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旅游资源探讨

初中地理教学旅游资源探讨

[摘要]

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结合教学实践,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主题内容紧扣地方气息,利用多媒体辅助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强化实践体验四个方面探讨利用地方旅游资源渗透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旅游资源;地理教学;渗透;提升

利用地方旅游资源渗透初中地理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价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融合。校本课程比国家课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适应地方和学生的需要。

一、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难满足学生带有地域性的发展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常常产生陌生感。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形成的不可忽视的阶段,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要依赖于社会实践,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观察、调查、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惠东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九龙峰的谭公祖庙、新庵的西来古刹、增光的龙岩寺、吉隆的石庵、稔山的雷鸣庵等民间宗教寺庙,构成了有惠东县特色的文化景观;绵长的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的簨寮海湾海景旖旎、岩礁神奇,令人流连忘返;惠东的高潭镇被称为“广东井冈山”,中洞村更有“东江红都”之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中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客家民宅,体验民风民俗,参观名胜古迹,感受民族文化,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二、主题内容紧扣地方气息

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需要利用当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初中地理教材版本多,教材内容不可能完全适应区域差异,有的教学内容与当地的环境不符,如果教师只教“教材”,必然会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体现地域特点。惠东县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港口管委会拥有全国迄今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的簨寮海湾海景旖旎,岩礁神奇,令人流连忘返,平海的双月湾沙滩绵延二十公里,沙白水蓝、波平浪柔,是观海听潮、休闲旅游的绝好去处。教师可抓住保护海洋资源,减小海域污染的主题,紧扣地方气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主题内容紧扣本土气息,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共鸣,由此也增强了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增强校本课程的德育时效性。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课程教学

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处理图像、动画、影视、声音、文字等的功能,将诸多的地理信息展现于地理课堂,把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变得具体,有趣味,避免了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简单循环。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这样,必然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为载体,将惠东古朴的民俗风情、迷人的海湾、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等旅游资源化抽象为具体,以动态的图片、音频、文字深情并茂地展现出来,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由此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性课堂,采用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建立信息技术专题网站,进行探究活动,搭建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利用网络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四、活动设计强化实践体验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是以理解、体验和感悟为基础的生活方式重建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生活方式的过程,是围绕地理问题进行的多向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学活动要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大胆进行教材整合,动态的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近古老的村寨探寻惠东悠久的历史文化,体会惠东数千年来积淀的文明,关注身边的地理,增强情感体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让学生当导游,为游客解说旅游景点的情况,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还可举办旅游摄影图片展,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感知家乡的变化,体验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作者:王东 单位:广东惠东县平山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