

作者:凌云 单位:江苏高邮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学梅.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2]冯筱婧.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3]徐秉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应用

[摘要]

高中地理知识点分散,不易理解和掌握。微课很好地适应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标,不仅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微课;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可以让高中地理教师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式,更好地为学生展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微课既能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也是对传统教学的强有力补充。

一、微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涵盖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可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解具体的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1.具体化。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微课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方式进行展现。微课教学可以将地理学科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和知识点进行具体化的展现,让学生通过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学习到地理知识。例如,在进行“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以更加直观、具象的方式看到地球演化的过程,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着重要作用。

2.生活化。高中生学习地理不应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还要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课本是十分重要的工具,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课本。这要求师生在依托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将地理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而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将地理和生活进行有机的教学结合。比如在“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当地十年或二十年以来的城市化发展历程通过纪录片的方式进行微课展示,让学生在生动的视频和图片中看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在城乡发展与城市化影响下的改变,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化。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学科,高中地理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泛,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也很多。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微课的制作,将自然地理与社会地理进行有机结合,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的重难点通过微课进行展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拉近地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微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1.提供有效导学。高中地理知识点分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微课教学倡导“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阅读和视频的观看,进而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获得感性认识,并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笔者在制作“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导学微课时,便通过视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日本大地震、俄克拉荷马龙卷风等自然灾难的内容。当学生看到这些震撼人心的灾难片段时,对于自然灾害的生成原因、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和规避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对接下来的相关内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辅助解决难点。对于复杂、抽象的地理现象和知识点,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联想很难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微课,学生可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动画或图片进行理解,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地球上的大气”教学中,冷暖锋的形成过程由于其抽象性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而通过微课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冷暖气团的运动过程,从而了解冷暖锋的形成和变化规律。通过这种生动具体的演示,学生很容易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对于以后在相关题目中进行快速判断和识别也有着重要的帮助。

3.有力扩展知识。在高中阶段,学生进行文理分科后,学生在地理科上的学习差异愈加扩大。而微课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不同难度和要求的微课进行观看和学习,这既能巩固基础知识,也能做到查漏补缺,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另外,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高低不同,总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完”,而有的学生却“吃不饱”的现象。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特点,制作一些相关内容拓展的微课视频,让“吃不饱”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拓展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微课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只要教师能够有效把握微课的应用方法,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一定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作者:张娟 单位:江苏高邮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程欣.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4(69).

[2]贺伟民.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

第六篇:高中地理教学概念图的意义

摘要: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推行,我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进一步严格化。因此,在对于高中的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够将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概念图进行应用作为教学的方法之一,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对于所学知识进行直观的了解,本文结合概念图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概念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意义;探析

1前言

概念图早在20世纪的时候被提出,随着概念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当前已经被逐渐的应用到了地理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并且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文科学科,需要学生通过概念图来更直观的对于知识进行理解,并且对于概念图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地理融入到生活当中,从而提升了地理学习的综合效果。

2概念图的概述

2.1概念图的内涵

概念图又可以叫做思维地图,即通过图形的方式来对于知识进行表达。学生通过对于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解,从而在头脑中对于知识进行加工,形成一个粗略的图形,再通过头脑的不断加工使其进一步主观化,并通过绘画从而将其表现出来。概念图使学生利用思维进行创造的过程,通过学生自身的创造,也可以将对于知识印象以及掌握程度进一步加深。

2.2概念图的应用原则

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的难度比普通教学的难度要大很多,因此这既需要学生和教师对于相应的原则进行遵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创造性放在首位,通过采用多元性的教学方法来对于学生的创造性进行激发。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出发的角度不同,因此概念图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不同思考方向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行相应的指导。

2.3概念图的意义

概念图的应用是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较大的改革,首先,概念图的应用加强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其次概念图的使用使得学生对于知识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和了解,由于助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并且加强了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概念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新课教学与复习教学对于概念图的应用

在地理课堂教师进行新课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着原有的教学计划,并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进度的合理调节。首先应对于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引出,再提出所涉及的新概念,并结合图形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再与学生共同对于概念图进行建立。学生在对于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画出相应的重点,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对于概念图进行制作。学生画出概念图后,教师应进行指导,从而进一步使得概念图得到完善。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将知识体系进行认识,并且在学习中建立清晰的思路,从而加强对于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对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着手,并且提出太阳辐射这一概念,再引入太阳辐射对于地球的种种影响,教师可在黑板上建立出相应的框架,从而向学生直观的展现了这一小节的概念图。

