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5篇)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5篇)

第一篇:高校学生创业教育

摘要:

创业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能够增加学生创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现阶段高校教育中,多以学生为研究视角,进行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探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困境,进而提出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学生视角;创业教育;困境;推进策略

创业教育是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以培养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时所需的相关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使其成为具有创业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高校应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密切与企业界合作,提高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寻求一种内外环境有机结合的链条式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创新性和开拓性人才的输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改革。

一、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性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市场和知识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创业教育的开展促进了高新技术的转化与发展,引导在校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并且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困难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促进高校教育改革

由于高校受传统培养模式所限,在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重视程度较弱,从而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创业失败、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而创业教育就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变传统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方式,使在校大学生提早地接触到社会工作中去,让高校毕业生在作为求职者的同时,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从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极大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

(二)创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高校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高校培养的人才对国家和社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开拓性和主动性意识不足,缺乏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不仅仅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提高其创业素质和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及技能。

二、学生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

本文对广州大学城5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300份,其中有效份数为287份。问卷设计从在校大学生的视角出发,针对各个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调查。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无论是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视度方面来说,还是创业教育具体实施方面来说,学生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概念和态度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总体而言,基于高校学生视角下的创业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困境:

(一)高校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深入

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化,广州大学城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并且在课余时间内开展了各类创业活动,但最终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根据调查中显示,针对学生本身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的认识上,只有30%的学生了解创业教育,并理解创业教育的优势所在,认为创业教育能够帮助解决就业难的现象;而剩下的70%同学中,52%的学生表示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接触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但是具体的教育理念还存在偏差,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指导教育中的一部分,教育价值不大;另外,18%的同学则不清楚创业教育的概念,并有部分同学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盈利,对创业教育的认识错误,不清楚创业教育的旨在目的。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不够健全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得出,目前高校中关于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属于“参差不齐”的程度。首先,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有76%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的,只有少数学院例如经济学院等是作为专业课程来开设,而这也就导致了对许多学生来说,创业教育仅仅只是一门选修课,凭借学生的兴趣或爱好来选择是否学习这门课,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将其作为较为系统的学科和教育模式,这导致使部分高校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不高,教育质量也不太理想。其次,从课程开设时间方面来看,在大一至大三期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仅仅占34%,更多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是放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身上。从理论上来说,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课程模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模式的创业教育,这样会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和质量。

(三)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而言,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极为短缺,教师本身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远远达不到社会对学生教育的要求,加之部分高校没有对创业教育引起重视,导致缺乏专业性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开展创业教育。虽然随着创业教育的逐渐深入,部分学校开始引进专业教学人才,但是大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要大于实践教学,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而从统计的数据上来看,在所有创业教育类课程授课的教师中,专业教师仅占30%,有过创业经历和经验、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13%,而其他授课教师则由党政领导或学院辅导员来担任,占总体比例的53%。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在创业教育都缺乏专业性的教师,说明了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

(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外部支持欠缺

高校是创业教育开展的主体,但是并不意味着只凭借高校的力量就能很好地开展下去,还需要社会外部力量的支持,共同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大多数高校中缺乏健全完善的文化氛围,学校的管理者们大多不太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不会带头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而学校的侧重点则是在于学生成绩的好坏,忽视对创业精神的宣传。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在推行创业教育政策方面缺乏足够明确的有效措施,没有形成整体的创业教育体系,而且在对创业教育政策方面宣传力度也不够,导致很多学生不太了解相关政策,从而促使创业教育的开展处处受阻。

三、学生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合理定义创业教育概念

对于学校来说,就应该对创业教育进行合理地定位,把它提到与传统专业教育同等的地位上来,应该把创业教育提高到学校的人才质量培养的战略高度上来,积极奉行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的理念。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绝不仅仅是针对就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对策,也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体系,全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因此,在充分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及作用的基础之上,学校对其的合理定位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内涵、对象及性质;其次,详细制定创业教育的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构建创业教育的体系;最后,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研究创业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

