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5篇)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5篇)

第一篇:企业建设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实践

摘要:

大学生在高校的创业教育还仅仅是一个阶段,它还应当与现代企业建设相链接,成为社会网络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将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与现代化企业建设相融合,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要将其嵌入到社会网络之中,融入到现代化企业的建设过程之中,探索全新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与现代化企业转型升级的融合路径,把握现代化企业发展市场的契机,整合社会各项资源,开展多项业务的商业活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

现代化企业;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实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引发社会的关注,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会复杂的网络相链接,在嵌入的视角之下实现现代化企业建设进程中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要基于以创业拉动就业的宗旨,开拓大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以缓解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达成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现代化企业建设中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创业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而提出的,它的主要意旨在于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培育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和意识,提高大学生适应市场竞争下企业需求的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毕竟有限,要受到诸多因素如:师资环境、教师背景、科研项目等的限制,这就需要将对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融入和嵌入到社会环境之中,在现代化企业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之中整合各项资源,探索现代化企业建设进程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全新路径,形成新时代的创业教育观念,营造出虚拟现代化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和空间,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提供更为宽泛的学习空间,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潜能,使大学生能够满足和符合现代化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创造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岗位,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创业绩效,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成功率,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前行和发展。通过创建虚拟现代化企业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在虚拟的空间和仿真环境中获得乐趣,在虚拟企业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索具有一定特色的虚拟企业法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模拟企业的现代化运作过程,增强大学生用课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机会,并通过虚拟企业平台的模拟实践操作和学习,累积创业经验。

二、基于虚拟企业开展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内容

在我国的现代化企业建设过程中,可以基于虚拟企业创设不同的创业模拟实验平台,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仿真实践平台,直观而形象地展示企业现代化运营的全部过程,增强大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经验,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真实地锻炼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

1.现代化企业经营实战

在这个现代化企业经营实战中,大学生可以模拟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涉入到企业的现代化决策、财务预算、市场估算、产品计算等内容,并从多个角度思量和考察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反复的实践模拟练习操作,获得现代化企业的经营实践经验,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能够准确、良好地实现对企业的资源分配、市场竞争分析、自身市场定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模拟依据。

2.创业之星

这是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的现代化运营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一种仿真软件,它具有更为变幻莫测的复杂环境和竞争环境,可以让大学生在这个平台之中,模拟练习和实践,更好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实现自我的全面成长。

3.ERP软件

在现代化企业的建设过程中,ERP系统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和管理平台,在这个先进的管理系统和平台之下,可以整合企业的所有资源和要素,在实践操作之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模块,通过对模块的实践和练习,使大学生明晰物流管理与财务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其他集成模块相结合,实现一体化流程管理。

4.互动信息平台

这可以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沟通和交流平台,通过在这个平台上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使大学生获得各种有效的信息和技能,通过互动信息平台的时效性传输方式,确定大学生的项目内容和方案,在互动的、自主的创业实践环境中,体验到知识共享、信息互通的乐趣。

5.校企合作项目与实习基地

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网络创业教育的实习基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对应的岗位进行实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创业实践能力。

三、推进现代化企业建设中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路径

1.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度

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融入到社会网络之中,不能局限于高校内部的创业教育环境,还要将其融入到外部社会网络之中,要使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精神成为与市场商业实践行为相融合的精神,从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态度、创业技能和创业行为等方面,实现对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尤其要关注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与中小企业的经济嵌入与融合,使现代化中小企业的市场创业信息和行为与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相衔接,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获取更为丰富而全面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信息、资金和人力资源,与社会现代化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对接,更好地将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知识应用于企业现代化实践之中,提供更为深入而宽泛的网络创业教育服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与现代化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嵌入性,只有当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现代化企业经济活动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获得更为持续而强劲的动力和支撑。

2.构建整合校企资源的虚拟企业平台创业教育模式

在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整合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委托前提下,使双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这就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模式--虚拟企业创业教育模式。这是一种模拟和仿真现代化企业运营过程的全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对应的职位,并扮演相对应的角色,进行仿真的训练和实践,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挖掘自身内在的潜能。在虚拟企业创业教育模式之下,要将博弈论、市场营销与管理、企业战略、基础会计学等课程和知识,渗入到实践教育之中,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创业的经验。并通过ERP模拟课程等实践操作,了解和熟悉现代化企业的财务、决策、供应、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实现对现代化企业一体化管理的全面了解和把握,达到现代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将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训练之中,从而生成创业创新精神和能力。

