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学

理工科高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学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是其丰富人文知识、滋养人文精神、深化人文内涵、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也为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根据教学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文化内涵等方面论述,让这门课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其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探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越来越受到重视,来华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汉语在国际上的推广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甚至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我们能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与这股“热浪”相反的却是,在国内,汉语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冷落,中小学语文成绩在短期内不易提分,学生们多把时间精力放在易于提分的数理化上。在大学特别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普遍不太重视,认为在课程设置中可有可无,有的学校设有这门课程,有的学校则干脆取消。其定位也很不明确,有时它是全校基础性的公共必修课,有时又是作为不同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学科教学也各有不同,有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而有的学校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兼任。其教材使用情况,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采用一些比较权威的国内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有北京大学版、华东师大版等;有的学校是根据学生情况,自编教材;有的学校则因其是选修课,完全不用教材,只凭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课件进行讲解。学生学习这方面而言,由于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疏离,考核又不严格,上课的时候兴趣也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完全出于挣学分的目的来应付。如此等等,都可见出,目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困扰当中。作为必修课,无法与专业课相提并论,作为公共课,又不享有与政治课相比肩的地位,而作为选修课,又不如《影视鉴赏》《音乐欣赏》等课程吸引学生,同时也缺乏《应用文写作》等的工具性与实用性。更由于大学语文无法作为一个专门独立的学科,对于教师而言,长期教“大学语文”,在科研上也很难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其教学地位在高校也不易为学校所认可。因此,很多学校只好指派新上任的年轻教师讲授《大学语文》。如此导致教师教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的兴趣与热情也不足。曾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这样问:“语文不是在中学阶段都学得差不多了吗?怎么到了大学还要学习?”的确,在某些学生的眼中,语文就是讲解字、词、句,分析段落大意和归纳中心思想,认为这些知识与内容他们在中学都已经打好了基础,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在他们看来,就是可有可无、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提出了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观点。的确,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家具备坚持文化自信的十分有利的支撑条件,拥有源远流长、丰富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去树立和提升文化自信。而《大学语文》正是一门综合性强,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身,融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具有学科交叉功能和专业渗透优势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还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学科领域,适合承载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并提升人文素质内涵,也可以结合新时代特点,发挥其语言运用实践功能的学科。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都是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育其品德人格,滋养其心灵性情,升华其审美识鉴品味,深化其人文素质内涵,进而全面提高其文化素质,形成健全人格,这是高校人文教育极为关键的部分,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执教《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教师,大多从正规的文科专业毕业,可能刚工作的时候,心理上有一种落差,觉得理工科高校似乎对这门课不太重视,教学方法也与自己原来的设想不太一致。这是不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应该面对的一种实际情况,需要自觉适应新的教学环境,需要由此对自己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作出调整,揣摩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和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调整只是给理科生补充文学知识的课程定位,扩展其学科外延,深化其人文内涵,注重学习方法的改革,关注时代需求,结合理工科学生的现实需要与个性特点,激发其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对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而言,可将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定位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优势,既做好优质教学,又做好科研。进而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尝试建立一种富于变革意味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推进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根据学科特点,多种方式教学

1.抓住一点,波及其余

授课时,教师可以抓住不同文学阶段、不同作家作品最核心或最有意义的特征来讲解。例如,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是“源”。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诗经》和《楚辞》各是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又是后世史传文学和小说等文学样式的肇始,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后来的小说、戏曲和民间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讲两汉文学则抓住它的“正”,不论是两汉经学还是表现汉朝赫赫声威的主要文学样式———赋,都体现出这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的正统性、典雅性等特点。魏晋南北朝文学则体现“乱”的特点。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间,战乱频繁,兵连祸结,人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方面催生了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酒文化,如士人们借酒浇愁、恣意快乐。另一方面,力图延长生命的长度,企求长生,他们认为药可以助力于这个目标的实现,于是又滋生了药文化,形成求仙隐逸之风。魏晋南北朝又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创作突破了传统儒学的束缚,观念开放,艺术手法多样,文学自此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崇高、独立的地位。正如魏文帝曹丕所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1]隋唐文学的重点是唐代文学,而唐代文学的核心内容自然是唐诗,唐诗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巅峰,为后世难以企及。唐代文学的繁荣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融”,即“交融”。唐代文学在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融合了北朝文学的刚健质朴和南朝文学的清绮柔婉,唐代社会思想观念开放,儒、释、道三家思想兼容并蓄,中外文化的交融在这一时期也达到高潮。唐代的首都长安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达,外族人、外国人纷纷来到长安。长安街头,胡人随处可见,唐人也习惯于穿胡衣、跳胡舞、喝胡酒、吃胡食,甚至民情风俗都充满“胡气”,这都是文化的交融带来的影响。在讲解作家作品时,也可以用“抓住一点,波及其余”的方法。例如关于李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经是汗牛充栋了。笔者紧紧围绕“奇”这一特点,讲他的出生奇、身世奇、家世奇、行为奇、性格奇、思想奇、诗风奇、死因奇……讲苏轼则抓住他的“全”:苏轼是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他擅长诗歌、散文、词、书法、绘画、佛学等,个人的文化素养非常高,在文学艺术上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正如后人对他的评价:“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2]这一方法使用得当,能起提纲携领之功效,使课堂中心突出,条理清楚,从而引人入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深究文本意蕴,鼓励多元解读

