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反思

多元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反思

摘要:现如今,许多院校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上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工作任重道远。结合个人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基于当前的多元环境背景,从教材、教学观念、考试模式三方面入手对大学语文课程展开分析,以期为做好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多元环境;大学语文;教材;教学观念;考试模式

基于当前多元环境背景下,如何使我国高等教育方针得以有效贯彻与落实,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文性与基础性,已成为大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纵观我国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不难看出大学语文课程目前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从教材、教育观念、考试模式三方面入手,提出改革与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适应多元环境下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1从大学语文教材入手,适应新时代多元环境的具体策略

目前,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种类多达数千种,但是在翻阅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众多,质量却参差不齐。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不应该将其当成一般的文学欣赏课程。由此可见,要想适应当前的多元化环境,就应从大学语文教学改进入手,充分结合当前的网络教学优势,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大胆创新,打破纯语文、纯文学的传统教学理念,强调与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结合,既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又适应了当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教材加以改进。第一,语文教材应做到知识性与应用性并重。通过对现有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应用文写作部分往往涉及较少,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占据了教材的主要内容。据不完全调查分析可以得知,现如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能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技巧与写作能力。因此,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上,应注重应用写作部分的内容,做到知识性与应用性并重发展。第二,语文教学应做到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并重。相较于古代文学,大学生对现代文学更加感兴趣,这是因为现代文学产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其精髓为科学、民主,个性上的解放,因此也更易与当代大学生产生共鸣。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偏向于古代文学,这不仅仅是因为语文教师认为古代文学相对来讲理解上较为困难,更是因为教师认为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所在。因此,对古代文学尤为看重,这也体现在语文教材中,然而这恰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适当增加现代文学内容,做到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并重发展。

2从大学语文教学观念入手,适应新时代多元环境的具体策略

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构成、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其能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大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方法上也必须要做出改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从而使教师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第一,在多元环境下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自古以来,教师就是知识的掌握者、知识的传递者,而教材内容的权威性更是毋庸置疑。基于此背景,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都抱以一种崇拜的心理、一种敬仰的目光,进入到学生绝对服从教师、服从教材的怪圈。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渗透,教师的职责发生了巨大转变,学校也不再是学生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教师就必须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构建全新的平等师生关系,以满足多元环境下的语文教学需求。第二,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走进书本之中,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如,可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则成为师生之间答疑解惑的互动场所。还可以尝试文化专题教授模式,在文学史脉络的映照下,将语文课程内容当成是一个个文化专题,由经典篇目作为主线,辅助丰富的文史资料,既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也使文化素养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大学语文课程受到学生的忽视,想让学生在课后花费时间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往往难度较大,需要各个院校加大对语文教学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从而使大学语文真正获得学生的喜爱。此外,大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将制作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

3从大学语文考试模式入手,适应新时代多元环境的具体策略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科在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上,都是通过期末考试试卷予以确定。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下,这显然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相背离,也无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一个全方位的考核模式,应建立综合化、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必须要对大学考试模式加以改进。目前,大多语文成绩的评定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方面,其中平时成绩大概占总成绩的40%左右,期末成绩则占总成绩的60%左右。针对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变化,应对大学生语文最终的评定成绩加以革新,充分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平时成绩比重。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上,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提问,要多组织学生参与辩论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将其所获得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在期末考试时,也不仅仅局限在闭卷考试,而应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开卷考试的方法编写调查报告,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4结语

笔者从教材、教学观念、考试模式三方面入手,基于多元环境背景,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改革进行反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优势,从而使大学语文学科能够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34-35.

[2]胡妍.大学语文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119-120.

[3]徐清华,吴春林.大学语文“四进四出”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53-54.

[4]吴春彦,李素娟,王东.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从部分高校问卷调查谈起[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104-105.

[5]余亮开.大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05):92-93.

[6]江亚丽.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17-118.

[7]周家洪.大学语文教材的不足及改进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49-50.

[8]喻滨.明确定位认清特点加强建设———论世纪之交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J].抚州师专学报,2001,(01):98-99.

[9]张祥平.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策略———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之二[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6):70-71.

[10]宋剑茸.刍议外语学院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问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2):77-78.

作者:杨小岑 单位: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