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简析(3篇)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简析(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通过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认知情况调查,找出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鼓励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加入师资队伍,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等的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进入“L型”新常态,“万众创新、大众创新创业”成为新时代潮流。随着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重大机遇。在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因此,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1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作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的子项目,专注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本调查以江西南昌4所高职院校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183份,回收率91.5%,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认知情况,具体调查结果如下:(1)师资队伍建设的满意度。数据显示,对于师资队伍建设非常满意的仅占15.30%,而不满意的比例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24.59%,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占比为60.11%。(2)师资队伍的来源状况。数据显示,学校的教师占比为89.07%,而来自对口企业及其相关培训机构的教师占比为10.93%。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专业教师占比为33.33%,而高达55.74%的创新创业教师是学校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3)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数据显示,认为教师实战经验比较缺乏的占比为71.58%,认为校外创新创业教师缺乏的占比为74.86%,没有有效合理整合校内与校外师资力量的占比为51.91%,而对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培训投入不足的占比为40.98%,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没有明确遴选标准的占比为36.07%。存在的问题如图1所示。(4)师资队伍创新创业任职条件。数据显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应该理论知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占比为63.39%,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占比为88.52%,认为教师能够介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各个阶段的占比为39.83%,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应由创新创业成功人士来担任,比如企业老板、事业有成的校友以及专家等,这个比例为83.06%。

2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一些高职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部分教师学校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这个比例高达55.74%,这些教师除了缺乏实际的创新创业经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外,科研的创新能力也比较薄弱,导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太明显。通过调查与访谈,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作为一名合格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既要有牢固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基础,又要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经验和创新创业经历,以及所在专业创新科研成果。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开始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浓厚兴趣,而高职院校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却极具匮乏。高达71.58%的学认为教师实战经验比较缺乏,大部分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时,由于没有真正在创新创业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过,所以只能照本宣科,将书本上纯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降低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师资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制约因素。

2.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质量参差不齐。首先,由于学科建设需求或响应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很多经管或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开始涉足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没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多依赖于传统应试类的教学模式,只是照本宣科进行单向的课本知识灌输,这类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教师水平也存在差异。以上调查中,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占比为88.52%,反映了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其次,有些高职院校在吸收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还自主培养了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师资队伍,但由于个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差异,教学质量水平差异比较大。有些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不但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而且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也很欠缺。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一支质量过硬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2.3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缺乏科研成果和创新创业实践经历

目前,虽然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中都是从理论到理论,都只局限在理论层面,没有企业管理的实践经历和创新创业体验,也没有具体的科研项目成果,以上调查中不满意的学生比例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24.59%,说明了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重要性。这些教师只重视单向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观念的灌输,很少关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技能。科研成果的缺乏和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缺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

3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

3.1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力量,要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结构合理的由校内专职教师、校外企业家兼职和校外成功创新创业者组成的综合性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要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教师的培养,遵循“走出去”的原则。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对创新创业骨干教师的理论知识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活动,让其学习最前沿理论知,掌握最新的学科动态,积累充裕的创新创业知识。其次,制定走出去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前往企业挂职锻炼、参观学习,或创新创业一线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机构、运营机制、法律法规等,以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技能,培养双型教师队伍。

3.2鼓励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加入师资队伍

在加强本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应聘请社会上一些既有创新创业经验又有理论素养的成功企业家、创新创业者从事兼职创新创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充分吸引企业家或创新创业者加入教师队伍。从社会各界聘请具备学术背景的行业专家、创新创业精英等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既有创新创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坚持“引进来”的原则。企业成功人士与专业创新创业师资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可以聘请成功的创新创业家、企业家、技术创新专家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吸引他们到创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补的复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把企业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企业技术骨干等聘请到学校来,开设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以解决学生创新创业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这些校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其能更好完成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的教学。

3.3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化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这些专兼职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了解创新理论与创业实践的内涵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通过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论文、著作以及研究成果等文献资料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素养;其次,要加强教师与其他专业领域的教师或企业家之间的合作,促进不同专业知识的碰撞,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素养。最后,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系统培训,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逐渐提高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使教师真正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张润锁,安宇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模式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6).

[2]刘春艳,魏湛冰,刘建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J].经营与管理,2015(8).

[3]杨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策略探讨[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中青年学者论坛,2015.

[4]易苗.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路径[J].教师教育论,2016,29(11).