从调查来看,学生在对待创业教育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创业意识比较薄弱。实际上,由于高校对创业意识培养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只依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帮助来寻找工作,而自己缺少创业意识和内在动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现实到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促使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更有针对性、主动、积极地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三)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掌握相关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是高校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一方面,拟订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开展计划,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创业教育,设置不同的创业教育目标,开设相应的创业学课程。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专业开展不同内容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教育,根据不同的定位和需求分别实施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融合其专业性和普及性。

(四)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保证。对于健全师资队伍,首先是要培养专职的创业教育教师。专职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关键,主要从事相关课程设计与教学,而高校方面也要对相应的教师进行教学规划与教学考核,从而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为创业教育的成功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赵婉君 单位:广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郝平.培养创新人才应作为大学重要职责[N].中国教育报,2010-05-05.

[2]严毛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高等研究,2009,(3).

[3]卢娜.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成人教育,2011,(1).

[4]任路瑶.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

[5]徐小洲.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与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6]黄兆信.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7]梅伟惠.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

第二篇: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参与式教学探索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运用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参与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教师主导因素与学生主体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参与式教学方式运用的必要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挖掘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由于思想观念上重视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等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要有积极的创新创业意识,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参与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基本要素要求

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教师要素

教师是参与式教学方式的主导要素。教师素质是顺利实施参与式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参与式教学方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调整知识结构。教师理念改变了,才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改变。教师应当有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积极引导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任务,围绕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有目的、有组织的思想教育活动。[1]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应当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方式和不同能力的培养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严格把关、鼓励创新、公平考核,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展示个性、鼓励创新、学生热情参与、教学内容贴近现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精品课程。

2.学生要素

学生是参与式教学方式的主体要素。教师在整个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尽可能参与课程设计的各项活动。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和管理,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

参与式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组织策划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1.教师主导策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参与式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活动的准备,精心设计、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备课不仅有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还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知识点的建设要有明确的导向性,教学重点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了解不同专业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形式,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参与式教学的展示形式是生动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启发教学、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小组活动、领取任务、合作学习、讨论辩论,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式教学不是无序学习,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现代大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丰富,思维也很活跃,教师在整个参与式教学活动中,需要做积极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2.学生主体策略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教师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在参与式教学中,课前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考核评价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将教学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师在精心设置了参与活动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遇到问题才能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讨论,在论争中形成学生自己的独立认识。

作者:田彬 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彬.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思考[J].科教导刊,2013(5).

第三篇:高校创业教育法治扩散探析

[摘要]

文章阐述了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的必要性,对高校目前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模式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高校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存在的问题,并从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性、优化教育目标,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团队建设,完善涵化与反馈机制,在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耦合过程中重视法治理念灌输等四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增强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模式;有效接受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治与契约精神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扩散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6SJB710093)、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课题“构建‘法制诚信,道德诚信’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协同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6SYC-123)和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课题“十二五”规划课题“本科院校应用转型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1/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生是社会最具朝气和创造力的特殊群体,承担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面临着无数风险,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其进行创业法治教育,才能实现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模式的研究,及时发现和把握机会,整合有效的创业资源,从而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这是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的必要性

1.加强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在网络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创业教育法治理念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在指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同时,对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也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创业教育法治理念宣传和弘扬的内容,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

2.加强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和实践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专业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将创业教育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在风险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培养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是提高大学生应对和化解风险能力的前提,加强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自己在就业创业途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保持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敢于直面风险,主动应对风险,善于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消除风险的影响,变挑战为动力,从而在磨难中逐步成长,在风险中实现成功。

3.加强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有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使他们形成敢于直面风险的良好心理素质、迎难而上的健全人格和善于化解风险的进取精神,并在解决风险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就、希望和动力,自觉树立起对未来的自信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这也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

