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语文教学中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即确立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创建人文化的大学语文考核模式。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考核模式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虽然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文素质教育得不到重视、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等。但只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制定更为完善的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我国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势必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内涵

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为多方面内容的组合,核心内容是对“人文”的教育,而人文一词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记载。对“人文”一词,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根据历史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含义。中国古代《周易》中曾指出,审查时事之变可根据天文变化,分析人的内涵则需要通过其文化,重视文化对人的教育影响。西方文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文主义”,此时的“人文”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天性与个性,强调人本自由。而经过历史的演变,对于人文的理解更加丰富,其指人类所有文化现象,主要是人类精神文明思想的内涵[1]。大学作为学生向社会过渡的阶段,也是学生三观形成时期。因此,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重视基础知识传授外,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格,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在日常教学中,对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不能是临时的,而是需要通过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设计。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体系,是指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设计人文教育培养计划,按照教学进程逐渐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探索精神,使其能脚踏实地、自力更生。人文教育培养需要从教育的每个环节入手,如教材课本设计、师资力量投入、课堂教学规划等方面。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文性课程定位没有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得不到重视

在大学开设语文课程,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经过讨论可知,大学语文课程不仅是工具类学科,更是人文性教育培养学科。而究竟哪一种属性为学科主导则一直备受争议,人文素质教育尚未形成共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课程定位也没有得到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目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中,师资力量并不能满足人文素质教育需求,教师的科研资金、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等都处于边缘化阶段,难以获得支持,严重影响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探索性。部分教师将语文课程教学作为转折点,锻炼能力后就向其他位置转型,使得大学语文教师一直是稀缺之才。部分学校更是将行政类教师安排为代课教师,或由研究生进行语文代课。可见,大学语文教师资源稀缺,师资力量缺乏使得语文课程难以开展,更难实现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影响人文素质教育[2]。

(三)考核评价方式陈旧单一,难以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继承原有教学经验,按照传统进行教学,承袭“填鸭式”方法,“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师不停讲述,学生只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人文教育的意义不大。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各做各的,没有进行大脑思考,更不要说人文情怀的渗透与培养。另外,根据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对语文进行闭卷考核,忽略了对大学生语文能力运用的考察。并且考试内容尚未统一,各学校随意性较强,有时还有部分教师对本班进行出题,使得考试成绩水分很大。部分考试的题型设计与人文教学关系不大,而是与中学考试模式相似。

(四)难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交流效果差

虽然现在主张利用多媒体实现现代化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知识展示时,只是将课本知识进行搬移并没有其他形式的辅助,使得教学声像效果、影响并未完全突显。有时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仅展示幻灯片,学生观看后,并没有留下较深的印象,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效果差,难以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心灵沟通。由此可见,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堂利用率较低。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确立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地位

要将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凸显出来,仅仅依托语文教育这个根本是不够的,把握人文素质教育脉搏,在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通过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要将语文“文以载道”的特质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文学能引导人的精神和思想,可以维持社会道德秩序。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素质教育。借助语文课程,落实“大人文”内涵,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自身人文修养与内涵。同时,要突出母语与文化的统一,母语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其本质要与外语教育进行区别,它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华民族根本思想与血脉的体现,除去本身的语言技巧之外,语文教育还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宣传民族文化的责任。因此,母语教育人文素质核心地位必须得到确立。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

1.选择名师任教。大学要聘请专家名师来学校进行人文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语文人文教育建设的关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激励机制、优惠政策等,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条件,吸引更多高素质语文教育工作者参与学校工作。2.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以身作则,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关心和信任。能够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接纳不同类型的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正所谓“亲其师、信其教”,教师要把人文教育落实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的教育,才能更加深入人心。3.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情感注入教学内容中,并能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人文教育素材。比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爱国之情,“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的思乡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别之情等。这都展现了人间的各种情感,教师要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将这些情感表现出来,完善学生思想与人格。4.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前提。教师必须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正实现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各项对策。

(三)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开放式课程是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将知识原原本本的交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学生要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认知冲突,进而提高其思辨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环节,给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开阔学生思维与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3]。比如,在学习韩愈的《张中垂传后叙》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在学习课文之后,你们对张巡和许远为守城杀自己的亲人给士兵充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反映十分强烈,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小组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最终得出结论。有的小组认为“舍小家,顾大家”的行为无可非议。但有的学生则认为百姓是国家之本,杀掉百姓,即便是战争取得了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说,学生的回答都各有道理,都有自己思考的立足点。因此,教师要给予肯定。同时,教师再结合课文,总结结论,让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深化思想,提升人生境界。

(四)创建人文化的大学语文考核模式

1.在检测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人文教育还体现在科学的教学评价上。因此,在进行考核设计的过程中,要建立人文化的考核模式,语文课程必须要体现“人文性”特点。在内容安排上,不要安排过多死记硬背的内容,合理增加凸显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针对学生分析能力、人文解决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进行监测。2.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方式灵活化。灵活的考核方式,是体现教学评价科学性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将学生平时表现与学习过程纳入考核之中,不要片面以卷面成绩为标准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社会调查等。3.淡化标准意识,鼓励创新精神。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卷面考核都过于看重,并且追求标准化的解题答案。实际上,开放性的题目,更加符合当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学语文人才素质教育,应该积极倡导开放性考核,鼓励创新与创造,考核中要尽量体现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要兼容学术思想,淡化标准化意识。摒弃所谓标准答案,包容不同甚至迥异的观点,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四、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必须要得到确认和保障。另外,通过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及开放性课堂与人文考核模式,真正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客观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完善和改革。真正凸显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价值和作用,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富强,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显.略论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之关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4):67-69.

[2]姚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7):100-102.

[3]张冬梅.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65-67.

作者:叶荃国 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安龙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