作者:俞林辉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创新创业教育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探讨

摘要:信息素养是创新创业的动力源,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缺失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论为指导抓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构建信息素养模型评价体系,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开展信息素养专题培训等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信息素养;高职院校教师

2015年9月20日,国务院办公室颁布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的要求。作为承担培养面向生产一线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职责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只有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创新或者创业。高职院校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海量信息,面对信息从数量、性质和形式上的爆发式更新,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具备必要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迎接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挑战。

1创新创业与信息素养的关系辨析

首先,信息素养是创新创业活动中必备的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了广博知识的信息意识,是自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素养为创新创业人才在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备的能力。其次,信息素养是创新创业活动中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当今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如何从中筛选、甄别,有效地评估选择其中的有用信息,才不至于被信息海洋所淹没,因而,信息素养的提高可以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再次,信息素养是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动力源。信息素养能够将有效信息与知识结构融合,对有效信息进行思考判断,形成自己的创新创业的观点,完成创新创业的具体任务。同时,由于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愿望与行为,因而,信息素养成为了创新创业的动力源。

2创新创业教育中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缺失的困境

2.1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令人堪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然而,信息能力作为信息素养的核心,目前高职教师的信息能力现状令人堪忧。笔者从本市高职院校调查数据显示: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多数处于明白阶段和熟悉阶段,分别为25.96%和22.49%,所谓的明白阶段是知道怎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到一些特定的教学情境与任务中;熟悉阶段是习惯于在某些教学情境或任务中应用信息技术;而调整阶段是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及相关软件,经常思考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其的功能;创新应用阶段是能够创造性地将所掌握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中,高职教师信息能力在调整阶段和创新应用阶段有所不足。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分析如图1所示。

2.2信息素养相关培训的效果效益不到位

重视信息素养与学科课程整合等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培训,才能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利用技术和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但是,据调研统计,多数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仅限于制作WORD文档和编辑PPT等课件,课堂教学基本是课本“搬家”和PPT内容展示。培训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在低应用水平重复。纵观本市高职开展的信息素养相关培训,基本上属于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通用培训,参与培训的人员由于学科专业不同、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培训内容设计很难照顾到各学科和各知识背景人员。设想将各个专业课、计算机技术、创新创业课程教师汇聚一堂的信息素养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效果非常不明显。

2.3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亟待提高

领导重视是关键,本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但是,教育信息化基本未召集构成部门负责人研究、协商和解决地域内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问题,更不用说区域内形成高职院校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和协同推进的工作协调机制了。信息化领导力来源于对信息化带动创新创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以及对支撑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宏观和方向上的共识。但一些高职院校对新技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融合意识滞后,既不开展持续性的信息素养应用相关校本培训,也没有相应制度建设,以及激励和保障机制。

2.4信息素养提高的激励和约束政策措施不到位

由于信息素养提高的激励和约束政策措施不到位,学校和教师缺乏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动力。在这样的状况下,高职教师是否运用信息素养开展教学活动一个样,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成效好坏一个样,导致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不少高职教师以“年纪偏大、浪费时间、没有信息技术知识”或者“没有应用动力”等原因基本保持着传统教学模式。另外,搜寻、修改和完善“课件”时间成本过高,也是影响高职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甚至有一些教师对此抵触情绪很大,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处在基本的认知阶段,导致教学质量提升十分有限,阻碍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3创新创业教育中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对策

3.1以系统论为指导抓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强化高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认识、规划、建设、应用、发展和完善的能力,提升教育技术运用力和信息技术支撑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以系统论为指导,从系统工程入手来抓教育的信息化工程,也应该从系统论角度,从系统工程入手来抓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工作,特别是一些影响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深层次的问题更不容忽视,而要成为抓好提高教师信息化素质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3.2构建信息素养模型评价体系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选拔。高职教师具备比较高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教学经验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而构建信息素养模型评价体系可以充分体现出高职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的岗位胜任力,反映出高职教师在此项活动中的内外成功因素,更有利于指导和选拔优秀教师,同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高职教师可以采取进一步培训,直至达到信息素养模型评价指标。其次,基于信息素养模型评价体系,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要求,为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高职教师专业确定了发展目标与方向,其基础、扩展、融合、贯通四个层级的划分提供了教师判断自己的信息素养水平的依据。以此为基础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教师培训是近几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3.3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

