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德育课程分析(4篇)

语文教育德育课程分析(4篇)

第一篇:语文教材德育课程资源方法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核心资源,在语文教材中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是开展语文课堂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语文教材里,我们会找到很多经典的文章,有的文章用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的文章用美丽的神话传说,热情地赞扬和讴歌我们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有的文章对壮美的祖国山河细细描绘,激发了我们深沉的爱国之情;有的文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深刻阐释了生命的意义……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它们都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德育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让语文学科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简要探讨开发语文教材德育课程资源的方法和建议。

一、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在众多教材资源中,我们应当瞄准那些人物故事性强、道德意义阐释效果较好的文章题材,在深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以“表演课本剧”形式为例,对一些人物角色较多的课文,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无论是教师要求学生“扮演”指定角色,还是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喜欢的角色,要提前给学生“演员”和“观众”准备的时间,这种准备其实就是课前预习。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对整个“剧情”有一个提前的预知,甚至通过学生自己的视角,已经对故事情节和表达的德育内容有了总体的把握,为该堂语文课的道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在课堂“演出”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演员”尽可能贴近角色,用心“演出”;引导学生“观众”仔细观察,注意细节。在一“演”一“观”之间,德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将有效凸显出来。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则要引导学生阐释课本剧的道德意义,实际操作中,可以由“演员”分别总结所演角色的人物特点,表现出的“善”或“恶”、“好”或“坏”的人性“本色”,并说明自己对这个角色的道德评价;也可以由“观众”按照一定的顺序,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本剧中某些人物、某些情节的认识,对整个故事的总体评价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事先做好的教研材料,结合学生们的道德理解,对该语文教材文章进行客观准确的总体评价,真正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达到道德教育效果。

二、学习研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抒发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寄托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对这些课程资源,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以此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开展主题研讨形式为例,在一些古文或诗歌等课文题材的教学过程中,文章虽然文字简约,篇幅简短,但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意义深远。对这些题材的教学,单靠教师的讲解,讲字面的文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只会达到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效果,却不能实现高质量的道德教育。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主题学习研讨活动,设立若干针对性较强、有利于理解文章道德主题的议题,引导学生们开展讨论。教师可以列席某些小组的讨论,聆听学生们的见解;也可以参与学生们的讨论,适时提出观点,和学生们进行互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归纳有利于指向文章道德主题的有效观点,也要注意归纳矛盾性、争议性较强的观点,总结和分析原因。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总结各自支持的不同观点,为讨论后总结做好准备。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陈述,并结合已掌握的不同观点和课前准备资料,对研讨议题做出最终陈述和道德评价,使学生个人见解与正确的道德观在研讨中实现顺利“接轨”,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创新形式,将道德教育贯穿语文教学始终

开展不同形式的语文主题活动,将进一步增强道德教育效果,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们开展语文主题活动。比如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组织新闻会、成语故事会、诗词歌咏会、主题演讲比赛等等。利用这些主题活动,既可以强化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运用技能,也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道德修养的锻炼,提升个人道德水平。以不同形式的比赛为例,学生们既可以培养和调动竞争意识,也可以切身体会团队协作带来的成就感。以成语故事会、诗词歌咏会为例,学生们既可以锻炼朗诵、演讲的实践技巧,也可以深切感受到汉语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灿烂文明的源远流长,并培养和激发崇高的爱国情感。学校教育既担负着向青少年学生传递文化知识、培养实践技能的艰巨重任,更担负着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自身修养的庄严使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等专门德育课程,虽然在不同阶段德育工作中起到了应有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但是并不能将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部;相反,我们应当挖掘其他学科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巨大潜力和特殊优势。特别是在语文学科教学方面,德育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加以利用,既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又将道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的锻炼和高尚情操的陶冶,从而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作者:朱兆华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杨家河镇九年制学校

第二篇: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学校是实施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语文课堂则是实施德育的冲锋主线。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多年来,作为语文教师我不断学习、反思、实践、调整、再实践。现将实践经验奉献给各位同仁:

一、不能死啃书本,要深度挖掘每一课文的德育因素

教师不能完全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而使出浑身解数,要服务于学生的终生教育。语文课本内近三分之一的课文都蕴含德育因素,尤其是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素材,在这方面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适当进行德育拓展,把这些正能量与学生学习、生活结合起来,采用鲜活的素材、活泼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一时间学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使之“入学生之耳,固学生之心,导学生之行”。触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达到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汲取了人生成长的有益营养的教育目标。

二、正人先正己,教师要时时处处做学生的道德榜样

播撒阳光的人自己首先心中就要充满阳光,“言传”与“身教”是分不开的。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在学生的眼里,学生会从教师的身上选取进步成长的准则,如果教师的说与行反差太大,学生是很难欣赏这位老师的,更不会尽信其教导。作为教师,必须严守师德规范,绝不参与教育“三乱”活动,让每一堂课都绽放精彩,严谨治学,积极奉献,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身体力行,无论是在学生前还是学生后都表里如一,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位教师萌发出热爱、信任、尊敬和敬佩,从而激起学生践行德育行动之心。

三、重视名言警句的教育价值

名言警句教学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但名言警句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读和诵的初级层面上,应充分发挥名言警句之丰富语言、增长智慧、陶冶情操的功效,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并能应用于作文创作、日常交际等范围。语文教师可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揭示教学主题、活跃课堂气氛,只言片字蕴藏人生大道理,寥寥数语拥有不可估量的教育启迪作用。多年来,我鼓励学生搜集、学习、交流、创编、体验名言警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班级的墙上、学生的作业本中、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时时处处都有名言警句的身影。名言警句教学使我的语文课堂变得愉快轻松,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学习效果颇佳。

四、坚持开展德育题材演讲活动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开展学生课前演讲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演讲活动中,教师是听众,学生是演员,全员参与,在短短的三五分钟内,他们需将精心搜集、熟记于心的演讲稿以脱稿演讲的形式为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学生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活动中谈社会、话人生、评时事、论得失,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我时不时地规范学生演讲的话题方向,其中有很大比例都指向富含德育的话题,如我曾与学生们开展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弘扬的十二种话题的演讲,也曾开展过以“我心中的道德榜样”为话题的演讲活动。每每演讲结束,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对于演讲学生来说是一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满足,对于聆听者来说是一种化解学习疲劳的“清新剂”,也是一种收获人生哲理、知识经验的快乐过程。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德育课堂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增强学生素质的“第二课堂”。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教师要多设计些贴近学生乐于参与的、融语文与德育双重功效的活动,如开展“优秀文化传统读书活动”、“名篇朗诵会”、“辩论比赛”、“作文评展”、“剧本表演”、“教育基地参观活动”、“看电视节目”、“正能量电影赏评”、“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谓“一箭群雕”,使学生明辨美丑、真假、善恶、是非,既充实了学生的业余时间、开阔了学生视野、知识面,也增长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且在耳濡目染中对学生的品行修养、人格塑造起到了正面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语文的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充满艺术性的工程,语文德育功效的发挥与语文教师的思想态度、能力素养、方法途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和实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师要心怀“大语文观”,把教书育人装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善于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突出“寓教于乐”的原则,遵循新课标要求,遵行教学有效之道,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努力中,不断学习、尝试、反思、研究和推广,让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为一,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作者:尹广峰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楼街乡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文阅读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

德育教育在高中教学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当前中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课文阅读,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语文课文阅读中进行德育教育主要依靠语文教师的教学来进行。本文就高中语文课文阅读中的德育教育做出详细论述,旨在促进高中生的德育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文阅读;德育教育;研究

语文是当前高中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学习语文这门课程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重要的洗礼,精神上得以重建。高中语文课文中展现了很多优秀文化、时代精神、先进思想等,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的思维,学生在阅读语文课文时能够实现德育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课文时融合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一、高中语文课文阅读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中进行的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不一样,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一些“德”方面的道理,而语文课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高中语文所要表达的思想隐藏在课文中,学生在阅读课文后需要思考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思考文章的内涵,这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潜意识中就能够对自己进行德育教育,而后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人生,体味人生的精气神[1]。这类做法是最可取的,远比那种教条、直白的说教发挥的作用更大。这样看来,高中语文课文阅读在德育教育中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语文课文阅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文阅读中。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文章的主题思想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所以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文阅读中去。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平时生活,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中展现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之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更能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其次,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认识和思想总是不全面的,因此教师要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进行指引。[2]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这一方式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课文语言的魅力,来解析朱自清的胸怀,让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言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到作者对人生、对自然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

