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研究(4篇)

初中德育工作研究(4篇)

第一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市拆迁户孩子开始走进人们的教育视野。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市拆迁户孩子的品德教育愈发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施效益,班主任必须从初一开始就注重养成教育,严格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综合家庭教育力量;开展集体活动,凝聚班级力量。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挑战务工子女城市拆迁户

一、引言

我校有三分之一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其余学生为城市化扩大拆迁户的孩子,在组织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与城市扩大拆迁户学生在各方面之间存在着差异。在德育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同样的方法可能适用于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但并不一定适用于城市扩大拆迁户学生。面对这一教学现状,如何抓好德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众位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持续探索与创新。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培育班级学生品德、实施德育教学工作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究竟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更好地转变当前德育教学困境,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务工子女学生习惯不太好,教师实施品德教育遇阻碍

在对外来务工子女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观察与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了纪律松散、我行我素、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每到下课,很多男孩子喜欢在走廊里东窜西跳,大呼小叫,精力尤其充沛。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实施德育教学遇到诸多障碍,很多学生并不是很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二)外来务工家庭教育不到位,家长不重视学生品德教育

外来务工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通过走访与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工作,他们忙于工作,顾不上或者说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来关心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很多务工父母由于忙于生计,忽视了对子女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监督,在他们看来,只要考试成绩好,文化课学得不错就可以了,其他的并不重要,这种教育观念导致很多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自由松散、纪律意识和约束意识较差。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来自农村和乡镇,后转学来的学生由于使用教材不同、知识体系不一样,在学习活动中频频受挫,容易一蹶不振,丧失学习信心,从而自暴自弃。很多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无法为初中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只能任由学生自由发展,学到多少算多少。

(三)整个班集体缺少了凝聚力,学生互相之间交流有问题

外来务工子女学生长期跟随父母在外求学,由于父母工作地点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居住环境也随之变化,这种情况也导致外来务工子女不懂得如何与人交际,融不入班集体。大部分外来务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有的甚至比较穷苦,生长于这种家庭环境之下的学生在班级其他同学面前会流露出一些自卑感,他们不愿意或者说不好意思参与集体活动。这些学生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心理较脆弱,情绪也不稳定,自信心不足,行为习惯不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没有少年身上该有的朝气与活力。对于城市扩大拆迁户孩子来说,这些孩子由“农村人”变为“城市人”,随着“富二代”身份的转变,学生思想上也表现出现一些问题。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群体之间涌动着一股攀比之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没有得到继承与发扬。读书风气被淡化,学习无用论思想慢慢抬头。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与城市扩大拆迁户学生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进一步造就了班级群体的两极分化,两个群体学生之间彼此不能良好交流,班级凝聚力和集体意识较差。

三、班主任如何转变当前初中德育工作窘境

(一)注重养成教育,严格纪律要求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养成教育对提升整个班级德育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外来务工子女学生还是城市拆迁户学生,班主任都必须一视同仁,高度重视对这些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初一开始就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入学之初就形成良好的纪律意识。在开学之初,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时间,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校园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卫生、纪律、生活做出具体规定,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是监督学生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支持,班主任应该根据学习、卫生、纪律、生活具体要求,实行积分累积制度,每周班会课上,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和班干部要向班主任反馈本周班级日常管理情况,对于表现不好,卫生、学习和纪律等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学生,要予以提醒批评,并进行减分;对于表现较好,各方面工作有进步的学生,教师适时给予口头鼓励和表扬,并进行积分奖励。学期末,针对班级学生积分排行情况,班主任对排名靠前的十位同学进行奖励,如书籍、食物、文具等,并颁发“班级先进标兵”称号,使得学生切实感受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配合班主任工作的成就感。家庭教育中从小的散养和以往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不足造就了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和城市拆迁户学生自由松散的行为习惯,为进一步矫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班主任可向学校建议,在初一入学之初的军训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行规教育。在严厉的军人面前,学生自然会服服帖帖、规规矩矩。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强烈、正处在成长叛逆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单纯的说教和讲道理是无法使他们信服的,学生几乎已经不害怕老师了,严厉的教官可以使学生们明白“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的道理,促使养成教育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关注家庭教育,综合教育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当谈到德育教育工作,我们很多人只会想到学校,只会想到这是班主任和学校老师理所应当去做的事情,事实上,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子德育工作实施效益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力量,转变学生家长错误教育理念,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初中生德育工作新的飞跃。班主任要积极利用家长会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生活情况和家长对于孩子德育教育工作的态度与看法。在家长会上,家长可以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以及学生未来的品德培养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班主任要认真聆听家长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家长提出的培养方案与建议,可以借鉴和实施的,班主任自然要予以采纳;对于家长德育工作理念中存在的误区,班主任更要及时纠正,以防对学生的家庭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处了家长会之外,班主任还应当进行家访,到学生生活的地方看一看,了解学生成长环境,进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班主任时间和精力有限,班级学生居住地点较为分散,有时很难一一进行家访。针对个别难以开展家访工作的学生,班主任也要通过电话沟通、信件、短信等方式有效沟通。