3.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大学生网络创业环境

当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嵌入到社会网络之中时,我们尤其要关注中小企业与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链接,要优化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的整体优化,如: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倾斜性优先贷款和财政扶持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支持资金的“中介”管理机构以及支持资金合理退出机制等,从而减少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随意性,使之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支持更具有长久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之下,对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还应当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会网络相对接,要整合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创建新型的虚拟企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和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仿真的现代化企业运营平台,提高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经验和实践技能,优化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整体环境,达到“知识溢出”的效应。

作者:陈莹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秋霖.适应与超越之间:大学生创业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6(22).

[2]朱天元.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环境优化的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6(10).

[3]王琰,常虹,吕航.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分析和相关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

[4]严毛新.政府推动型创业教育: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及成因[J].中国高教研究,2011(03).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摘要

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要求,本论文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就业与创业的互动关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优点、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这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大学生;高校;就业创业;互动关系;创新;教育

就业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广大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整体上出现下行趋势,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当前就业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待就业人群庞大,就业岗位稀缺;劳动力供给过剩,企业用工短缺;就业效率低,就业压力大;大学生整体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大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当前和今后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意义重大。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大学生创业率相对比较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平均值为20%,我们国家仅有0.3%[1]。2014届我国应届毕业生平均创业率为2.9%,其中大多为机会型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西部地区的学生比东部沿海的学生创业意识稍微低一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尚未在高校中形成。

1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出路十分迷茫,他们往往倾向于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就业,不愿意到西部欠发达地区锻炼,也不愿意主动参加基层工作,造成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竞争激烈,而西部地区人才紧缺,就业分布不平衡。同时,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对自己的性格、能力认识不够客观,只想选择公务员、企业管理等岗位,不愿意到艰苦的岗位工作,因此导致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在创业的过程中缺乏经验,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创业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在专业方面,一些人才紧缺的专业如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供不应求,但哲学、经济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企业用工紧缩,就业岗位减少,而我国每年毕业生持续增加,加上非应届毕业生就业需求量的扩大,加剧了就业需求与岗位减少之间的矛盾。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毕业生又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大学生就业群体表现出倒挂现象,学历越高,就业越难。当今的经济形势让我们必须看到,创新是国家发展之源,创业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自主创业力量,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2就业与创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在就业与创业的互动关系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创业为主导,应该作为一种驱动力量主导劳动就业的发展,帮助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创业是就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就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来看,“创业带动就业”的潜力未被激发,对就业发展未产生预期的促进作用。以就业为本,创业为主,纵向就业,横向创业的互动思想可以更好地发挥就业和创业的作用,更好地解决就业,促进创业。近几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对就业与创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研究方面,凯尼(Kayne)认为该政策主要体现在新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方面[2]。国内黄敬宝认为,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创业状况、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促进措施和教育等方面[3]。边文霞认为,大学生的择业要求受到学习、发展和情绪等方面的影响[4]。李长安认为,执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就业问题的必需[5]。从中国政府层面上来看,政府对就业与创业的关系的认识从模糊向清晰发展,1999年至2002年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为“提倡高科技创业”,2003年至2006年,中国颁布《关于深入实施创业促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开始提倡创业带动就业,2007年至2010年,对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快出台的步伐。2011年至2013年各级政府开始高度关注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2015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来促进大学生就业。总的来说,在就业与创业的互动关系方面,就业为主线,创业是纵向就业中的一种工具方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学校、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推动就业创业的发展,政府部门通过进一步完善就业法律法规工具,建设公共项目,加大投入,完善高校改革等方法促进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定向培养、加强校企合作等方法全面配合策略。大学生需要转换就业创业理念,提高自身技能,大胆创业,提高就业热情,多学习、多累积创业的宝贵经验,缓解就业择业难的问题。

3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优点

在看到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同时,我们要培养大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挑战的信心,鼓励他们迈出自主创业的脚步。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当代大学生有蓬勃的朝气和活力,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对于创业来说非常宝贵。第二,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高科技方面有一定的知识优势,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技术含量高的一些企业中就业,将自己的智能转换成为资本。第三,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思维比较开阔,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技能,可以紧跟时代潮流,获得非凡的成就。大学生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学以致用,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身的能力。

