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教育探讨

幼儿安全教育探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幼儿年纪小,安全意识薄弱,加强安全教育是当下学前教育事业不容忽视的关键议题。为了保护幼儿不受到伤害,教师应该提高安全教育意识,从源头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几种途径,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有:宠物咬伤、食物中毒、烫伤、溺水、触电、被拐骗、车祸、摔伤,等等。造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幼儿缺少生活经验,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在于幼儿普遍缺少生活经验,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在平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人们较多关注幼儿智力的开发,很少传授安全防范知识,这更加让很多孩子安全意识薄弱,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例如由于没有人强调,幼儿喜欢在手未干的情况下到处触碰,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2.幼儿年纪小,身体机能水平较低。幼儿年纪在3—6岁之间,他们的年纪较小,身体各项机能水平较低,有时本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因为身体发育不完善抑或是运动机能差,还是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例如面对迎面而来的车辆,对于车速具有较强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孩子就知道应该马上避开,但是一些小孩子常常不知道正确躲闪,有可能会发生车祸。

二、幼儿一日活动中开展安全教育的途径

1.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安全教育。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幼儿安全教育中承担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所能了解到的安全常识少之又少,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将安全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期渗透安全教育。例如:组织游戏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有秩序游戏,不争抢不打闹,不做出各种危险举动,以免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又如:开展“安全常识我知道”专题教育讲座,传授预防安全事故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当教师本人有了安全教育意识之后,幼儿慢慢也会认识到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进而更加积极投身于安全教育活动之中。

2.营造安全卫生环境,排除不良隐患。幼儿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这里是幼儿学习安全教育知识以及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理所当然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教育环境。虽然幼儿园内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低,但是不能否认,这里面仍然隐藏很多潜在安全风险,例如:游戏器械松动,导致幼儿玩游戏时摔伤、擦伤;教师劝解不及时,幼儿相互争吵,发生肢体冲突;食堂不注意安全卫生,幼儿误食不干净食物。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对幼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伤害。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内发生危险,那将是家长和教师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为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安全、卫生、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排除幼儿园内存在的各种不良隐患,让幼儿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也让家长放心大胆地将孩子交给学校。幼儿入园之前,教师都要认真检查幼儿园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游戏器械和教育设备要及时维修、保养,出现问题立刻上报处理。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观察幼儿反应,随时随地为幼儿进行安全服务。幼儿食用的饭菜、水果、水都要严格监控,全力杜绝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发生。

3.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增强安全意识。无论教师和家长多么尽心尽力呵护幼儿,他们总不可能永远在幼儿身边,能为幼儿提供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在关心和保护幼儿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幼儿自身的安全范防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今后即便是教师和家长都不在场的情况下,幼儿也会知道应当如何远离危险、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是空口讲道理,教师应该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地区、本园的生活实例,因地制宜开展安全教育。例如: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不能闯红灯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近几年本地区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新闻报道,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以及违反交通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种联系现实生活中案例的安全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能给幼儿熟悉感和真实感,有助于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健全的身体和完整的生命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前提,让每一个祖国未来的花朵健康、茁壮成长是全体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幼儿接受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幼儿园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幼儿生命健康安全。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关爱幼儿生命健康,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慢慢学会保护自己,从而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弘 单位:甘肃省临夏市学前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