(三)开展集体活动,凝聚班级力量

良好的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技巧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班主任需要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学生集体荣誉感,凝聚班级力量,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倾向扼杀在摇篮之中。班级执勤是凝聚班级力量、培养集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可以利用校园打扫这一契机,使得学生明白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为老师和同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班级执勤工作中,学生需要通力合作、分工明确,才可以将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和城市拆迁户学生通过班级执勤这一活动,个个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相互之间也能逐渐熟悉起来,随着沟通互动的逐渐增多,隔阂自然就会不知不觉消除。为了进一步鼓舞班级学生斗志、体现出团结的力量,班主任应积极动员班级学生参加校级运动会,使学生体会到顽强拼搏、为班级争光的荣誉感。文艺委员可带领班级女同学成立拉拉队,为参赛同学鼓劲加油。无论学生在运动会当中取得何等名次,班主任都要适时对学生展开教育:失败了,大家要想一想这一次为什么会失败,究竟是哪些地方做得不足,下次如何齐心协力取得更好的名次;成功了,这是全体同学的功劳,只有团结勇敢,我们才能去得好的成绩。学生在运动中可以无限地挥洒自己的汗水与泪水,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增强,同时集体意识被唤醒,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语

素质教育观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工作越来越注重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人才的追求,普通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班主任实施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和城市扩大拆迁户学生德育教育时,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特点和德育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开展德育工作。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在不断的德育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一步一个脚印,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转型与发展。

作者:钟飞英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第二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海平,王瑞峰.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之成因及解决措施[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5).

[2]许忠华,许忠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教师,2011,(06).

[3]袁艳容.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6).

[4]张军元.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技文汇,2009,(08).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思考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还承担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初中英语课时多、任务重,如何在其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

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思考

笔者所从教的学校是一所外国语实验学校,其教学方式方法有许多与一般学校的不同之处,如果将自己的教学混同于一般学校的教学,将毫无外国语实验学校和具体实验班级的特色,有负所冠之名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创建外国语学校特色教学。现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拙于笔端,权且抛砖引玉。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更新自身理念