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模式的研究

1.单向式模式。该模式主要由教师直接将理念信息传播给大学生,这种模式着重强调了教育者的权威,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教育的“教”字上,认为只要教了就会有效果,没有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反馈,也没有关注信息传播中社会法治环境噪声及对社会联动教育体制等因素。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法治教育中多为单向式扩散模式。

2.互动式模式。该模式在单向式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师生互动环节和学生反馈环节,强调在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两者都是主体。这种模式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完全对等的层次上,忽略了教师和学生本身由于社会地位、年龄、阅历等因素造成的差别影响,更忽略了教师和大学生在法律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社会资源占有率以及对相关法律事件的反应处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大大削弱了创业法治教育的功能。因此,高校利用互动式模式进行大学生创业法治理念的扩散信息传播也存在一些缺陷。

3.混合式模式。该模式将单向式模式和互动式模式的特点进行了结合,并将情景考虑到传播过程中。具体来说,在混合式模式中除了包含教师、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媒介、受教育者、效果等因素,还考虑了社会环境、噪声和反馈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传播的影响。这些因素在整个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扩散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作用。社会法治环境和噪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过程中是时刻存在的,并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扩散的过程和效果。该模式克服了单向式模式没有反馈的弊端,也突破了创业教育的自我封闭性,重视社会环境和噪声等因素,并通过构建抽象化的系统使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理念的扩散过程得以明确,对加深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法治传播过程两者间的内在契合性和相辅相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高校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存在的问题

1.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心理感受。教师对大学生的教育信息传播直接由教师将其所需传播的理念传播给学生,过分依赖于传播者的力量和效果,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客观因素,否定了受众对传播的选择和使用能力。以教育者为中心,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权威性,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教育者的信息权威受到挑战,单向灌输模式势必会加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传统的高校创业教育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过分强调共性要求,忽视个性发展,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这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

2.创业教育课程教师团队的工作素质和教育理念有待提高。传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多为教师课堂灌输,学生几乎没有选择权,也没有进行沟通的主动意识,不能通过反馈渠道进行沟通反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教师对新媒体应用的熟悉程度还不如学生,学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和排斥反应。因此,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的新媒体普及率,提升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3.涵化与反馈机制不完善。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法治理念的扩散在每个环节都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外界环境和噪声也会影响到受众的信息接受。例如,培养理论中提出的涵化影响就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影响。此外,在教育的传播过程中,反馈可以起到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为及时纠正教育模式的偏差起到了关键作用。

4.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耦合过程中欠缺法治理念的灌输。创业教育是传授创业知识,专业教育是传授专业知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主要是让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得以体现,是提高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方式。高校在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的过程中,注重认真研究教学计划、教学评价、师资教材等方面,很少考虑到法治理念的融合,造成了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耦合过程中法治理念的缺失。

四、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有效性的措施

1.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性,优化教育目标。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理念必须要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需要,及时收集和处理学生急需的信息,积极回应学生的需要和诉求,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的必要性,使其了解自身的差距,从而愿意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其思想的内在转化。高校要想创业教育法治扩散活动能够被学生广泛接受,就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兴趣和个人生活、学习状况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出分类,在教育过程中灵活开展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创业教育法治扩散活动必须把大学生的需要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之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选择,并注重教育目标的优化。

2.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团队的建设。法治与契约精神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承载着特殊的价值意义。目前,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教师在收集、加工、审核信息时,需要对良莠不齐、难辨真伪、虚实相交的信息进行客观的认知和合理的评价,对传播给学生的信息进行全面、科学的把关,及时解读和分析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使正处于创业意识发展关键时期和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不被异质信息所干扰,从而更加顺畅地接受主流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教师既要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过滤、整合、加工和传输,提高教育传播信息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也要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把握信息的时效性,对学生进行最新的教育与指导。