深化“互联网”+“教育”认识,强化重构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创新创业教学范式的理念。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互联网”+“教育”,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思考教育的发展问题,也是变革“教”和“学”方式,思考解构传统教育教学范式、重构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新的教育教学范式的问题:“教”是在教的资源极大丰富的环境下,如何借助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重组教学资源、变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探究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素质以及创业家才能等。“学”是在校内“教”的巨大信息量和校外存在的海量信息量环境下,如何以E-Learning,U-Learning或者M-Learning等方式开展自主和协作学习活动,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教育”+“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是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下思考基于互联网络的信息技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教”注重的是知识的展现方式,“学”注重的是教的内容丰富多彩。

3.4开展信息素养专题培训

首先,需要强化信息能力方面的训练,帮助高职教师准确分析信息需求,正确表达问题,识别信息源,评估寻找信息的过程,最快获得需要的正确、真实信息。培训对象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入学报名开始强化实践能力的培训,培训中的管理、交流等活动更多通过线上的虚拟空间开展。应该充分考虑学用结合,设定具体、可以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目标。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高职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对于职级比较高、年龄比较大的高职教师,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帮助他们学会网络环境下的新的基本技能,克服对信息技术、虚拟社会的恐惧。对于年轻高职教师,需要重点培养他们遵守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和抵制非法信息等的基本信息道德。

参考文献:

[1]吕英芳.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培训途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0).

[2]胡明清,韩剑义.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研究[J].河北企业,2016(11).

[3]顾建芳.基于信息化社会的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提升策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1).

[4]崔惠斌.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J].中国高校科技,2017(3).

作者:俞林辉 曹静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保障对策

摘要:培养学生创业的热情,是高职教育必须的和根本的改革,提供个案创业教育的调查,分析了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创业扶持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构建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的保障等的保障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保障

构建创新型社会,培养社会创新意识,营造创业氛围,必须依靠创业教育的力量。高职院校作为专门的职业教育,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创业热情,因而在创业中有着自身独到的优势。据麦可思对2015届高职毕业生调查发现,半年以后创业占比达3.9%,三年后还在创业占比高达47.5%,2013年高职生创业为社会贡献了92.3万个就业岗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不断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开始将创业视为一种职业发展方向。创业是一门可以传授的学科,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传授学生管理、创业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创业的热情,是高职教育必须的和根本的改革。

1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个案调查

为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作者以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为个案进行了调查。笔者通过社交软件发放电子问卷和随堂发放的纸质问卷共12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选取的样本均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完成调查问卷填答的114人中,其中男性70人,占总人数的61.4%;女性44人,占总人数的38.6%。调查的专业涉及到土木工程系、建筑系、管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是分析对创业帮助最大的教育形式、创业导师教育的影响力以及对创业教育最不满意的地方等三个方面。

1.1对创业帮助的教育形式

在参与调查问卷的中,认为选修类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9.8%;认为必修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的占比为6.3%;认为融合在就业指导中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4.6%;认为创业计划大赛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5.6%;认为创业知识讲座对创业帮助最大的占比为12.5%;认为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对创业帮助占比为2.1%;认为由创业孵化器提供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为22.9%;认为其它形式对创业帮助最大的占比为6.2%,选修课程内容丰富,有益于提升同学们的实战能力,深受同学们喜爱也就不足为奇。如图1所示。

1.2创业导师的影响力

在参与调查问卷的中,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没有帮助的占比为22.8%;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点帮助的占比为24.6%;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一般帮助的占比为24.6%;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较大帮助的占比为17.5%;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很有帮助的占比为10.5%;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创业者认为创业导师对自身创业有较大帮助或很有帮助的仅占比28%,说明创业导师并没有起到明显的帮助作用,创业导师的辅导机制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如图2所示。

1.3对创业教育不满意的方面

在参与本次调查问卷填答的同学中,对课程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人群占比为22.8%;对师资不满意的占比为14%;对项目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8.8%;对竞赛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8.8%;对讲座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3.5%;对创业辅导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7%;对基金支持不满意的占比为22.8%;对氛围不满意的占比为12.3%。如图3所示。

