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及策略(5篇)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及策略(5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研究

摘要:导入新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精心设计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主要从以问题创设情境导入、以实验探究导入、由生活实际导入、由活动导游戏入四个方面介绍了初中生物课堂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课堂导入;创设情境;实验导入;生活实际;游戏活动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1]。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在导入环节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过来,转移学生的注意方向,这样课堂才会成为高效的课堂。那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导入呢?

一、以问题创设情境导入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初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视频、图片、声音等手段,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趣的问题,生动的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进入情境,就能在思维、课堂知识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如在学习“鸟”这一节课时,笔者用投影播放一只老鹰捕捉兔子的画面,老鹰在空中展翅高飞,一会疾驰、一会缓滑,然后再配用不同的音乐。学生在欣赏老鹰捉兔子的视频后,教师提出问题:鸟的飞行器官是什么?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什么?学生在情境中,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哺乳动物”时,播放狮子捕食羚羊的视频片段,教师提出问题:狮子追捕羚羊时,羚羊能巧妙的躲闪,说明了什么?狮子也能及时的调节自己的躯体,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观看之余,带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创设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很快识记知识。

二、以实验探究导入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灵魂和生命[2]。初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爱动手操作和探索,而生物教学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教师精心设计实验,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实验、学生独立实验等方式导入新课,不但让学生感兴趣,也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复杂的生命现象变得直观、形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用“吹澄清的石灰水”的实验进行导入,学生分小组,每组分发一瓶石灰水,用自己的吸管去吹石灰水,发现水变浑浊,学生特别好奇,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时,教师让学生每人捏一个塑料瓶,在感受塑料瓶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搞明白瓶内气体流动与外界压力的关系,学生做实验的同时也用实验解决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这样巧妙的设计,精心引导学生探究新问题,使学生在探究的状态下轻松掌握了新知识。

三、由生活实际导入

新课程标准生物课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中的素材比比皆是,可以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实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素材来导入新课。一方面,用实际生活素材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现象又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导火线,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如学习“人们对细菌的利用”时,用家庭中做的酸奶导入新课,学生品尝酸奶的同时,理解人类对细菌的利用。这样的导入,来自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降低了教学盲目性,激发学生积极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四、由活动游戏导入

活动、游戏都是青少年的最爱,在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和思考,提高了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投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索和学习。如在“运动系统的构成”这一课,导入时,让相邻的两位学生掰手腕比赛,利用三分钟,比赛三回合。比赛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在掰手腕过程中,你的肌肉是怎样运动的?这样把学生在游戏中的热情转移到了思考中,提高教学效果。在教授“神经系统的调节”这节课时,让一个同学坐在板凳上,教师用小锤子轻击该学生的膝盖,学生看到了膝跳反应,再学习本节课的神经系统的调节就有了浓厚的兴趣。总之,导入新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只有精心设计的导入,才能假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学生及时地进入学习的氛围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参考文献:

[1]毛诗怡.浅议历史课堂导入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162-163.

[2]蒋永玲.增强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2016(27):140.

[3]冯雪梅.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4):28.

作者:徐彩彦 单位:静宁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物生活化体验式教学

[摘要]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总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中多融入生活化元素,并且多鼓励学生将学过的内容和生活进行联系,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与实践。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体验式教学

生活化体验式教学的融入,可以为初中生物课堂注入很多新的色彩,能够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及素养展开有效锻炼。初中生物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上有较好基础,很多知识点都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我们要多尝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构建生活化的趣味课堂,让生活化体验式教学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知识内容。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生活化体验式课堂有不同的构建形式,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将自己的背景知识用于辅助课本内容的理解吸收中,实现高效课堂的营造。学生具备的很多生活知识或者说来自于生活中的常识,往往可以成为大家理解吸收课本中教学内容的背景及依托,对此,我们要非常了解,并且对于学生已有的这部分知识经验加以充分利用。以这样的模式组织构建的课堂教学不仅会更有活力,学生理解吸收很多具体知识内容的障碍也可以消除,能够让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效率更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各种利用形式,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学开端进行知识导入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教学铺陈,以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吸引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理解认识新知内容形成铺垫。比如:教学“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花已经非常熟悉,但是总体来说,花的结构学生并不具备体系化的认识。一说到花,学生想到的大概首先是花冠,还可能会认为花冠就是花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课堂上我们在给学生讲解花的结构时要在这一认知上首先进行更正,要让学生意识到,花的主要部分并非花冠,而是雄蕊和雌蕊。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有序、重点突出地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以这样的方式构建的教学实施过程,总体上既实现了对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应用,同时,也弥补了学生过往认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偏差,可以让学生体系化地接触新课内容,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探究情境

