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探讨(6篇)

中职学校德育探讨(6篇)

第一篇:信息化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践

【摘要】

文章针对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的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等相关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中,教师需要将信息化教学方式与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德育课程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文章将结合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与观点,希望能够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

德育课程包含着民族、经济、艺术以及法律等相关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多采用着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德育知识的学习多表现出学习兴趣较差的问题,教师德育课程的讲解也多呈现出“事倍功半”的状态。信息化教学方式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对中职学生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德育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例如,班主任在上《职业生涯规划》班会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名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学生一同分析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展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随时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通过辩证的思维去思考事物,形成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内容与德育教育课程相结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针对于我国“中国梦”的创设,每个网友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将一些网友的言论带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一同进行评论。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势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再如,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中国的成就,比如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等等,通过直观的视频图像,使学生为祖国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并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而不断努力。同时,这种德育课程教育模式也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

兴趣是推动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德育课程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微课等教育方式融入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借助一些优秀的微课教育视频,提升学生对各个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学习。微视频每个在10分钟左右,符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通过慢放或者重放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知识的学习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的德育课程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课堂教学从单一的言传身教的方式变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讲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微视频教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探索,结合一些图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与分析,提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对各项职德育课程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巧借信息技术,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巧借信息技术,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等方式,将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相互整合,使学生能够随时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展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价值,不断提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张义新 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叶宁.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德育课堂促师生互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职工教育,2014,16(21):94.

[2]李建兰.构建绿色网络文化下的校园德育工作体系———关于中职德育工作的初探[J].福建轻纺,2013,02(12):49-54.

[3]戴丽艳.提升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的对策———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4):64-67.

[4]刘志兵,黄榕.中职生道德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基于对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学生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15):131-133

第二篇: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德育工作

【摘要】

笔者对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德育内容的规范化,主要包括对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创业教育;与此同时,笔者还提出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德育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德育教育的经常化。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技能大赛;中职;德育工作;规范化;多样化;经常化

每个中职院校均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德育师资团队,团队的成员主要包括校领导、学生处、校团委和班主任等人,他们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绝不只是他们几人的工作,还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近年来,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检验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和学生技能展现的最高平台,它在促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同时,也为职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一、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德育内容的规范化

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制定明确而具体的内容和体系。结合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创业教育。

1.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属于德育教育中的工作主线,这一教育内容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始终,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和热爱专业等情感。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时,可以向学生渗透爱国和爱校的思想,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我价值。

2.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属于一年级学生的道德主题,其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校纪校规的教育。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法,了解有关政策法令,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以技能大赛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组织选手学习比赛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提升学生的制度意识。

3.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属于中职二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体,主要对学生的诚信以及良好的品质进行培养。在组织选手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端正心态,比赛过程中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凭借真才实学争创佳绩,不得出现作弊现象。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渗透,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它对学生今后职业的规划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创业教育可以划分为毕业班的德育教育主题,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素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钻研专业知识,练就不凡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德育方法的多样化

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避免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照本宣科,教育过程中,泛泛而淡,照搬照抄,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心理,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第二种是一成不变,社会在进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尽相同,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第三种则是放任自流,过度迎合学生的思想,表面上学生很配合教师的工作,实则没有达到教育意义。学校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由企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企业职工比拼技能,学生如果能在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企业在用人时会优先考虑或直接录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身所学专业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理论,从而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德育教育的经常化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是在早、中自修或班会课等个别活动上进行,与专业教学时间相比,所占比重太少,很多教学内容不能落实,难以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有的中职学校举办了“天天练,周周比”的技能大比拼,学生参与人数达到专业人数的90%,为此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技能大赛这一契机,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将有很大帮助。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在选拔大赛选手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动员,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训练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实现自我管理,树立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比赛前,教师教育学生实事求是,赛出水平、赛出实力,遇到问题冷静思考,利用最短的时间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比赛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参加比赛以来的收获及不足,肯定学生的付出,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信心,只要坚持不懈,终会有所成就。

总之,将技能大赛作为中职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载体,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当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还需全体教师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应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作者:康伟 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欣蔚.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外研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说起[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02:116-121.

[2]袁旦.技能大赛对中职校教学改革影响的探讨——以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参加物流类技能大赛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2:120-121.

[3]陈林.浅谈技能大赛电子商务项目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影响———以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9:214+216.