3.2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概念图应用

地理科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泛,并且治失眠的覆盖范围十分大,因此教师的教学很难做到全面,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提升。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于目标进行建立,并绘制成概念图的形式,从而使得学习方案进一步明确化,也方便在自主学习后进行复习时思路更加清晰。例如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通过课本或者网络对于水资源的含义以及分布状况进行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又可以分为世界和我国两种情况。再通过水资源对于社会的影响进行另一方面的分析,并得出合理对于水资源进行运用的结论,从而将这一知识体系进一步清晰化。

3.3高中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概念图应用

合作在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对于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进行适当应用。教师可在教学中对于情景进行创设,之后组织小组间的成员对于这一问题进行分工查阅,并且相互讨论后,找一个代表进行讨论成果的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就可以对于概念图进行应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讨论后不同的观点可以绘制成一张概念图,从而将组内的讨论结果直观的展现出来,并且通过组内成员的不断讨论,不断的进行修改,并且进一步将概念图完善,最后由组长将完善的概念图绘制到黑板上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学生的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绘制概念图的信心。概念图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于地理课目的兴趣,还加强了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交流与倾听,并且使学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概念图是如何构造的,方便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完善,也加强了教师对于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掌握程度。

4结语

由于地理课目的综合性以及复杂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使得学生难以对于地理产生兴趣,而对于概念图进行应用的这一教学方式是这一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概念图的应用不仅使得学生在地里学习中建立起了知识体系,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学生增强对于地理课目的兴趣并且提升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李植 单位: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主平.概念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学科教学(地理).西北师范大学,2014.

第七篇:高中地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摘要】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已成为广大教师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为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学校纷纷添置电教设备,进行各种教学软件设计的培训,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有助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试就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作用

1.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容置疑,高中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诸多的抽象性概念及地理规律相当不容易理解,教学太阳运动、三圈环流等,这些内容的知识,教师单纯讲解教材的文字和图片很难给与学生准确表述,掌握这一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和想象能力。但是,具有这样能力的学生少之又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极为困难。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图片、视频、声音同地理知识融于一体,给与学生全面创造直观体验,导致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因此,学生加深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科探究的自信心。

2.给与学生足够的学习资料,拓展地理知识空间

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延伸课外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教师基于教材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拓宽扩充,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把相关的整知识给与学生,这样,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初始的印象,为以后构建完善的地理知识系统夯实了基础。同时,播放相关新闻报道、实时录像,结合近期我国发生的地理灾害加以讲述,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3.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抽象性思维望而生畏,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巧妙使用图文并茂、动态直观的方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将这些信息材料转化为教学素材展示给学生,增加教学容量,创设一个有又一个活泼、有趣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地质地貌,教师提供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照片,让学生欣赏,了解这些风景名胜背后的知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

1.遵循最优化原则,精心设计

巧妙设计制作课件,搜集整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有效整合运用。然而,这些丰富的资源不可能完全都给予学生,必须遵循最优化原则,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资源的取舍,确保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状态,为了实现教学最佳,必须抛弃一些干扰性的资源。

2.有效使用,决不能越俎代庖

必须处理好主次关系,明确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是教师辅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决不能让一节课成为播放课件的舞台。

3.结合教学实际,不能为了使用盲目使用

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决不能滥用或盲用使用,巧妙设计制作课件。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给予声、光、电等信息刺激,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滥用或盲目使用,为了使用而盲目使用,不能为教学服务的课件,导致喧宾夺主,无效的信息泛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背离了教学主题,教学目标如何实现?

4.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一起,不能冷落板书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诸多地理教师已经远离了粉笔和黑板。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黑板是传统教学的重要象征,它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永远不能取代的。黑板具有随写随看、随擦随写,教学内容时时增删,有的时候,教师灵感凸显,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精华,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一起,不能冷落板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必须从地理学科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科学合理运用,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发挥其特有的有效的功能。多媒体技术使用得当,事半功倍,使用不当,表面热热闹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信息时代高中地理教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刘海燕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职业高中

参考文献

[1]王林.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2]陈俐弛.多媒体课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谭飞.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6.

[4]张少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5]马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9.