4当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潜力很大,需要高校充分重视,努力挖掘,做好就业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理念落后,高校重视不够。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重视不够,投入经费不多,把就业率作为就业工作评判指标的同时未在本源上关心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对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创业培养力度不大,大部分高校仅在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前进行突击教育,缺少就业创业教育的一整套培养机制保证。其次,书本教育为主,缺少实践平台。我国的创业教育大多基于书本,通过集体指导进行,书本上理论多,不能真正地吸引学生,而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多以就业创业团体、项目、竞赛为主,活动开展的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异,学生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缺乏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难以得到想要的帮助。再次,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2015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方法。但在我国,从事创业教育的部门主要是团委与学生教育管理部门,教师缺少实践经验,教学形式简单,内容枯燥,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教学质量不高。创业教育体系与学科专业关联度低,创业教育缺乏内在的连贯性,教育的成效不显著。最后,就业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相脱节。目前有关就业创业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方面,与就业创业工作联系不大,而且很多研究将就业与创业割裂开谈,学生对就业和创业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5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5.1政府与企业等方面

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多种场合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政府依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营造创业环境,坚持需求导向,推动模式创新,形成很好的氛围,让千万创业者共同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策略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动力,政府应该从完善就业法规,兴建政府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高校教育改革等众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就业方面,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不能仅仅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判定就业能力,而应从多方面进行权衡,了解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在创业方面,一些成熟的企业可以对创业中的大学生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业务上加强与创业大学生的合作,主动帮助大学生,同时企业可在大学里建立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让有兴趣创业的同学增长知识,多积累创业经验。此外,企业采用定向培养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定期到学校进行委托培养,帮助学生到企业里接受培训和入职工作。

5.2学校方面

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营造鼓励创业的舆论氛围;完善创业指导工作;创造条件,重视创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学校主动、多方联动的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建立“课堂+培训”的创业较高模式;建设高水平的创业服务队伍;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高校需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对有创业意愿的同学进行创业指导,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的指导。各高校要建设、利用好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器、课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立校园创业教育导师微信群、QQ群等,创业项目的指南,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到新兴领域就业,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就业相关岗位。

5.3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自身要多反省自我,努力提高实践技能,积极参加实习培训,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大学生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对自身有清晰准确的定位认识,积极面对经济下行趋势之下的就业困境,坚持“先就业,再择业”的准则,科学调整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大学生要强化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增加实践的机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践经验的原始累积之中,只有专业技能强,才能有工作的主动权。此外,大学生可以将毕业后直接创业的直线就业想法调整为毕业后先就业再创业曲线就业想法,先了解当前形势,再进行创业,保证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中国的创业群体中,大学生群体最为活跃,最有潜力,随着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明显,我们必须看到创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当前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存在普遍的不足与滞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又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建立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作者:苗青 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杰,潘清,李明.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科技创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现代教理,2009(57):122-125.

[3]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4]边文霞.中国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发展需求调查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2).

[5]李长安.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

第三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我国的本科院校,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办学主体由中央办学逐渐转变为地方办学。这些院校由于办学历史较久,加上本身的基础较好,所以逐渐成为地方类院校中的中坚力量[1]。但是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严峻,这些地方行业类院校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问题愈加突出,本文就是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地方行业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1前言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这些高校都是由中央行业部门主管的,主要是为我国电子信息、地质、矿业等行业提供服务,这些高校的建立,使我国的高校形成了很多优势,这些优势与社会行业紧密联系,形成学科特色。近几年,这些地方行业类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问题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基于此,笔者通过本文进行简单的阐述。

2地方行业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现状

2.1创新创业的教育制度不完善

众所周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尤其是地方行业类院校,虽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有所增强,但教育体制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完善。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学校层面建有创新学院、及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全天候向学生开放,虽然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学生指导教师配置不足,学生虽然有了实践场地,却缺乏相应指导,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创新创业上获得教育机会少。

2.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整

我国目前高校的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地方行业类院校同样如此,老师通过课堂传授理论知识,课下带领学生做实验等方式,尤其是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目前依旧存在很多的地方行业类院校,给学生安排了大量的理论专业课程,让学生只是一味的在接受知识,减弱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这对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是极其不利的。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虽然实验开出率高、实验室开发时间高,并且将实验考试纳入课程成绩计算,但学生因为考试侧重点主要在理论,缺乏必要的开放性、验证性实验,学生对于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新性。同时,缺乏系统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没能提供其需要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及技能的培训。