第三篇:中职德育课时政热点教学研究

【摘要】

针对传统的中职德育课与时政演讲相脱节或疏远而造成教学质量低效的现状,提出了以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即“学案导行,走进热点→层层递进,探究热点→余音绕梁,践履热点”,并对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时政热点;载体;教学模式

一、当前中职德育教学现状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中存在着与时政脱节或压缩、取消时政演讲的现状,具体表现为:

1.时政演讲与课时内容相脱节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时政演讲与课时内容相脱节,使得演讲者只能应付了事,学生参与不积极,教师点评曲高和寡,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时政演讲成为困扰德育课教师教学的难题。

2.德育课老师刻意疏远时政演讲

由于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多、课时紧,有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擅自让四人小组合作一份时政演讲,甚至取消时政演讲,致使学生的演讲欲望难以得到满足,从而造成德育课的低效。中职德育课教师为了使课堂贴近学生,擅自取消时政演讲,请学生上台讲与该课时有关的小故事,长此以往,削弱了广大师生将时政用于德育课的兴趣和能力,造成德育课教师在时政教育中的曲高和寡。基于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加强以时政作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以时政作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意义分析

1.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其对时政热点的敏锐度。中职生普遍对时政热点很感兴趣。加强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其时政敏锐度。

2.有利于减少德育课教师的备课量

能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思考和沟通,从而提升备课的质量。以前,德育课教师的备课量相当庞大,课程学生还不喜欢,而自从加强了以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后,学生主动通过准备时政演讲来参与备课的过程,将德育课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教师有了更多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使得备课能提质增效。

3.有利于弥补教材的滞后性

德育课教材虽然经常修改,但与日新月异的时政相比普遍滞后。加强以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有利于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输入新鲜血液,从而弥补了教材滞后的弊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材的二次开发。

4.避免德育课的一言堂

长期的德育课普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成了教师灌输的容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德育课的低效,而学生的快乐主动参与最有利于高效的学习。加强以时政热点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有利于师生结合教学知识点对时政热点进行热烈、多维、深入的探讨,从而有利于师生动态生成课程资源。鉴于以上意义分析,笔者呈现了以下对策。

三、以时政作为载体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对策

1.学案导行,走进热点

中职德育课教师应设计适合中职生特色的学案来导行,从而做好上课准备。中职生不喜欢做太多的纸质练习,因此没必要设计纸质的习题练习学案,更没必要提前批学案。相比来讲,他们更喜欢收集播放时政热点视频、制作PPT、上台演讲、探讨热点。因此,笔者针对上课内容,结合他们普遍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设计开放的问题,请学生去准备时政演讲和问题,从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笔者每次在课间提前去教室,学生已经早早地将自己制作的时政演讲PPT和视频拷进班级的电脑里,想演讲的学生跃跃欲试,准备回答问题和点评的摩拳擦掌,气氛很积极。

2.层层递进,探究热点

在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非减弱了而是更强了,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巧妙地引领着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教师继续结合中职生实践性强的特点,充分进行实践,使得实践不断深入、步步拓展、层层递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力,将课堂引向深入。

3.微课导航,演讲热点

上课铃一响,国内外时政演讲的两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依次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紧扣上课主题和同学们感兴趣的热点,生动有趣,并辅之以精彩的PPT,里面有精彩的图片、简约的文字、丰富的视频,还不时进行问题研讨;同学们讨论热烈、互评精彩,不断有新的生成。德育课教师坚持“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的原则,等学生评好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不断有互动生成。如笔者在上“经济政治与社会”时,都会将每堂课最前面10分钟让学生主动结合上课内容上台做时政演讲,特别在“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一课中,时政演讲特别精彩,大胆处理了教材,设计问题与学生互动,是一堂生动的微课,起到了很好的导课作用。

4.源于学生,深究热点

如果从传统的复习旧知、新课讲授起,中职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中职生中视觉、听觉和动觉学习型的都占相当比例,长期的讲授式教学较适合听觉学习型,而听觉学习型的中职生普遍不喜欢听理论说教,更喜欢听热点故事,听视频歌曲去体验内化升华。因此,笔者在热点演讲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对该热点进行深究。通过热点深究,一下子拉近了笔者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吸引学生主动深究。