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英语教育的国家,英语课程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并且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从幼儿园就开设了英语课程。从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的英语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纯熟,但却对相关英文文化知之甚少,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课程教学机制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联系。如果教师具备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那学生就能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接收到比较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感染,受到德育教育,形成比较完美的人格品质。譬如,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去思考怎样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想、品德、情感等有效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如在教学中我们总会涉猎与朋友“Friend”相关的单词或者与“Friend”内容有联系的文章。那么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去介绍自己的朋友,去交流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相关情况。学生如果能够有效地与同学沟通交流,这将有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他们会逐渐明白,人际交往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还需要有比较适当的策略。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能完美地得到德育教育,这需要教师以正确的理念去对待。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端正自身行为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所提倡的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德育教育。假如我们没有比较科学的策略和手段,那么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则可能误入歧途。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牵强附会,搞形式主义;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主次颠倒,过于注重德育宣传,就会把英语课变成思想品德课,那样就失去了英语课的教学本质,英语也就不再是英语了。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端正自身的教育行为。为了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从深入钻研教材入手,应始终坚持教材永远是渗透德育的载体,坚信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育德的根本。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抓住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中,哪怕只是一个单词或者一个比较简单的行为,只要能进行德育渗透,我们都不应当放过。如教学Clean这个表示“清洁”意义的单词,我们就引导学生重视Clean,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以保持自身所处环境的Clean。在此基础上,可上升到爱护环境的层面,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德育教育。总之,强化英语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教师在保持自身行为正确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德育素材,做到量力而行、因人施教。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自觉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在进行任务式的教学,总以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大功告成了。殊不知,教师应当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英语教师虽不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力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并无术业专攻之说。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的自觉,而且应当是完全意义上的行为自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所崇尚的教育理念,这对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具有极强的启迪意义。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切忌浮躁,自觉地肩负起渗透德育的责任,灵活地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当规范地使用德育用语,如教师向学生提出了文明与道德用语的要求,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应该规范自身的道德用语,以身作则。例如可以用商量和请求的方式来规范和指导学生行为,如“MayI…?(我可以…?)”“Willyou…?(你将…?)”;用禁止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如“Don’tdothat(不要那样做)”“Youshould…(你应该…)”等来表达对他们的期待。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用委婉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应当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作为教师,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当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去寻觅更为理想的德育渗透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绽放光芒。

作者:毛敏燕 单位: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德育渗透

摘要:

美术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因而,初中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问题也成就了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从作品欣赏、实践活动及绘画技能训练三方面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美术教学;德育教育;绘画技能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十分有必要。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相互探讨和亲自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对初中美术课本中的艺术作品失去兴趣,进而无法在美术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品德和情感,美术课程的德育作用并未有效发挥。针对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进行了探索。

一、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渗透德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求他们要有高尚的品德。美术教学通过介绍我国灿烂的文化,从而熏陶学生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初中美术课欣赏部分涉及很多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等。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的作品及作者的介绍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鼎盛,宋元的神韵,明清的繁荣等,使其受到这些灿烂文化的熏陶,让其心中升起对中华文明的无比崇拜和自豪之情,自然而然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作品中,还有很多内容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如在欣赏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欣赏•评述)著名画家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这幅作品时,学生的情绪异常的激动,因为这是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讲述他们从小学课本里知道的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及对这幅油画的感受。笔者因势利导提出问题:画家是如何将五壮士安排在画面中的?采用三角形构图的原因是什么?若换成其他构图形式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于是,观察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很快发现其构图形式类似于犬牙交错险峻的群山,根据学生的观察,笔者结合历史资料及构图知识为学生讲解三角形构图的意义,坚如磐石的稳固三角形构图方式是为了揭示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信念。

二、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艺术源于生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例如:在欣赏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欣赏•评述)《蒙娜丽莎》这幅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去生活中拍摄一些能打动人心的笑容,并制作成幻灯片或者相册等,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互相分享。如幼儿看到妈妈时开心的笑,老人互相扶持时幸福的笑,拾荒者发现空矿泉水瓶时满足的笑,好友相见时默契的笑等等。这些笑容真实而感人,能够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的美好,懂得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贵,进而在思想、行为上逐步提升自己,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在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以“笑容”为切入点,引入“蒙娜丽莎的微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达•芬奇能够创作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引发学生的讨论。然后,由教师对《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段、作品思想等进行全面、系统地讲授,向学生介绍达•芬奇的成才经历,进而引发学生对刻苦勤奋的思索,达到德育教育目的。最后,为学生布置创作任务,观察身边的人,将心中最美好的人物形象画下来。

三、在绘画技能的训练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中国的绘画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其德育功能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及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等早期人物作品中,都传递出了画家希望借助人物形象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因此,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绘画技能时,可以穿插画作中的故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在绘画技能训练时,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古代及现代著名画家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精神,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严谨科学、精益求精的绘画精神,同时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使学生在感悟中提升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体悟美术真正的意义。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利于美术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注重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在绘画技能的训练中渗透德育,充分发挥美术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亢海涛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杨成寅.先秦汉魏南北朝卷: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5