2.3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稀缺

这是目前地方行业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遇到最多的问题。很多地方行业院校在对老师进行考核的时候,更重视教师研究的学术成果,反而忽视了这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实践,导致很多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上缺少意识,教学实践变得形式化[2]。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由于教师都从事了专业领域研究,反而对创业的理念有所忽视,因此,在给学生传授专业方面的知识时,不能依照当前国家对电子信息学科创业的需求给学生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行业院校的教师一般都是博士毕业就直接担任大学教师,自己本身就缺乏创业经验,这也就造成了创业的教育资源不足。

3对地方行业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策略

3.1最大程度上完善创新创业的教育制度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是否能成功进行,取决于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是否完善。完善健全的创新创业制度和政策,才能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科研资金和社会资源上,学校应该加以重视,通过与校外企业合作或者其他途径,给大学生提供将知识转换为能力的实践平台,结合自身院校的行业,可以设立一些项目资金和项目计划,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全力推进地方行业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和本校行业特色,这对于地方行业院校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3]。

3.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安排合理化

只有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安排合理,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合理科学化安排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些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通过学分制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发挥出地方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

3.3提高地方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是教学效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地方行业院校,不仅重视教师的文化程度,更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所以,学校在引进新教师的时候,不仅要对其学历进行比较,更要挑选社会实践丰富的教师,同时,针对学校已有的教师,学校也要定期安排一些培训和交流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今社会,地方行业院校更应该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核心的教育加以重视,通过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制度、科学合理安排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学校师资力量等方式,不断促进我国地方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为我国水、电、矿、油、林等众多行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

作者:刘堂宇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沈小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1-14.

[2]王健,崔泽田.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35):9-10.

[3]魏萍.以科研训练计划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78-80.

第四篇:贫困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

【摘要】

面对愈加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5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贫困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以及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结果表明:贫困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不太乐观,缺乏创业理想和信心;尽管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接受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但接受过的学生屈指可数;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并不好,大多数大学生都希望能学校能加强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尽可能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关键词】

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创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政府、高校、大学生自己等各方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上,高校应当承担领路人的职责,为社会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创新人才。创业教育问题,也就成为高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位于贫困地区的高校,由于其缺乏地域、资金、人才等优势,加之用人单位人才选拔中的误区等原因,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服务工作的开展存在着更大的难度。本文对云南某贫困地区高校大学生做了关于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对其今后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提示。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参与该项调查的学生人数有500名。他们是云南某贫困地区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来自于10个不同的专业。

1.2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问卷由37个关于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教育现状的题目组成。

1.3数据分析

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来调查大学生关于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2调查结果和讨论

为了能系统地了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现状,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学校的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和困难。

2.1创业的态度

“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提出,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片广阔的空间。而大学生们,尤其是贫困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并未对创业持有较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多达9.4%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过创业的打算,尽管有83%的大学生考虑过创业,但真正在进行创业的也只有7.6%。其次,44.4%的大学生认为赚钱是他们创业的主要目的,33.8%的大学生创业是希望挑战自我,实现理想,16.8%的大学生是想通过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当提及对自己创业的前景时,仅有10.2%的大学生充满自信,超过75%的大学生对自己创业感到很迷茫、有压力,甚至有11.4%的大学生觉得自主创业是在。这都体现出贫困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激情不足,缺乏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心,认为自主创业成功的把握不大。

2.2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挖掘大学生创业潜力的必然选择。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多达91%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接受创业教育,只有2.4%持相反的观点。然而,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情况并不理想。高达59.4%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受过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相对而言仅有3.6%的大学生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由此可见,学校的创业教育并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2.3学校的创业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仅有2.6%的大学生觉得学校的创业教育开展得很好,46%的大学生觉得开展得很一般,15.4%的大学生觉得几乎没有,甚至有21.2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学校的创业教育怎么样。同时,65.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实践能力方面的教育,这一点在访谈中受访的学生也有提到,他认为学校关于创业方面的教育模式过多地注重理论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接近70%的大学生希望课程内容能够注重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其次则是市场营销和与自己创业方向相同的实践活动。此外,因为身处贫困地区资金不足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例如纳入大学科技园区提供场地、设备和配套的资金等。

2.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和困难

49.4%的大学生认为资金不足,缺乏专业化和管理服务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27.2%的大学生认为最大障碍是缺少好的项目和明确的创业方向。这和丁养斌(2010)的调查结果有所差异。根据他的调查结果,没有经验,缺少社会关系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这是地域、经济原因造成的,贫困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仍然主要体现在资金问题上。

3结语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知,贫困地区高校的创业教育远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态度还是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都不乐观。大学生的创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日后的发展,也关系到所在学校的长远发展。重视并大力发展学校的创业教育,对于学校和学生均具现实意义。同时作为贫困地区的高校,创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必然也能更好的支持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

作者:李阳 单位: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席升阳.我国的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朱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3]丁养斌,杜宴会.浅谈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4]李运华.广东地方高校学生创业意识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110~114.