2.通过改变阅读教学形式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语文可以说是一门较为单一的课程,所以大多数的教师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如果教师能够改变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灵活起来,学生在上课时就会增加积极性和兴趣,更愿意去阅读课文。例如在学习《雷雨》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角色分配,进行场景布置,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导自演一场话剧,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揣摩人物的内心思想和内心活动,这样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类似的许多语文课本中选用的课文都被拍成了经典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这些经典的桥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3]教师通过创建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环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享受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行德育。

3.培养学生摘抄的习惯,在记录抄写的过程中实现道德的熏陶。

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学生们能够学到很多的人生道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随时进行摘抄的习惯,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名言警句,学生们完全可以摘录下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随时激励自己。但是由于高中课业比较繁重,许多学生会将摘录当作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发现在摘抄名言警句的时候其实是一个自我积累和自我成长的过程。[4]

4.让学生自己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小学初中阶段,教师会通过让学生自己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来领悟文章的内涵,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一点。高中教师通常认为学生在读完文章以后就能够自然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是由于高中学业负担较重,学生对于语文课以及阅读都不是很重视,尤其是经常把自己埋在题海中,更不用说去深入理解文章了,所以想让高中生在阅读中感受德育,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假如你穿越到那个年代,经历了文章中的事情,你的感受是什么”类似的题目要求。就可以使学生发挥想象,思考旧社会的人和事,感受正义与非正义,进行深度思考,自觉进行德育体会[5]。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丝毫不能懈怠,利用语文课文阅读这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语文是一门德育教育渗透性极强的科目,利用语文德育教育的渗透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当前高中学校教育学生、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作者:雍静怡 单位:四川省南部县南部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小康.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张敏.论中学语文课程中德育内容的实施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3]张萌.高中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潘娟.高中语文教材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5]管伟.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人格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在具体教学中,将德智体美劳作为培养学生的风向标,才能有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初中生这个阶段的教学对象较为特殊,正处于思想道德的塑造期。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优势,并与语文教学的思想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将语文知识进行分类和细化,将德育与教学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发挥榜样作用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由于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部分学生在公众场合易紧张怯场,因此,初中教师要对此予以充分重视,并在课前组织与德育有关的演讲朗诵活动,让每位同学都有走上讲台表现自我的机会,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在演讲活动完成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价,并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作为教师来说,是课前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思想的发展提供方向,可见,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并积极帮助学生,以自身的个人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以此来改变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生活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德育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探寻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初中教师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坚定自我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专业教育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将育人作为人生目标去实现。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并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平等和谐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身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形成一套正确健康的道德观。

二、把握教材内容和课文背景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大部分为课文较为经典,都是名家的大作,这其中含有很多道德楷模的故事。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剖析教材任务的道德闪光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课文写作手法及语言运用的同时,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学习优秀人物的道德内涵。榜样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该力量能够指引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初中语文课本中不乏这样的人物模范。还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课本中的文章进行透彻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题材和历史背景采取不同的德育渗透方式,很多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对语文课文中的中心思想以及价值取向进行充分挖掘,从根本上实现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针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文章开篇中的口吻较为庄重而严肃,介绍了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较为落后的发展现状,之后,文章以“花朵”为暗喻,强调祖国未来定会富强,充满了对祖国未来的希望。整个文章的重点,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国形象,在文章的结尾更是荡气回肠,让人内心澎湃。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文章中最为重要的线索,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的提升,将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文精神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心,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四、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学生在具备道德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和掌握好阅读技能,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领略书本中优秀任务的精神内涵,以此来熏陶自我的高尚情操。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比如,在学习《海燕》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们推荐阅读高尔基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在人间》等。对于教师来说,要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教学重点。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长期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将学习知识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德育教学要以教材知识为基础,不能脱离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将道德精神与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结合,从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德育渗透作为教学的风向标,在确保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刁淑颖 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参考文献:

[1]陈华.基于“以说促写”理念的高中英语教学探究[J].中学生英语(高三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