第四篇: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特殊方法

摘要:

农村属于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的特殊地区,农村初中生由于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生活环境较差、以及学校教育观念落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生的心理不能得到成长,使得一些学生在本该开心成长的花季年华,成为了心理不健康品德有问题的不良少年。因此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重视起来,老师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美好的品德。本文就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

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特殊方法

引言:

品德是衡量人性的一把公平的尺子,优良的品德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只有每个人都具备高尚的品德,这个世界才会真的变得美好。我国的教育箴言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校把教会学生做人为首要目标。农村教育是我国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农村在整个中国属于经济、文化、教育、思想比较落后,信息比较闭塞的地区,农村初中生们的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环境也比较差,所以农村教育发展速度相对较低。农村初中生处于还不够成熟的年纪,面对外部的花花世界和网络的诱惑使得他们的思想很容易走偏,因此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应该重视起来,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那又何谈育才呢。

1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德育现状

1.1学生自身:

农村的生活环境比不上城市,没有城市的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由于信息比较闭塞经济比较落后,学生们的生活以前比较单调,但随着近几年网络的普及和父母的疏于管教,很多初中生在面对网络的诱惑时不能控制自己,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再加上学生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之间形成了许多不良的风气,学生之间互相攀比,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行为。

1.2父母家庭:

农村初中生的父母大多数文化水平都比较低,他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是撒手不管的状态。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去学校,就不需要为孩子操心太多,只要每次把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交给学校他们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在平时他们只顾着挣钱打工、种地,与孩子的交流是少之又少,只要孩子不犯错他们从来不会教育孩子,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方面从不注意,直到孩子出现严重的思想问题才发现,然后就是一顿暴打,这样既不能使孩子改错,还使孩子身心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1.3学校教育:

农村初中的文化教育水平有时并不比城市的差,有很多优秀的社会人才正是从农村出来的,这就验证了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高度,但是农村的德育管理工作却落后城市一大截。农村的初中大部分的公作重心都放在学生们的学习上,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往往忽略,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们的思想问题,最终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再加上农村初中老师教育水平比较低,对于学生缺乏耐心,很容易激起学生老师之间的矛盾,例如在近几年中就发生了数起由于农村师生关系恶劣引发的命案,最终造成众多家庭的破裂,这是人们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2促进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2.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制:

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要想更好地实施,首先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重视,思想高度统一、认识不断提高,保证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学校里应该建立详细的管理脉络,明确责任,并从各级选出优秀人才成立学校德育管理处,密切关注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学校的老师也应该学习德育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当发现问题时能及时运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以保证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例如宁波霞浦中学的德育管理工作就非常成功,学校的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学习热情高涨,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一些班集获得了宁波市“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因此我们应该向具有丰富德育管理工作经验的优秀学校学习,为学生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2建立良好校园环境:

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平时生活的单调,在网络出现之后更容易沉迷网络,形成一种内向、亚健康的心理。作为学校的老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进行思想疏导和品德教育。同时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净化学校环境,整顿校风、校纪,比如开设“文明班级”“先进个人”“优秀宿舍”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不采用强制措施压迫学生的好奇心和个性发展,同时学校可以在重大的节日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达到更高的效果,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

2.3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与家长在学生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护学生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必须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言行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和品格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家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近几年农村打工潮的热流,留守儿童成为了社会关心的重要话题,这些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很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多与父母沟通,使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教育指导取得的效果才更好。并提醒家长在休息的时候多和孩子打电话交流,在过节的时候多与孩子团圆,使孩子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从而减少心理的阴霾。

3结语

社会还在不断地发展,农村也发上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的心理和思想方面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更应该关心学生的动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在初期纠正学生们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难题,为学生们能够茁壮成长、快乐学习保驾护航。

作者:饶伟兵 单位:梅州市五华县新新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克维.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5期.

[2]朱花春.浅谈新时期农村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科学导报》.2014年23期.

[3]玉英传.浅析加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的方式.《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