设计问题探究教学情境,这种方法在课堂上经常会用到,我们在展开这样的教学环节时,不妨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或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构建,融入生活常识的问题创设更容易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教师在设计教学展开过程,尤其是设计提问内容时,首先要结合教学知识点思考探析,学生在这个领域或者这个方面具备哪些背景知识。在这个前提下,再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以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导入教学知识点,实现高效课堂的营造。例如:学习“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时,教师可以以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作为教学开端,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知识入手,举许多生活中的事例,如“煮菜时不放水,锅里也会有很多水,水从哪儿来?”“到菜市场买菜,往往会挑叶片舒展、植株挺拔的菜,这是为什么?”以这样的设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起到了哪些作用。学生会在问题的激发下思维越来越活跃,并且会在对于这些生活化背景的问题的探究中,逐渐了解与认识到本课内容的知识重点,给学生系统化地学习吸收新课内容形成良好的教学开端。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这是一种非常灵活有效的教学组织与构建的方式,这样的提问模式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且形成更加深入的对于新课内容的了解与探究兴趣。

三、设计生活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是生物课教学中的重要构成,我们在组织与设计实验课时,也可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新课程标准下,对于生物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创设探究性实验,以此来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原因。探究性实验的展开中,最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展开一些基于生活背景的问题的思考分析,然后自己设计实验方法流程,对于相应问题展开分析验证。这样的实验课起到的训练效果会更明显,学生操作起来相对轻松,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的锻炼也更深入。因此,我们在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中,可以多尝试生活化的实验探究活动的组织设计,在深化知识教学的同时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学习完呼吸作用,了解了其原理后,为了让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与掌握,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开放式的实验课题让学生来探究,如让学生探究水果的保鲜条件。基于这个具备生活化色彩,同时相对开放的实验探究主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加以完成。先由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的新鲜苹果在下列三种情况的保鲜效果:室温、低温;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干燥、湿润。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水果保鲜的适宜条件: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整个实验学生在小组配合的背景下完成,对比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后,会对于这部分知识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及学习印象。因此,我们应当多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活化实验探究活动,这对于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形成很有帮助。

作者:侯俊遥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第三篇: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初中生物这门课程的发展基于实验,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并用手脑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学习印象。为此,阐述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的意义,以及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意义;运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的意义

1.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加容易把握教材的学习内容

因为生物学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其属于理工课程,教材中从表面看简单的概念、规律常常超出了学生的想象,学生难以学习和掌握。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能够以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呈现单调、乏味的教学知识,从而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

以心理学的发展作为视角而言,初中学生的思维主导依旧是形象思维,也就是记忆形象直观事物的时间比较长,且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初中生具备较强的好奇心理,其注意力容易被独特和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因为实验教学法有着较强的趣味性、探究性,所以常常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有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的对策

1.有效地应用边学边实验教学法

边学边实验教学法指的是基于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实验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以及可以通过实验培养自身探究生物知识的技能。像是在做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要求在观察实验前掌握应用显微镜和取得洋葱表皮细胞的方法。在实验中,学生碰到不明白之处,还应当咨询教师,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如此的实验教学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可以思索,也能够让教师明确学生面临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实施有效的指导。实验的时间把握比较灵活,可长可短,学生可以思考和理解实验结论,从而迅速地掌握知识和加深学习的印象。

2.有效地统一生活实际进行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作为一种证明手段非常关键。并且,生活是生物知识的渊源。为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当联系实际生活,如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鉴于此,在如此的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当跟实际生活现状相联系,而学生的自主探究方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联系生活实际的实验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呼吸作用问题的情况下,能够以“保鲜水果”这种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作为实验的条件,教师能够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观察与理解设计最为理想的保鲜水果的方式。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大家面前能够呈现各种保鲜水果的效果,学生也能够明确各种保鲜水果的方式获得的效果存在差异性。为此,学生能够思索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最后,在比较和分析学生的各种保鲜水果方式之后,能够明确水果保鲜程度的制约要素是湿度、空气流通性、气温等,并且能够懂得在最适宜的湿度、低氧、低温情况下可以实现十分理想的保鲜效果。

3.注重实验的探究和合作过程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讲,实验教学法的科学应用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此,在实验教学当中,不可以一味地示范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模仿,而是应当结合教材内容,然后进行有效地指导,甚至在学生的实验中进行参与,多多激励学生间的合作与探究,在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合作观念。在学生碰到问题的情况下,并非直接给学生进行解答,而是应当启发学生自主地实施处理的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实施分组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可以划分实验为若干环节,再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各自开展实验,碰到不明白之处能够实时地沟通,如果学习小组也处理不了,那么能够直接报告给教师,防止存在问题而不提问教师的尴尬现象出现。如此一来,不但使学生增长知识,而且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从而创设优良的教学气氛,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其学习印象的加深和对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从原先的被动学习向积极探究与主动接受转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并且,实验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用于探究、团结协作等的良好品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推广与应用实验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傅冠伟.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7,(06).