3.完善涵化与反馈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理念的传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情感意志、创业意向等。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会推动学生积极进步,产生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为学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反之,和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的消极因素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使其产生消极的创业情绪,对创业教育有所抵制。因此,高校应与政府协同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法治教育,并注重教育内容要紧跟社会大环境。

4.在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耦合过程中重视法治理念灌输。当今社会法治思维以其实践性、可借鉴性、辩证性等特征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法治理念的灌输,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中坚持依法治教的前提。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理念传播过程中社会环境的作用,促进各方相互配合,构筑网络平台,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传播的“虚拟环境”,从而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法治理念全民化扩散的目的。

五、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可以承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神圣使命。高校应着力开展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模式的研究,增强创业教育法治理念的有效性,让大学生在创业风险挑战中发展,在创业风险化解中进步,在创业风险冲击中成长。

作者:卫爱国 单位:盐城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徐州.法律传播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黄兆信,黄丽君,宋兆辉.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必要性、问题及其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3]徐超华.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治意识的塑造[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9).

[4]李亮辉.“创客”时代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6(2).

[5]刘尧飞.我国高校典型创业教育模式与发展对策[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

[6]吴一平.高校应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第四篇: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摘要: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适逢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新风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面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机遇及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新任务,高校要准确把握公益创业教育发展趋势,明晰培育和塑造青年学生理想人格,孕育和启迪青年学生创业梦想,培养和发展青年学生创业能力,引领和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目标任务,探索构建“广谱式”“嵌入式”“精英式”三级递进式公益创业教育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校;公益创业;创新创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实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大决策。公益创业也译为“社会创业”,其作为一种全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兼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助推力量。如今,公益理念的传播普及和创新创业的蓬勃兴起,公益创业作为社会进步的创业新模式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高校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将公益创业教育与青年学生美好的人生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培育、支持青年学生公益创业是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分析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时代境遇,明晰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研究公益创业教育实施路径,对高校深入推进公益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一、认清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时代境遇

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必须认清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任务,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明确定位,顺势而为,推进公益创业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1.适逢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新风尚

我们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为兴国之魂,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举措,体现了时展的必然要求。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当前,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人们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这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为凝聚公益创业共识找到了价值旨归。

2.适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奔涌的创客风潮激发了无数青年学生的青春梦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已经来临。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的普惠措施,有力构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53号)等文件,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然而,公益创业作为舶来品、新事物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认知及其匮乏,支持体系尚未形成,公益创投举步维艰,公益创业项目资金、人才资源十分紧缺,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公益创业教育。

3.面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新机遇

当前,我国正逢经济发展的“三期”叠加,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是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方式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明确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放开公共服务市场准入,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有助于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为公益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前景。

4.面临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新任务

如今,全球新一轮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技术创新和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新的科技革命、新的价值追求、新的教育任务引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担负起经济发展、社会创新的新使命,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理应激励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培养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青年学生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明晰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目标及定位

高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尝试。高校要准确把握公益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增强公益创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任务,准确把握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及其定位。

1.注重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培育和塑造学生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对人的要求在精神层面的理想构建,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正是这种构建结果。正如康德所言,“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2]青年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受到社会结构变化、利益关系调整、思想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现实诉求分化等方面的影响,对青年学生进行包括职业精神、社会价值、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以及商务管理、营销策划等在内的系统教育,应该更加突出理想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精神的培育。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公益创业的公益性、社会性特征,以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经济价值实现为导向,努力培养胸怀天下、关注民生、善于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满足人的自由发展需要,孕育和启迪学生创业梦想

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人需要活得有寄托、有意义、有价值,现实中的每个人都具有道德高尚、情感丰富、悦纳自我、人格完善等精神需求。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也阐明了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追求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需求,“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3]。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们的终极价值目标,正是给了人们一把破除异化的钥匙,帮助人们重新找回久违的人类本质和与生命品质相符合的核心价值。在亿万中国人民迈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征程的当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必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育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业品质,助燃创业梦想,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在公益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3.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和发展学生创业能力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符合青年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有助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并能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最终孵化出生命力强的公益性非盈利组织、公益项目或兼具盈利性公益企业。因此,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在传授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公益创业创新实践项目强化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青年学生掌握包括营销策划、商务决策、沟通协调以及项目执行等创业能力。