将一些经典名篇引入课堂,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眼光解读课文,不以教师的讲解为唯一答案,可以任选一个角度,提倡多元个性解读,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富于个性地探究文本意蕴,选取不同视角,勇于发现新问题,倡导多角度、多侧面地多元解读,丰富并深化文本意蕴,大胆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不同于大众或教科书的观点。例如,解读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有的学生喜欢作者真实细腻、清新典雅的行文风格;有的学生则对其中寄寓的人生况味细细“咀嚼”,挖掘文中隐藏的平民意识,从而领会了文章深刻的思想内蕴;有的学生文学思路开阔,素养深厚,从作者笔下的“秋”联想、延伸到先秦时期宋玉《九辩》这一“悲秋”主题之祖,更进而联系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秋”的钟情,彰显了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总之,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自由地表达出来,鼓励多角度解读,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予以肯定。中国文学体裁众多,如诗、赋、骈文、散文、小说、戏曲等,而每一种文体又各有其风格特点,如曹丕《典论•论文》所云“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3]陆机《文赋》亦云:“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4]这就造成文学风格的丰富多样,如曹氏父子,曹操诗风是古直悲凉,曹丕诗风是清丽婉约,曹植诗歌则是骨气辞采兼备。风格的不同有来自于创作主体自身先天个性气质和后天经历学养的差异,也有来自不同文体自身客观特征的不同,因此,教师既要抓住每个作家作品主导创作风格的要点,同时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作品文本出发,探究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从而体会不同文体的创作风格,更理解其背后不同的文化思想内涵。也可以从不同的表现手法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探究。如讲解诗歌,可以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感情意蕴、作品的意象特点与创作风格、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发展流变与文学流派以及语言运用与诵读训练等等,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多角度品读诗歌、体悟诗歌,多方面发散思维,真正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的美、文学的美、文字的美,切实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与审美能力。中国古代有“言不尽意”的看法,认为语言与其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要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象征、暗示功能,将不尽之意寄于言外,引导读者去领会文章的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体会作者寄寓于语言文字符号之外那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深厚意蕴;西方阅读审美学也认为,处于潜在状态的文本,其意义的生成与开发,有待于文本与读者的“双向交流”,通过读者的解读与阐释,填补“空白”,共同完成文本内涵意蕴的构建。而正是由于有了读者不同的“再创造”空间,使得文本的新意蕴、新生命得以不断开发与丰富。这样的文本阅读实践,就要求教师摈弃照本宣科,将答案定于一尊,从而禁锢学生发散创造思维的错误做法,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求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养经验与审美品味参与作品诠释,以此不断拓宽思路。例如,曹禺的名著《雷雨》,对其关键人物形象侍萍的解读,就因人而异。传统上,人们多认为这是一个饱受伤害、令人无比同情的正面人物形象,经过教师鼓励多元思维的引导之后,有的学生逐渐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认为侍萍的悲剧命运,也有她个人的因素。年轻时的她或因为周家的钱财,或为周朴园的外表所吸引而导致的错误选择,因此她吞食的是自己种下的苦果,其悲剧命运也与她个人的抉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观点是否完全成立,可以保留意见,但这一与传统看法迥然不同的见解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有学生说:“爱情是盲目的,爱没有对错,侍萍当年选择周朴园只是因为爱。”有同学说:“侍萍与周朴园不是真正的夫妻,就像现在的‘傍大款’。”也有学生说:“侍萍与‘傍大款’的女孩本质不同,因为她始终没有接受周朴园的钱。”总之,要求教师以更开阔的胸襟、开放的姿态,对待学生富于个性的见解,并因势利导,适当点拨,让学生成为拥有自我思想观点、自我个性意识、不人云亦云的“独立”的“人”。与文科专业的中文教师不太一样的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教师,在打好本学科基础、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见识和多学科融合的素养储备,力求做到博而能专,一专多能,既能将人文素质内涵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也要能与时俱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兴趣为导引,激发自我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陶养情操,深化内涵,提升素质。