[2]涂传勇.浅析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生物教学[J].学苑教育,2017,(07).

作者:辛宁 丁素娟 张秋红 单位: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生物是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根据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的关系,以及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理念,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的目的能独自制定并实施计划。二是要学会分析试验现象,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并且用分析结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重视能力和方法的教学

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能力和方法是关键。老师在平时实验教学中,除了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研究的方式方法。通过研究方法的学习促进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因此,生物实验教学不能为实验而实验,必须重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通过实验的分析,使学生获得生物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重视实验设计的思路

实验设计思路教学是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重难点。有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快速完成实验,不对实验的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情况降低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探究酸雨对植物生产的影响”的实验,通过常识学习得知废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酸雨,酸雨对植物产生危害。为了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设计思路主要为:先让学生了解酸雨,通过实验室的材料模拟酸雨。选取长势相同的三种植物各两盆,向学生讲解实验要求,每天分别用模拟的酸雨溶液与清水浇灌盆栽。在这个实验的讲解过程中,重点要向学生讲解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例如,怎么设置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实验中有哪些干扰因素、通过哪些方式避免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等等。课堂讲解结束后让学生回去边做实验边记录植物变化,培养课外的实验能力。等实验期结束后,再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讲解分析,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教会学生实验设计的思路分析,并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完成,这样才能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3.重视学生探究实验的自主性

老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并不是上课时间结束学生就完成学习。课堂中可能实验材料往往比较单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老师需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去探究实验的思维。例如,在探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同一个地方同一类植物受太阳照射的多少其生长情况的不同,在增加学生观察面的同时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

4.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

生物实验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主要是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生物实验不仅仅是实验的操作过程,更多的是需要学会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对结果的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做到能够恰当地描述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实验结果。这不仅促进学生对于实验相关知识的吸收,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5.重视学生团队协作配合

学生在以后的生物学习中会面临比较复杂的情况和环境,单靠个人能力很难完全处理问题。因此,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社会交际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例如,在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中,可以分工协作,一名学生负责饲养,一名学生负责观察,一名学生负责记录,最后一名学生负责实验报告的编写。通过这种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生物实验,不仅增加了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学习,也培养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对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也有显著的作用。总之,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分析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新课程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作者:崔娜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徐山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研究,对初中生物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课堂形式,教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生物课是一门灵活性较强的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包含了很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和生物现象,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但是目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对生物教学的要求,所以迫切需要好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初中生物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一、目前初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枯燥乏味,硬件资源缺乏

生物课程的教学需要课堂内的学习和课堂外的实践相互结合,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但目前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比较枯燥乏味,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课堂内容的学习,课后没有必要的练习作业和课程实验,这样学生接受的都是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的练习,学生只能靠理解死记硬背。可能有些教师想要安排学生做实验,但学校却没有相应的实验器材支持,教师也只能把关注点放在课堂上。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新课改对初中生物的教材提出了新的目标,对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的大部分教师根本达不到这些要求,不能对生物教程有很深的理解,更不用说对课程进行创新。现代生物技术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发现,需要教师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最新生物科学信息。

(三)课堂形式单一,缺乏创造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形式上没有创新,还是采取一贯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初中生物本身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主要教学对象就是自然界的生物和生物现象,教材反而是将生动具体的东西总结成了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还延续现在的教学方式,那就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四)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究意识

在教师长久以来“灌输式”的方法教育下,学生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只要记住老师划的重点,考试及格那生物这门课程就算学好了,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生物的兴趣,更别提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并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素养的意识,也没有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生物科学相关信息,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过于狭隘。

二、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生物科学硬件设施,优化课程资源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教材已经有了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学校要根据教材要求大力支持生物教学,完善生物实验相关器材,配合教师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增加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即时巩固,对于能做实验呈现的坚决通过实验来表现,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完成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自己去观察生物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与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能否实现有效的突破,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思维,对新的生物科学技术有很强的敏感度,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水平,转变课堂教学思维,从课堂内和课堂外全面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开发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打破常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多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分享自己在生物科学方面的所见所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者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生物现象,设计实验过程,发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带领学生去大自然感受生物体和生物现象,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之下,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物教学中,要学校和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支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提高生物科学知识,促进初中生物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常金.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4,(05):142.

[2]张延龙.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生物技术世界,2015,(07):158.

作者:魏波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鱼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