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和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战略,支撑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式,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青年学生实现青春梦想、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不能简单的指向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策划开展公益创业项目,创办公益创业性企业,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解决青年学生就业创业的权宜之计。如今,高校教育环境日益多样和复杂,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这就要求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尝试推进公益创业教育,因此引领和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探索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有效路径

高校必须认清当前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实践内涵、社会环境、制度体系尚未形成的现实困境,尝试探索构建“广谱式”“嵌入式”“精英式”三级递进式高校公益创业教育。

1.依托传统创业教育,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推进“广普式”公益创业教育

高校“广普式”公益创业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公益创业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业能力。当然,这是在尊重学生个体潜能、自身个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有层次、有所区别的分类施教式的“广普”,并非整齐划一、无所区别的普遍教育。高校推进“广普式”公益创业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公益创业曲高和寡的现状,要在传统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内容。一是依托传统创业教育。公益创业教育与传统商业创业教育根本差异在于公益创业教育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高校传统创业教育完善的课程体系,集聚的创业资源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了基础平台。二是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公益创业虽是舶来之品,但中国自古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箴谏之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是千百年来人们精神探索的结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社会价值导向。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开设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文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道德品质。

2.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嵌入专业技术教育,推进“嵌入式”公益创业教育

“嵌入式”公益创业教育是把公益创业理念、方法、内容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嵌入专业技术教育,整合构建“双轨并行、相互助力”的运行机制。一是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今,高校学生个性化差异日益增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应当重视青年学生个性化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行为新变化,关注青年个性化发展需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提高公益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二是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公益创业理念及其内容嵌入青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青年学生及早依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对自己从事公益创业的职业倾向、禀赋能力等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三是嵌入专业教育。公益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就是建立与专业课程有机集成和整体优化的课群,挖掘和充实公益创业教育内容,实现专业课程与公益创业课程交叉、渗透、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公益创新、创造、创业。

3.集聚优势教育资源,聚焦社会创新实践,推进“精英式”公益创业教育

推进“精英式”公益创业教育是针对有公益创业潜质、公益创业职业追求以及有意尝试公益创业实践的青年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理论、技能等方面的专门教育,集聚校内外优势教育资源,聚焦社会创新实践,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公益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三个统一:一是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既要在公益创业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方面要坚持主导性,但是也要依据生源结构的多样化特点,对学生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不同教育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性成才需要。二是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既要传授学生生存之道,又要提升学生追求生活价值的自觉意识,使学生在公益创业教育中善于将个人物质财富的创造、人生价值展现与社会价值的需要相融合。三是校内资源集聚与校外资源支持相统一。面向公益创业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加强公益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公益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加强与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的深度合作,为青年学生公益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

作者:关明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路径与价值分析[N].检察日报,2010-02-02(003).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代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6.

[3]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

第五篇: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分析

[摘要]

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发现存在创业教育目标定位模糊不准、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实践体系不完整、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抗压性、意识性、技能性是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明晰准确地聚焦人才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地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时俱进地健全实践创新体系,构建具备创业经历的师资队伍。希望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能够摆脱困境,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具特色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创新模式;人才培养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创业创新导向的‘工作室制’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YB065)、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工作室制’的环境设计专业‘生产性’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JSJG154)和2013年江苏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LSSP原理工作室教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13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传统的就业理念在逐渐发生变化,自主创新创业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就业形态,各类各级高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以期学生能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和能力、抢占创业先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这一宏观大背景下,很多高校已意识到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整体竞争力、提高就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开设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创业教育,且在教育内容、开课形式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很多地方高校自身基础薄弱、师资条件有限、经费紧张,造成其在创业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效果等方面还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有必要创新现有创业教育模式,同时结合地方高校当前的办学实际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地方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开展不均衡,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体系建设尚不健全、专业师资断层、人才培养水平较低。当前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1.创业教育目标定位模糊不准。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这与高校传统的就业教育目标完全不同。然而,很多地方高校采用的创业教育模式是引导学生进入学校与企业合作创办的创业园,在创业园内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并开展相应的创新、转让等业务,以孵化一批所谓的优质创业成果,并以此凸显自身的创业教育成就。此培养路径与创业教育的内涵背道而驰,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创业意识、技能等都不能得到本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仍是“传统就业教育”。