5.认知明理,解析热点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在案例深究后就急切地进行理论说教进入认知明理阶段。殊不知中职生对理论说教具有天生的抵制力。因此,德育课教师应淡化理论,寓理论于热点解析中。对于刚才拓展的贴近学生的热点,教师应继续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深入地解析它。教师所设计的用于热点解析的问题不能过于理论化,而应生活化、实践化。让学生在热点解析中自然而然地明白理论,并能自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笔者曾经在上职业道德课时请学生带着问题看了一段感动杭城的热点———最美司机吴斌的视频,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认为自己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应像吴斌一样恪尽职守,还在清明节时主动给吴斌扫墓。

6.研讨立信,变形热点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在认知明理后就进行了交流研讨。其实,从理论到交流或为了研讨而设计出的脱离学生实际的案例进行问题探讨,学生并不喜欢,但对于大家普遍感兴趣的热点进行变形所引发出来的热烈探讨,学生便会意犹未尽,从而主动地树立正确的信念。因此,笔者针对导入的那个解析得意犹未尽的热点,趁热打铁地引入变形,设计出富有实践性的问题进行层层深入地研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推己及人,加强同伴教育,自然而然地求真、求善、求美,水到渠成地树立起坚不可摧的正确信念。

7.小结升华,促行热点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的课堂小结阶段,只是单纯地请学生从理论方面总结一下本课的逻辑结构,然后教师说两句话总结提升一下,使得课堂平面化,片面强调理论逻辑,缺乏升华促行。而中职生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总结、升华和促行能力。课堂小结阶段,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最好时机,如果把握得好,能将课堂进一步递进并推向高潮。因此,笔者在这个阶段,一改传统的从理论逻辑角度进行自我总结的方式,而是形成了升华促行的富有新意的小结环节。如在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笔者在这个环节设计了结合环保热点制作收纳盒的内容,在制作收纳盒的过程中,该课教学内容能够得以实践。在此基础上,播放与本课有关的励志升华的学生收集的歌曲视频,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升华,请学生代表带领同学们宣誓,教师进行总结激励,将课堂推向高潮。

8.余音绕梁,践履热点

传统的德育课上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然后是布置笔头作业了。可一堂好的德育课,应起到余音绕梁并不断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实习、就业创业实践中运用的作用。因此,课后作业环节的设计相当重要,否则就会功亏一篑。课后作业的设计应拒绝纯理论的抄抄写写,而应结合热点重在日常践履,应有充分的广度、深度和实践度。如,在“文化传播”一课中,笔者设计了“实践拓展,课后延伸”环节,即布置课后作业“实践拓展———请为迎接G20在杭州召开,制作一份形式活泼的介绍杭州概况的10分钟欢迎词,并制作成课件,下堂课择优上台展示。”该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结合热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加强杭州人文寻根、积极宣传杭州文化的习惯。

四、成效与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推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潜能得到了深入挖掘,培养了主动预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同伴互助能力,使得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德育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充分促成了德育课的快乐和高效。当然,笔者认为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如课前应更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与指导,使得能及时地精选热点;课中应加强对热点的层层深入的研讨和变形;课后应更加注意延伸和拓展实践,使得将德育课所教的内容结合热点更好地融入日常的生活实践。

作者:王权芳 单位: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东子.快乐教育18法———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2]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第四篇:德育学分制中职学生管理探讨

摘要:

如今,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在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融入德育学分制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改革规模与质量均持续增大,因此,对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引导也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本文将分析德育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并研究了德育学分制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

德育学分制;中职;学生管理

0引言

德育学分制是教育实践的产物,随着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中职教育者提倡自由选课,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在此背景下,育学分制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德育学分制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问题

1.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随着科技水平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学生从社会中接触的信息来源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我国对网络信息监管的不到位,出现了许多网络节目主打低俗,娱乐化严重,一些音乐的基调也是颓废低靡,不良的媒体也忽视对报道新闻与信息的积极性,造成了社会舆论的混乱,更难说学生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接受相应的德育教育。由于许多中职学生缺乏对信息内容的甄选,受到这些不良的信息的诱导,导致学生走向了歧途。

1.2管理教学手段陈旧:

一般情况下,中职的教学大部分都是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教育模式,缺乏中职教育的特点,对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针对性[1]。一定程度上由于长期传统德育教学思路的落后,德育教学方法也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很大部分老师的管理教学手段上千篇一律,只会背离中职教育的理念,没有坚持德育教学所坚持的“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只是纯粹的对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对学生满堂满灌,教学课堂的了无生趣,致使了学生学习学习的劲头不足,不能有效的接收老师所教的教学内容。最终影响了管理教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1.3学生本身的问题:

