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资金管理探析

高职院校资金管理探析

【摘要】

高职院校专项资金是学院内涵建设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具有用途广、政策性强、跨年度建设等特点。但目前,高职院校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普遍存在着预算执行慢、管理不到位、结余结转金额大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析,探索适合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

江苏省高职院校目前有90所,约占江苏省高等教育的54%,占领半壁江山,职业教育已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为了保证高职院校重点项目的开展、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国家对高职院校专项拨款也日益增加,主要用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从重视预算管理、完善经费使用规定、加强内部监督等角度来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但由于资金涉及范围广、管理要求高、时效性强,所以通过近几年的高校审计以及巡视发现,高职院校目前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项目之间相互窜用、执行进度缓慢、结余结转资金沉淀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一、目前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预算编制不够严谨

专项资金的项目预算编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科学的项目预算要求编制人员不仅要熟悉项目建设的内容,还要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目前,在高职院校,多数项目负责人对申报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内容比较熟悉,但对资金的预算意识较为匮乏,预算工作过于形式化,无法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和编制项目预算。另外,部分院校对政策把握不准,对专项资金文件规定的有关资金使用范围以及经费比例等限制理解上有偏差,最终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与决算支出严重不符。为了完成项目预算进度考核指标,部分高职院校违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和高校财务会计制度虚列项目支出,设置挪用项目经费。预算不准确、不合理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专项经费管理的漏洞。

(二)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的意识薄弱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近年来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以江苏为例,《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政府第63号令)、《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意见》(苏财教[2013]6号)、《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财规[2015]43号)等,这些文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项目负责人往往不能够深刻地理解,认为谁申请就应该归谁使用,轻视项目经费管理,执行财经纪律意识不强。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及时根据国家、省出台的各项规定来修订和完善学院的制度,缺乏系统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没有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专项资金管理体制机制,导致财务处在对专项经费审核报销时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参照,无法对经费的来源渠道、列支范围及其结题、结账时间等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监督。而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普遍比较紧缺,一般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仅限于简单的核算,没有专人负责管理和实时追踪,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套取、骗取、窜用等现象,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缓慢、年末突击花钱的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一是项目执行部门对预算执行进度重视不够,管理不严,在项目支出预算的落实和执行上,仍沿用前紧后松、前慢后快的传统做法;二是项目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信息传递不畅通,财务部门对项目具体的开展、进度、决策情况了解不多,对资金的管理职能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国库支付系统专项资金的下达时间一般滞后于项目实施的时间,部分项目甚至在年末下达,因此造成年末资金量大,按照财政部规定,两年内未使用完的专项资金财政收回统筹使用,为此,多数高职院校会采取突击花钱、提前支付、资金转移等行为来加快资金执行进度。

(四)对专项资金的监督考核力度不够

《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政府第63号令)第四条规定:“专项资金管理应当遵循依法设立、统筹兼顾、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绩效评价、跟踪监督的原则”。但从目前来看,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对专项资金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以及绩效评价制度,在建设过程中一味地追求资金使用进度而忽视项目的建设成果与建设目标之间的差距,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益。对项目的执行审计部门大都也没有参与其中,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影响专项资金的高效、科学运用,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不利于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并严格执行

高职院校要根据上级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专项资金的性质、预算编制指南、绩效考核等重要事项进行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申报项目时,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申报程序进行论证和申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据此编制详细的预算,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由于项目任务书中的预算支出项目和财务核算科目之间存在客观差异,项目负责人在编制相关支出预算时,应与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充分沟通,这样能有效避免项目执行过程中因财务方面产生的问题。比如品牌专业建设经费,就会涉及到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设备、学生创业创新材料、国内外教学交流、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的支出,要理清这些经费横向之间的关系和支出比例以及在财务科目中培训费、材料费、办公费、差旅费、设备费等方面的支出比重,才能使项目预算更合理,具有操作性,更好地实现项目预期目标。2015年1月1日我国实行新的预算法后,对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加大了监管力度,强调“无预算不支出”,增强了预算的规范性和严肃性,高职院校财务部门要建立专项资金核算账簿,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用于与项目相关的支出,分项目、分来源控制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和进度;项目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得调整,确需调整并符合调整范围的按规定程序进行调整。建立科学、完善的专项经费核算体系不仅有利于项目经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更有利于对项目过程管理的监控,提高预算支出的时效性,减少年终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数额。

(二)规范专项资金支出管理

1.加强财经意识

高职院校要根据国家、省市出台的财经法规及时更新和完善学院的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重视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财经政策、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其熟知专项资金使用规定,严格限定支出范围,明确哪些费用能够列支,哪些费用不能列支,并严格落实执行中的责任问责机制,强化责任意识。

2.规范资金使用

使用专项资金时应遵循“专款专用、专项管理”的原则,按照批准的预算支出范围和标准并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对开支范围、审批权限、决算表报等严格控制,根据“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支出合理、合法、准确,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完善学院招投标采购流程,项目管理部门、财务、审计及汗液专家共同参与采购活动,以规范项目建设中各类资产的采购、入库管理,消除项目间“各自为政”的障碍,并由学院层面统筹各类大型教学设备的共享,避免重复购置,浪费资金。

3.建立内控体系

近年来,财政部先后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出台了《关于在部分省属高校先行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建设的通知》(苏教财办2016-7号)、2017年紧接着出台《江苏省省属院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实施指南》(苏教财[2017]2号),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势在必行。专项资金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全院范围内建立内部控制的管理意识,明确项目管理部门、财务、资产、审计等各个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与权限,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例如专业建设项目立项与审批岗位要相互分离,项目建设与成果鉴定要相互分离,经费使用的审批权限要“事前、事中、事后”相互制约,目的就是防范专项资金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通过信息化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专项资金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职能部门、财务、项目负责人之间的沟通平台,完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权、管理权、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和相互制约。以复旦天翼财务管理软件4.2版为例,通过预算模板的设置、项目的总额控制、财务核算系统的细致分类核算及财务高级管理平台的查询可以实现项目管理的公开化、过程化和实时化。例如课程建设经费,在财务系统可以通过“子项目”功能以课程类别或经费名称来细化项目预算,通过预算模板来控制差旅费、资料费、劳务费等支出比重和金额并实时跟踪使用进度。另外,通过建立校内预算执行通报制度,定期对各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通报,督促项目负责人加快预算执行,减少结转结余资金。

(四)完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使用专项资金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对财务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有效评价。通过过程监督和考核监督两种方式,保证专项建设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成效,过程监督就是在专项建设的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专项经费支出进行控制和反馈,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来监督专项负责人,引导项目负责人沿着项目设计书设定的建设目标努力,按照既定的建设支出预算使用经费。结果考核分为阶段考核和最终考核,阶段考核就是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将其完成的阶段性目标和申报任务书中的相应目标进行对比,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考核就是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对建设成果对照申报任务书的既定目标进行最终的评价。项目经费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也是重要的调控手段,应当以考核结果为导向,奖优罚劣,对规范、有效使用专项经费并有突出成果的应予表彰和奖励,对组织不力或违反相关制的行为要进行管理和干预,核减经费并追究相应的责任,通过以上考核手段促金项目建设,完成项目预期目标,保证专项资金的高效利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项资金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发展的重要资金保障,对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专项资金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要从规范制度抓起,重视项目的申报、预算、使用、考核等流程,为相关部门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齐抓共管。本文从预算管理、支出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高职院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作者:黄丽娟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雅.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2]黄超.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3]周扉.优化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财经界,2014(06).

[4]潘念萍.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5)

[5]高洁.高职院校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J].会计师,2016(09).