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完善。部分地方高校照搬西方创业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不仅不能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精华,反而会削弱本土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另外,部分地方高校因受专业师资欠缺的影响,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窄化了创业教育的内涵,使得创业创新教育模式打上了个人主义烙印,缺少普适性教育的特点。

3.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尚不完整。学生需要在创业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外化为实操技能,但是传统思维顽固、办学条件不足等导致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尚欠缺优质的教学硬件和软件,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匹配的创业实践平台。

4.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衡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的关键指标是导师自身是否具备独立创业的经历,但这正是地方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所欠缺的经历。教师缺乏在市场竞争中创业实战的经验,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校外创业师资(行业协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以及政府决策人员等)必然将成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来源。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内涵剖解

创业教育理论在本质上属于“现代教育社会学”的范畴,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第十五章教育”中深刻地指出:“学习是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将改变一个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教育是社会中指导许多这样的学习经历的正式设置。教育设置有几个主要的社会功能。最普遍的功能就是社会化,即传递技术技能、知识、价值观和规范。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社会控制,即学校帮助规范人们行为的方式。教育设置还试图保证为需要人员的岗位提供足够的经过训练的人……教育组织,特别是学院和大学,还是现代社会中革新的主要源泉。”①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具备过人的胆识、丰富的经验、相应的技能等一些基本素养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冒险精神、进取意识和永不言败的劲头。创新创业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求职过程,创业者除了要处理好学习生活方面的事情,还要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时间、财力来处理与创业相关的综合性事务,而这些综合性事务的处理更加考验创业者的交际能力、灵活性以及管理方面的综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的成败。因此,创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创业教育还应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专业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自身的爱好、兴趣、特长等多方面的因素,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创业模式和创业类型。另外,“创业”作为一种新的职业发展模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使创业目标和创业模式能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状况相吻合。以下三个特性是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1.抗压性——创业教育是对创业者的能力强化和心理建构。创业者最重要的品质是积极向上、永不言败,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选择了创业就意味着选择了风险,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同行业挤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味的理论教育无法让学生形成与创业有关的具体能力。恰如德国学者库尔特•勒温在《拓扑心理学原理》中阐释“生活的情境”时所说:“关于人和环境之彻底的动的陈述必具有一种建构的性质。”②“纯社会的事实和准社会的事实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我们知道,即就社会学而言,人们对于其所生活的社会关系的意见,也可发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对于社会的关系即使没有充分的意识,也不能例外。”③

2.意识性——创业教育是对创业者价值观、人生观的意识重塑。英国学者约翰•B.汤普森在《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中点明:“意识形态解释必定包括对结构性权力关系的社会—历史分析,与此相关,也对象征形式的作用进行考虑。因此,意识形态解释可以激发对权力与统治关系、它们的基础、它们的根据以及它们得到支撑的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④传统的“求稳”职业心理意识与风险性极大的自主创业之间是间接对立的,创业教育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自主创业的大潮中,在激烈的竞争中重塑事业价值观、创业人生观、创造世界观,从而在人格意识形态层面获得崭新的认知。