对于很大部分中职学生而言,大部分是高考阶段的失利者,往往会因为自己本身学习兴趣不足,自制力不高,组织纪律也相对较差,在德育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的树立,虽然具有一定的道义感,但是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学生仍不具备必要的自制力,对社会不良的价值观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容易在接受学校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自我放纵,达不到德育学分制工作真正的目的。

2德育学分制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2.1德育学分制下加强中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的中职院校的专业课老师比例不高,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平也普遍存在不足,如果老师的师资队伍不改观,很难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学分制教学模式下管理。随着我国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要保证人才质量,在平常的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智慧与技巧。对于中职院校设置课程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老师要想适应课程的需要,就必须接受不同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想对中职院校的教师建设水平得以提高,是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培训资金的筹集不是一所院校就能够完成的,它还需要各地方财政的筹措,对专业骨干老师、专业的负责人的培训工作给予相应的补助,对教师的精品教材的开发与技能大赛给予相关资助。

2.2促进中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要想保证德育学分制的教学方法在中职院校得到推广,就必须要促进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手段的改革。学分制需要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包括家长、教师、校方领导、管理者、教育部门等。首先,中职院校上下要思想一致,坚持学分制的“以生为本”的教学宗旨,树立起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把促进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作为教学的基础,建立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新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一切人员的积极性。然后要完善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下的管理制度,增加选修课程与相关课时,实现弹性教学的手段,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重新编制相应的教学指导方案。取消留级制度,允许学生采取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教学过程中,切记不使用“必须、一定、应该、开除”等强硬的字眼,多加利用“可以、行、不错、很棒”等人性化的语言[2]。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允许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学分情况下,再去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

2.3营造良好德育的校园环境: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进行学生管理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是离不开所有师生的支持,全体师生需要共同的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把构建一个良好人际关系的校园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校园的管理工作秉承科学化、人性化的原则。对于学校来说,最大的工作莫过于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教育不是老师单方面的工作,也还与全体学生息息相关。对于心智与思想都不是很健全的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只知对学生采取满堂满灌教学,是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营造良好德育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有归属感,才能真正从心里接受老师的德育教导,才能使教育管理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3]。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我们简析了德育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德中职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德育学分制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管理与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高效满足中职教育的管理力度与质量。随着德育学分制教育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中职的教育管理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为了更好的教学质量而服务。

作者:任建明 单位: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路军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5):34-35.

[2]杨德红.德育学分制下年级组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7):33-35.

[3]王军.高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德育学分制———以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77-80.

第五篇:现代客服中职德育教育运用

摘要:

中职教育可以说是当前教育中教育难度较大、教育广度较大的教育事业,其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的培养,更多的还有德育等方面的教育。在当前的中职教育当中,优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为了对中职学生实行更好的德育教育,本文详细分析现代客服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当中的运用。

关键词:

现代客服理念;中职德育教育;运用

0引言

当前的中职教育难度比较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大多数中职学生都较为顽固、调皮,其对于学习本身就有一定的厌恶感,就更不用说专业知识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对此,德育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客服理念是一种能够约束人行为、强化人思想道德的理念,将现代客服理念合理的引用在中职德育教育当中,必然能够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中职德育教育。中职德育教育中,现代客服理念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提升资产增值、以人为本,以感性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忠诚于学校、换位思考,为学生提供所需服务。

1换位思考,为学生提供所需服务

需要做好学生入学之前的准备工作:1、在学生入学之前,需要先预测学生需要什么,学校应当提前为学生准备所需所求,尽量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2、让学生在入校之后不会感受到不适应,给予学生一种家的感觉[1]。在学生入校之后,班主任需要及时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耐心、热心、细心、精心的服务,从而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放心程度;3、建议单位范围内的接待处。例如,学生在到学校之后,所学的专业是机械自动化,那么便由机械自动化的学长带领学生到班主任处进行报道,并帮助其整理床铺,帮忙办理饭卡等,给予学生一种温馨的感觉。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保障物资:1、给予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生活、学习环境。学校首要任务应当是安保系统的建立与维护,安保人员应当对工作尽心尽力,安全是学生既教师进行学习及教学的必要前提;2、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条件。例如,学校食堂的餐饮应当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口味,必须要在量上面提供保障;寝室应当干净、清爽等等;3、保障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心情。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社团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时刻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学习。