第八篇: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内容摘要】

高中地理在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好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等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同时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案例教学法是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它具有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地理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辨别方位,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在全国的位置,地理知识中还有许多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如地震、泥石流是怎样发生的等等,学好地理对于学生了解自然界,增长见识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学好地理知识,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教学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就要求教学工作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这种形式下产生的,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前结合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选择实际中的一些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进行思考、讨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首先,案例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法是以老师在课堂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为主,这样就会导致课堂学习比较单调,很多学生读学习提不起兴趣,而案例教学法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方式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案例教学法通过和实际案例进行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如果只是老师在课堂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就不能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有很好的体现了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结合课堂要求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结合本节课要学的知识,选择符合实际生活,适合学生阅读思考的案例,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南方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快就能想到,那是因为北方主要种植小麦,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然后教师进一步让大家进行思考,这种分布方式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让学生对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气候、土质等都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2.针对案例提出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然后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例如,在讲到地球上的水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学生会想到南方降水量较多,江河湖泊也较多,而北方常年干旱,教师进行引导,这些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进行思考,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学生很快就能想到海洋、河流等,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地球上水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最后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呢。通过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再进行指导的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思考,想办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合案例总结复习

课后总结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部分,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在课堂上只是对新知识的一个基本了解和认识,要想真正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就需要在课后做好总结复习工作。例如,在学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后,教师可以结合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人们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在这些地方经常会发生抢水的现象的案例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我国水资源现状,我们身边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发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归纳,让学生总结出自己课堂上对哪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不足,从而总结出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复习资料。通过课后总结复习,有利于学生对案例的进一步思考和对所学新知识的巩固,达到熟练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新课程学完之后要督促学生结合案例进行总结复习,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搜集相关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朱赛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孙妙玲.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5(14).

[2]江修军.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17).

[3]许华.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6(25)

第九篇:高中地理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内容摘要】

从目前来看,高中地理教学由于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在于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少。而且,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往往通过大量的课后作业来进行反复枯燥的练习,大大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更加便利的复习,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伴随着网络全面持续的发展,互联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非常彻底的改变,包括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在休闲时间获得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增强课程的互动性、灵活性从而保证学生对于地理教学的探究兴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网络教育进程的不断适应。通过在教学中充分的运用互联网络资源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

1.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紧密结合

只有将“视听”这两种感官体验相结合,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体验,并且充分的提高课堂教①学效率。尤其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耳朵与眼睛之间的相互补充才能够进一步增强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保证知识体系的构成更加立体。为此,只有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具和传统教具进行紧密的联系,从而借助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更加强烈的“视听”效果体验,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知识。

2.创设地理教学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平台

为了保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必须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平台,在这个平台系统之中,需要通过计算机和相关的设备来将于地理知识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知识库。通过知识库的对于电子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等相关的地理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实现优化配置,而且也能够与课内的知识体系进②度配套,从而保证随用随取。在基于地理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拓展以及相应地理资源的联系,进一步促使信息技术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更加方便教师的使用。

3.提升教师地理教学能力与信息技术水平

伴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多教师由于年纪较大,学习能力不强,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够适应,从而造成教学效果适得③其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师更加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拓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自身的专业素质基础之上不断的利用现有的教学模式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课堂。

二、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借助信息技术的内容能够减轻教师负担

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是要代替教师的职能,而是起到教师的辅助作用,进一步减轻教师的负担,从而节省教师的时间来研究更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其他的工作,从而不断完善地理课堂教学的探索。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而且,由于信息技术制作的步骤与过程较为复杂,很难通过一人之力来制作完成,所以很多的信息技术视频都是全国各地的精英集体制作的智慧结晶,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内容不仅更加丰富与完善,而且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

2.优势互补,各取所长

任何的教学方式都具有实际的意义,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之间的关系也④不存在竞争,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即能够对传统教学的不足进行补充,而且也能够使得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的多样化。但是信息技术本身存在的缺点又不能够完全的摒弃传统课程,很多的教学内容也不是信息技术资源所能够进行概括的。

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一般情况下,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的灵活多样,也更加的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来增强课程的互动性、灵活性从而保证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兴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网络教育进程的不断适应。本文通过对于信息技术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佃军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李集中学

【注释】

①庞晓红.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②吴佳佳.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

③于铁成.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68.