2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个案调查问题分析

2.1高职创业教育准切入点比较模糊

高职院校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特征,找准切入点后,要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从我国高职学生持有强烈愿望创业的学生一是由于家庭现状所迫为改变命运而选择创业,二是高职生在校一般担任班级干部,喜欢扮演管理和领导角色,三是经济新常态下政府与社会倡导大众创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对于占相当比例的高职贫困生创业也就有了特殊的热度。以上三类学生可以作为高职创业教育的切入点,这样的群体非常适合值得培养。而在以上的调查中,由创业孵化器提供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最高,而企业孵化器资源恰恰是高职学院比较偏弱的项目,因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从覆盖群体、内容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高职生创业教育课程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以上调查中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没有帮助的占比达到了22.8%,创业导师的帮助作用亟待加强。当前,我国很少有高职学院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高职生创业教育对学生具体帮助只是还停留在风险、技能、技巧、政策、形势分析等层面的理论分析上,案例过时,而且缺乏深入的调查跟踪,而且能继续发展的案例非常少。所以这些称不上成功案例的“案例”是不能作为教学的。目前的高职生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尽快组建完善。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比如,创业学院负责的只有五个老师。虽然不可能招聘很多专业老师负责创业学院,但可以利用两课老师、辅导员、就业指导师和心理教师等资源,由创业学院将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组建起来。

2.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质量无法保证

从课程设置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目前主要是在某个课程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小部分内容,或设置一些相关的选修课,授课时间短,质量无法保障。没有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没有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幸福课程等形成体系,有机结合,让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多样性、系统性、层次性的课程体系。无法从理论的高度解释高职生创业活动的各种特点,探索高职学生创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或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创业经验。在接受创业课程的辅导时感觉受益颇多,甚至认为听完这些课程就可以顺利创业了,但是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实际问题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比如,虽然创投领域氛围良好,投资机构多、可投资金多,但是作为学生创业者却在获得融资方面备感压力,以上调查中对基金支持不满意的占比为22.8%,就说明了学生创业较难获得融资。

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对策

3.1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建议高职院校根据创业一线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阶段的进阶课程,将课程设置体系化、阶段化、个性化。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张有弛、有虚有实,要有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高度的统括性课程;又要有充分结合实践经验,能够充分提升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的实操性课程。既要能够通过课程的讲授与价值观念的输出帮助同学们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创业观念;又要能够在输出观念、输出知识的同时输出价值,让创业课程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审视和定义创业教育,一切以创造价值,培养人才为核心观点,让那些只要能够解决同学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例如缺人、缺钱、缺智的解决方案都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所用。进一步将好的方法、好的观念、好的人才、好的机制都引入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体系中来,不断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践能力。

3.2建立完善的创业扶持机制

比如高校创业孵化器、高校创业基金、高校创业大赛组织等,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支持,降低学生创业的门槛,使得创业变成一件和就业一样平常的事情。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作为企业导师,向学生讲解关于企业、经济、世界形势的最新知识,使得学生能获得当今世界最新的信息,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创业点子,积累更多的商业经验,为创业做好准备。另外,在政策发展中应提升各项服务政策的相关性,将各种功能与信息聚合到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与机构,通过整合服务,降低政策成本,提升服务的规范性,也提高政策受众的使用效率。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

建议高职院校下大力气建设兼职师资队伍,让那些拥有丰富创业经历且乐于分享的人成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讲授者与一线参与者;充分利用全职教师的专业性建立起一套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问题和创业实战为导向的创业教学方法和体系,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完善校企合作,鼓励全职教师走出校园接触创业者、接触创业企业、深入一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结合一线调研的启发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建设高质量资源院校的大背景下建设出一支自我更新及繁殖能力的一流创业教育体系。

3.4构建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的保障

学生参与创业类实习对最终做出创业决策,形成创业意愿有着显著的作用。在目前大学生实习活动泛滥的情况下,参与创业类实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这类实习有着明显的指向性,同时有着明确的环境特征。创业类实习活动对积累一线创业经验、培养创业嗅觉、感知创业环境、形成创业团队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目前院校在大力推动以大学生创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就业通道时,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到一线创业环境,在直接感知与接触中形成自己对创业之路的认识和看法,同时通过结识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更有助于促进创业小组与团队的形成,让创业过程更具备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沈欣.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5(10).

[2]刘丁慧,侯盈权.高职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3]高美兰,白树全,丁振波,等.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认识现状调研和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6(24).

[4]朱倩.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作者:曹静 俞林辉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