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创业教育误区

经济新常态创业教育误区

摘要:

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发展方向,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对创业及创业教育需要从新的角度提高认识。为此,本文就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四个误区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创业教育;误区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创业心理障碍及其干预”和宁波市思政课题“研究生创业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我国经济经历30年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由两位数回落到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市场经济规则、运行机制及新的市场结构模式正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今后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此新常态下,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是当前经济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如“三证合一、一址多照、税收减免、创业孵化、创业贷款、创业基金”等。随着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市场运行更加依靠市场自身规律,为创业营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中,因各自视角的不同,高校更多从个体出发,为学生未来及发展进行指导。在很多学生或家长看来,创业是无法就业时的替补选项,未能从产业发展、经济转型等宏观层面看待创业,对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思维等积极意义缺少正确认识。

一、观念误区导致学生参与不积极

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应对当前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在经济增长率放缓,高校毕业生数再创新高的背景下,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就业压力,如创业成功还能为社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创业与就业关系密切,容易让人忽视创业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岗位与一项技能,更多的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应深挖创业所蕴含的本质及意义,并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形成共鸣。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企业。在学生群体中,不少人将创业与创办企业当成一回事,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会着重讲解创办企业的具体流程及优惠政策,介绍成功人士创办企业的经验。导致学生将创业等同于创办企业,将创业教育看成创办企业的业务培训,忽视二者区别。创业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各自发展打开新的局面、取得新的进展也是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并获得别人尊重的自尊心等。认为创业是“差生”干的事情。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优秀学生毕业后就应该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或高薪企业就职,这种“精英情结”和“编制情结”根深蒂固,如何改变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不仅要介绍成功创业者的案例,还应树立学生创业是为社会发展承担起重要角色的担当意识。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更需要有能力、有想法的优秀学生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认为不创业无需参加创业培训。成功走上创业的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不少学生认为我不创业根本不需要参加创业培训或创业教育。因此,应该让学生明白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一种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冒险意识及创造意识,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为没有资金和专利,不能创业。在学生观念中,创业是“资本家”或“专利学生”的事,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认为创业是“高大上”“技术大牛”们干的事情。如今,没有技术与资金,有好的想法也能进行创业,融资渠道、风投、贷款政策等日趋成熟,“众创空间、创业咖啡”等孵化场所日趋活跃,有想法,不愁找不到资本与“技术大牛”的加入,因此,创业教育更多的要用“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创业灵感。

二、操作误区导致创业教育不着力

认为创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是高校教学与开设专业的指南针,是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创业教育既要以市场为导向,更要超越市场导向的范畴培训学生,创业者往往是新事务的开创者或经济运行新秩序的重构者,以有别于他人的产品、管理手段、核心技术、售后服务等获取市场份额。因此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分析当前市场导向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灵感同样重要。创业教育主体不清。目前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或举办创业类活动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机构或协作机制。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丰富、活动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好平台,应将各部门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各自根据优势形成系统性创业教育平台,从而打造一个更为清晰的创业教育主体。认为理论、实践难平衡。创业更多说的是如何创办企业或开创自己的事业,因此实践很重要,只有付诸实践,创业计划与创业梦想才能成真。而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育人,除了实践,理论的传授不容忽视,掌握了基本理论能为创业实践提供指导,因此二者不能重此薄彼。当然,创业教育不能仅凭说教和课本来解决,要构建活动载体、实践载体和孵化载体,让理论付诸实践,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目标误区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

功利化:功利化在创业教育中主要体现在过分注重创业结果,忽视创业过程,提倡个人行为结果的功利化,“胜者为王败者寇”的创业观。创业成功与否,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创业过程中充满艰辛,即便失败也能有所收获。但在创业教育中,喜欢将创业成功者的成果进行“大肆渲染”,让学生对创业艰辛估计不足。拜金化:创业教育在授课中都有意无意地强调某创业者所取得的不菲收入,甚至因为创业一夜“暴富”,对金钱过分痴迷,让学生的创业行为变得拜金化,追逐金钱,忽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样的创业理念注定是庸俗的,无法承担起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优化的重任。实用化:所谓实用化就是只重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资源,对创业无用的知识、要求、责任漠不关心。创业教育实用化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误解,是对创业教育应造就具有创业精神、担当、勇敢并具有领导能力人才的歪曲。世俗化:所谓世俗化指大众化趋向,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视角看,创业教育应该大众化,让更多人接受创业教育。但从创业教育具有创新的要求看,作为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应该各具特色,避免千篇一律,通过丰富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评价误区导致创业引导不清晰

评价内容不够合理。对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更多的体现在高校就业率相关数据中。学生创业属于灵活就业,不计入首次就业率,因此,为保就业率,各高校对灵活就业控制较为严格,这种评价标准的矛盾性,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将创业学生灵活就业科学计入到普通就业率中。另一方面,在评价内容中,重视学生创业率、创办企业数及全国创业竞赛获奖情况等可量化指标的评比,对于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等内涵建设无法量化考评,影响创业教育的开展及引导。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目前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评价的方式有呈送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内含创业部分)以及实地走访视察等方式,缺少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与机制。基于量化的就业质量报告能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但高校创业氛围、创业课程质量、学生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等无法通过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各高校也因历史传承、所处地域不同,开展创业教育风格各异,因此,如何评价高校创业教育还应基于高校客观实际,重视高校在创业教育所做出的努力及所取得进步同样重要。加快完善创业评价机制,以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与孵化模式不断优化。

作者:欧阳润清 单位: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参考文献:

[1]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1):51-52.

[2]张桂华,陈桂香.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误区及消解路径[J].教育探索,2015(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