3.技能性——创业教育是对创业者综合技能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促进。与创业有关的核心能力永远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直接决定着创业的实效。创新创业核心能力既包括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决断能力。专业知识体系决定了创业的方向、深度和模式,而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决断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持久度和适应度,三者共同构成了高校学生的创业核心能力,是创业创新教育的关键指向。

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路径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当前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仍然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更新:

1.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明晰准确地聚焦人才的培养目标。创业教育在教育结构层级上高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的难度也更大。首先,地方高校要打破原有就业观念的束缚,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灵活就业的观念,摆脱寻找相对稳定、安逸、没有风险的工作岗位的思想,树立为创业而拼搏的信念。其次,要避免将学生创业成功的数量作为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指标,永不气馁的坚定信念远比千百次的成功更为重要,追求创新是创业者“永远在路上”的动力。地方高校要避免目光短浅,不要被片面利益蒙蔽,要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施展拳脚,让学生在失败的实践过程中增强创业能力。

2.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因地制宜地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既包括实践创新,也离不开理论知识系统,高校应进一步构建与专业体系和理论知识结合密切的“创新创业课程群”,以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各地方高校实际,紧密围绕创业过程的具体环节逐次展开。应该面向全校学生深度开展创业教育课程,重视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建构、创业素质的完善。同时,“创业挫折教育”也是必修课程的内容。

3.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与时俱进地健全实践创新体系。学生接受创业创新教育后,最终要走向社会,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为实践能力,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学校自身的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密切关联,可在强化原有高校创业园区建设力度的前提下,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企业特点,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兴趣来提供相应的创新教育资源,亦可通过政府中扶持创业的相关部门,为学生争取必要的“政产学研结合”的对应孵化政策,为实践性创业体系的构建补充资源。

4.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构建具备创业经历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离不开优质的师资,创业导师是创业教育的教学主体,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师资放在重要位置。具备创业经历的导师往往能较为准确地掌握创业教育的精髓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可聘请创业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商、设计师、艺术家、策展人等担任创业导师,形成“创业导师顾问团”,指导各项创新创业的实践体系架构。还要通过评估反馈机制,完善创业导师团的持续动态构建。

四、总结

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呈现形式,在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创业实践经验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英国学者伯兰特•罗素在《逻辑与知识》中论及“经验”在每个人的“知识树”中的强大作用:“究‘经验’一词所包含的中心概念时,我们也要进行‘心’和‘精神’的定义所要求的分析。常识将人划分成灵魂和肉体。笛卡尔哲学将一切存在之物归结为不是心就是物,从而推广了这一划分。这一划分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它具有如此可敬的古老传统,以至于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而似乎不再是一种理论。心是我们从内部所认识的东西——思想、感情和意志,而物是在我们心外的空间之中。”⑤瑞士学者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中亦指出了学习发生的经验过程本质为“结构的形式转换”,创新创业导向下的本科人才培养过程更不例外:“在智慧心理学里,发生过程为日常观察所不能不接受,人们就看到在发生过程和结构之间,有着必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事实:发生过程从来就是从一个结构向另一个结构的形成过渡,但是它是一个从最弱导向最强的形成过渡;而结构从来只是一个转换的体系……主体的本性就是构成一个功能作用的中心。而不是一座先验的完成了的建筑物的所在地;而且如果有人把社会、人类、生命界,甚至全宇宙来代替这个主体,所得的结果还是一样的。”⑥

作者:邰杰 曹晋 王岩松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注释]

①(美)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陈翔,刘精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43.

②③(德)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28.

④(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文涓,高戈,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7.

⑤(英)罗素.逻辑与知识[M].苑莉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7.

⑥(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1-102.

[参考文献]

[1]郭伟,孙海燕,韩姗姗.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2).

[2]陈杜昊,张德馨.独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初探[J].知识经济,2015(19).

[3]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

[4]曹扬,邹云龙.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5]左雪松,夏道玉.创意产业崛起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以温州高校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6]刘刚,李庆亮,王庆材,等.林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