二、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内涵

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内涵,将使课堂内容更丰厚,更富人文性。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中国文化所蕴涵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仍然影响着当今的国人。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使学生成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是作为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文化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怎样从中国文学的丰厚积淀中汲取思想、艺术等方面的营养,培养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有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这也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重视的。

1.立足专业实际,拓展学习中的文化

《大学语文》科任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把握课程的深度,更要有文学相关领域知识的通识。因为《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内容,经常会涉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现象,而这部分内容与知识点往往处于零星分散的状态,学生对相关历史与文化知识背景的把握也不太全面与深入,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文本内容,拓展课外知识,丰富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古文教学中,经常碰到纪年问题,如果不将这一问题讲清,容易造成困惑。所以通过讲解与举例,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不同的纪年方法,如《左传》的王公位次纪年、“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的干支纪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年号纪年、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华民国纪年以及当今的公元纪年等,了解其不同类型特点和使用规律,丰富历史知识,深化人文素养。又如在讲授作者担任官职的时候,可以谈及中国古代职官制度设置状况,及与当今政治体制的对应与区别等内容,文史结合,拓展了课程内容,丰富了知识积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2.立足课程实际,发现生活中的文化

结合日常生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文化元素,由作品文本延至现实生活。比如,当课程内容涉及年号、谥号、庙号等问题时,可以结合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些历史及文化常识错误,向学生说明并传授相关知识,从而点燃学生的兴趣点。例如,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孝庄太后称为“我孝庄”,而“孝庄”是她自己的谥号,她不可能有先见之明,连自己死后的谥号都知道,因此这是基于文化常识缺乏而引发的严重错误。又如,《大汉天子》电视剧中司马迁把东方慧写进《史记•滑稽列传》,而《滑稽列传》中东方姓氏的只有东方朔一人,根本没有东方慧。《神探狄仁杰》中一个贪官用土豆作为主食招待狄仁杰,以显示自己的清廉。这也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因为中国自明代才从欧洲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土豆,唐朝根本没有这东西。因此学生感慨说:“唉,有那么多的食物可以选择,导演为什么就钟情于土豆呢?”像这样造成电视剧的种种“硬伤”,令观众瞠目结舌、啼笑皆非。所以网上流传着:“秦王宫里念唐诗,汉朝有了简化字。古代美女太豪放,着衣坦肩又露乳。服饰头发超现代,张冠李戴何其多。不考史实真与假,常令张飞战岳飞。可怜现在大导演,如此编排历史剧。”导演由于人文历史内涵的缺失造成的种种错误,这是值得反思的。

3.立足区域实际,挖掘家乡的文化

地域文学与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由于地偏一隅,其文化往往表现出与中原文化很不一样的特点。它不同于中原文化的正统性、传承性、稳固性与辐射性,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渊源等原因,闽文化表现出多元性(或称碎状性)、难融性、双向性、易移性、延伸性等特点。闽文化的形成受到古越族文化遗风的影响。例如武夷山的悬棺葬,福清、长汀、南平等地的蛇王庙和崇蛇习俗等就是古越文化的遗存。闽文化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文化区,如闽南文化区、闽北文化区、闽西文化区、闽东文化区、莆仙文化区等,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如闽南的侨台文化、闽北的理学文化、闽西的客家文化、闽东的畲族文化、莆仙的科举文化等。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人们的性格特点、行事方式也有所不同,如福州人的便宜行事,莆仙人的精明省俭,闽南人的热情豪爽,闽西人的纯朴好客,闽东人的勤勉笃厚,闽北人的安贫乐道。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密切,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能够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当前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制于专业知识的影响,其人文精神与意识、人文素养与内涵还有待提升,因此借助《大学语文》这把钥匙,去打开通往古往今来的传统经典,并立足时代,发掘并汲取中华大地土壤的丰厚营养,弘扬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在注重《大学语文》课程基础工具性的同时,融入丰富深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探讨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虽然这方面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做的工作也还不少,但这样的探索无疑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58.

[2]刘熙.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8.

[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作者:卓希惠 单位: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