④于秀玲.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5(09):165-166

第十篇: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

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不仅仅要对学生加强学科教育,还要保证学生具有正确的三观以及较高的思想品德水平。高中地理学科是高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清楚地认识自然、了解社会,促进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应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高中地理教学包含的德育因素

德育是学校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地理课程作为一个传播德育思想的重要途径,其中包含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国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地理学科德育内容,在新课标下,其内容覆盖更加广泛。

1.爱国主义因素

基于我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向学生传播爱国主义情感,促使学生树立为祖国建设出力的信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地理作为高中的必修课程必是紧紧围绕爱国情怀分析解决问题的。高中地理课程以世界不同的地理要素以及相关人文因素的客观发展为前提,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地理教学,使学生建立了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意识。与此同时,使高中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解自己成长的地方。

2.客观因素

在进行地理学习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在相关地理知识之中,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养成了用唯物辩证法来看待问题的习惯,保持客观准确性。历史上的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将自然现象进行妖魔化,蒙蔽了大众的思想。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地理教学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待自然中的变化规律。

3.长期可持续发展

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了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和谐发展,只有每个人参与其中才可实现。为此,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高中生们都应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高中地理中所涉及的人文地理以及自然地理等各个领域,都从不同角度上分析了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可持续发展。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应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为学生进行地理教学,促使地理教育的功能逐渐完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教育的实施并不容易。

1.教师德育教育理念不足

当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教育理念不足时,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活动无法更好地进行。在许多高中地理教师的心中,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掌握考试考点以及考试结构是最主要的核心。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将注意力完全投入进地理教学,并未仔细研究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地理教学,更没有重视德育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不足,使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中的实施受到了一定阻碍。

2.高中地理教师欠缺德育方法

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不断地绘制分析地图,就可以完成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德育,是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技巧进行教育的。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引导,将德育内容提炼出来并传达给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教学方式固定,造成在地理课堂上实施德育教育难的局面。在许多老教师身上,因长期延用传统式教学,无法适应创新的教学模式,更无法成功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地理课程中去。

三、如何将德育渗透进高中地理教学

1.教材为主,引导为辅

地理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应该注重理性分析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课教学时,探讨日、地、月三者相对运动和月相变化时,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出运动规律与月相变化状态。在得出结果后,教师进行几组图片展示,使学生加深印象。在学生记忆完毕后,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放出几张正在使用孩童、女人进行拜月祭祀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引入主题,告诉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血腥的祭祀,是因为当时统治者的主观唯心,同时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将自然现象妖魔化。这种血腥的祭祀毫无根据,同时使无辜的百姓受到了伤害。以此引导学生在思索自然问题的时候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避免主观唯心主义。这种方法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紧密融合。教师在教学中循循善诱,不仅使学生更加理解二者的客观联系,也使学生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时保持客观理智,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将地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使高中生在受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养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这是一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也是将德育教育完美融合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与自然现象相关的事物时,第一反应就是书中所教授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在学生看CCTV新闻中地震灾害的报道时,可以想起教师板书的地表形态示意图,知晓地表运动中内力作用导致火山、地震活动。除此之外,还有生活中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都可以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又促使学生从感性思考向理性思考转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3.根据人文地理树立正确价值观

当今世界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存在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现象。之所以会有这些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不同国家,人们的价值观不同,生产消费观也不同。在地域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人口发展迅速,使不同地域的人的价值观有所不同。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较高的粮食产量。但是在同一个地球的非洲,有许多国家因为自然原因,粮食出现了大量的短缺,人们无法维持正常的温饱,在死亡边界上垂死挣扎。对于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为了争夺更大的粮食市场,恶意库存大量商品粮。这种残酷的现实无法激发出富有国家对贫穷国家的怜悯之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种,都有着平等的生存的权利。同时,在一个国家中,地区之间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就需要地区之间相互支援。通过地理课程教学,教导学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所拥有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为使人类世展,我们应该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水循环”的教学中,教师告知学生地球上所有的江、河、湖、海的水资源是不断交替的,海纳百川给人们造成了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像。人们对于水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还要要求质量。人类生产生活主要是以淡水为主,不节制的废水排放使地球大量淡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地理知识中的德育引导,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具有随机灵活性、接触题材广泛等特点,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地点,进行地理知识与德育教育的双向教育。高中地理教师综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将封闭式教学改成开放式教学,使教师单方面传授转变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自己体会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以及社会中的人文交流,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纸上谈兵变成实际操练,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通过实践受到了德育教育,提升了自身的素质。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是德育教学的重要阵地,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提升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学生提供全面综合的教学。高中地理教师应注重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找寻德育教育的引入点,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提升。为确保高中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不断加深德育教育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使学生成为高知识、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作者:殷黎荣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