2以人为本,以感性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忠诚于学校

以人为本,以感性教育学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忠诚感[2]。促使学生忠诚于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不是指通过肤浅的方式去取悦学生,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课堂,设计富有新意、趣味性的创意课堂,促使学生能够铭记教师及其特色课堂,从而热爱教师、热爱学校;2、注重挖掘教师的潜在教学能力,可以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督促教师成长,激发出教师工作的激情以及热情,从而更好的实现教育学生、服务学生;3、情感教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生普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毛病。学生来到学校之后,班主任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给予困难学生提供便利通道,尽量多的给予一些关爱、宽容,帮助与其交流与沟通的顺畅性,用情感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帮助学生毕业;4、尽量多的安排一些专业实践课程。尽量多的设计一些能练、能做的实训课,少安排一些空洞、理论性的课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理论课程的教学效率不仅低,还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厌烦学习,只有从实践当中进行理论教学,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各种教学知识。

3帮助学生提升资产增值

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及其家长可以通过各类网络通信社交软件、网站等了解中职学校的就业、后勤、管理以及教学等条件进行评论,这些评论被放大的可能性非常大,极有可能一个差评、一个谣言就导致一个学校的生源直线下降[3]。对此,保障学生终于学校,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本身在学校当中的学习质量,还能够促使学校得到良好的口碑。同时,建立稳定的学生资产增值,同样也能够促使学校与学生共同发展。对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需要在工作当中建立学生的独立资产,并促使其得到增值。增值学生资产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点:1、班主任应当真正熟悉掌握班级当中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状况;2、对困难、特殊学生进行关怀,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班主任应当抽时间对没有回家过节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3、班主任应当具有谋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在中职德育教育当中合理利用现代客服理念,能够提升班主任对学生的服务质量,逐渐在学生心中建立一种对教师的感恩之情。在这样的中职教育中,学生一旦在毕业之后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其必然会给予中职学校提供一定的帮助、资助,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生源及办学规模,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质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育中,教育者务必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借助现代客服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实行适当服务,最求卓越,让学生在课堂中、校园中更加乐于主动参与学生,形成忠诚信念,促使学生自身的资产得以增值,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职业梦想,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可用型、高技能人才。此外,这就需要中职教育者完善自身的能力,充分理解并引用先帝啊客服理念,弥补教学理念上的不足,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姜宝莲 单位: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吴颖楠.项目一体化理念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2).

[2]吕晓婷.浅谈表现性评价在中职德育课学业评价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8):422-423.

[3]汪宜.中职“电信服务”课程教学中的企业培训理念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4(34):184-185

第六篇:中职校德育汽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

针对中职校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价值与渗透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立足课堂,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立足实训,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德育价值等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的方式。

【关键词】

中职学校;德育思想;汽车专业;课程教学

中职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中职校教育活动需要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培养,但是当前很多中职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学生情感发展的问题,中职校中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较低。为了不断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对中职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将结合中职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对中职校学生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一、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的价值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职校德育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

1.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

当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停留于专业技能水平方面,还比较关注人才的综合素养。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各类实训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

2.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精神文化内容、文明行为教育内容,还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等等,这些内容对中职校汽车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职校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教学的实际要求,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的保障

二、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

中职校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立足课堂,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立足实训,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德育价值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1.立足课堂,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

中职校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来源于课堂,所以中职校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也需要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比如在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渗透一些“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理念,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立足岗位”、“爱岗敬业”的思想精神,将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与中职德育教育课程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这一项内容中,教师可以结合汽车底盘拆装与检修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出发,以底盘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实践工作任务为主线,指导学生共同研究工作中所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并在积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明确汽车底盘拆装与检修的重要性。

2.立足实训,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德育价值

实训活动能够为汽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汽车专业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对学生未来工作技能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职校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立足于实践活动,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德育价值。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实践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汽车底盘构造分析的相关任务,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质量。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互动,也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再如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汽车底盘构造检修的相关任务,模拟职场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结合企业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比如实践前需要准备好各项安全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切记要反复检查,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通过各种实践练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更多汽车专业的优秀人才。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汽车专业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立足课堂,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立足实训,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德育价值等方式,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灵活渗透于汽车专业教学活动中,使中职校企业专业学生能够在课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

作者:赵子云 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于仕斌,邓育年,潘伟荣.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3(12):36-39.

[2]冯俊萍,贝绍轶,王奎洋,倪彰.基于分型培养的汽车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3(25):88-92.

[3]秦兴顺.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高职工科类专业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以《汽车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06(16):24-26+45.

[4]常翠玲.中职汽车专业《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08(1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