基金项目:

本文系云南省昭通学院2016年校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6xj03。

第五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摘要】

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以正确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平台现状,并依此提出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创业创新”是今年两会中提到频次最高的一词,国家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中期待更多“创客脱颖而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当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指明了方向。据统计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是历史的最高水平,有749万的大学毕业生,这个就业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众所周知,由于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需求存在脱节,致使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是一对普遍存在的矛盾体。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外开展创业教育现状:高校创业教育最早产生于美国,以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尔斯•梅斯创设以MBA学员为对象,含有职业训练目的的创业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为肇始。以美国为例,到2005年为止,美国共有1600多个学院开设了2200多种的创业课程,并且建立了100多个研究中心,创业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0年以来,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即平均每250个美国公民就有一个新公司。国内开展创业教育现状:中国开展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从2005年8月起在中国大学中正式启动了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项目。目前教育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本科教学工程”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2年3月,教育部又了《“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足以显得国家对此的高度重视,也显得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成为了一种必然。

二、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调研分析

本文主要是针对西京学院在校学生展开,了解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总结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并提出相关合理的建议。因此对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调查方法主要针对大三学生,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现场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调查回收率为100%;其中男生38人,女生62人;来自农村学生45人,城镇学生55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97人,其他专业3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67%的学生打算毕业后就业,13%的学生创业,13%的学生考研,5%学生出国留学;7%的学生对创业没有了解,60%的学生只是听说过创业,33%的学生对创业有过专门的研究;60%的学生认为创业很困难,55%的学生对创业非常感兴趣,45%的学生认为只要有创业想法就会去实施;而且99%的学生非常有信心,即使创业失败也不会丧失信心。调查中50%的学生认为通过创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91%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4%的学生比较了解学校的创业举措,64%的学生不是很清楚,12%的学生完全不了解;42%的学生想通过学院培养创业思路,61%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63%的学生认为通过创业教育可以明显提升自己的能力。调查中80%的学生都愿意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其中9%的学生愿意参加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4%的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8%学生参加数学建模,2%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而且73%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通过参加基金项目,提升自己在创业方面的能力。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知不清晰

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是很清楚,没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其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其二,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误以为就是教学生开“公司”,再次,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度不够,不轻易冒险,害怕失败,对有创新创业想法毕业生不够理解和宽容,不易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通过对西京学院学生进行调研,对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致体现在:普遍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教学比重小,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以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要求。也由于缺乏相关教材的支撑,授课效果不理想。目前还没有一本统一的统编教材,造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严重。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首先教师要有创新创业意识,才能引导和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能力。然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师的实践经验尚浅,没有一支优良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科研队伍。虽然绝大部分研究生、博士,但他们也是走出校门又迈入校门,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创新创业的经历和经验,没有参加过一线的实际锻炼,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在追求学科的完整性、逻辑性基础上,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直接体现了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质量的价值评判。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急需尽快实施,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内容,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纳入到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来。教育部有关文件《意见》中也有明确要求,提出了重要评价指标,把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创业质量等列入标准,所以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重点的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必然要得到加强,势必将之进一步完善。

(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安排上,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必修课的要求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基本创业技能。同时,还要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实行导师制,创造条件让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大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创业项目选择、创业融资、公司组织管理等提高创业技能的锻炼,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创业技巧。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培养一支科研型、实践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迫在眉睫。对师资的重视也要加大投资,既可聘请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也可以聘请创业典型人物、成功校友来校讲座,形成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更贴近社会和大学生实际。为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应建立广泛的渠道、采取灵活的方式、全方位地开展,在企业一线、在活动实践中增强经验。

作者:任冬玲 单位:西京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杨宁,王凡等.大学生创新活动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2)

[2]周合兵,罗一帆.构建创新教育大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

[3]赵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平台功能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